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最後一次

“御史中丞還有什麼要說的?”薛洋原本起身搖頭,見到岑天時那焦急的樣子,轉而回頭道:“還是覺得此事若是我答應下來,長安就一定能停過難關?”

“陛下如今已然知錯,請郡王爺也給陛下一個彌補的機會。”岑天時當場跪了下來,朝着薛洋道:“此前種種,下官也不多言,王爺有怨氣,下官也理解,然則如今國事艱難,陛下在長安亟待王爺援助,否則長安一旦不保,則王爺在南境只怕也不能安穩,還請王爺體恤。如今陳留王親自來金陵傳旨,也是陛下的一番心意!”

“心意?”薛洋似笑非笑道:“那依照御史中丞的意思,你確定我出手,陛下便能應付眼前的危機是嗎?”

“還請王爺接受陛下的冊封!”李玄禮咬着牙低頭道:“如今王爺只要官復原職,那李茂貞必然不敢肆意張狂,長安之危必然可以化解!”

“也罷,我也想看看,唐皇在長安是否能擋得住李茂貞的反撲。”薛洋沉吟半晌之後忽然笑道:“但是兩位,這是我最後一次出手忍讓,若是長安再想算計金陵,我絕不會罷休!”

薛洋的話讓李玄禮一喜,但是隨即卻沒理由的一陣隱憂,這一次難關雖然過去,但是依照唐皇的性子,只怕未必會就此放棄對金陵的追究,而且朝堂之上的謀劃可不是讓薛洋官復原職那麼簡單。

金陵城中,李玄禮的到來似乎帶來了一絲新的變化,但是兩人走後,袁襲卻皺眉道:“主公的意思是當真要幫長安一把?此事出手無濟於事吧?”

“是不是無濟於事那得看唐皇怎麼想。”薛洋搖了搖頭嘆息道:“如今長安之最大對手還是李茂貞啊,封了岐王,對於別人來說或許會安定一段時日,但是對於他來說,只怕會更加助長自己的野心,從而將此前兵敗於李克用的教訓拋諸腦後。而且那位飛虎子臨走之前將邠州交給了朝廷,那便是橫在長安和鳳翔之間的一根毒刺,李茂貞便是不對長安出手,也一定會想方設法收復邠州,從而獲得進出長安的所有通道。所以便是我接受官職,其實長安的局勢依然未曾解除。我之所以這樣做,也是求一個心安,畢竟你我如今還是大唐的臣子,但是經此一役,我已經挑明瞭,以後沒有機會了。”

“那還要送錢糧去長安?”袁襲點了點頭,他明白薛洋的心思,但是轉而一想到:“長安想從主公這裡獲取的不僅僅是錢糧,還想着主公能夠配合他。今天那個陳留王臨走之時欲言又止,想來是還有話未曾說明,只不過被岑天時給攔住了。”

“是啊,最好我在金陵公開接受聖旨,將南平王府和天策上將軍的旗號打出來,鬧得人盡皆知爲好。”薛洋笑道:“如果再感激涕零一番,那就更好了。只不過爲何我總是吃虧在先?這一次大封天下,所有諸侯的爵位都提升了,爲何金陵這邊一無所有?還要白白浪費那麼多錢糧?”

“所以主公的意思是?”這句抱怨讓袁襲忍不住捂嘴笑道:“主公這是要討價還價啊!”

“不討價還價的話,那唐皇的謀算如何能夠落實?”薛洋一笑,隨即道:“去告訴李玄禮吧,別人只有兩三千石糧食送往長安,但是金陵執掌南境,好歹還能湊出一些,給他們兩萬石糧食,銀錢二十萬貫,算是補上此前欠下的歲入算了。”

“我估計李玄禮的腦袋估計都要大了。”袁襲樂的哈哈一笑,匆匆而去,當天下午就讓人把錢糧準備好,交給了李玄禮。

後者一聽到數字差點跳了起來,拉着袁襲顧不得其他,直接道:“郡王爺如何就肯給這點糧食?這於大局而言有何益處?”

“我家主公已經得到消息,那個樑王也就是朱全忠也只給了兩千石糧食,晉王也就送過去三千石,我金陵可是出了兩萬石,而且還有銀錢二十萬貫,陳留王怎麼在他們而言就不嫌少,到了我金陵就覺得遠遠不夠呢?那依你的意思,我金陵應該給多少?”袁襲似笑非笑道:“難不成還是獅子大張口不成?”

“袁軍師您別說笑了,王爺執掌南境,坐擁半壁江山,而且南境富庶,衆所皆知,那朱全忠和李克用如何能夠和王爺相比?”岑天時着急道:“此番下官南下,親眼所見江南各地已有盛世之光景,而長安如今可是殘破不堪,正需要海量錢糧打點,郡王爺如何在這個時候起了這種變故?”

“不是金陵起了變故,而是我們比對了其他藩鎮諸侯,覺得給的不少了。”袁襲搖了搖頭,隨即道:“兩位難不成還以爲我金陵這一次註定又要做冤大頭,來給唐皇的任性空耗錢糧不成?”

“不成,我要去找薛郡王!此前他可是答應了,要給錢糧的,怎麼就那這點東西來濫竽充數?”李玄禮見到袁襲油鹽不進,當即匆匆來到南平王府,朝着薛洋麪帶怒色道:“郡王爺如何出爾反爾?”

“我說什麼了?”薛洋一攤手,轉而道:“錢糧劃撥本王可是比照了其他各路諸侯傳來的消息,足足多了十倍,而且還有銀錢上交,如何算是出爾反爾?”

“南境每年上交朝廷錢糧足有數十萬石,錢數十萬貫,還不算絹帛,現如今爲何只有這麼一點?”李玄禮冷笑道:“郡王爺是打算用這點錢糧打發叫花子嗎?若是郡王爺不肯給,那這南平郡王的爵位和天策上將軍的官位——”

“那就好走不送!”薛洋毫不遲疑道:“陳留王也是打算在金陵打秋風的,真把我南境當成了肥羊不成?”

“你當真不拿這爵位當回事?”李玄禮怒道:“本王臨出京城之前,唐皇可是吩咐過——”

“吩咐什麼?不過是若我薛洋不肯接旨,你陳留王便取而代之是嗎?”薛洋似笑非笑道:“若是陳留王覺得自己能掌控這南境局勢,那隨你!不過金陵只怕你是一日都待不下去。”

他一口道破李玄禮的目的之後毫不遲疑道:“我就等着你說這句話,人心難測啊,這便是唐皇的處世之道,御下之道!既然如此,那索性我也隨他,他愛怎麼樣便怎麼樣吧!”

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心(上)第七百九十六章 蜀軍撤圍第一百二十章 朱溫投唐第二百三十五章 金陵歷風雨(八)第六百二十九章 前後夾擊(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順勢而爲第一百八十七章 楊若蘭的抉擇第九百六十九章 千年夙願第一百七十八章 乾封大戰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改制第一百五十一章 逆轉第四百八十三章 漸生嫌隙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追封第八百四十八章 邊路突破第一百五十一章 逆轉第一百二十章 朱溫投唐第二十九章 新舊交替第九百三十四章 四路奔襲(下)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定都之選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新的帝都第九百零六章 盧龍軍亂第六百二十三章 成汭投誠第一千零三十章 智慧不敵神通第七百九十五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三百九十一章 降服張明第五百九十四章 最後一次第五十三章 連環計第六百三十九章 河東軍至第六百四十八章 內鄉大戰(上)第三十五章 陰謀陽謀(上)第二百九十九章 尤溪城夜戰第五百三十一章 活捉錢鏐第五百四十九章 暴力破城第一百一十章 一戰定蘄黃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屬意誰人第二百七十七章 名臣歸心(下)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山東底定第九百一十二章 角力長安(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軍奪安遠(下)第五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八百五十九章 李存勖出手(下)第九百三十七章 兵壓徐州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後夾擊第二百六十五章 鏖戰獨松嶺(下)第七百九十六章 蜀軍撤圍第二百三十九章 窮途末路(上)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蕭縣敘舊第二百六十五章 鏖戰獨松嶺(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合巹交杯(下)第五百四十章 三軍圍豫章第二百二十九章 金陵歷風雨(二)第九百三十九章 七裡橋之戰(下)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隕落之謎第九百零二章 鐵壁合圍第六十三章 舒州留後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字長蛇陣第二百七十五章 惠及江東第四百七十七章 輿圖玄機(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線作戰(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戰平撫州第九百零六章 盧龍軍亂第六百八十章 巡幸東都(下)第六百八十五章 東都大典(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燕子樓前第九百二十七章 向死而生(中)第四百八十二章 挑撥離間第三百八十八章 譁變第六百九十二章 關門(上)第九百五十章 順水推舟第三百八十六章 激戰第三百一十章 唐皇病了第九百九十六章 逃亡草原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收縮兵力第一千零七十章 前方打仗(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名臣歸心(上)第九百六十七章 添油戰術第三百七十一章 攻城打援(下)第四百七十章 如坐鍼氈第六百九十章 王建的試探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軍進湖州第九百四十四章 偷襲丁公山(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差距第二百九十七章 逃逸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道山阻擊戰(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扶不起來(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名臣歸心(下)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軍譁變(上)第七百五十四章 任山反擊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入局第二百零五章 宋城之變(下)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疑兵之計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公審第四百一十八章 湞陽大戰(中)第一百章 破局第六百零五章 兵壓長安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逆流第六百三十六章 攻佔峴山第九百一十六章 調整部署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誠第四百六十七章 二道山阻擊戰(上)
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心(上)第七百九十六章 蜀軍撤圍第一百二十章 朱溫投唐第二百三十五章 金陵歷風雨(八)第六百二十九章 前後夾擊(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順勢而爲第一百八十七章 楊若蘭的抉擇第九百六十九章 千年夙願第一百七十八章 乾封大戰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改制第一百五十一章 逆轉第四百八十三章 漸生嫌隙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追封第八百四十八章 邊路突破第一百五十一章 逆轉第一百二十章 朱溫投唐第二十九章 新舊交替第九百三十四章 四路奔襲(下)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定都之選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新的帝都第九百零六章 盧龍軍亂第六百二十三章 成汭投誠第一千零三十章 智慧不敵神通第七百九十五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三百九十一章 降服張明第五百九十四章 最後一次第五十三章 連環計第六百三十九章 河東軍至第六百四十八章 內鄉大戰(上)第三十五章 陰謀陽謀(上)第二百九十九章 尤溪城夜戰第五百三十一章 活捉錢鏐第五百四十九章 暴力破城第一百一十章 一戰定蘄黃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屬意誰人第二百七十七章 名臣歸心(下)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山東底定第九百一十二章 角力長安(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軍奪安遠(下)第五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八百五十九章 李存勖出手(下)第九百三十七章 兵壓徐州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後夾擊第二百六十五章 鏖戰獨松嶺(下)第七百九十六章 蜀軍撤圍第二百三十九章 窮途末路(上)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蕭縣敘舊第二百六十五章 鏖戰獨松嶺(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合巹交杯(下)第五百四十章 三軍圍豫章第二百二十九章 金陵歷風雨(二)第九百三十九章 七裡橋之戰(下)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隕落之謎第九百零二章 鐵壁合圍第六十三章 舒州留後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字長蛇陣第二百七十五章 惠及江東第四百七十七章 輿圖玄機(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線作戰(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戰平撫州第九百零六章 盧龍軍亂第六百八十章 巡幸東都(下)第六百八十五章 東都大典(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燕子樓前第九百二十七章 向死而生(中)第四百八十二章 挑撥離間第三百八十八章 譁變第六百九十二章 關門(上)第九百五十章 順水推舟第三百八十六章 激戰第三百一十章 唐皇病了第九百九十六章 逃亡草原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收縮兵力第一千零七十章 前方打仗(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名臣歸心(上)第九百六十七章 添油戰術第三百七十一章 攻城打援(下)第四百七十章 如坐鍼氈第六百九十章 王建的試探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軍進湖州第九百四十四章 偷襲丁公山(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差距第二百九十七章 逃逸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道山阻擊戰(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扶不起來(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名臣歸心(下)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軍譁變(上)第七百五十四章 任山反擊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入局第二百零五章 宋城之變(下)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疑兵之計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公審第四百一十八章 湞陽大戰(中)第一百章 破局第六百零五章 兵壓長安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逆流第六百三十六章 攻佔峴山第九百一十六章 調整部署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誠第四百六十七章 二道山阻擊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