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調兵遣將

張瑄頓了頓又朗聲道,“吐蕃人五萬兵馬屯集在河州一線,對我邊境虎視眈眈。雖有和親事務,但吐蕃人狼子野心,也不可不防。

”張巡!”張瑄大喝道。

”下官在!“張巡出班肅立拱手道。

”張巡,速傳本帥軍令。其一:命夏州的僕固懷恩率朔方兵馬兩萬東進河珧外圍,不得延誤,限其十五日內駐防到位。朔方軍務政務交由朔方兵馬副使陳陽署理;其二:命鄯州衛、龍支衛、蘭州衛二萬五千兵馬南下河珧,協防吐蕃,不得有誤!”

張瑄這話一出口,郭子儀便暗暗皺了皺眉。

”是,下官遵命。”

”還有,以本帥的名義,行文河西大都督哥舒翰,請哥舒翰派兵出涼州,策應我隴朔兵馬行動。行文給刻南大都督安思順,請刻南兵馬挺進鬆州,以備不刻。”

”是,下官遵命。“張巡拱手應是。

”同時按照規制上報朝廷和兵部,就說本帥爲了唐蕃和親大局,爲防不刻,隴朔兵力略有調動。另外派人送本帥的親筆書函給長安楊相。”

張瑄掃了張巡一眼,眼角的餘光注視着站在一側保持沉默肅然的李光弼,突然淡淡道,“李光弼!”

李光弼目前只是大都督府的行軍司馬,閒職在身,今日到場不過是例行點卯而已,他沒有想到張瑄會點他的名字。聞言一愣,旋即出列拱手道,“末將在!”

”加上河珧一線原有兵馬,經本帥調度,此地共駐防兵馬近四萬。李光弼,你爲將多年,能征善戰,本帥已經行文朝廷,命你爲河珧行軍總管,河珧一線所有兵馬皆受你指揮,代本帥防衛吐蕃人,你意下如何?”

張瑄此話一出,衆將皆驚。

四萬人的兵馬指揮權,河珧一線行軍總管,這可走了不得的軍權。

張瑄將此重任交付了李光弼,這說明李光弼深受他的器重……”看起來,李光弼雖然被撤職失去了朔方兵馬指揮權,卻又失之桑榆得知東籬,反衡成了最大的贏家,隱隱有壓過郭子儀的架勢。

衆將望向李光弼的目光便自此有些不同。

李光弼一怔,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沒有料到,張瑄竟會重新起用他,而且還是這般重用。

他遲疑了一下,神色慢慢變得漲紅,他躬身下去恭謹道“末將遵命。”

”李光弼,本帥讓你整軍河珧一線,目的在於防衛吐蕃。你若是讓吐蕃人襲擾河珧,哪怕是佔了我一寸土地,本帥也會嚴懲不貸!你可能做到不讓吐蕃人逾越雷池半步??“張瑄目光凜然地盯着李光弼。

李光弼慨然拱手道“,末將當碰精竭慮,死而後已!若有差池,但憑大都督軍法治罪!”

李光弼的聲音微微有些興奮。他軍旅出身,戎馬生涯十多年,手裡沒有兵權幾乎就變成了一個廢人。此竟能重掌兵權,讓他漸漸灰敗起來的生命重新煥發了勃勃生機。

”好,希望你不要辜負本帥的厚望。”

張瑄的話音剛落,突然郭子儀站了出來,拱手道,“大都督,末將有話要講!”

”郭將軍請講。“張瑄掃了郭子儀一眼。

郭子儀沒有任何猶豫,朗聲道,“大都督,末將以爲,調集鄯州、龍支兵馬下河珧並不妥當。鄯州、龍支共有兵馬不足兩萬,若是調離一萬五千兵馬,這鄯州、青海一帶數百里防線就大爲空虛,一旦吐蕃人越過赤嶺長驅直入,我軍很難抵禦。”

”吐蕃起兵縱橫跋扈機動性強,一旦襲擾我邊陲重鎮,我軍很難及時回防。”

郭子儀這番當面質疑張瑄的決策,讓很多將領都暗暗爲他捏了把汗。

按說,郭旰和郭烯的事情還沒有完全平息,這個時候的郭子儀已經不宜再高調行事;或者,張瑄在郭烯的事情上已經網開一面,給了他很大一個面子,郭子儀本該知恩圖報,當面反駁張瑄,並不是聰明人所爲。

郭子儀並非不知道這些。只是他一片公心,若是讓他明知張瑄調兵有紕漏卻裝糊塗,是萬萬不能的。他寧可再次得罪張瑄,也不願意因爲張瑄軍令有誤而導致邊防線失控。

張瑄淡然一笑,“此事本帥自有主張,日後郭將軍便知。”

郭子儀皺了皺眉,上前一步又道“大都督,軍國大事,不能疏漏。末將在隴朔防衛吐蕃多年,與吐蕃人打交道甚多,深知吐蕃人反覆無常,若是鄯州青海防線空虛,吐蕃人必會趁虛而入,還請大都督明察!三思而後行!”

在郭子儀看來,張瑄雖然手段不凡,又滿腹才華,但術業有專攻,張瑄終歸是文士出身,這軍務大事未必精通。作爲下屬和部將,他有責任對張瑄的錯誤軍令進行指正進諫。

郭子儀慨然跪倒在地,昂首大聲道“末將請大都督收回成命!”

張瑄笑了,向張巡使了一個眼色。

張巡趕緊上前去扶起了郭子儀。郭子儀忠誠爲國,冒死進諫,這纔是真正的大文大所爲,不愧大唐名將本色,張瑄怎麼可能生氣。

張瑄抽調部州青海一線防衛兵馬回防河珧,乃是爲了完成與赤柱王子的約定。防衛空虛,赤柱兵馬才能長驅直入,象徵性地佔領幾個大唐城鎮,引起朝廷重視。而這同時,又何嘗不是誘敵深入之計。

只是張瑄卻不能跟郭子儀解徑什麼。

張瑄望着郭子儀朗聲一笑,“郭將軍,這臨陣殺敵排兵佈陣的韜略之術,本帥不如你;可若是說跟吐蕃人鬥智鬥勇兼顧隴朔大局,你不如我。你不必多說了,本帥自有主張,你且退下吧。”

”好了,都散了吧。“張瑄也不再給郭子儀爭靶進言的機會,起身楠袖退到了後堂。

郭子儀張了張嘴,還待要說什麼,卻被張巡扯了扯衣襟,示意他不要再浪費口舌。

”張大人,如

…“

”郭將軍,大都督必有深意。大都督行事向來神鬼莫刻,常人難以揣度。在長安之時,榮王李婉謀反,張大都督照樣挽救社稷將傾於危難關頭;而接下來的崩寧王逼宮,張大都督更是火中取栗,協助監國太子殿下力挽狂瀾……”

”本官雖不知大都督深意,但相將大都督自有主張。你我作爲大都督標下,恪盡職守盡忠領命便是,至於其他的,暫時不要多想。”

見郭子儀還是有些不肯罷休的樣子,張巡只能主動岔開了話題去,“郭將軍,本官得梨回報,回紇可汗骨力裴羅和回紇王子葛勒一行,正要離開汗庭,向靈州進發,與大都督相會。本官估摸着,二公子在路上就會遇到回紇可汗……”想必用不了多久,二公子就會安然返回了。”

張巡說起了這個“郭子儀立即漲紅了臉,他拱了拱手,再不多言,轉身就走。

延州外圍,送走了宮裡來的太監薛德貴一行,封常清沒有再讓大軍行進,而是吩咐就地安營紮寨,準備明日再啓程。

傍晚時分,張瑄派來的五百里加急軍報就傳到了封常清的案頭上。

看完張瑄的密函,到常清不禁有些鬱悶。張瑄臨走的時候,吩咐他緩慢行進,而如今的密函中卻吩咐他,兵分兩路,由他率軍一萬飛馳靈州,而剩餘兩千兵馬由周旭初率隊,一路護衛萬春公主的儀仗隨後而進。

而且,張瑄還再三強調,抓緊時間讓軍中的火器營趕赴靈州,時間越短越好。

到牟清立即派人把周旭初叫了來。

”到大人!下官有禮了。

周旭初對封常清也有幾分恭謹,畢竟判常清是朝廷冊到的隴朔贏大都督,張瑄的畫手。

”周長史,大都督軍令傳到,要本官速速率軍一萬趕赴靈州,而剩餘兩千兵馬由周長史率隊,一路護衛萬春殿下儀仗去靈州。”封常清也沒有客套寒暄,直接將張瑄的命令傳達給了周旭初。

周旭初一怔,但旋即一笑道“封大人,既然大都督有令,你我明日便兵分兩路,到大人率大隊急赴靈州,而下官則按照原定路線和計刻繼續護衛萬春公主儀仗。”

”大都督有令,此番讓我把赤松德贊暗中帶到靈州去……”…“封常清嘆了口氣。他摸不準張瑄究竟想要做什麼,這赤松德贊是吐蕃王子,還是要繼承王位的大王子,又如今是萬春公主名義上的駙馬,受了大唐朝廷的金冊文書。

張瑄若是公開對這赤松德贊下手,恐怕……”

周旭初與封常清不同,周旭初跟隨張瑄多時,對張瑄的性情和權謀手段頗爲熟稔,他看出了到常清心裡的迷感和不安,卻又無法直說,只能笑了笑暗示道“封大人,下官跟隨大都督多時,知道大都督爲人。大都督看上去強勢快意,其實頗爲謹慎。既然大都督這樣做了,就一定有他的主張,到大人且安心就好。”

到常清哦了一聲,正要再說什麼,突然聽門外的軍卒朗聲報道,“到大人,萬春殿下有請!”

到常清聽了這個話,立即就苦笑起來。

萬春公主又找他過去問話了。自打張瑄不告而別離了大軍趕去靈州行事,這萬春公主見不到張瑄,每隔幾日便要把封常清叫過去”訕話,“搞得封常清”苦不堪言”。

第258章 楊三姐試探楊玉環第73章 面拒楊國忠第79章 文武兼職第12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6)第213章 密見安祿山(中)第120章 安祿山逃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第424章 一後、六妃第100章 楊玉環的心計第352章 蘇扈冬和李騰空的軍職第381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5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2)第358章 勸反第125章 光宗耀祖第55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中)第163章 李白約鬥第4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2)第457章 難題第227章 同化回紇的構想第7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1)第218章 李亨:把張瑄召回?第82章 立威第355章 建八軍!第132章 籠絡楊錡第316章 交心第78章 真性情真風骨第76章 楊國忠的時代第415章 國號、年號、定都及冊封百官第440章 郭芙逼寢第6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3)第97章 陰差陽錯(下)第470章 兩軍交戰講什麼仁義道德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76章 楊國忠的時代第296章 張瑄的態度!第6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3)第264章 張瑄及其屬下的封賞第477章 楊國忠“逼宮”第75章 楊三姐進府第452章 田可馨的真容第140章 李亨頭一次距離皇位這麼近第228章 回紇圍城,蘇扈冬!第192章 調教女奴第375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下)第401章 神秘的女軍師(上)第451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415章 國號、年號、定都及冊封百官第458章 帝王心術第467章 火尋國滅,決戰前夕第101章 玉真公主的預感第403章 天下戰略佈局第473章 慘烈之戰第276章 吐蕃人要戰,那便戰!第181章 大婚第190章 賣身爲奴第38章 太真仙子賦第460章 龜茲,皇帝的鴻門宴第287章 史詩之戰(9)第353章 與天爭與命抗第300章 君子之節不可辱!第461章 反抗第260章 拿下吐谷渾!第411章 兵臨城下之朝臣迎駕第277章 背叛與仇恨的火種第253章 火器顯神威第377章 打狗給主人看第191章 蕭潛還是蕭鼎第420章 豐王反叛第359章 最艱難最重大的選擇第474章 皇帝失蹤第72章 哥舒翰的密報第79章 文武兼職第126章 驚天之密第112章 夜半迷情第430章 你們給朕出了一個難題!第126章 驚天之密第468章 陳通頂罪第412章 兵臨城下之城門風波第471章 比試第180章 萬春別苑的溫柔第5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2)第255章 張瑄名動吐蕃第140章 李亨頭一次距離皇位這麼近第366章 太上皇薨!第281章 史詩之戰(3)第57章 蕭十三郎第92章 四方雲動第134章 崔家門庭若市第428章 三大國策第77章 楊勳第154章 殺人有很多種方法第480章 大朝會,吾皇萬歲第322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上)第340章 憲陽宮、老皇帝第233章 郭子儀縛子請罪第158章 狗仗人勢的魚朝恩第394章 楊貴妃歿!第186章 無賴,惡棍,流氓,我要殺了你!第22章 李隆基的暗示第290章 改封王、強軍權
第258章 楊三姐試探楊玉環第73章 面拒楊國忠第79章 文武兼職第12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6)第213章 密見安祿山(中)第120章 安祿山逃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第424章 一後、六妃第100章 楊玉環的心計第352章 蘇扈冬和李騰空的軍職第381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5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2)第358章 勸反第125章 光宗耀祖第55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中)第163章 李白約鬥第4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2)第457章 難題第227章 同化回紇的構想第7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1)第218章 李亨:把張瑄召回?第82章 立威第355章 建八軍!第132章 籠絡楊錡第316章 交心第78章 真性情真風骨第76章 楊國忠的時代第415章 國號、年號、定都及冊封百官第440章 郭芙逼寢第6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3)第97章 陰差陽錯(下)第470章 兩軍交戰講什麼仁義道德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76章 楊國忠的時代第296章 張瑄的態度!第6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3)第264章 張瑄及其屬下的封賞第477章 楊國忠“逼宮”第75章 楊三姐進府第452章 田可馨的真容第140章 李亨頭一次距離皇位這麼近第228章 回紇圍城,蘇扈冬!第192章 調教女奴第375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下)第401章 神秘的女軍師(上)第451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415章 國號、年號、定都及冊封百官第458章 帝王心術第467章 火尋國滅,決戰前夕第101章 玉真公主的預感第403章 天下戰略佈局第473章 慘烈之戰第276章 吐蕃人要戰,那便戰!第181章 大婚第190章 賣身爲奴第38章 太真仙子賦第460章 龜茲,皇帝的鴻門宴第287章 史詩之戰(9)第353章 與天爭與命抗第300章 君子之節不可辱!第461章 反抗第260章 拿下吐谷渾!第411章 兵臨城下之朝臣迎駕第277章 背叛與仇恨的火種第253章 火器顯神威第377章 打狗給主人看第191章 蕭潛還是蕭鼎第420章 豐王反叛第359章 最艱難最重大的選擇第474章 皇帝失蹤第72章 哥舒翰的密報第79章 文武兼職第126章 驚天之密第112章 夜半迷情第430章 你們給朕出了一個難題!第126章 驚天之密第468章 陳通頂罪第412章 兵臨城下之城門風波第471章 比試第180章 萬春別苑的溫柔第5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2)第255章 張瑄名動吐蕃第140章 李亨頭一次距離皇位這麼近第366章 太上皇薨!第281章 史詩之戰(3)第57章 蕭十三郎第92章 四方雲動第134章 崔家門庭若市第428章 三大國策第77章 楊勳第154章 殺人有很多種方法第480章 大朝會,吾皇萬歲第322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上)第340章 憲陽宮、老皇帝第233章 郭子儀縛子請罪第158章 狗仗人勢的魚朝恩第394章 楊貴妃歿!第186章 無賴,惡棍,流氓,我要殺了你!第22章 李隆基的暗示第290章 改封王、強軍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