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以戰養戰(下)

“瀟瀟,待在此地注意安全,一旦那個張沐雪有任何異動莫要心軟。”楚風一身戎裝,看着前來送別的陳瀟瀟低聲道。之前雖然薛洋聲色俱厲,但是最終卻沒有對張沐雪,也就是張天雄的這個乾妹妹下殺手,不過卻也沒有放鬆對她的警惕,尤其是在自己再次出征,此地就剩下陳瀟瀟和十幾個陳家家丁留守,一旦張沐雪有什麼異動,只怕和對方關係很好的陳瀟瀟會首當其衝。雖然對方表現出來盈盈弱質,但是薛洋卻隱隱然的感覺對方不簡單。

“你安心征戰,這裡我會多加註意的。”陳瀟瀟見到薛洋戎裝之後身材欣長顯得更加神氣,面色變得有些緋紅,但是還是點點頭,等到看着薛洋跨馬之後身後兩百多舒州軍排成整齊的步伐跟隨而去,才戀戀不捨的看着那已經消失在地平線的身影嘆了口氣。

“你就這麼依戀他嗎?”陳瀟瀟俏目遠望,身後卻忽然傳來一個女子的聲音,雖然聲音溫柔如水,但是說出來的話卻沒有那麼溫柔,似乎還帶着一絲怨氣,“這人殺伐決斷,絲毫不融情,根本就是一個木頭人,你爲何如此對他念念不忘?”

“嘻嘻,姐姐還在爲那天而生氣?”陳瀟瀟轉身見到眼前的這位少年粉面含霜,眉宇之間帶着一絲怨氣,忍不住上前拉着對方的纖手嬉笑道:“你也要體諒他一二,畢竟不管如何,你那個兄長是死在他手下,而且張家所有嫡系人口也都是被他送到縣衙,聽說都打算被開刀問斬了。你說乍聽到你這條漏網之魚他能不警惕嗎?姐姐,他對你已經手下留情了,你就莫要怪罪他了。”

“哼,就你認爲他什麼都好。”張沐雪冷哼一聲之後又有些自失的搖了搖頭,跟着擡頭望向遠方。她是不知道此時她所想的薛洋卻正在和袁襲說這件事。

“主公莫要擔憂,張沐雪其人襲已經查探過,卻非張天雄的親妹妹,而且根據嚴明那邊傳來的密報,此女行爲和張家其他人大有不同,時常瞞着家人救濟附近百姓,算是一個異類吧。”袁襲將這幾天嚴明那邊的探查結果告訴了薛洋。

“算了,不說這個了,瀟瀟也非小孩子,倒也不用我分心。先生有想好我們該如何攻打西嶺了嗎?”薛洋點了點頭換了個話題繼續道。

“主公不是已經讓向傑前往秘密查探了嗎?西嶺此地無險可守,盤踞在此的賊寇與其說是嘯聚山林,還不如說是半農半匪,只因此地是進入花亭湖的東向必經之道,所以時而有往來商旅前往花亭湖收取水產,所以這些人見財起意。”袁襲搖了搖頭道:“主公該當派兵秘密前往抓住匪首,以雷霆手段震懾其餘衆人,收其貪念,安心務農,同時聽說西嶺的大財主褚家也多有惡績在身,索性主公直接揮軍殺進去,將其一股腦全部送往縣城交給知縣處置,家資抄沒,田地分給這些人,有了農田也就不會有人做無本的買賣了。”

薛洋點了點頭,直接讓陸翊安排人手在向傑返回彙報之後以最快的速度殺進西嶺,將爲首的五名頭領抓住斬殺,以血淋淋的人頭打掉了衆人的反抗信心,接着將褚家家主和一干主要嫡系人口全部抓了起來。這一次薛洋直接以縣衙的名義將褚家的惡行全部公佈出來,宣佈查抄家產,主要家屬全部送往縣城交給知縣按律處置。

袁襲在隨後帶人查封了褚家所有的家資,除了留下少部分給那些老弱婦孺之外,大部分全部充軍,並且第一時間將褚家的大量的田地全部分發下去。爲了防止褚家死灰復燃,更是直接將褚家的護院近百人全部帶走。

離開西嶺之後,薛洋馬不停蹄趕往下一個目標九龍灣,這也是太湖境內除了黃泥鎮的張天雄以外最大的一股本土賊寇。而且這股賊寇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是水上賊寇,常年在花亭湖一代盤踞,以打劫附近城鎮的富家地主和過往商旅,然後返回湖上躲避官府追擊。這種水陸兩棲的賊寇曾經讓尹宗道遭受到最嚴重的慘敗,近百人的廂兵衙役被這些人引入花亭湖然後鑿穿木船,然後全部被淹死在水中。

不過這一次薛洋卻是早有準備,早在事先就安排陳家以暗地幫助這些水賊銷售髒貨的名義和對方接觸了好幾次,這一次更是直接將其釣到了岸上,然後僞裝成陳家家丁的衆人一起出手,以最快的手段直接將匪首雷凌一舉拿下,這樣一來上岸的幾十號人全部束手就擒。不過這一次薛洋並沒有開殺戒。雷凌雖然在此地爲禍數年,但是基本上只是打劫富戶,號稱劫富濟貧,時常也會接濟周邊的窮苦百姓,甚至爲了這些漁民和前來徵稅的稅丁大打出手,算得上匪盜當中的異類。所以薛洋只是要求其放下武器投誠,倒也沒有爲難他,而舒州軍雖然兩戰出動的人手都不多而且也比不上黃泥鎮和樓牌那樣的戰鬥強度,但是薛洋還是打算在此地略作修整。

不過讓薛洋感到意外的是第二天雷凌卻主動要求見自己,而且一見面就表示願意出面勸說在湖心的留守兄弟投誠。這讓薛洋有些疑惑的同時看了看後面跟上來的陳燁和袁襲二人。

“雷凌也是窮苦良善之人,只是世道黑暗,富者窮奢極欲,窮人卻終日勞作而食不果腹。世間不平事太多,而官府只會偏袒富人,我等窮人卻投訴無門。所以我和手下兄弟纔會在湖上集聚,替天行道,除暴安良,劫富濟貧。”雷凌見到薛洋的面色不對還以爲他對自己有所懷疑,所以急忙道:“適才軍師和陳將軍說了郎君之壯舉,雷凌才恍然明白,原來哄傳嶽西等地的剿滅張天雄和過江龍的小郎君就是您。雷凌有眼不識泰山,希望郎君不要嫌棄我等粗鄙。雷凌雖然無所長,但是也願跟隨郎君,除暴安良,保境安民。”

雷凌雖然說的不倫不類,但是薛洋卻露出了笑意,起身拍了拍這位中等身材看起來普普通通猶如不起眼的漁民一樣的花亭湖水盜的頭目笑道:“既然你誠心投靠,我薛洋歡迎。今後你我當共勉。我軍馬上就要開拔,給你一個時辰時間,速速召集人手然後前來與我匯合。”

“郎君放我單獨前往?不該安排人手與我同行嗎?”雷凌一位自己聽錯了有些吶吶的問道:“郎君不怕我就此逃走?”

“哈哈,雷兄弟,主公讓你自己前去召回自己的舊部那是對你的信任,也是對你的認可,能在亂世之中做了盜匪還能夠心繫百姓,心性能夠差到哪去?”袁襲走上前來笑道:“莫要耽擱,速去速回。我軍馬上就要開拔,如因你緣故而延誤軍機,就算主公能夠寬宥,小心陸將軍那你執行軍法。”

“多謝主公信任,雷凌必誓死不負。”雷凌跪倒在地給薛洋磕了個頭之後大踏步朝着湖邊而去。而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也就是陸翊那邊整頓軍隊完畢之後湖心果然划過來十幾條漁船,上面三十多人連帶着幾船物資乾貨就被雷凌帶回來了。

“很好,帶着你的兄弟單獨編爲一隊,歸陸翊節制。”薛洋點了點頭,和袁襲相視而笑之後下達軍令,全軍開始繼續前進。而雷凌的加入也舒州軍剩下的剿匪行動變得更加容易,花亭湖附近大大小小五座山頭的賊寇和水賊他是瞭如指掌,所以在他主動作爲前導之後,接下來的半個多月的時間裡,薛洋幾乎將花亭湖沿岸所有的盜匪賊寇一網打盡,部分收編交給已經脫離正軍接手俘虜的陳燁管理,剩餘的罪大惡極的匪首一律就地梟首。這種絲毫不留情面的殺手也在不斷震懾着被自己收編的俘虜。這樣一來幾乎所有俘虜都開始自覺的按照舒州軍的正軍軍紀要要求自己。在嚴明的軍紀和鐵腕的殺戮並舉之下,舒州軍不僅僅在民間的聲名伴隨着一場場勝利而聲勢大振,位於太湖縣城的募兵處基本上每隔幾天就會向所有的百姓宣傳新的勝利,這種接連不斷的捷報讓太湖民間不斷傳送着薛洋和他手下的這支舒州軍。而在袁襲的暗中推動之下,薛洋在各地剿匪之後對待民衆分發田地,賑濟窮苦百姓的舉動也開始被廣泛宣傳出來,如此一來這種接連勝利之餘,無數的底層百姓開始將希望寄託在薛洋身上。

不過百姓傳頌,民間的聲望驟然提升也讓太湖縣衙內的尹宗道心頭的怨氣越來越大,尤其是在聽到薛洋直接將繳獲的田地和糧食分發給百姓更是讓他隱隱然感覺到了事態的失控。所以這些天縣衙內前往舒州的信使一下子多了好幾倍,而且還藉口由縣衙統一給薛洋招募兵員的手段將薛洋的募兵處給關閉了。

尹宗道的這種舉動被縣城留守的人員飛速彙報給了薛洋,不過本來就沒指望在縣城招到兵的薛洋直接讓留守的幾人開始將募兵處改頭換面,改成這個時代剛剛興起的瓦舍戲,只不過說的唱的卻都是袁襲不斷寫出來的關於薛洋和舒州軍剿滅匪患的戰鬥經過。這種經過藝術加工的傳奇一類的東西顯然更加符合百姓的口味,而且也避開了縣衙尹宗道的關注,這一下薛洋的和舒州軍的名聲也傳得更遠傳得更深了。等到尹宗道無意當中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根本就阻止不住了,百姓耳熟能詳之後自發的開始相互宣傳,就算是關閉瓦舍戲臺子也已經於事無補了。

不過此時薛洋是沒有心思關注縣城內發生的一切了,在平掉花亭湖周邊的盜賊之後開始轉戰太湖西南地區,此地是外來人口盤踞的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外來人口和本地百姓矛盾最尖銳的地方。這些地方的匪患基本上都是外地流亡人士居多。因爲無法取得足夠的土地資源,生存無路的他們很自然的走到了嘯聚山林的道路之上。針對這種情況,薛洋採用的辦法是將本地那些不良地主的土地以暴力手段沒收,部分分配給本地的無地百姓,部分則分給外來流亡人口,並且指示陳家在此地加大投資力度,將多餘出來的人口儘量分配到其他行業當中去,並且針對當地邊邊角角的山地很多但是沒有利用的情況,傳訊陳家在縣城之內的主事之人緊急趕了過來,讓他以自己和舒州軍的名義組織流亡百姓開墾荒地,圍堰改造沼澤,自己製造田地,並且在不適合種植農作物的山地推廣棉花種植,並且以自己的名義保證,陳家會直接指導並保價收購,讓百姓能夠安定下來。

這樣一來就緩解了外來和本地百姓爭奪土地爭奪其他資源帶來的混亂和矛盾,將源頭解決之後,開始大規模征剿那些尚在頑抗不願意聽從宣告下山務農的頑固分子,以殺戮來震懾這些的宵小之徒。

剿撫並舉,切實解決當地的矛盾,使得薛洋和舒州軍不僅將黃貓山和洪家河所有的匪患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全部剿滅,而且還在民衆當中建立起了崇高的威望,甚至這些地方的基層官員和衙役也都全部倒向薛洋,並且袁襲的指點之下,組織百姓抓緊時間生產的同時招募兵員,籌集糧草武器。太湖西南部地區雖然山地丘陵不斷,土地不多但是卻很肥沃,境內糧食產量很大,在控制了基層官員和衙役之後等於將此地的稅收操控在自己手中。雖然此時正值四月份,不是收成季節,但是在薛洋實際掌握此地之後,不少富戶和開明地主也開始心向這種清明的統治,開始貢獻自家的財力和錢糧來支持舒州軍的發展,並且支持家中子弟加入進來,由此在這裡薛洋也終於徹底擺脫了太湖縣衙的掣肘,有了自己穩固的財稅和兵員補給基地。

在四月份下旬,當最後一股匪患被陸翊帶人剿滅,這場持續了兩個多月時間的剿匪行動落下帷幕,從二月底薛洋從縣城率領一百人出發到現在,舒州軍正軍已經成功突破兩千人,沿途不斷的百姓加入和戰俘篩選之後補充,讓舒州軍的人數在兩個月之內擴大了二十倍。這些可都是經歷過大大小小十幾次不同強度戰鬥的老兵,只需要經過徹底的整編就能夠將舒州軍的架子徹底的拉起來,變成名副其實的正軍。所以在薛洋將一份剿匪彙總報給尹宗道之後,正式亮明旗號,將舒州軍的軍旗正大光明的打了出來。

第七十一章 作假第九百一十七章 旋渦中心第六百零八章 時過境遷(上)第一百零一章 蘄黃異變第一百七十章 縱敵而去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後路被抄第八百六十二章 引動各方第六百一十二章 最後一次第八百一十九章 偷襲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臨廣州第三百五十九章 援軍齊至第四百六十五章 勝負手第五百零三章 桂陽風雲第一百一十一章 盛唐之戰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決戰高陽(中)第六百七十八章 夜戰無雙第四百一十四章 下南洋(中)第五百九十七章 弄巧成拙(下)第五百四十五章 孤城難守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圍困東都第四百一十四章 下南洋(中)第五百一十三章 援兵第四百五十九章 全線震動第九百九十七章 順手牽羊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決戰高陽(中)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火銃兵攻堅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放走劉威第五百二十三章 兵出江州第九百零六章 盧龍軍亂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網開一面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添油戰術第六百四十七章 算計第七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五百三十八章 決戰洪州(下)第五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三百八十二章 湞水阻擊戰(上)第四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七十五章 奪佔舒城第九百五十五章 撕開一道口子第七百八十七章 全局震動第六百一十六章 處處碰壁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決戰高陽(下)第九百一十七章 燕北急報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爭鋒相對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世家功過第一千零二十章 攻山大戰第六十二章 南城混戰第八百一十一章 周德威的後手第九百八十一章 偷襲長安(中)第六百一十二章 最後一次第六百三十九章 河東軍至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下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攻城大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一千零五十章 因果循環第七百三十章 出人意料(上)第八百九十二章 燕北狼煙(上)第五百二十九章 正面交鋒(下)第三十三章 攻城首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翻越羅浮山(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逃逸第三百六十二章 翻越羅浮山(下)第八百五十五章 單騎對陣第七百一十六章 動盪第九百二十九章 火攻助陣第三百六十章 翻越羅浮山(上)第七百五十五章 爭鋒相對第三百二十九章 鄭璠的心思第六十八章 佛宗故事(下)第九百零二章 鐵壁合圍第三百四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四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五十五章 道士算命(下)第四百二十三章 急轉直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天子守國門第八百七十八章 盧新月的心思第一百二十三章 第二封詔書第一百七十六章 爭鋒相對第二章 官道襲殺第三百一十二章 分裂神策軍第七百九十七章 尾隨追擊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建設工地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伏擊(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一曲單相思第九百七十二章 同樣的戰術第五百六十章 不動如山第九百零七章 決戰盧龍第二百四十七章 蘇州定計第五百一十一章 桂陽之戰(下)第四百零一章 收復廣州(下)第二百七十章 帝都大難(下)第六百九十五章 打狗(中)第五百五十三章 爭執第六百二十三章 成汭投誠第三百八十六章 激戰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搶人第四百九十四章 出其不意(下)第九百二十七章 向死而生(中)第一千零一章 經略河朔
第七十一章 作假第九百一十七章 旋渦中心第六百零八章 時過境遷(上)第一百零一章 蘄黃異變第一百七十章 縱敵而去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後路被抄第八百六十二章 引動各方第六百一十二章 最後一次第八百一十九章 偷襲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臨廣州第三百五十九章 援軍齊至第四百六十五章 勝負手第五百零三章 桂陽風雲第一百一十一章 盛唐之戰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決戰高陽(中)第六百七十八章 夜戰無雙第四百一十四章 下南洋(中)第五百九十七章 弄巧成拙(下)第五百四十五章 孤城難守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圍困東都第四百一十四章 下南洋(中)第五百一十三章 援兵第四百五十九章 全線震動第九百九十七章 順手牽羊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決戰高陽(中)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火銃兵攻堅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放走劉威第五百二十三章 兵出江州第九百零六章 盧龍軍亂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網開一面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添油戰術第六百四十七章 算計第七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五百三十八章 決戰洪州(下)第五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三百八十二章 湞水阻擊戰(上)第四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七十五章 奪佔舒城第九百五十五章 撕開一道口子第七百八十七章 全局震動第六百一十六章 處處碰壁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決戰高陽(下)第九百一十七章 燕北急報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爭鋒相對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世家功過第一千零二十章 攻山大戰第六十二章 南城混戰第八百一十一章 周德威的後手第九百八十一章 偷襲長安(中)第六百一十二章 最後一次第六百三十九章 河東軍至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下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攻城大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一千零五十章 因果循環第七百三十章 出人意料(上)第八百九十二章 燕北狼煙(上)第五百二十九章 正面交鋒(下)第三十三章 攻城首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翻越羅浮山(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逃逸第三百六十二章 翻越羅浮山(下)第八百五十五章 單騎對陣第七百一十六章 動盪第九百二十九章 火攻助陣第三百六十章 翻越羅浮山(上)第七百五十五章 爭鋒相對第三百二十九章 鄭璠的心思第六十八章 佛宗故事(下)第九百零二章 鐵壁合圍第三百四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四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五十五章 道士算命(下)第四百二十三章 急轉直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天子守國門第八百七十八章 盧新月的心思第一百二十三章 第二封詔書第一百七十六章 爭鋒相對第二章 官道襲殺第三百一十二章 分裂神策軍第七百九十七章 尾隨追擊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建設工地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伏擊(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一曲單相思第九百七十二章 同樣的戰術第五百六十章 不動如山第九百零七章 決戰盧龍第二百四十七章 蘇州定計第五百一十一章 桂陽之戰(下)第四百零一章 收復廣州(下)第二百七十章 帝都大難(下)第六百九十五章 打狗(中)第五百五十三章 爭執第六百二十三章 成汭投誠第三百八十六章 激戰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搶人第四百九十四章 出其不意(下)第九百二十七章 向死而生(中)第一千零一章 經略河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