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兵出東南

揚州採石磯碼頭上,水師戰船旌旗招展,無數的號角聲此起彼伏,大隊的淮南軍水師將士開始列隊登船,一排排整整齊齊的排列在甲板上,肅然而立。五月底的天氣江南已經進入初夏,淮南軍全軍將士都已經換上了夏裝,不同於別的大唐軍隊的老式軍服,重新修改設計過的水師戰袍此時看起來更加簡練,讓這一排排天藍色的方陣伴着一艘艘的戰船將整個江面鋪成了藍色的海洋。

“全軍列隊!”一聲雷鳴般的吼聲之後,水師碼頭上,無數的兵馬從遠而近,隆隆的戰鼓聲開始從各處響起,無數戎裝整潔,排列有序的將領前面,薛洋帶着陸翊當先而行,直接來到碼頭前面的廣場之上。

“列陣點將!”陳南嶽從後方快速向前,臉色肅穆,朝着薛洋行禮之後,扯開嗓子怒吼。

“接旗!”薛洋拿起淮南軍戰旗,走到陸翊面前,雙手過胸。而陸翊此時更是臉色莊嚴之極,接過戰旗之後,用力一揮,明黃色團龍戰旗在江風之中迎風飛舞,一瞬間無數三軍將士齊聲吶喊。

“萬勝!”排山倒海一般的吶喊聲開始在整個採石磯碼頭回旋,剎那間震碎了九天之上的雲彩。

“淮南軍將士們!”薛洋看着眼下的場景,和身前排列成整齊方陣的一隊對淮南軍將士,激昂的聲音開始迅速傳出:“自天寶十四年以來,我大唐天下離亂百年,億兆生靈流離失所,中原富庶之地千里白骨,廖無人煙。如今更有亂賊四起謀奪大唐國祚,欺壓天下蒼生。羣賊亂舞,博亂紛紛,邊疆異族更是蠢蠢欲動,肆意殘殺我漢家生民!”

薛洋的聲音帶着一股悲憤,伴隨着江風遠遠傳開,一幅慘烈的亂世畫卷開始在所有的出征將士和前來送行的百姓心頭浮現,這百年來亂世場景歷經了一代又一代人,自安史之亂以後,大唐的盛世繁華一去不復返,當長安的黃粱一夢被幽州鐵騎打破之後,之前的那個天朝上國一下子被打落凡間,徹底折斷了脊樑骨,往日的大唐雄風就成了所有人遙遠的回憶,當安西之地和中原隔斷之後,就在也沒有人記得,在遙遠的西北,大唐的威嚴被人按在了塵埃之中。

“安西故地,尚有無數忠勇將士在等待我大唐重新出塞,威震四夷,中原之中,無數生民百姓亟需我大唐掃平叛亂,休養生息。”薛洋奮力疾呼:“各位出征東南的將士們,所有受苦受難的百姓都在等待你們,等待你們犁庭掃穴,克定地方,解救他們於水火。等待着你們重新挺起我大唐的脊樑,去威懾西北強敵,收復我漢家河山,你們就是這個時代的輝煌,是這個時代的希望!今日,我送你們出征東南,他日,我希望能夠送你們遠征塞外,出兵西北,重新打通河西走廊,去把失落百年的尊嚴重新撿起來,去把我們遺失在茫茫大漠之中的同胞接引歸來!”

“淮南軍全體,敬禮,領命!”陸翊一聲怒吼,面色漲紅,所有的出征將士在這一刻齊刷刷的朝着薛洋躬身行禮。曾幾何時,大唐的威嚴和氣魄在這一次又一次的戰亂和困苦之中消耗殆盡,當昔日天朝上國的百姓在無休止的流離失所當中低下了曾經高傲的頭顱,大唐天下的落日餘暉就無可奈何的降臨到這片薛洋曾經魂牽夢縈的故土,讓他來到這個世上之後始終戰戰兢兢,爲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夠在這個讓他無數日夜痛心疾首的時代裡找尋到一絲新的希望。

唐末百年的戰亂消耗了九州華夏的希望,也讓這片土地孕育出來的文明徹底失去了佇立世界之巔的志向。當天可汗開創出來的盛世雄風一去不復返之後,所有的當權者和百姓都再也沒有這種開創包容和積極進取的氣魄和心態,轉而走向內斂保守,這是薛洋這個後市來客實在不願意看到的場面。所以既然能重新來一次,無論如何,她都要抓住這個時代的尾巴,以自己一己之力和身前這萬千忠勇將士,將歷史重新掰回去。

“我代表淮南百姓們,爲諸位送行!希望南征將士旗開得勝。”薛洋鄭重的朝着所有人行禮,隨後更是怒吼道:“更代表天下百姓,爲諸位送行,希望你們竭盡全力,保國安民,掃平亂世,重塑大唐新氣象!”

“萬勝!”這一次不需要陸翊帶頭,包括所有的百姓在內,所有人都跟着齊聲高呼,這番竭盡全力的嘶吼,彷彿是要將這百年來的屈辱都發泄出來一般。那一張張扭曲漲紅的面龐,彷彿在向所有人宣泄,這個時代的百姓對於國勢如江河日下頹敗的不甘!眼前的這些人在這一刻冥冥之中已經代表瞭如今這個時代所有百姓的不甘,所有有志之士的痛心疾首!他們需要怒吼,需要發出自己的聲音,需要改變這個時代。

“我命令,淮南軍南征大軍,出發!”薛洋挺拔的身姿在這一刻猶如豐碑一般佇立在原地,朝着所有出征將士行禮,那張堅毅的面盤更是讓所有人熱血沸騰,伴隨着陸翊親自舉起的淮南軍戰旗迅速登船出發,朝着東南而去。

一路之上,古老的戰歌開始自發傳出,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淮南軍的氣勢在這一番出征宣言之後達到了極致,所有人目光盯着遠方,燃燒着熊熊的熱血和戰意。

伴隨着陸翊帶着高級將領登船,這最後一批將士衝出揚州之後,南征正式開始。但是直到眼前所有的風帆消失在視線之中,薛洋甚至包括前來送行的百姓都沒有一個人離開,所有人都變成了山嶽一般凝重,所有人都在盯着點將臺上那道挺拔的身影,久久不願離去。

“他果然做到了。”人羣之中,陳瀟瀟帶着張沐雪和楊若蘭探出腦袋,看着那道猶如蒼松一般佇立在那裡送別出征將士遠去的薛洋,美目流盼,眼神之中散發着一絲異彩。而楊若蘭更是喃喃自語,彷彿又想起了昔日對方說的話語。

“南嶽俯衝之勢已成!”這一刻,袁襲和李振相視而笑,眼神之中透着一絲欣慰的神情。

第六百二十一章 荊州大戰(下)第四十二章 水落石出(上)第六百八十三章 孤城難守(下)第四百五十章 摧枯拉朽(上 )第九百四十五章 偷襲丁公山(中)第九百六十八章 斬將奪旗第八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八十六章 斷敵分兵第五十二章 不約而同第九百九十章 被拋棄第四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決戰(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黃巢之死第八百五十七章 席捲天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合巹交杯(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如鯁在喉第四百九十六章 最後的決戰(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兩敗俱傷第三百三十五章 火燒燕子樓第五百四十九章 暴力破城第四百五十二章 夜襲戰第九百一十三章 騎戰無雙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陵歷風雨(九)第一百八十四章 潰敗第九百一十四章 潛藏於內第四百七十四章 借勢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決戰高陽(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第四衛的任務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陵歷風雨(九)第八百七十七章 山東士族的選擇(下)第二十八章 太湖易主第五百五十二章 投誠第九百六十二章 子午谷奇謀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追封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勝一擊第三百六十一章 翻越羅浮山(中)第九百九十九章 再打一戰第九百二十五章 慈不掌兵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南北通途第八百六十五章 增援燕北(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散財童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燒行宮第五百九十八章 一錯再錯第七百一十五章 南境歸心第四百五十三章 士氣之爭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震驚天下第二十章 正軍制第五百四十八章 晉汾大戰(下)第七百三十三章 軒然大波第一百九十一章 虎狼谷外風聲緊第四百二十章 針鋒相對第九百七十四章 梅縣大戰(中)第四百二十七章 慘勝第一千零一十章 千軍萬馬度陰山(上)第九百九十二章 遭遇戰(上)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外第九百九十二章 遭遇戰(上)第八百一十九章 偷襲第七百五十二章 迷陣第十八章 以戰養戰(中)第六百四十五章 以馬換人第七百八十五章 誤導第十二章 太湖縣尉第八百八十八章 齊軍譁變(下)第二百二十章 擴編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道山阻擊戰(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會師第一百零五章 唐皇昭令第六十章 兵進舒州第五百四十三章 彭澤水戰第二百七十二章 心志第七百八十三章 夜襲(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道士算命(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洪州(中)第九百四十一章 攻上任山第七百三十二章 善後第二百零三章 宋城之變(上)第九百三十章 風捲殘雲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開山炸石第二百二十六章 郡主的心思第四百六十四章 突襲臨武(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虛則實之第二百二十二章 來自帝都的交易(下)第六百三十九章 河東軍至第七百一十四章 挑明瞭第八百九十二章 燕北狼煙(上)第九百七十章 長安震動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海運和漕運第三百三十章 佈局徐州第五百一十六章 鍾傳失蹤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軍進通州第十二章 太湖縣尉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禮制改革第一百五十一章 逆轉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反常態第六百一十二章 最後一次第三百二十六章 爭鋒相對第六百四十章 淅水之戰第六百零一章 長安亂(下)第六百一十七章 攻佔隋唐第九十六章 波濤洶涌
第六百二十一章 荊州大戰(下)第四十二章 水落石出(上)第六百八十三章 孤城難守(下)第四百五十章 摧枯拉朽(上 )第九百四十五章 偷襲丁公山(中)第九百六十八章 斬將奪旗第八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八十六章 斷敵分兵第五十二章 不約而同第九百九十章 被拋棄第四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決戰(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黃巢之死第八百五十七章 席捲天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合巹交杯(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如鯁在喉第四百九十六章 最後的決戰(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兩敗俱傷第三百三十五章 火燒燕子樓第五百四十九章 暴力破城第四百五十二章 夜襲戰第九百一十三章 騎戰無雙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陵歷風雨(九)第一百八十四章 潰敗第九百一十四章 潛藏於內第四百七十四章 借勢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決戰高陽(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第四衛的任務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陵歷風雨(九)第八百七十七章 山東士族的選擇(下)第二十八章 太湖易主第五百五十二章 投誠第九百六十二章 子午谷奇謀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追封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勝一擊第三百六十一章 翻越羅浮山(中)第九百九十九章 再打一戰第九百二十五章 慈不掌兵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南北通途第八百六十五章 增援燕北(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散財童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燒行宮第五百九十八章 一錯再錯第七百一十五章 南境歸心第四百五十三章 士氣之爭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震驚天下第二十章 正軍制第五百四十八章 晉汾大戰(下)第七百三十三章 軒然大波第一百九十一章 虎狼谷外風聲緊第四百二十章 針鋒相對第九百七十四章 梅縣大戰(中)第四百二十七章 慘勝第一千零一十章 千軍萬馬度陰山(上)第九百九十二章 遭遇戰(上)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外第九百九十二章 遭遇戰(上)第八百一十九章 偷襲第七百五十二章 迷陣第十八章 以戰養戰(中)第六百四十五章 以馬換人第七百八十五章 誤導第十二章 太湖縣尉第八百八十八章 齊軍譁變(下)第二百二十章 擴編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道山阻擊戰(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會師第一百零五章 唐皇昭令第六十章 兵進舒州第五百四十三章 彭澤水戰第二百七十二章 心志第七百八十三章 夜襲(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道士算命(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洪州(中)第九百四十一章 攻上任山第七百三十二章 善後第二百零三章 宋城之變(上)第九百三十章 風捲殘雲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開山炸石第二百二十六章 郡主的心思第四百六十四章 突襲臨武(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虛則實之第二百二十二章 來自帝都的交易(下)第六百三十九章 河東軍至第七百一十四章 挑明瞭第八百九十二章 燕北狼煙(上)第九百七十章 長安震動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海運和漕運第三百三十章 佈局徐州第五百一十六章 鍾傳失蹤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軍進通州第十二章 太湖縣尉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禮制改革第一百五十一章 逆轉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反常態第六百一十二章 最後一次第三百二十六章 爭鋒相對第六百四十章 淅水之戰第六百零一章 長安亂(下)第六百一十七章 攻佔隋唐第九十六章 波濤洶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