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山南攻略

“陸翊在南境這幾年,倒是真正有了掌控大局之風範!”這一番讓薛洋和袁襲點頭不已,山南道最繁華的便是襄州附近的地域,此地靠近漢江平原,物產豐富,而且人口衆多,只要拿下,必然可以快速消耗楊守亮的戰爭潛力,從而讓對方的勢力快速瓦解。而且從東面進攻,也比王建出川作戰要方便的多,一條大江橫貫東西,天策軍可以隨時得到水師的增援,甚至於在如今這個時候,整條大江全都是天策軍水師的勢力範圍,沿途所到之處幾乎不用後勤部非什麼心思,只需要派水師護航,打通航路即可!

“主公,臣以爲陸翊的謀劃可以到位了!”袁襲笑道:“如今朱全忠之重心在被,第六衛被抽調出來之後,只需要將李存孝的第八衛調到安州接替駐守,就可以讓我軍原本的防禦佈局完善下來,從而以第四衛和第六衛爲前軍,第一衛隨時跟進,三衛兵馬足以掃平山南道!”

“軍師之言甚是!”李振跟着點頭道:“楊守亮而已,和以前楊復光相比差距甚遠,而且山南道雖然縱橫東西連綿無數州郡,但是和以前的淮南道一樣,沿江陳列,沒有縱深迴旋之餘地,一旦被我軍兩路圍攻,勢必會左右失衡,再加上楊守亮如今的兵馬大多沿着西面州郡佈置,在抵抗永平軍東進,我軍佔據突然襲擊之優勢,一旦戰事開啓,必然可收出其不意,攻其無備之效果。”

“十三司關於山南道的線報彙總你看過了嗎?”薛洋點了點頭,起身笑道:“若是覺得沒什麼問題,就下發陸明和王成二人,讓他們準備吧,以三月十五日爲限,兩路兵馬各自出擊,按照你剛剛謀劃好的出兵路線而去。告訴他們,前線戰事怎麼打我不問,但是必須在王建出川之前,打掉楊守亮的主力兵馬,搶奪通州以東各州郡!”

“主攻放心,末將已經通知過他們了,而且水師會同兵部,也早已做好準備!”陸翊點頭笑道:“這兩年雖不知王成長進如何,但是陸明和第四衛各部已經能夠獨當一面,對於山南道戰事,應付起來,遊刃有餘!”

楊守亮手下沒什麼又名氣的戰將,而且他的兵馬是神策軍的底子,站立孱弱一直是最大的毛病,楊復恭故去之後,更是一直沒有辦法扭轉。這也是王建在北面出擊鳳翔不順之後,轉而將矛頭對準山南道卻打得有聲有色的原因所在。即使在如今,楊守亮親自前往通州前線坐鎮,但是蓬州戰場,永平軍依舊在壓着山南軍打個不停,以劣勢之兵力不斷掃蕩對方的大軍。

這是十三司傳回來的真實戰報,也是天策軍進行戰前決策的根本。這一點在金陵已經逐漸成了傳統,戰前的方略制定,必然會有大量的前期情報蒐集,從而才能基此做出正確的決策,藉以指導前線大軍進行籌備。

“山南道是個要命的地方,此前被楊守亮佔據,所以周邊各路諸侯都不太擔心,因爲他的實力過於弱小,佔據這麼大的地盤也無法形成什麼威脅。”袁襲見到薛洋點頭,將山南攻略定了下來,頓時起身道:“但是若是我軍拿下東面四州,則勢必會牽扯中原的朱全忠和河東的李克用的視線,山南道和河東道、京畿道以及中原的河南道都接壤,這一出打下來,勢必會讓李克用派兵西進,而朱全忠也會屯兵於東都,從而將所有戰事全部吸引到山南周邊,改變中原戰場紛繁的亂象!”

“軍師所言不差!”李振見到袁襲的目光放到了戰場之外,知道對方已經開始着手佈置第二階段的對峙,當即點頭道:“以朱全忠如今的謀算,短期內應該只想在西面固守東都和華州,確保進入關中通道的暢通,但是與河東而言,只怕未必,東北李匡威一旦被他打下,則整個河北道也會順勢臣服河東,沒有了東面掣肘的力量,難道河東兵馬不會借道南下,趁勢和我軍在山南戰場一較高下啊!”

“此前暗衛就曾經探查到,李克用、朱全忠包括楊行愍曾經達成過一個共同對付我天策軍北上的聯盟,雖說如今他們三方大戰不輟,但那是我軍吞併江東沒有北上之故,此時若是我軍進入山南,則所有人都明白,主公已經在着手準備一統天下了!”陸翊點頭不止道:“這個聯盟只怕到時候會起作用,最起碼,李克用若想南下作戰,朱全忠不會阻攔,甚至於暗中還會幫襯。”

“所以,我在舒州、金陵和安州等地擺出了一個三角陣!”薛洋知道三人的心思,所以跟着笑道:“第一衛在金陵,第七衛在舒州,加上第八衛,你們看看,這三支兵馬加上我們的騎兵衛,足以擋得住沙陀人的騎兵衝鋒吧?他要南下,我沒辦法,但是來了,就未必能夠回去了。我天策軍自成軍至今,打過天下無數的諸侯,但是卻從未和草原騎兵真正對抗過,所以如今這一次若是有機會,那是絕對不容錯過!”

“哈哈,主公這話可不能提前透露出去,不然的話那幫小子們還不得把樞密院的門檻給踩平了?”袁襲樂的哈哈一笑。

“去傳達命令吧,責令張大秋率內河船隊從今日開始加大巡航力度,擇機進入山南道各地,提前掃平周邊各水域的封鎖,爲大軍前進鋪開道路!”薛洋朝着陸翊點頭之後,後者連同袁襲等人當即撰寫了無數道命令,在隨後迅速下達參戰各部,並且在隨後讓陳曄立即動用附近府庫,調撥糧食等待命令。

由此一場從金陵發出註定在隨後快速改變中原變局的大戰至此正式開始,四人忙碌了整整一天一夜,將所有的方略全部制定好之後,才鬆了口氣!

“你們樞密院該增加部分人手了,每次都是我們幾個幹活,這可不成!”薛洋自己是好久沒製作過這樣精細的人手調動計劃了,所以忙完這一切之後揉了揉自己的肩膀苦笑不已。

“主公,陳留王也回來了,去找高大相公了。”幾人還顧不得歇息,外面向傑匆匆而來,一句話讓四人愣了半晌,隨即哈哈大笑。

第六百八十一章 火攻樊城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圍困東都第八百一十九章 偷襲第三百一十五章 昭宗繼位第二百四十九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一章 生計多艱第四百七十五章 改元第五百九十六章 弄巧成拙(中)第七百九十章 火海無情第三百二十四章 發難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都大典(下)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南北通途第五百四十一章 生擒蘇遠清第六百九十九章 急促而來第四十九章 水軍出擊(五)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棋高一籌第二十八章 太湖易主第三百三十一章 謀算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朱全忠的秘密第五十六章 最後的府兵第三十七章 新土地法第八百三十一章 人力之極限第一百九十六章 還都長安第二百六十章 德清道口第八百九十五章 壓制山東第九十四章 接管揚州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勝一擊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潰千里(上)第三百七十章 攻城打援(下)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馬踏黃河第九百三十四章 四路奔襲(下)第三十四章 竹林訪賢第四百九十六章 最後的決戰(一)第二百六十章 德清道口第三百六十四章 伶仃洋海戰(上)第六十五章 府城鉅變(中)第八百三十五章 順水推舟第一百八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六十章 翻越羅浮山(上)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邊打邊談第七百八十七章 全局震動第九百一十三章 騎戰無雙第五百九十三章 借東風第八百零四章 天下大變第五百零三章 桂陽風雲第二百二十五章 四女爭鋒第六百九十八章 末路(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金陵歷風雨(六)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平定世家(上)第七百零三章 提前一戰(下)第七百八十五章 誤導第四百一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三百八十五章 搶糧第二百零四章 宋城之變(中)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決戰高陽(下)第三百九十六章 劉謙病逝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東都樞紐第四百五十章 摧枯拉朽(上 )第三百九十三章 船過伶仃洋第九百一十三章 騎戰無雙第五百一十章 桂陽之戰(中)第三百七十一章 攻城打援(下)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建設工地第十章 撿來一位軍師第一百四十九章 谷熟慘案(下)第七十四章 高駢來信第五百二十八章 正面交鋒(中)第四百五十七章 攻伐虔州第六百四十二章 活捉李嗣源第九百六十九章 千年夙願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一敗塗地(上)第八百六十二章 引動各方第四百五十七章 攻伐虔州第七百四十四章 人才聚攏第四百四十五章 衆叛親離(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陵歷風雨(九)第九十二章 晨曦瀰漫第九百二十五章 慈不掌兵第七百二十七章 大典玄機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新的帝都第四百零八章 流失內訌第七十章 亂象紛紛第九百八十九章 包圍第八百六十章 變局之關鍵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成的態度第四百零三章 勸降的辦法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反常態第二百九十八章 追擊第九百五十四章 巷戰第五百三十九章 建昌敗亡第四十三章 水落石出(下)第二十章 正軍制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衝擊第二百七十三章 封賞拉攏(上)第八百六十三章 戴友歸的心思第七百四十章 分科取士第八百二十章 名震一時第九百一十九章 最後的反撲(下)第九百七十二章 同樣的戰術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誠
第六百八十一章 火攻樊城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圍困東都第八百一十九章 偷襲第三百一十五章 昭宗繼位第二百四十九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一章 生計多艱第四百七十五章 改元第五百九十六章 弄巧成拙(中)第七百九十章 火海無情第三百二十四章 發難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都大典(下)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南北通途第五百四十一章 生擒蘇遠清第六百九十九章 急促而來第四十九章 水軍出擊(五)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棋高一籌第二十八章 太湖易主第三百三十一章 謀算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朱全忠的秘密第五十六章 最後的府兵第三十七章 新土地法第八百三十一章 人力之極限第一百九十六章 還都長安第二百六十章 德清道口第八百九十五章 壓制山東第九十四章 接管揚州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勝一擊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潰千里(上)第三百七十章 攻城打援(下)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馬踏黃河第九百三十四章 四路奔襲(下)第三十四章 竹林訪賢第四百九十六章 最後的決戰(一)第二百六十章 德清道口第三百六十四章 伶仃洋海戰(上)第六十五章 府城鉅變(中)第八百三十五章 順水推舟第一百八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六十章 翻越羅浮山(上)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邊打邊談第七百八十七章 全局震動第九百一十三章 騎戰無雙第五百九十三章 借東風第八百零四章 天下大變第五百零三章 桂陽風雲第二百二十五章 四女爭鋒第六百九十八章 末路(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金陵歷風雨(六)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平定世家(上)第七百零三章 提前一戰(下)第七百八十五章 誤導第四百一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三百八十五章 搶糧第二百零四章 宋城之變(中)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決戰高陽(下)第三百九十六章 劉謙病逝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東都樞紐第四百五十章 摧枯拉朽(上 )第三百九十三章 船過伶仃洋第九百一十三章 騎戰無雙第五百一十章 桂陽之戰(中)第三百七十一章 攻城打援(下)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建設工地第十章 撿來一位軍師第一百四十九章 谷熟慘案(下)第七十四章 高駢來信第五百二十八章 正面交鋒(中)第四百五十七章 攻伐虔州第六百四十二章 活捉李嗣源第九百六十九章 千年夙願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一敗塗地(上)第八百六十二章 引動各方第四百五十七章 攻伐虔州第七百四十四章 人才聚攏第四百四十五章 衆叛親離(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陵歷風雨(九)第九十二章 晨曦瀰漫第九百二十五章 慈不掌兵第七百二十七章 大典玄機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新的帝都第四百零八章 流失內訌第七十章 亂象紛紛第九百八十九章 包圍第八百六十章 變局之關鍵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成的態度第四百零三章 勸降的辦法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反常態第二百九十八章 追擊第九百五十四章 巷戰第五百三十九章 建昌敗亡第四十三章 水落石出(下)第二十章 正軍制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衝擊第二百七十三章 封賞拉攏(上)第八百六十三章 戴友歸的心思第七百四十章 分科取士第八百二十章 名震一時第九百一十九章 最後的反撲(下)第九百七十二章 同樣的戰術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