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 長安亂(上)

“啓稟統領,李茂貞在鳳翔已經決定於十日後起兵,對外名義是討伐楊守亮,直奔長安而來。”帝都長安之內,阿六接到這個消息之後絲毫不感覺到意外,楊守亮被任命爲山南道節度使,等於是被宣告楊復恭的勢力直接走到了臺前,而此前唐皇原本藉助於金陵方面的力量壓制關中等地勢力的謀算在傳告天下罷免薛洋官職之後就徹底宣告失敗,如此一來,李茂貞若是看不到機會的話,那就不可能了。

“朝廷得到消息了嗎?”阿六冷笑一聲之後問道:“從隴西去打楊守亮,不經過長安的話那是說不過去的,我倒要看看唐皇打算如何處置這件事。”

此時長安皇宮之內其實也已經得到了消息,作爲盤踞在長安西面威脅最大的藩鎮,唐皇對於李茂貞的防備幾乎是人盡皆知,所以對於隴西鳳翔等地的監控不必十三司差不多。只不過此時在唐皇緊急召集羣臣商議對策的時候,卻出了讓他感到憤怒的事情。

“陛下,李茂貞出征楊守亮,是假途滅虢之計,其意圖在長安不在山南,陛下絕對不能掉以輕心,應速速讓楊守亮做好準備,帶兵勤王。”裴澈早就料到了李茂貞的反應,所以當即朝着昭宗皇帝道:“我神策軍應立即防備長安和京師各處城防,避免被他趁火打劫了。”

“難道朕就只能固守這長安一畝三分地,而不能主動出擊打掉李茂貞嗎?”唐皇顯得有些憤怒,轉而看着眼前幾位朝中重臣道:“李茂貞盤踞關中已經越發猖獗,此時若是不除,長安將永無寧日,所以朕決意,親自起兵征討李茂貞。”

“陛下此言不妥,他李茂貞對外打的旗號是對付楊守亮,若是陛下出兵,一來豈不是給楊守亮擋了災?二來,李茂貞實力強大,我神策軍河東新敗之後已經傷了元氣,長安距離鳳翔近在咫尺,若是我軍戰敗,到時候長安亂局如何收拾?彼時,只怕真要讓陛下向那個叛臣認錯不成?”杜讓能和李溪兩人直接搖頭,他們二人此前對付過李茂貞,但是無一例外,全都是大敗虧輸,所以此時堅決不贊成出兵。

如此一來,整個朝堂之上,贊成出兵就只有氏叔琮一人,而後者的心思很顯然並不單純,所以這一次朝會到了最後,逼得唐皇憤憤離開。

長安城內沒有商議出結果,但是李茂貞的動作卻很快,五萬大軍飛速出鳳翔之後,數日之內即抵達長安東面的岐州等地,開始大張旗鼓的進入京畿重地。

這種毫不遲疑而且進入京畿道之後大肆搶掠的做法直接讓唐皇憤怒之餘,直接繞過朝堂,調集神策軍在武功和李茂貞正面對決。而且直接下令讓李溪充任殿前司兵馬使,指揮神策軍前去交戰。

“天時,你再去一趟金陵吧。”劉允章和杜讓能拉住了岑天時,要求他立即離開長安,再去金陵,其意圖不言自喻。

“再去的話總得有個說話的由頭吧?”岑天時苦笑不止道:“總不能說我打算放棄長安,投奔金陵?如此而爲,對於長安局勢無有彌補的餘地!”

“長安危在旦夕,若是真出現那麼一天,你就直接加入金陵也未嘗不可。”劉允章嘆息一聲之後道:“我等也準備準備吧,李溪剛剛前往武功的時候是懷着必死的念頭過去的。但是區區武功縣如何擋得住隴西虎狼之師?所以這長安,只怕是要再遭戰火了。你去了金陵設法說服薛郡王,讓他出兵山南,如此一來,說不得能牽制住李茂貞,讓他不敢胡作非爲。”

劉允章說服岑天時離開南下的時候,在武功,李溪幾乎是剛到不久,神策軍就在守城戰之中敗下陣來,原本就沒有多少軍心鬥志的官軍面對五萬大軍四面圍攻,僅憑武功縣城根本擋不住,半天時間,對方就已經率軍衝上了城頭,一番激戰之後,被唐皇寄予厚望的神策軍直接臨陣逃離,反倒是將李溪扔在了亂軍之中。

“左僕射,快跟我走!”城外鳳翔軍猶如潮水一般衝了進來,李溪原本還打算帶着手下最後的護衛死守縣衙,但是隨即被阿貴的出現打亂,後者直接拉着李溪轉身就走,直接順着亂兵逃離的方向離開武功縣城。

“你是?”倉皇保住一命的李溪還沒來及詢問阿貴的來歷,就見到鳳翔軍兵過武功之後好不停留,直奔長安而去,大軍浩浩蕩蕩,頓時讓他臉色發白。

“左僕射看到了吧?李茂貞的旗號出現了,說明這是他親自領軍,而且據我所知,鳳翔軍可不止這五萬大軍,原州方向,尚有數萬兵馬晝夜兼程直奔長安而來。”阿貴看着遠處直接朝長安而去的李茂貞的旗號,搖頭道:“左僕射你就算是戰死,那也擋不住這股洶涌的兵潮,還是留待有用之身爲天下百姓盡心盡力吧。”

阿貴直接帶着李溪等最後的百餘人匆匆從縣城外面撤離,甚至於不給對方反問的機會。而此時確如他所言,李茂貞這一次是切切實實打算將長安拿下據爲己有,甚至於都想好了下一步的方略,拿下長安之後就可以以此爲前哨,從而從容進軍山南,將楊守亮剿滅,從而一人佔據兩道。

“哼哼,倒是要感謝唐皇撤了薛郡王的職位,想來金陵那邊也一定是惱火的很,這正是給我李某人天賜良機啊,只要拿下了山南道,回軍兩路攻入西川,那這天下角逐,也未必沒有我李茂貞的份!”鳳翔軍兵鋒所到之處,武功以東五座縣城望風而降,挾大勝之勢的他在隨後進入長安城外之後是意氣風發,目光也不僅僅侷限在關中,而是開始真正的注意到天下大勢了。

“傳令,派使者入城,告知唐皇,我鳳翔軍奉命進剿山南,路過長安,希望唐皇開城門,給弟兄們歇歇腳,如此我們才能爲了唐皇大業奮力殺敵。”李茂貞俊朗的面容此時看着長安城樓上那如臨大敵的神策軍冷然一笑,直接揮手讓人上前傳話。

第五百八十九章 唐皇的謀算第八百三十八章 恩怨兩清(上)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袁家的想法第三百章 陳家有女第三百零三章 威壓泉州第六十八章 佛宗故事(下)第一千零六十章 居於天下之中第四百七十八章 輿圖玄機(下)第九百二十章 雪崩第一百三十章 陳州之戰第三百九十一章 降服張明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軍進湖州第三百七十一章 攻城打援(下)第八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一千零六章 韓遜之死第九百四十五章 偷襲丁公山(中)第九百三十章 風捲殘雲第一百四十章 李振出手第四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二十九章 鄭璠的心思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搶人第四百四十四章 衆叛親離(中)第五百零六章 再戰臨武(中)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詭異的招降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局(下)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萬人空巷第九百七十八章 正面對決第一百三十五章 騎兵煙塵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第二次任山之戰第七百零四章 求和(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南轅北轍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塹變通途(下)第七百二十八章 封禪第二百八十七章 決戰福州(上)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搶人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虛實相生第四百一十六章 兵進湞陽城第二百七十七章 名臣歸心(下)第四百一十三章 下南洋(上)第七百七十四章 活捉李茂貞(中)第五百二十四章 江州之戰(上)第九百零四章 檀州大捷第九十三章 成敗得失第四百一十四章 下南洋(中)第七百零七章 萬源之戰(中)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其不意第四百一十五章 下南洋(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斷敵退路第四百八十四章 算計第九百三十九章 七裡橋之戰(下)第七百四十三章 定品定級第七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二百八十五章 旗兵作戰第八百八十三章 何以爲家國(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線作戰(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曬鹽之法第一百六十一章 毋爲鳳尾第二百六十九章 帝都大難(上)第六十二章 南城混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燃燒的戰旗第八百二十五章 分兵作戰第一千零一十章 千軍萬馬度陰山(上)第九百零六章 盧龍軍亂第一百二十五章 鹽鐵之爭第一百二十三章 第二封詔書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都大典(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茨河之戰(下)第一千零七十章 前方打仗(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修路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行險招第一百六十二章 城破人亡第九百一十二章 角力長安(下)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塹變通途(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黃巢東進第三百三十四章 火中取栗(下)第八百三十九章 恩怨兩清(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成汭投誠第九百二十一章 改變戰局第九百六十八章 斬將奪旗第五百二十三章 有女南兮第一千章 一戰盡墨第一百六十七章 山東劇變第七十六章 出戰廬州(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七百九十一章 爭鋒相對第一百七十六章 爭鋒相對第三百六十八章 圍三闕一(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王天壽的寶藏第九百三十一章 中央突破(上)第四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決戰(四)第二百六十九章 帝都大難(上)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唐皇現身第七百五十章 撐不住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翻越羅浮山(下)第二百五十章 攻略蘇州(上)第六百九十章 王建的試探第九百二十四章 惡行傳天下(下)第七十四章 高駢來信第九百一十六章 棋局之外的力量第三百九十二章 第四衛的任務
第五百八十九章 唐皇的謀算第八百三十八章 恩怨兩清(上)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袁家的想法第三百章 陳家有女第三百零三章 威壓泉州第六十八章 佛宗故事(下)第一千零六十章 居於天下之中第四百七十八章 輿圖玄機(下)第九百二十章 雪崩第一百三十章 陳州之戰第三百九十一章 降服張明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軍進湖州第三百七十一章 攻城打援(下)第八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一千零六章 韓遜之死第九百四十五章 偷襲丁公山(中)第九百三十章 風捲殘雲第一百四十章 李振出手第四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二十九章 鄭璠的心思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搶人第四百四十四章 衆叛親離(中)第五百零六章 再戰臨武(中)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詭異的招降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局(下)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萬人空巷第九百七十八章 正面對決第一百三十五章 騎兵煙塵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第二次任山之戰第七百零四章 求和(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南轅北轍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塹變通途(下)第七百二十八章 封禪第二百八十七章 決戰福州(上)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搶人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虛實相生第四百一十六章 兵進湞陽城第二百七十七章 名臣歸心(下)第四百一十三章 下南洋(上)第七百七十四章 活捉李茂貞(中)第五百二十四章 江州之戰(上)第九百零四章 檀州大捷第九十三章 成敗得失第四百一十四章 下南洋(中)第七百零七章 萬源之戰(中)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其不意第四百一十五章 下南洋(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斷敵退路第四百八十四章 算計第九百三十九章 七裡橋之戰(下)第七百四十三章 定品定級第七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二百八十五章 旗兵作戰第八百八十三章 何以爲家國(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線作戰(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曬鹽之法第一百六十一章 毋爲鳳尾第二百六十九章 帝都大難(上)第六十二章 南城混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燃燒的戰旗第八百二十五章 分兵作戰第一千零一十章 千軍萬馬度陰山(上)第九百零六章 盧龍軍亂第一百二十五章 鹽鐵之爭第一百二十三章 第二封詔書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都大典(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茨河之戰(下)第一千零七十章 前方打仗(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修路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行險招第一百六十二章 城破人亡第九百一十二章 角力長安(下)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塹變通途(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黃巢東進第三百三十四章 火中取栗(下)第八百三十九章 恩怨兩清(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成汭投誠第九百二十一章 改變戰局第九百六十八章 斬將奪旗第五百二十三章 有女南兮第一千章 一戰盡墨第一百六十七章 山東劇變第七十六章 出戰廬州(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七百九十一章 爭鋒相對第一百七十六章 爭鋒相對第三百六十八章 圍三闕一(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王天壽的寶藏第九百三十一章 中央突破(上)第四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決戰(四)第二百六十九章 帝都大難(上)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唐皇現身第七百五十章 撐不住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翻越羅浮山(下)第二百五十章 攻略蘇州(上)第六百九十章 王建的試探第九百二十四章 惡行傳天下(下)第七十四章 高駢來信第九百一十六章 棋局之外的力量第三百九十二章 第四衛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