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版改土歸流

“主公,陸翊從前線轉來的緊急戰報,陸明和高濟遇到新的敵人,劉漢宏鼓動洞獠蠻族參戰,陸翊緊急詢問我南平王府對待蠻族之方略。”袁襲和李振聯袂而知,神情有些嚴峻道。

“蠻族?”薛洋聞言一愣,隨即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道:“是啊,光顧着想漢人自己的事情了,差點忘了,這南境和中原不同,這裡除了漢人,還有蠻族和哩人。這個問題不解決,就算是我們拿下了江東乃至於整個南境,也不得安穩,甚至於起不到任何作用。”

“主公所言甚是,想那三國東吳佔據江東和荊州之地後,孫權可是花費了巨大的代價來平定內部的異族之亂,白白耗費了自己的元氣,也耽誤了大好的機會。”李振在一旁道:“如今也是大爭之世,更甚於漢末三國。我平南王府若是想要一統南境,以江南之地對抗中原,這異族就不得不提前解決,無論是撫還是剿,都已經早定策略,也好讓前線各部能有參考之餘地,避免這些人被劉漢宏等有心之輩利用,成爲我平南軍一統天下之障礙。”

“兩位以爲,我軍該採取何種方略爲好?”薛洋沉吟半晌之後問道。事實上他想到了一個辦法,只不過他不太清楚這個時代的人對於蠻族是何種態度,而且這個問題也避免不了,江東情況還稍微好一點,畢竟歷經兩次人口南遷之後,漢人經略江南已經有了很大成效。但是在西南和嶺南一帶,這個問題就非常突出了,甚至在整個劍南道,漢人和少數部族到底以何種關係相處,關係着今後政權的穩定。

“剿。”袁襲和李振幾乎是異口同聲,意見非常的一致。而且相對於袁襲單純從軍事角度考慮,李振直接道:“蠻族盤踞在大山之中,隱患重重,若想江南安穩,必須在各要隘駐紮重兵震懾,如此一來我軍大部分兵力將無法抽調外出征戰。而安撫一策歷來使用,各部族都已熟稔於胸,每一次使用,其效果都會大打折扣。如今在亂世,爭奪天下,片刻耽擱不得,豈能在他們身上花費如此之多的精力和時間?因爲唯有先打服他們,以刀劍開道,行王霸之舉,震懾其心,方能使其歸附王化。”

“興緒所言甚是。”袁襲在旁邊連連點頭道:“如今卻是不能爲他們耽擱,應當先打服他們,然後再談安撫歸化之事。”

“我有一策,可在王霸之舉之同時實施。”薛洋點了點頭,隨即道:“兩位幫我參詳一二。”

“主公有主意了?”李振和袁襲對視一眼之後,精神一振,隨即問道。對於薛洋在政務上的見解,兩人都是時常覺得有些不可思議,所以一聽都來了興致。

“改土歸流。”薛洋豎起四根手指,笑道:“此一策可確保各地少數部族迅速成爲我軍助力,在配合大軍震懾之後,由各地府衙實施,乃是百年大計。”

薛洋所言的改土歸流和歷史上實施的可大不一樣,只不過有一條是確定的,就是通過中央政權冊封各部族首領正式官職,代替地方州郡管理少數部族盤踞的區域,然後用漢族先進的文化來迅速通化各部族成員,使其在短期內喪失其獨立性。

只不過和歷史上的改土歸流土官治土民中,各地官員世襲不一樣。中央政府冊封的官職是輪換制的,而且官職的冊封也改成了各部族出兵征戰,獲取的戰功多少來平定。將後來的八旗制度嫁接過來,以此來作爲授官的標準。將歸降的各部族中抽調可戰之兵編組成八旗兵,由各部首領率領征伐其他各族,獲得戰功。各旗旗主每十年輪換一次,不得連選連任。如此一來各首領在擔任旗主的時候要想獲得爵位,就必須儘可能在戰場之上獲得戰功。而不斷的征伐必然加速人口消耗,使江南各族在內訌之中逐漸消亡。

十年,是薛洋自己確定的時間,以十年時間,必然可以將如今各族的人口基數消滅一半。那麼剩下的一半要麼是跟隨各旗旗主之人,等到他們退下來獲得爵位之後就直接搬到漢人城池內居住,數年之內必然被繁華徹底消耗了心志。而剩下的一半人口,十年同化也基本上足夠了。

等到了時間,沒了兵員的八旗兵也就自然而然到了解散的時候。如此一來整個南境所有的少數部族都可以效仿這種制度得到解決,甚至於薛洋都想好了,交州附近歷來漢人難以抵達之熱帶地區,都可以用八旗兵去征戰,打下了地盤之後再去遷徙百姓過去。

八旗制度加上改土歸流,實際上是明清兩代對待少數部族反叛的政策,也因此徹底消弭了隱患。此時被薛洋拿出來,雖說有些倉促,但是三人加上隨後而來的嚴明等人修修補補,很快,一個很嚴謹而且很有實施性的方略就出爐了,並且在很短的時間內直接送到了前線。

甚至於爲了確保實施,李振還直接從金陵趕到了杭州等地,準備實地指導各地大軍以及配屬到位的官府執行這一方略。

不過此時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在唐興城下,陸明已經開始在執行這一方略的部分內容了,甚至於在某些方面還要超出不少。畢竟這裡的獠人族老基本上已經全部倒向了平南軍一邊,甚至於在第四衛大軍開出城外準備決戰的時候,還有不斷地額城內定居獠人連夜出城,勸說城外的族人歸順平南軍。

在這等情況之下,基本上只要第四衛能夠打贏這一仗,就能夠徹底穩住唐興城附近的局勢,水到渠成一般將薛洋的這個方略承接過來。

第四衛那邊情況很好,但是括州境內的高濟此時卻真的面臨着一場硬戰。和劉漢宏聯軍而來的數萬獠人在括州府城擺下了一個壯觀的大陣,逼得他只能先執行剿殺任務。

“軍師要去前線?”此時在杭州城外,當陸翊帶着指揮部人手南下的時候,李振也跟了上去,讓他微微皺眉道:“南邊氣候不好,軍師還是留在杭州坐鎮。”

“陸帥放心,我去看看權義,順便幫他捋順括州之事。”李振微微一笑,倒是對於陸翊說的氣候問題毫不在意。

第二百五十章 攻略蘇州(上)第三百一十六章 修路第九百一十七章 燕北急報第四百八十二章 挑撥離間第五十六章 最後的府兵第二百三十七章 金陵歷風雨(十)第八百五十七章 席捲天下第八百三十一章 人力之極限第八百八十三章 何以爲家國(下)楔子 再回首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洪州(上)第五百五十四章 道士算命(上)第四十三章 水落石出(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四百二十章 針鋒相對第五百一十章 桂陽之戰(中)第三百四十二章 兩敗俱傷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是非功過第六百九十一章 兵進上庸第二百九十二章 前堵後追第八百九十七章 算計人心第五百零一章 勝而不勝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活捉朱友恭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放走劉威第五百四十章 三軍圍豫章第二十七章 生變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攻心戰術第三百零七章 反制第四百三十七章 扶不起來(上)第一千零六章 韓遜之死第四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衝擊第一百七十五章 黑雲壓城第六十三章 舒州留後第三百二十章 大婚(中)第九百九十章 被拋棄第八十二章 揚州動亂第六十六章 府城鉅變(下)第九十四章 接管揚州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號立制(中)第七百五十五章 爭鋒相對第九十四章 接管揚州第四百四十六章 說降奎發(上)第八百六十八章 一朝名喪盡(下)第五十九章 年關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網開一面第六百零九章 時過境遷(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發難第八百九十九章 檀州阻擊戰第四百零二章 威壓嶺南第十一章 敢問郎君之志第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九百七十七章 步騎對戰第九百二十七章 向死而生(中)第二百五十九章 煙燻烏墩寨第五百零八章 夜戰第三百二十三章 合巹交杯(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追封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平定世家(下)第七百八十一章 涪州之戰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震驚天下第六百八十二章 孤城難守(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威壓鍾傳第四百六十六章 截斷南北第七百五十二章 迷陣第八百八十九章 盧家傳訊第八百八十章 不動如山第四百八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八百一十一章 周德威的後手第七百八十七章 全局震動第八百三十五章 順水推舟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山東底定第九十五章 軒然大波第九百一十六章 齊州城坡第一章 生計多艱第五百五十六章 金陵風雲(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來自長安的拉攏第八十三章 高駢回軍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燕子樓前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決戰高陽(上)第九百二十章 雪崩第七百八十五章 放空涪城第五百六十章 不動如山第三百八十三章 湞水阻擊戰(中)第八百三十章 白馬關前第七百一十九章 東都王氣黯然收第九百八十三章 皇城逼問第五百四十五章 孤城難守第七百四十章 分科取士第八百零三章 橫掃西南第九百二十九章 火攻助陣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隨機應變第五百五十五章 道士算命(下)第二百零五章 宋城之變(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中取栗(上)第二百零一章 機鋒四起第四百零九章 劉氏內訌(中)第五百六十一章 動盪第二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七十七章 出戰廬州(中)
第二百五十章 攻略蘇州(上)第三百一十六章 修路第九百一十七章 燕北急報第四百八十二章 挑撥離間第五十六章 最後的府兵第二百三十七章 金陵歷風雨(十)第八百五十七章 席捲天下第八百三十一章 人力之極限第八百八十三章 何以爲家國(下)楔子 再回首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洪州(上)第五百五十四章 道士算命(上)第四十三章 水落石出(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四百二十章 針鋒相對第五百一十章 桂陽之戰(中)第三百四十二章 兩敗俱傷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是非功過第六百九十一章 兵進上庸第二百九十二章 前堵後追第八百九十七章 算計人心第五百零一章 勝而不勝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活捉朱友恭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放走劉威第五百四十章 三軍圍豫章第二十七章 生變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攻心戰術第三百零七章 反制第四百三十七章 扶不起來(上)第一千零六章 韓遜之死第四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衝擊第一百七十五章 黑雲壓城第六十三章 舒州留後第三百二十章 大婚(中)第九百九十章 被拋棄第八十二章 揚州動亂第六十六章 府城鉅變(下)第九十四章 接管揚州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號立制(中)第七百五十五章 爭鋒相對第九十四章 接管揚州第四百四十六章 說降奎發(上)第八百六十八章 一朝名喪盡(下)第五十九章 年關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網開一面第六百零九章 時過境遷(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發難第八百九十九章 檀州阻擊戰第四百零二章 威壓嶺南第十一章 敢問郎君之志第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九百七十七章 步騎對戰第九百二十七章 向死而生(中)第二百五十九章 煙燻烏墩寨第五百零八章 夜戰第三百二十三章 合巹交杯(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追封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平定世家(下)第七百八十一章 涪州之戰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震驚天下第六百八十二章 孤城難守(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威壓鍾傳第四百六十六章 截斷南北第七百五十二章 迷陣第八百八十九章 盧家傳訊第八百八十章 不動如山第四百八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八百一十一章 周德威的後手第七百八十七章 全局震動第八百三十五章 順水推舟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山東底定第九十五章 軒然大波第九百一十六章 齊州城坡第一章 生計多艱第五百五十六章 金陵風雲(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來自長安的拉攏第八十三章 高駢回軍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燕子樓前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決戰高陽(上)第九百二十章 雪崩第七百八十五章 放空涪城第五百六十章 不動如山第三百八十三章 湞水阻擊戰(中)第八百三十章 白馬關前第七百一十九章 東都王氣黯然收第九百八十三章 皇城逼問第五百四十五章 孤城難守第七百四十章 分科取士第八百零三章 橫掃西南第九百二十九章 火攻助陣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隨機應變第五百五十五章 道士算命(下)第二百零五章 宋城之變(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中取栗(上)第二百零一章 機鋒四起第四百零九章 劉氏內訌(中)第五百六十一章 動盪第二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七十七章 出戰廬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