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坐觀

“主公,既然陸翊來了,那可以把這些事都扔給他了,我們就在這裡坐看楊行愍怎麼從即墨逃出去就成。”袁襲在接到陸翊抵達青州的消息之後轉而笑道:“主公,不如我們也摸到即墨附近吧!”

“不成,我們一動的話,只怕楊行愍就該察覺了。”李振連連搖頭,轉而笑道:“王成馬上就要到了,我看不如我們隨黃傑所部抵近臨淄城,看看楊行愍這個時候是打算在城內堅守穩定士氣還是打算退走即墨,提前上船。”

一行人商議之後,開始直接把營啓程,在半路上匯合王成之後開始快速將胡默成的第二十五都作爲中軍所部,進入黃傑所在的作戰區域。

而此時,圍繞着臨淄的零星戰鬥實際上已經打響,在天策軍步步緊逼,尤其是第六衛開始迂迴進入青州之後,楊行愍自覺再拖延下去的話,即墨那邊遲早會被天策軍發現。所以很快終止了談判,轉而快速整合人手,將大軍交給劉威負責,自己讓米志城帶精銳部隊護送臨淄城內的大批家眷和糧草器械提前南下。

也正是因爲這樣,所以在薛洋趕到臨淄附近的時候,實際上並沒有碰到楊行愍,二人幾乎是擦肩而過,沒有機會相遇。

不過此時,伴隨着陸翊開始統一調度整個山東境內所有的天策軍重新部署整合之後,天策軍的攻勢也開始一掃此前散漫的狀態,從配合薛洋的招降令轉而開始步步緊逼,驅趕劉威所部,將其逐漸的困在臨淄附近。

“主公,看起來,陸翊是打算將李威留下來啊!”袁襲在結合各部送來的軍報之後啞然失笑道:“這幾萬人的大軍若是留下來的話,只怕楊行愍在三韓那邊會變得更加艱難。”

“軍師你少算了一塊。”李振是將陳武那邊送來的線報遞給薛洋之後笑道:“米志城已經將精銳所部三萬多人帶走了,有這三萬人在,我想陸翊就算是將劉威給留了下來,也不一定會影響楊行愍多少。劉威所部如今被拆成了空殼子,大部分都是新兵,並沒有多大作用,帶過去的話只怕會塗耗錢糧。還不如留下來,至少能夠讓山東人口不至於流逝太多。”

李振主管的就是後勤,加上接管地方政務也非常熟悉,所以他只說了這一句話倒是讓薛洋也跟着變得沉默起來。山東人口稠密,各州郡能夠繁衍出這麼多世家大族,說明本身民間的財力非常雄厚。但是這一切都建立在人口多寡的基礎上的,一旦人口流失太大,那麼必然不可避免的帶來山東的長期衰落。這在全力建設中原的時候,對於他來說就是個天大的難題。

“不管了,陸翊能想到這一點那就索性讓他去辦吧。”薛洋揉了揉眉心轉而笑道:“世家這一波混亂結束之後,讓嚴先生馬上安排人手接管山東各州郡,必要的時候從南境抽調精熟政務的官員過來。”

“確實如此,不能再讓山東混亂下去了。”這句話倒是引來了兩人的贊同,在中原、河東和關中等地都陷入衰落式微的情況下,山東這個北方唯一一個少被戰亂波及的區域若是能早一點穩定的話,那對於江南來說也是減少一分壓力。

而在薛洋的謀劃當中,至少,山東能夠在不遠的將來支持河北乃至於燕北各地的發展,爲大軍在東部出塞提供一個充足的前兩補充基地。也只有這樣,他此前謀劃的方略才能夠迅速實現。

而且燕北乃至於河北道各地,人口凋零,將來必然需要大量的人力填充,那麼最近的山東各州郡就是最好的選擇。若是要從江南抽調,一來路途遙遠,耗費太大,其次也會打斷江南工商業蓬勃發展之後對於人力資源的依賴。

可以說,當前線的戰事交給陸翊統籌負責之後,薛洋三人的目光就已經開始超越山東一地的限制,轉而全盤考慮整個天下將來的軍政兩方面的方略變化。

這是從天策軍起家的時候就一直養成的傳統,着眼於天下大局,而不是和其他諸侯一樣侷限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如此而爲制定的方略也必然會影響天下大勢,甚至於對於眼前的薛洋三人而言,他們已經習慣了背靠大勢而動,一言一行都是煌煌陽謀,卻讓對手明知他們要做什麼卻無可奈何。

“主公,滄州李家的幾個族人在前線被我軍俘獲,說是他們知道一條秘密的入城通道,想以此來交換我軍放過李家餘衆。”王成的心思只在軍略上,所以在來到薛洋身邊之後,自覺的充當着對方的副手,此時也帶來了一個意外的消息。

這是李九霖說出來的秘密消息,實際上是此前李家準備的暗道,是當時在李世南勢力最強大的時候對方爲了接應他們進入臨淄準備的,但是沒想到的是,李世南最終卻被齊軍給撲滅了,這條暗道也就沒有用上。

“把他們送到軍前交給陸翊吧!”袁襲見到薛洋點頭之後,轉而看着王成笑道:“你若是待不住就去幫一把黃傑,把胡默成也帶上,看看能不能提前打開臨淄大門,若是能活捉劉威也行,不過最好將他放走,然後你們順勢往即墨進軍。”

“軍師,你這是想方設法要給楊行愍增加實力啊!”放走劉威等於是給楊行愍增加了一名能夠統領全局的大將,這對於他們即將前往一個陌生的地方,太重要了。劉威本人能力不錯,只不過在和天策軍的對壘當中,被陸翊壓的死死的,沒有發揮的空間。但若是換一個對手,尤其是三韓半島上的那些人,劉威只怕能夠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這麼算起來的話,陸翊只怕要在臨淄城外重新部署了。”袁襲想了想之後笑道:“索性我們也去觀戰吧如何?”

“軍師好像對於打敗楊行愍興趣非常大啊!”薛洋忍不住調笑了對方一句,事實上此時只要臨淄的戰事結束,那麼這天下也即將迎來一個新的局面。或者說,對於他們三人,從此以後,天策軍這臺龐大的戰爭機器即將轉向境外了。

第六百七十二章 南北吞併(下)第八百九十五章 壓制山東第七百一十五章 南境歸心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千年根基第七十六章 出戰廬州(上)第六百九十四章 打狗(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金陵歷風雨(一)第四百六十八章 二道山阻擊戰(中)第二百零九章 一襲紅衣映白雪(上)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決戰高陽(中)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往事如煙第九百七十六章 千軍萬馬闖渭南第二百九十章 當頭一棒(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的客人第五百六十二章 昭義軍亂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疑兵之計第八百六十七章 一朝名喪盡(上)第七百五十五章 爭鋒相對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下第一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決戰高陽(中)第五百零七章 再戰臨武(下)第八百三十一章 人力之極限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謀算比拼第九百九十八章 試探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勸進第六百零一章 長安亂(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字長蛇陣第五百一十五章 翻盤(下)第六百零三章 兩強爭奪第九百九十四章 進退不得第一百九十二章 燃燒的戰旗第五十八章 收服李青龍第六百七十九章 巡幸東都(上)第七百八十五章 誤導第二百六十三章 湖州夜戰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小戰變大戰第九百二十八章 向死而生(下)第八百三十章 白馬關前第八百五十四章 決堤洪水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伏擊(中)第三百九十二章 第四衛的任務第四百四十五章 衆叛親離(下)第六百八十九章 谷城之戰(下)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棋高一籌第八十六章 斷敵分兵第七十六章 出戰廬州(上)第四百六十九章 內鄉大戰(中)第九百七十九章 勢成騎虎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伏擊(上)第六百三十二章 京山之戰第二百五十三章 威壓鍾傳第四百四十二章 邕州攻略第五百三十一章 活捉錢鏐第三百零八章 撤道並省第三百三十九章 蕭縣之戰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一線生機第八百九十五章 壓制山東第二百二十八章 金陵歷風雨(一)第五百四十五章 孤城難守第五十四章 李孝常的心思第六百二十二章 火燒江陵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逆流第八百三十七章 睥睨天下第一千零六章 韓遜之死第五百五十二章 投誠第一百九十六章 還都長安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火連天(上)第六百一十五章 山南攻略第六百章 長安亂(中)第九百五十八章 攻城打援(上)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兵臨漳水(上)第七十六章 出戰廬州(上)第二百六十章 德清道口第五百四十八章 晉汾大戰(下)第九百三十三章 四路奔襲(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威壓鍾傳第四百八十八章 又被算計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六百七十六章 上馬遭遇第六百一十三章 風起第七百四十八章 勾動中原(上)第八百八十五章 內幕第二百九十二章 前堵後追第二百九十七章 逃逸第三百五十九章 援軍齊至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號立制(中)第三百零六章 王潮的反應第六百零四章 制衡第三十九章 碗口城之變第三十七章 新土地法第九百八十三章 皇城逼問第六百八十五章 東都大典(上)第二百四十七章 蘇州定計第九百四十一章 攻上任山第九百七十六章 千軍萬馬闖渭南第二百七十五章 惠及江東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野心與實力第九百二十五章 慈不掌兵第七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四百五十四章 三軍奪安遠(上)
第六百七十二章 南北吞併(下)第八百九十五章 壓制山東第七百一十五章 南境歸心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千年根基第七十六章 出戰廬州(上)第六百九十四章 打狗(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金陵歷風雨(一)第四百六十八章 二道山阻擊戰(中)第二百零九章 一襲紅衣映白雪(上)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決戰高陽(中)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往事如煙第九百七十六章 千軍萬馬闖渭南第二百九十章 當頭一棒(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的客人第五百六十二章 昭義軍亂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疑兵之計第八百六十七章 一朝名喪盡(上)第七百五十五章 爭鋒相對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下第一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決戰高陽(中)第五百零七章 再戰臨武(下)第八百三十一章 人力之極限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謀算比拼第九百九十八章 試探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勸進第六百零一章 長安亂(下)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字長蛇陣第五百一十五章 翻盤(下)第六百零三章 兩強爭奪第九百九十四章 進退不得第一百九十二章 燃燒的戰旗第五十八章 收服李青龍第六百七十九章 巡幸東都(上)第七百八十五章 誤導第二百六十三章 湖州夜戰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小戰變大戰第九百二十八章 向死而生(下)第八百三十章 白馬關前第八百五十四章 決堤洪水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伏擊(中)第三百九十二章 第四衛的任務第四百四十五章 衆叛親離(下)第六百八十九章 谷城之戰(下)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棋高一籌第八十六章 斷敵分兵第七十六章 出戰廬州(上)第四百六十九章 內鄉大戰(中)第九百七十九章 勢成騎虎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伏擊(上)第六百三十二章 京山之戰第二百五十三章 威壓鍾傳第四百四十二章 邕州攻略第五百三十一章 活捉錢鏐第三百零八章 撤道並省第三百三十九章 蕭縣之戰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一線生機第八百九十五章 壓制山東第二百二十八章 金陵歷風雨(一)第五百四十五章 孤城難守第五十四章 李孝常的心思第六百二十二章 火燒江陵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逆流第八百三十七章 睥睨天下第一千零六章 韓遜之死第五百五十二章 投誠第一百九十六章 還都長安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火連天(上)第六百一十五章 山南攻略第六百章 長安亂(中)第九百五十八章 攻城打援(上)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兵臨漳水(上)第七十六章 出戰廬州(上)第二百六十章 德清道口第五百四十八章 晉汾大戰(下)第九百三十三章 四路奔襲(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威壓鍾傳第四百八十八章 又被算計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六百七十六章 上馬遭遇第六百一十三章 風起第七百四十八章 勾動中原(上)第八百八十五章 內幕第二百九十二章 前堵後追第二百九十七章 逃逸第三百五十九章 援軍齊至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號立制(中)第三百零六章 王潮的反應第六百零四章 制衡第三十九章 碗口城之變第三十七章 新土地法第九百八十三章 皇城逼問第六百八十五章 東都大典(上)第二百四十七章 蘇州定計第九百四十一章 攻上任山第九百七十六章 千軍萬馬闖渭南第二百七十五章 惠及江東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野心與實力第九百二十五章 慈不掌兵第七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四百五十四章 三軍奪安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