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禮制改革

“主公,這是禮部定下的登基大典的儀程,您看看是否又不妥的地方。”嚴明將禮部的儀典章程遞給薛洋之後,後者差點沒咬到自己的舌頭,轉而看着眼前這厚厚一疊的奏報苦笑道:“這得有多少字?你們從哪扒出來的?”

“這是禮部從長安和東都查出來的典籍記載,再加上王徽等人蔘加編撰,才比照大唐當年皇帝登基大典制作的。”嚴明是渾然不覺薛洋那發苦的臉色,笑呵呵的開口道:“主公莫要慌,禮部已經組織人手去學習了,到時候可以隨時提醒主公。”

“先生啊,是否可以將這些繁文縟節刪減一些?”薛洋走馬觀花的掃了一遍之後苦笑道:“這祭天祭地爲何不能放在一起?要我看,可以建一個天地壇,將天地社稷之神全部放在一起,到時候衆文武也不用來回奔波,塗耗人力。還有追封幾代這一點,薛家往上數我自己都不記得祖墳在何處,你如何追封?連名字都沒有流傳下來,就建太廟?”

“那主公你覺得怎麼刪減?”薛洋是連連挑刺,但是說的也都是實情,一方面成王府下屬文武官員在薛洋的影響下,很少注意這種繁瑣的禮節事件,一向簡明的政風也讓整個南境各級官員辦事效率跟隨水漲船高,所以在薛洋開口之後,嚴明也在擔心,一旦形成上行下效,很容易讓這股簡明快捷的風氣隨之而轉變。

而另一方面,這些禮節如果全部按照禮部所言進行準備,只怕明年這登基大典都完成不了,光是祭天祭地就仿照上古樣式,連他自己多不曾聽說當年唐高祖登基的時候會有這一出。

“祭天祭祖這樣的事情還是需要的,總體上不能少,但是刪繁就簡,保留枝幹,去掉那些多餘繁瑣的細節。”薛洋拿着毛筆一邊說一邊自己動手一口氣將整個儀典的流程刪掉了足足一半多之後才鬆了口氣道:“我想趁此機會,革新禮制,防止下屬官員務虛,多做實事,如此,就算是我們都是草臺班子,也一樣可以得到百姓擁戴。威嚴不是寫在臉上讓人敬畏的,而是要讓百姓心悅誠服。這麼多年來,我成王府不曾有過什麼大型的祭典,也不曾豎立過什麼威嚴,但是南境百姓不還是捨生忘死追隨我等打下了整個天下?”

薛洋是有自己的道理,除了給自己推脫,避免學這麼多讓他頭疼的禮儀規程之外,更重要的還是害怕自己一手帶出來的隊伍從自己登基這天開始就出現漏洞和痼疾,這纔是最讓他頭疼的問題。

之所以拖着不登基,也是有些問題沒有想好,自己可以不做,那麼下面的人都會在等待,但是一旦開始做了,如果做不好,那麼必然會給未來帶來隱患。

“主公,這是否減得太多了?”嚴明看了一下之後頓時苦着臉道:“直接在天地壇登基嗎?那皇宮呢?成王府的面積也太小了!”

“我們不在金陵待多久,修那麼大的皇城做什麼?”薛洋搖了搖頭,直接開口道:“把節省下來的人力財力全部投入到新都的建設之中,不是能省一點算一點嗎?要我看,太廟這些機構都暫時別建了,全部放倒新都那邊,金陵只是作爲皇家別宮。”

“還是別省這一點吧,主公不是說了嗎,日後金陵就是陪都。”嚴明趕緊搖頭道:“既然是陪都,那該有的都還要有,我們總得以防萬一啊。尤其是主公將新都放在了幽州,那地方距離草原太近了,金陵這邊必須建立一套完整的災備體系,防止出現萬一。”

“那就把玄武湖附近的別院和王府一帶擴建進去,剩下的就不要了。”薛洋想了想之後還是刪減了大部分皇城建築,轉而繼續道:“既然知道幽州那邊地處草原邊陲,那麼子孫後代就要想着如何防微杜漸,防止草原強敵進入中原,而不是整天想着南下避難。日後還要在此方面立下規矩,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既然我們承繼的是漢唐風骨,那就該有足夠的勇氣和實力去面對危險。”

“那好吧,微臣和工部再商議一下。”嚴明被薛洋說的無法再開口之後,只得匆匆回去,連夜修改皇城修建圖紙,在縮小了將近一倍的面積之後,重新部署重要機構的位置,將原本應該遷移的百姓和街區重新劃分。

而且在禮部那邊,也連夜修改章程,去掉了大量繁瑣的禮節性的活動,着重圍繞着登基本身的流程重新安排。

這一次倒是簡潔了不少,而且在隨後陳瀟瀟拿着自己設計出來的皇室和文物羣臣的官服樣式之後,也開始着力改進傳承下來的那種峨冠博帶的漢家寬袖服飾,轉而更加趨近於簡潔之風。

這一點倒也不算難以理解,新朝新氣象,在沒有大量修改樣式的情況下,官服很快被定了下來。但是在接下來,關於皇帝和後宮嬪妃冕服的問題上,禮部再次和薛洋的意見產生衝突,並且分歧也變得更大。

禮部堅持的是從周代傳承下來的冕服,但是薛洋的想法是將唐代皇帝和後宮的常服當做冕服,從而將常服重新設計了一款樣式,如此一來也就變得更加的簡便。

但是對於禮部來說,這等於是動了周禮的根基,所以暫時相持不下之後,嚴明倒是想出了個折中的法子,將兩種意見全都保留了下來,只不過正式的冕服只在皇帝登基之時穿戴,尋常時節,不做規定。

薛洋知道禮部的意思,一旦連冕服都改了,就等於衝擊了整個社會階層的基礎,勢必會讓社會風氣隨之發生改變。

但是他的意思就是要改變這種社會風氣,提倡簡潔明瞭的新風尚,所以即使採納了嚴明的意見,依舊在後面添加了一句,正式冕服非重大時刻不得隨意穿戴的規定,同時嚴禁下屬官員跟風學樣,直接將其當做皇室的特權,進一步削弱了禮部原本想要擴大影響的想法。

這樣來來回回幾個回合的博弈,薛洋除了給自己爭取了更多的方便,同樣也給後世留下了更多的機會。

第十章 撿來一位軍師第七百五十九章 一決勝負(上)第五百二十四章 江州之戰(上)第六百一十五章 山南攻略第一百八十九章 樑父山下第四十三章 水落石出(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湖州夜戰第八百六十八章 一朝名喪盡(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動第一百四十章 威逼第七百三十三章 軒然大波第四百四十三章 衆叛親離(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決戰(三)第五百五十六章 金陵風雲(上)第一百零三章 明修棧道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攻城大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各方雲動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一線生機第七百二十二章 自絕於天下(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勝負手第七百一十五章 南境歸心第一百八十五章 討要戰俘(上)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隕落之謎第五百二十二章 落難聚首第三百六十章 翻越羅浮山(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卞山對峙第二百七十章 帝都大難(下)第六百零四章 制衡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頭陣第五百五十一章 影響第十二章 太湖縣尉第七百二十一章 自絕於天下(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活捉楊若蘭第八百六十六章 目瞪口呆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一曲單相思第七百一十六章 動盪第四百八十三章 漸生嫌隙第七百八十二章 樂溫之戰第一百零九章 半渡而擊第九百四十六章 偷襲丁公山(下)第七百零四章 求和(上)第九百三十二章 中央突破(下)第七百五十九章 一決勝負(上)第八百五十四章 決堤洪水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馬踏黃河第一百七十八章 乾封大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窮途末路(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如鯁在喉第九百一十一章 角力長安(上)第四十七章 水軍出擊(三)第三百七十一章 攻城打援(下)第七百零二章 提前一戰(上)第八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出手(上)第六百二十六章 魯陽關對峙第一百三十五章 騎兵煙塵第八百三十一章 人力之極限第三百一十八章 王建下西川(下)第六百九十五章 打狗(中)第五十一章 敵友難測第五百二十八章 正面交鋒(中)第七百六十三章 挺進雲安第九百七十章 長安震動第五百四十七章 晉汾大戰(上)第七百八十章 新式兵器第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三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漁翁第五百四十八章 晉汾大戰(下)第七十一章 作假第九十四章 接管揚州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改制第三百三十八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八十八章 採石磯水戰第一百四十五章 虛則實之第四百一十章 劉氏內訌(下)第九百章 遭遇戰(上)第四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動第九百七十二章 同樣的戰術第三百四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一百三十三章 茨河之戰(上)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衝擊第一百七十一章 曲阜城下第九百八十章 偷襲長安(上)第九百零三章 冰火兩重天第五百零三章 桂陽風雲第五百九十八章 一錯再錯第四百六十六章 截斷南北第一百六十二章 城破人亡第八百二十四章 成都困境第一千零七十章 前方打仗(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慘勝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頭破血流(上)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平定世家(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南北吞併(上)第五百三十五章 亂世飄零第二百零七章 風起蕭縣第九百二十五章 慈不掌兵第六十四章 府城鉅變(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千年根基第三百八十三章 湞水阻擊戰(中)第四百一十章 劉氏內訌(下)
第十章 撿來一位軍師第七百五十九章 一決勝負(上)第五百二十四章 江州之戰(上)第六百一十五章 山南攻略第一百八十九章 樑父山下第四十三章 水落石出(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湖州夜戰第八百六十八章 一朝名喪盡(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動第一百四十章 威逼第七百三十三章 軒然大波第四百四十三章 衆叛親離(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決戰(三)第五百五十六章 金陵風雲(上)第一百零三章 明修棧道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攻城大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各方雲動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一線生機第七百二十二章 自絕於天下(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勝負手第七百一十五章 南境歸心第一百八十五章 討要戰俘(上)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隕落之謎第五百二十二章 落難聚首第三百六十章 翻越羅浮山(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卞山對峙第二百七十章 帝都大難(下)第六百零四章 制衡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頭陣第五百五十一章 影響第十二章 太湖縣尉第七百二十一章 自絕於天下(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活捉楊若蘭第八百六十六章 目瞪口呆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一曲單相思第七百一十六章 動盪第四百八十三章 漸生嫌隙第七百八十二章 樂溫之戰第一百零九章 半渡而擊第九百四十六章 偷襲丁公山(下)第七百零四章 求和(上)第九百三十二章 中央突破(下)第七百五十九章 一決勝負(上)第八百五十四章 決堤洪水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馬踏黃河第一百七十八章 乾封大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窮途末路(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如鯁在喉第九百一十一章 角力長安(上)第四十七章 水軍出擊(三)第三百七十一章 攻城打援(下)第七百零二章 提前一戰(上)第八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出手(上)第六百二十六章 魯陽關對峙第一百三十五章 騎兵煙塵第八百三十一章 人力之極限第三百一十八章 王建下西川(下)第六百九十五章 打狗(中)第五十一章 敵友難測第五百二十八章 正面交鋒(中)第七百六十三章 挺進雲安第九百七十章 長安震動第五百四十七章 晉汾大戰(上)第七百八十章 新式兵器第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三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漁翁第五百四十八章 晉汾大戰(下)第七十一章 作假第九十四章 接管揚州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改制第三百三十八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八十八章 採石磯水戰第一百四十五章 虛則實之第四百一十章 劉氏內訌(下)第九百章 遭遇戰(上)第四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動第九百七十二章 同樣的戰術第三百四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一百三十三章 茨河之戰(上)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衝擊第一百七十一章 曲阜城下第九百八十章 偷襲長安(上)第九百零三章 冰火兩重天第五百零三章 桂陽風雲第五百九十八章 一錯再錯第四百六十六章 截斷南北第一百六十二章 城破人亡第八百二十四章 成都困境第一千零七十章 前方打仗(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慘勝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頭破血流(上)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平定世家(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南北吞併(上)第五百三十五章 亂世飄零第二百零七章 風起蕭縣第九百二十五章 慈不掌兵第六十四章 府城鉅變(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千年根基第三百八十三章 湞水阻擊戰(中)第四百一十章 劉氏內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