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兩地大戰

“去傳令,讓何兵所部加速趕來,另外讓十三司陳武也過來,隨軍參贊軍務。”此時的陸明尚未接到來自北方壽州的戰情通報,但是已經本能的感受到大本營那邊的急迫了,不再和之前那樣從容緩慢,短時間內就已經讓自己這裡集中起三個都的兵馬。

十三司傳訊之後,何兵的第十七都幾乎是剛到蘄州,第二天就和陳武一起啓程朝蘭溪而來,驟然增加了一個都的兵力加上陳武也帶來了大量的最新情報,沔州刺史劉瑾已經聯絡黃州、安州、申州三州刺史,準備聯合進兵,在黃州境內擋住陸明的進軍步伐。

“陸指揮使,四州兵馬戰力不強,但是人數衆多,如果陣而戰之,曠日持久,不利我。不如奇正相合,虛開正面,派奇兵突襲黃陂,切斷他們的輜重補給之地,到時佈置在州界附近的大軍必被我軍徹底擊敗。”何兵還是一如既往的膽大妄爲,不按常理出牌。但是他的建議卻讓陸明眼前一亮,他和何兵都是本地人,對於蘄黃地形瞭如指掌,如果分兵必然可收奇效。

“陸大哥,這主意是我想出來的,你可不能和我搶!再說你是主公任命的主將,只有你的將旗派飄在外面才能吸引劉瑾放心前來。”何兵見到陸明神色意動急忙擺手道,“再說正面大軍主力的指揮調遣我可不擅長,第二十一都李天成我也不熟悉。”

“得了,你爲了這個突襲的任務真是怎麼什麼都敢說啊?李天成上次不是還被你拉過去喝酒嗎?一轉眼你就不熟悉了?”陸明毫不留情的揭露了這傢伙的鬼話,不過倒是點點頭道:“此計倒是不錯,陳武啊,你十三司儘快確定劉瑾等軍的具體行蹤,只要他們一到黃州就立即彙報,我要將他們吸引到黃岡城下,到時你率軍從南邊楔進去,一舉攻佔治所黃陂,斷這幫人的退路。如此一來,我軍可一戰徹底解決蘄黃等地的反抗勢力。”

“你就放心吧,我已經讓人在黃州等地佈下了一張大網,只要有風吹草動立即就會上報。”陳武說完之後道:“另外主公還有一道命令傳來,讓所有在蘄黃等地作戰的兵馬行軍宿營時不得接觸生水,不得隨意去吃不潔淨的食物,防止被染上血吸蟲病,大軍所到之處應該儘量用石灰水進行消毒隔離。”有些詞陳武自己也不太清楚是什麼意思,但是本地人出身的陸明和何兵卻一下子面色變得嚴肅起來,各自肅然點頭,隨後立即將命令傳達下去。而揚州那邊,後勤部不斷派遣軍醫和大量的藥材坐船西進,就是爲了隨軍行動,防止出現大規模感染血吸蟲的情況發生。而且爲了應對這種直到後世建國之後才絕跡的病症,薛洋甚至已經將後世自己曾經見過的幾個中藥防治血吸蟲病的方子都交給了已經專門組建起來的軍醫處進行驗證。

“主公,這個藥方真能治血吸蟲嗎?”袁襲也被這些藥方給驚呆了,淮南軍的地盤基本上都在長江沿岸,位處河湖港汊之中,血吸蟲幾乎是一種讓所有人都談虎色變的一種疾病,很多人都得過,但是從來都沒什麼好辦法根治。如果能夠解決掉這種疾病,那麼無疑會徹底激發整個長江沿岸各地的人口增加和經濟發展,甚至會影響民心走向。

“這只是治療這種,嗯,蠱蟲病的藥方,但是卻不是斷絕根本之法。”薛洋也不好解釋太多這個血吸蟲到底是什麼東西,所以索性直接套用蠱蟲這兩個字,倒也並沒有什麼大礙。而事實上後世根治血吸蟲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撲殺釘螺。但是在自己沒有找出能夠隔絕感染源的橡膠之前,撲殺釘螺只會造成更大規模的人羣感染,這種損失薛洋承受不起。

“軍師去告訴陳燁,一旦這三個藥方被驗證之後,立即向所有百姓公佈。告知大家,一旦有人感染立即去附近醫館就診,同時整理出一份詳實的隔離辦法。”薛洋現如今能做的也就只有這麼多,好在自己是後世來客,至少知道這種近乎於橫掃一切生態鏈條的病症到底應該怎麼解。

袁襲匆匆而去,這件事已經不僅僅是軍政事務了,甚至可以說是全天下的大事,所以他幾乎是一面找到陳燁下達命令一面隨後找到嚴明,讓他立即聯合後勤部,以淮南觀察使府的名義給淮南各州各郡下達公告,公佈藥方和防治隔離辦法,以求能夠儘快讓更多人知道。

不過此時的薛洋已經將視線重新轉到了北方盛唐城下的這場大戰上面了,在向傑返回揚州之後,十三司就開始源源不斷的將盛唐城下的戰況彙報過來。劉威率領的廬州軍在攻城十餘日之後,雖然一度攻入城內,但是王成在得知自己的表兄已經率領大軍南下增援之後硬是咬着牙在城內繼續反抗。雙方的巷戰持續打了數日,王成依舊不屈服,甚至爲了激勵士氣,將自家的兩個兒子也都一併扔到了第一線。

在他這般頑強的反擊之下,劉威的兵馬幾乎全部在城內和對方糾纏在一起,結果王播大軍南下之後,劉威甚至無法及時將部隊抽調出來,只能眼睜睜的看着王成和王播兩軍合一,將自己的兵馬打的大敗,狼狽不堪的從城內逃出。

王播三萬大軍加上王成手中還有近一萬人,四萬大軍在劉威敗退之後幾乎是馬不停蹄一路追趕,長驅數十里之後才緩緩收兵,逼得劉威和李神福只能親自斷後收攏兵馬,重新安置。

王播領導的壽州軍軍紀差,作戰沒有體系,但是卻有着一股過人的兇悍。雖然戰場之上亂哄哄的,但是論單兵作戰能力卻比廬州軍高出一大截,只是受限於指揮將領的水平,從而無法將個體的戰力融入整體之中。而這也讓劉威和李神福兩人事後感到慶幸不已。此戰雖然大敗,但是對於劉威這等宿將而言,找到了敵人的弱點那就離勝利不遠了。只不過讓兩人沮喪的是自己的兵馬損失太大,剛剛敗的太慘了,甚至很多人都走散了,輜重糧草幾乎一股腦全部丟給了王播。

不過劉威很快就得到了來自後方的消息,楊行愍已經親自提兵兩萬正在晝夜兼程趕來,準備在盛唐城下和王播決一死戰。但是這個消息卻讓劉威大吃一驚,廬州軍總攻兵馬也就四萬多,這已經是楊行愍不計代價強行擴軍招募來的所有兵馬,目的就是爲了攻打壽州等地準備的,否則以廬州彈丸之地根本養不起這麼多軍隊。此時傾巢而出,那廬州就真正的成了空城,如果南邊再一動?豈不是自己這些人會直接變成喪家之犬?

“軍師不是在主公身邊嗎?此等絕戶之計如何能出?”李神福直接開口道:“都統,莫不如和主公建議,火速派兵回廬州吧?”

“算了,此時回兵也無濟於事,如果淮南軍真要對廬州動手,只怕此刻廬州城早就在人家的麾下了。我等還是想想如何儘早打敗王播吧。”劉威擺了擺手道:“既然主公帶來兩萬援軍,也好,一戰徹底消滅王播,拿下壽州。”

劉威這邊重新定下策略之後在隨後的幾天裡,面對王播的不斷挑釁,他和李神福始終謹守營寨,一直等到楊行愍的大軍到來。

楊行愍倒是沒有責怪兩人兵敗的事情,反倒是對劉威這幾天想出來的決戰之法很感興趣,在兩軍合一之後也將指揮權交到了他的手中。

劉威得到援軍之後實力重新恢復,而且這一下他和對面依靠着盛唐城盤踞的王播的兵力差距迅速縮小。劉威有足夠的自信,在他的調度之下,依靠着李神福、田覠和安仁義等人的勇猛,陣而戰之,一戰擊潰王播的主力兵馬,從而爲壽州一戰而定打下基礎。

不過劉威可能想不到的是就在壽州南邊,隔着大別山的蘄黃之地,陸明卻和他打着相反的主意。爲了落實何兵突襲黃陂城的主張,陸明集中了第三都和隨後趕過來的第二十一都兩個都一萬多人馬迅速越過州界,直逼黃州重鎮黃岡而來。而且和劉威苦戰良久沒有拿下盛唐城不同,陸明是搶在劉瑾等人的聯軍抵達之前攻入城中,一萬多大軍蜂擁而入,鏖戰半日之後徹底掃平了內部隱患,將黃岡城收到了自己手中。

不過到此爲止陸明卻忽然放棄此前咄咄逼人的打法,開始將大軍全部收縮到黃岡城內,每日裡只有大隊的後勤輜重車隊從蘭溪不斷輸送糧草過來,渾然不顧劉瑾率領的沔州軍已經匯合了申州、安州和黃州三路兵馬,合兵之下五萬大軍已經在黃陂整裝待發的狀況。

而爲了配合陸明的計策,十三司在陳武的授意之下,故意不斷的在黃陂散佈消息,說陸明在攻打蘭溪的時候輕裝急進,和後勤輜重脫節,此時打到黃岡城下實際上大軍已經斷糧,所以纔會不顧一切猛攻城池,就是爲了入城取得給養。而爲了讓劉瑾等人相信,陸續有敗兵從黃岡附近逃回府城等地,帶回來的消息也無一例外是入城之後淮南軍立即攻佔府庫,將裡面的糧食全部搜刮殆盡,甚至城內的幾個大家族也遭了毒手,直接被抄家下獄,家中糧食也被全部帶走。

這些消息伴隨着軍中斥候帶回來關於蘭溪至黃岡沿途大隊的運輸車隊源源不斷的開始朝着黃岡進發的消息之後,劉瑾不再遲疑,立即全軍盡出,星夜兼程朝着黃岡而來。陸明缺糧,而黃岡城內糧草不多,如果此時將其團團圍在城中,豈不是天賜良機?

劉瑾的判斷得到了其他三位刺史的同意,各部統一行動,晝夜兼程,從黃陂到黃岡三日的路程硬生生的被他們縮短到了兩日。果不其然,城內的淮南軍見到五萬大軍蜂擁而至,倉促關閉城門上城牆值守,隨即被他們團團圍住。

“哈哈,傳令下去,各部嚴加防備,圍住黃岡就等於將淮南軍關在籠子裡,等他們糧食耗盡,我等可不戰而勝。”劉瑾站在營門口看着城樓上不斷往來的淮南軍哈哈大笑。

“和何兵約定的是今晚吧?”陸明端坐在城樓上,絲毫不理睬城外五萬大軍的重重包圍,反倒是和陳武不斷的算着時間。按照約定何兵應該在今晚也就是中和二年五月二十一日也從蘭溪出發,直奔黃陂,同時水師第三都也需要準備好,在何兵取得戰果之後立即出動,掃滅黃州和沔州所有的水上障礙,必要的時候需要接送何兵所部分兵攻擊沔州或者回軍支援黃岡。

“你就放心吧,何兵雖然行事天馬行空,但是其實心思卻異常縝密,否則的話也不會被直接擢拔到了第十七都指揮使的位置上,要知道你們陸大將軍可不是看關係給人升遷的。”陳武笑道:“主意是他提出來的,他定然在五日之內徹底拿下黃陂,到時候敗兵回報,必然讓劉瑾和你那個老鄉吳忠澤心神大亂。”

“不識時務,他可不是我的老鄉!”陸明對於黃州刺史吳忠澤可是不屑一顧,事實上陸明出征之前,楊功等人凡是留在揚州的幾乎每人上前囑咐都讓他抓住這個膽敢對抗淮南軍的老鄉刺史好好收拾一頓。

“好吧,當我沒說。我去安排一下,這幾日還需要送點糧食給劉瑾,不然的話他就感覺不到我們缺糧的緊迫。”陳武自顧自的下了城牆,讓十三司那邊也按計劃行事,頓時間一場圍繞着糧草的戰鬥先北方盛唐城一步在黃岡拉下了帷幕。這兩場戰役一南一北,卻在五月底讓整個淮南道的局勢迎來了一個分水嶺,淮南道兩大勢力的這番動作也讓周圍的所有人都看到了在其他各道不是還在諸侯割據就是被牽連進北方的勤王大戰的時候,淮南道這個舉足輕重的地域已經進入到了兩強擴張的時期。

第八百八十四章 倒行逆施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前後夾擊(下)第八百零一章 留下命來(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天壽的寶藏(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借勢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伏擊(上)第五百二十七章 正面交鋒(上)第九百二十四章 惡行傳天下(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威壓下的出路第一千零三十章 智慧不敵神通第四百三十章 聯手(下)第七百一十八章 安耐不住(下)第四百零三章 勸降的辦法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兵對抗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收縮兵力第一百二十八章 黃巢東進第八百二十三章 雲臺山之戰(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追蹤楊行愍第四百五十六章 活捉趙德樞第三百七十七章 魂斷交州(中)第七百二十二章 自絕於天下(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英雄遲暮第九百一十三章 騎戰無雙第六百二十九章 前後夾擊(下)第七百七十九章 避實擊虛第五百六十章 不動如山第九百九十七章 順手牽羊第二百五十章 攻略蘇州(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第八百三十九章 恩怨兩清(下)第三百七十章 攻城打援(下)第五百零四章 疑兵之計第四百五十三章 士氣之爭第八百八十九章 盧家傳訊第三百九十章 炸營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其不意第九百四十七章 三路合擊第一百三十五章 騎兵煙塵第九百五十七章 兵進藍田第二百五十二章 福州事第七百四十四章 人才聚攏第二百七十一章 國無二日第四百二十七章 慘勝第四百一十三章 下南洋(上)第三百零三章 威壓泉州第九百四十五章 偷襲丁公山(中)第七百六十二章 中原大變第一百七十一章 曲阜城下第八百四十一章 全軍衝鋒第七百八十二章 樂溫之戰第三十一章 虛則實之第九十七章 暗鬥第九百一十三章 騎戰無雙第四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零五章 兵壓長安第一百四十七章 翻盤的代價第二百二十章 擴編第六百九十七章 末路第三十七章 新土地法第三百章 陳家有女第三百五十一章 東南五大港第五百三十章 鐵臂橫掃第九百九十章 被拋棄第二十六章 處置戰俘第三百五十一章 東南五大港第七百五十二章 迷陣第四百四十七章 說降奎發(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鏖戰獨松嶺(下)第五十二章 不約而同第三百二十四章 發難第五百九十四章 最後一次第五百三十二章 風聲鶴唳第四百八十四章 算計第七百五十七章 符離之戰(中)第六百零一章 長安亂(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搶糧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一線生機第七百九十七章 尾隨追擊地一千零四章 邊軍之殤(中)第六百一十二章 最後一次第三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破城大戰第二百六十二章 卞山突擊戰第六百零七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四百九十章 攻其無備第六百七十六章 上馬遭遇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下第一第七百四十一章 坐而論道(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壽州落幕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版改土歸流第三百二十二章 合巹交杯(上)第九百八十七章 全軍開戰(中)第三十六章 陰謀陽謀(下)第八百三十八章 恩怨兩清(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四十五章 以馬換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連橫第九百七十七章 步騎對戰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謀算比拼
第八百八十四章 倒行逆施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前後夾擊(下)第八百零一章 留下命來(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天壽的寶藏(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借勢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伏擊(上)第五百二十七章 正面交鋒(上)第九百二十四章 惡行傳天下(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威壓下的出路第一千零三十章 智慧不敵神通第四百三十章 聯手(下)第七百一十八章 安耐不住(下)第四百零三章 勸降的辦法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兵對抗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收縮兵力第一百二十八章 黃巢東進第八百二十三章 雲臺山之戰(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追蹤楊行愍第四百五十六章 活捉趙德樞第三百七十七章 魂斷交州(中)第七百二十二章 自絕於天下(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英雄遲暮第九百一十三章 騎戰無雙第六百二十九章 前後夾擊(下)第七百七十九章 避實擊虛第五百六十章 不動如山第九百九十七章 順手牽羊第二百五十章 攻略蘇州(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第八百三十九章 恩怨兩清(下)第三百七十章 攻城打援(下)第五百零四章 疑兵之計第四百五十三章 士氣之爭第八百八十九章 盧家傳訊第三百九十章 炸營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其不意第九百四十七章 三路合擊第一百三十五章 騎兵煙塵第九百五十七章 兵進藍田第二百五十二章 福州事第七百四十四章 人才聚攏第二百七十一章 國無二日第四百二十七章 慘勝第四百一十三章 下南洋(上)第三百零三章 威壓泉州第九百四十五章 偷襲丁公山(中)第七百六十二章 中原大變第一百七十一章 曲阜城下第八百四十一章 全軍衝鋒第七百八十二章 樂溫之戰第三十一章 虛則實之第九十七章 暗鬥第九百一十三章 騎戰無雙第四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零五章 兵壓長安第一百四十七章 翻盤的代價第二百二十章 擴編第六百九十七章 末路第三十七章 新土地法第三百章 陳家有女第三百五十一章 東南五大港第五百三十章 鐵臂橫掃第九百九十章 被拋棄第二十六章 處置戰俘第三百五十一章 東南五大港第七百五十二章 迷陣第四百四十七章 說降奎發(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鏖戰獨松嶺(下)第五十二章 不約而同第三百二十四章 發難第五百九十四章 最後一次第五百三十二章 風聲鶴唳第四百八十四章 算計第七百五十七章 符離之戰(中)第六百零一章 長安亂(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搶糧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一線生機第七百九十七章 尾隨追擊地一千零四章 邊軍之殤(中)第六百一十二章 最後一次第三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破城大戰第二百六十二章 卞山突擊戰第六百零七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四百九十章 攻其無備第六百七十六章 上馬遭遇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下第一第七百四十一章 坐而論道(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壽州落幕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版改土歸流第三百二十二章 合巹交杯(上)第九百八十七章 全軍開戰(中)第三十六章 陰謀陽謀(下)第八百三十八章 恩怨兩清(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四十五章 以馬換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連橫第九百七十七章 步騎對戰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謀算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