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2)

第二天一早,起牀在如煙如玉的侍候下洗漱完畢,隨意吃了點東西,張瑄到前院喚上了跟班僕從張力,駕車就往曲江池趕。

張瑄前腳剛走,張九鳴和張九皋就後腳進門。

張九鳴的臉色不太好看,而張九皋更是乾脆就陰沉着臉,眉頭緊鎖,坐在張府客廳裡一言不發。

柳氏和張寧一看這架勢,就猜出兩人從宮裡打探來的消息並不好,心也就旋即沉了下去。

柳氏也默然不語,心裡惶然。她終歸是一個婦道人家,事情到了這個時候,她終歸還是亂了分寸,不知道該何去何從了。

最後還是張寧兄弟情深,又憂心於張府全家全族的前途命運,主動起身向兩位叔父唱了一個大喏,恭聲道,“叔父大人,不知宮裡的消息如何?”

張九皋煩躁地擺了擺手,卻是沒有做聲。

張九鳴慨然長嘆,凝望着張寧沉吟了一下,卻是轉頭望着柳氏勉強笑了笑,“大嫂,不知瑄兒何在?”

柳氏一怔,旋即命人去叫張瑄過來。

不多時,如煙腳步輕盈地走進廳來,向廳裡的幾個主子斂衽施禮,柔聲道,“老夫人,三公子一早就出門去曲江池,參加虢國夫人的詩酒宴了。”

此話一出,柳氏不免有些尷尬。她趕緊揮了揮手,示意如煙退下。

虢國夫人設宴曲江池是最近長安城裡的一件盛事,張九鳴焉能不知。如果不是張煥出了這種事,張九鳴說不準也會去湊個熱鬧。可如今,又怎能有這個心情?可張瑄卻去了。

張九鳴不禁搖了搖頭,再次嘆息一聲。

他只是覺得昨日張瑄的表現大異往常,言談頗有見地,舉止有度,還當是浪子真的回頭,便下意識地想讓張瑄在場一起參與張府的議事……不成想——原來是空歡喜一場!

張九皋眉梢一揚,心裡暗道,“真是狗改不了吃屎,繡花枕頭始終都是繡花枕頭,這個時候這廝竟然還能有閒情逸致跑出去假裝斯文參與詩酒飲宴!可憐兄長一世清名,卻生出了這等不爭氣的兒子……真是可悲可嘆!”

儘管心裡頗不滿和感慨,但事情緊急,張九鳴也顧不上繼續糾纏在張瑄身上。

他徑自沉聲道,“大嫂,儀和,某託人進宮打探消息……如今的情況,非常不妙。據說因爲再次牽連到東宮,聖上勃然大怒,連發三道聖諭命大理寺從嚴從快查辦。看聖上的意思,恐怕是要快刀斬亂麻平息事端了……”

張九皋也擡頭沉聲道,“大理寺的徐嶠是何許人,滿朝皆知。此人雖是庸碌無能之輩,但心狠手辣,又是吉溫的死黨……這一次立成犯在徐嶠和吉溫的手上,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張九鳴斷然拍案而起,“所以於今之計,不能再猶豫了。我等立即攜帶禮物,厚顏登門求見李岫,請李岫引見李相。當今朝堂,能左右聖上裁斷、能壓得住徐嶠吉溫一黨者,唯有李相一人爾。只要李相肯出言,立成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最不濟……”張九鳴話到嘴邊卻又咽了回去,有些話固然是事實,但終歸還是說不出口來的。

張九皋眼眸複雜地瞥了兄長一眼,心裡暗歎。他很明白張九鳴的意思,李林甫貪財,只要李林甫肯收下張家的重禮,張煥未必能保得住,但張家八成是不會受牽連了。

柳氏和張寧對視了一眼,起身來向張九鳴和張九皋見禮道,“但憑兩位叔叔做主就是。”

“事不宜遲,某等這就趕去李相府上。聽說李相最近在府裡養病,正好以探病的名義登門。”張九鳴擺了擺手,“三弟,你跟李岫相熟,咱們一起去!”

“好。”張九皋默然點頭。

兩人並肩出了張府的客廳,張九鳴走了幾步突又回頭皺眉望着柳氏輕輕道,“大嫂,命人去把瑄兒叫回府中來吧,此刻不比以往,我們張家人不宜在外拋頭露面甚至是惹是生非……”

柳氏點了點頭。

待張九鳴和張九皋帶着一輛裝滿厚禮的馬車匆匆離開張府趕往李林甫府邸之後,柳氏這才喚過一個僕從來,囑咐他立即趕往曲江池找到三公子張瑄,命他立即回府,不得在外邊流連。

大雁塔東南,就是張瑄心儀已久的曲江。這座美輪美奐的皇家園林,笙歌豔舞,迴盪着整個大唐華年。

春闈開榜,賜宴曲江,這是長安人津津樂道的一大盛事。除此之外,一年四季,達官貴人們亦在此流連忘返,招朋飲宴,通宵達旦。

所謂“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所謂“滿國賞芳辰,飛蹄復走輪”,說得便是此處。

今天是七月十八,本非特殊節令。但今兒個卻是當朝楊貴妃娘娘的姐姐虢國夫人做主招徠長安貴人乃至滿城士子進行詩酒飲宴的日子,以虢國夫人的權勢和無上的號召力,這場社交活動的規模和檔次其實比春闈皇帝賜宴也差不了多少。

趕到曲江池,實地一看,張瑄這才明白了什麼叫“樽壺酒漿、笙歌畫船、彩幄翠幬、匝於堤岸。鮮車健馬,比肩擊轂。”

達官顯貴僕從如雲前呼後擁神情驕傲地走進芙蓉園去,士子文人衣冠楚楚三五成羣留戀在江池岸邊,女子們穿着低胸的長裙、套上開襟的襦衫、披起薄透的披帛、梳就高髻的髮型來來往往,輕歌燕舞,歡聲笑語漫天飄蕩。

還有彩舟巡遊,有賣笑流鶯的歌聲,有長袖飄逸的舞者,有頂竿鑽火的藝人,有吆喝叫買的商販。

張瑄站在芙蓉園的入口處,一時間歎爲觀止,感慨萬千,並沒有立即進園。

正在左顧右盼之間,卻聽身後傳來一聲嘶啞的呼喚,“三公子……三公子!”

張瑄回頭來瞥了一眼,見張府僕從張祥從江岸邊小跑了過來,到近前來喘息道,“三公子,老夫人命我來找公子,說府中有要事,要公子速速回府去。”

張瑄皺了皺眉,望着張祥淡淡道,“何事?”

張祥上前壓低聲音輕輕道,“三公子,宮裡傳出消息說聖上震怒……兩位老大人已經攜帶禮物到李相府上登門求救去了。老夫人要公子立即回府去……”

張瑄聞言倒吸了一口涼氣,不由跺了跺腳。心裡一陣發急又是暗暗叫苦,心道不是讓你們沉住氣等等再說,怎麼突然又改變了主意?

竟然真的去求李林甫了,真是幼稚可笑的行爲!

李林甫本是始作俑者,他這會恨不能把事情鬧大了,好把太子李亨拉下馬,怎麼可能管張煥這點破事?

可李林甫管不管是一回事,張家主動投靠李家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不管最終結果如何,張家都有可能跟頻臨毀滅的李林甫攪和在一起,成爲楊國忠等人的眼中釘肉中刺,受到災難性的牽連!

這可不是杞人憂天。如果說李林甫是權臣是奸臣,還講幾分規則;但他的“繼任者”楊國忠可純屬小人一個,行事不擇手段不循章法。否則,歷史上的李林甫斷不至於死後不得善終,舉家被髮配流徙,牽連者甚衆了。

橫生枝節啊!這樣一來,就逼得張瑄沒了退路,只剩下鋌而走險一條道了。

第10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4)第29章 李岫登門第253章 火器顯神威第4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3)第359章 最艱難最重大的選擇第403章 天下戰略佈局第266章 從謙謙君子到殺伐果斷第66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下)第380章 下野?第172章 吐蕃王求親第19章 痛斥奸臣膽大如斗第437章 滅吐蕃,定神武第241章 調兵遣將第107章 楊貴妃見梅妃,下策第128章 保太子第35章 楊貴妃第218章 李亨:把張瑄召回?第301章 逼李亨表態第459章 普天之下,唯我中華!第297章 更成熟更老練第113章 喋血榮王府第180章 萬春別苑的溫柔第186章 無賴,惡棍,流氓,我要殺了你!第2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2)第224章 郭子儀的兒子?第202章 果斷決定納妾第309章 豔福不淺膽大包天第93章 遊說楊國忠(1)167章 如煙如玉放歌對李白第11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5)第289章 回京述職第117章 挾持了哥舒翰第379章 張瑄的表現第70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下)第333章 東宮儲君人選第172章 吐蕃王求親第375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下)第120章 安祿山逃第450章 南詔急報!第10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4)第383章 張瑄的預言第67章 楊貴妃的提點第6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3)第241章 調兵遣將第195章 與楊國忠的再次合作第6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3)第435章 不滅吐蕃,朕不歸國!第459章 普天之下,唯我中華!第282章 史詩之戰(4)第311章 酷吏之子第61章 阿斯那第31章 聖旨到!第373章 潼關兵變第101章 玉真公主的預感第193章 兵變,下馬威第243章 女奴第390章 殺!第57章 蕭十三郎第332章 猜疑第365章 隴朔大捷長安亂第463章 兵進康國第342章 登基大典(2)第270章 李輔國之死第159章 高力士的接班人第372章 顏真卿被逼出戰第314章 文字獄第362章 生化武器!第448章 皇帝的心太大!第358章 勸反第140章 李亨頭一次距離皇位這麼近第47章 玉真觀外高朋滿座第143章 梅開二度第249章 撼天雷第213章 密見安祿山(中)第174章 再定謀劃第78章 真性情真風骨第47章 玉真觀外高朋滿座第338章 犯錯誤了第320章 忠與奸,一念間!第228章 回紇圍城,蘇扈冬!第343章 登基大典(完)第182章 再次解纓終成眷屬第303章 李豫要挑大樑第13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1)第47章 玉真觀外高朋滿座第216章 我的野心與你不同第72章 哥舒翰的密報第279章 史詩之戰(1)第362章 生化武器!第40章 裴徽拜師第25章 羞惱的皇帝第141章 太子監國第127章 太子請罪第19章 痛斥奸臣膽大如斗第196章 敲山震虎、父母獲封第86章 美人如玉第35章 楊貴妃第350章 范陽急報!第274章 吾貌雖瘦,天下必肥
第10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4)第29章 李岫登門第253章 火器顯神威第46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3)第359章 最艱難最重大的選擇第403章 天下戰略佈局第266章 從謙謙君子到殺伐果斷第66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下)第380章 下野?第172章 吐蕃王求親第19章 痛斥奸臣膽大如斗第437章 滅吐蕃,定神武第241章 調兵遣將第107章 楊貴妃見梅妃,下策第128章 保太子第35章 楊貴妃第218章 李亨:把張瑄召回?第301章 逼李亨表態第459章 普天之下,唯我中華!第297章 更成熟更老練第113章 喋血榮王府第180章 萬春別苑的溫柔第186章 無賴,惡棍,流氓,我要殺了你!第2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2)第224章 郭子儀的兒子?第202章 果斷決定納妾第309章 豔福不淺膽大包天第93章 遊說楊國忠(1)167章 如煙如玉放歌對李白第11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5)第289章 回京述職第117章 挾持了哥舒翰第379章 張瑄的表現第70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下)第333章 東宮儲君人選第172章 吐蕃王求親第375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下)第120章 安祿山逃第450章 南詔急報!第10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4)第383章 張瑄的預言第67章 楊貴妃的提點第6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3)第241章 調兵遣將第195章 與楊國忠的再次合作第6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3)第435章 不滅吐蕃,朕不歸國!第459章 普天之下,唯我中華!第282章 史詩之戰(4)第311章 酷吏之子第61章 阿斯那第31章 聖旨到!第373章 潼關兵變第101章 玉真公主的預感第193章 兵變,下馬威第243章 女奴第390章 殺!第57章 蕭十三郎第332章 猜疑第365章 隴朔大捷長安亂第463章 兵進康國第342章 登基大典(2)第270章 李輔國之死第159章 高力士的接班人第372章 顏真卿被逼出戰第314章 文字獄第362章 生化武器!第448章 皇帝的心太大!第358章 勸反第140章 李亨頭一次距離皇位這麼近第47章 玉真觀外高朋滿座第143章 梅開二度第249章 撼天雷第213章 密見安祿山(中)第174章 再定謀劃第78章 真性情真風骨第47章 玉真觀外高朋滿座第338章 犯錯誤了第320章 忠與奸,一念間!第228章 回紇圍城,蘇扈冬!第343章 登基大典(完)第182章 再次解纓終成眷屬第303章 李豫要挑大樑第13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1)第47章 玉真觀外高朋滿座第216章 我的野心與你不同第72章 哥舒翰的密報第279章 史詩之戰(1)第362章 生化武器!第40章 裴徽拜師第25章 羞惱的皇帝第141章 太子監國第127章 太子請罪第19章 痛斥奸臣膽大如斗第196章 敲山震虎、父母獲封第86章 美人如玉第35章 楊貴妃第350章 范陽急報!第274章 吾貌雖瘦,天下必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