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文字獄

““殿下,請恕臣直言,殿平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公孫遊猶豫再三,毅然道。

李豫一怔,旋即就明白了公孫遊的意思。

李豫臉色微微漲紅起來,目光有些閃爍。

此時此刻,他也微微有些後悔,不該主動站在了張瑄的對立面上,如今悔之晚矣。但他不比李談,李豫心高氣傲,又自恃嫡親皇孫的身份,怎麼肯放下架子、放棄尊嚴,去主動向張瑄諂媚示好?

李豫心裡交戰良久,最終還是抹不開這個面子。

他嘆了口氣,轉身向城門的方向行去。

公孫遊暗暗搖頭,覺得有些失望。所謂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在這一點上,李豫比李談大有不如。

李談性情溫和,能屈能伸,而李豫則過於驕傲了一些。

皇族固然是主子,但問題是你這個主子還沒有到“稱孤道寡”的高度,某種意義上說,在很多權臣眼裡,屁都不是。

遠的不說,李亨就是前車之鑑。

李亨入主東宮十餘年,但這麼多年來,拋開這段監國的時間不說,之前有幾個大臣把他放在眼裡了?

李豫出城去拜訪王維,試圖獲得士族高門的支持。

就在李豫出城的時候,長安城裡一場文字獄的風波正發端於楊國忠府上。

楊府正廳。

楊玉環的大姐秦國夫人氣憤地將手裡一張紙貼遞給楊國忠。怒道:“國忠,你看這詩,對我楊家人極盡嘲諷之能事,奴家看了氣得一宿沒有睡好覺。”

楊國忠沉着臉接了過去,秦國夫人所說的這首詩其實他略有耳聞,是京師一個名叫杜子美的小吏最近所做,暗中在城裡流傳,題爲《麗人行》,同時還有一首《兵車行》也在坊間悄然傳播開來。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繡羅衣裳照幕春,蹙金孔雀銀麒麟。頭上何所有?翠微橇葉垂鬢脣。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被穩稱身。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邏實要津。後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以楊氏三姐妹和楊國忠爲題材的詩歌不少了,但多爲讚美諂媚,唯獨這首詩暗含嘲諷。此詩雖然通篇只是寫“麗人們”的生活情形.卻達到了“無一刺譏語,描摹處語語刺譏,無一慨嘆聲,點逗處聲聲慨嘆”的藝術效果。

望着這首詩,楊國忠臉色陰沉似水。

楊三姐面色漲紅,氣得嘴角都有些哆嗦。

“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杜子美這詩雖然沒有題名道姓,但暗中影射她和楊國忠有曖昧關係,這讓她如何能承受得了?

楊三姐沒有想到,自己退隱多時,竟然還是成爲了嘲諷的對象,這種基於流言蜚語的“暗諷影射”幾乎要讓她暴走。

貴族圈裡有人背後說三道四她並不在乎,但如此寫進詩篇流傳後世卻讓她接受不了。她同時還擔心,如果這讓張瑄看到了,又會作何感想?

“此人是誰。胡言亂語,奴家要撕爛了他的嘴巴!”楊三姐怒火熊熊,手裡的茶盞因爲怒火而狠狠地摔碎在地。“右衛率府一個看管盔甲兵器的小吏罷了,名叫杜子美。”韓國夫人在一旁沉聲道:““三哥,還猶豫什麼?這種放肆小人詆譭我楊家,誅其九族都不爲過!”

楊氏三姐妹如此攛掇,楊國忠終於還是撕掉了自己大唐丞相的斯文面具,猛然一拍桌案,兇狠地大聲喝道:“來人,拿本相的名帖去京兆府衙門,讓馬盧將那杜小吏緝拿歸案,流配三千里!”

因言獲罪在盛唐時代不罕見但也不多見。如果不是因爲牽扯到楊家三姐妹和楊國忠,一個右衛率府小吏的被抓,在長安城裡也鬧不出什麼動靜來。

但正因爲涉及楊家人,所以這事兒就成爲年前長安城裡最大的熱門新聞。

當然也傳到了永寧王府。

崔煥夫妻到訪,無意中提及此事。

崔穎笑了笑:“楊相也忒小題大做了些,不就是一首詩嘛,何至於要興師問罪!”

“這小吏杜子美倒是有膽量,竟敢寫詩嘲諷楊家人書生意氣啊,太不值當了,只圖一時之快,就要被流放三千里。”崔煥嘆息道。

張瑄本有些心不在焉,他正在考慮青海佈防的事兒,李光弼和封常清來信說,吐蕃軍馬似有蠢蠢欲動的跡象,爲了確保萬無一失,封常清已經再次臨時徵調朔方兵馬5000緊急馳援部州,防備吐蕃兵馬越過赤嶺從兵力相對空虛的部州下手。

這兩日,張瑄已經進宮去與李亨商定,在中原和河西、西域三地徵調和組建一支5萬人的新軍,劃歸隴朔大都督府麾下,全部佈防入剛剛.佔領下的吐谷渾故地。

但崔煥一提這“杜子美”三個字,他陡然一震,猛然擡頭來驚訝地凝聲道:“你說的這個杜子美,可是杜甫?”

“然。此人是河南人,右衛率府胄曹參軍,據說頗有詩才。”崔煥笑道,從懷中掏出他抄寫的兩首杜甫的涉案詩來,遞給了張瑄,“這便是那兩首詩了。”

“其中一首《兵車行》據說是嘲諷子瞻你的。隴朔用兵接連大捷,天下人無不拍手稱快,但此人卻語含譏諷,實在是可惡至極。”

張瑄接過一看,見竟是後世廣爲流傳的《麗人行》和《兵車行》,這可是杜甫這個詩聖的傳世名篇。

張瑄訝然失聲道:““就爲了這個,楊國忠就把人給抓了?還要流放三千里?”

如果是其他人張瑄未必會管,但既然是杜甫這個聞名已久的大詩人,張瑄就不能不管。

“因言獲罪,楊國忠真是豈有此理!”張瑄皺了皺眉,“這兵車行寫於天寶十一載,與我何干?楊國忠分明就是牽強附會,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吶!”

“不是最近寫的?嗯?子瞻,你認識此人?”崔煥狐疑道。

張瑄默然不語,沒有接話,沉吟起來。

他覺得有些奇怪。杜甫這首《麗人行》大概就是寫於天寶十二載或者十三載年間,也就是現在,但歷史上本來的楊國忠權勢比現在更加沖天,卻沒有因此興起文字獄,反倒是現在,楊國忠因爲這事兒大動干戈,有些不太正常。

這首詩的確有嘲諷之意,但極其隱晦。在當下這個時代,尋常人很難朝這方面去聯繫。唯一的可能便是,有人在暗中煽風點火,挑起事端。

但是,杜甫目前只是一個小吏,雖略有詩名,卻終歸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誰會拿這麼一個小人物來大做文章?或者,是杜甫得罪了什麼人嗎?

張瑄心念電閃。

見張瑄沉默下來,崔煥夫妻和崔穎也都不再說話,靜靜地望着他。

良久,張瑄突然擡頭來掃了崔煥一眼,淡淡道:“這杜甫是關在大理寺牢獄還是京兆府大獄?”

“京兆府衙門。”崔煥想了想回答道。

張瑄霍然起身大步向外行去,“你們聊,我出去一趟。”

杜甫文字獄是京兆府尹馬盧走馬上任所承辦的第一件大案,之所以稱之爲大案,原因在於此案涉及楊國忠和楊氏三姐妹。

杜甫只是一個卑微的小吏,沒有後臺沒有出身,對於京兆府來說,這種案子辦起來輕車熟路也輕而易舉。如果不是因爲馬上就要過年,恐怕早就井案將杜甫流配出京師了。

馬盧正在衙門裡處理年前的最後一樁公務,突然聞聽永寧王來訪,大吃一驚,趕緊畢恭畢敬地帶着屬下等人迎出了京兆府衙門。

“卑職拜見王爺!”馬盧大禮參拜。

京兆府是要害衙門,京兆府尹也算是上得了檯面的朝廷大臣.有資格參加朝會了。但馬盧能有今天,完全是張瑄的提攜。因此,對於張瑄,馬盧懷有深深的敬畏感恩之心。

Wωω _ttκΛ n _¢Ο

“馬大人不必多禮,請起。”張瑄笑吟吟地俯身扶起馬盧,旋即輕輕道:““本王聽說你這裡關了一個寫詩的杜子美,就過來看看。”

馬盧一怔,訝然道:“這種小吏犯案,竟然也驚動了王爺。”

“王爺請進。”馬盧一邊束手將張瑄讓進衙門,一邊恭謹地笑道:“此人是右衛率府掌管盔甲器械的小吏,素日裡也能吟詩作對,倒也算是名士。只是此人狂悖無禮,做歪詩謾罵誹謗楊相和三位國夫人,卑職得報,按律緝拿歸案,目前正在審理當中。”

“區區一首麗人行,就是謾罵誹謗楊相了?這詩歌之術,本是自娛娛人,楊相也忒敏感、忒霸道了一些。”張瑄淡然一笑:“這天底下背地裡罵他奸相者不知凡幾,難道楊相還能全部抓起來興師問罪?”

馬盧尷尬地笑了笑,沒敢接話。

張瑄可以隨口說“奸相”什麼的,但他身爲下官,怎麼敢多嘴多舌?縱然楊國忠真的是禍國殃民的奸相,他也不敢當着張瑄的面說什麼。

他沒有這個資格。

不過,馬盧很快就反應過來,永寧王到京兆府衙門來,似乎是難道永寧王要出頭救下這杜小吏?。

第41章 奉旨遊街名動長安第277章 背叛與仇恨的火種第100章 楊玉環的心計第461章 反抗第268章 致命的**第138章 李琬自盡第250章 氣勢如虹、怒髮衝冠!第143章 梅開二度第124章 削藩合併大計第242章 驚天動地的心思第58章 暗流涌動第96章 陰差陽錯(上)第208章 這吐蕃王子好不識趣第228章 回紇圍城,蘇扈冬!第28章 虢國夫人的乖寶寶第342章 登基大典(2)第32章 兄弟情誼彌足珍貴第432章 忠烈之僕第43章 榮歸第123章 與皇帝的密談第285章 史詩之戰(7)第2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2)第357章 大英雄與四千美嬌娘第431章 四妃爭風第82章 立威第434章 御駕親征第309章 豔福不淺膽大包天第177章 張瑄的佈局第210章 來自長安的消息第390章 殺!第25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第37章 虢國夫人詩第121章 劫後餘波第99章 賄賂高力士第431章 四妃爭風第318章 男人的擔當第61章 阿斯那第64章 楊貴妃召宴第311章 酷吏之子第86章 美人如玉第293章 萬春的婚配第431章 四妃爭風第122章 受封,一飛沖天第14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2)第452章 田可馨的真容第301章 逼李亨表態第277章 背叛與仇恨的火種第402章 神秘的女軍師(下)第129章 聚香閣上(上)第25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第446章 獎勵生育第320章 忠與奸,一念間!第26章 趁人之危裝什麼正人君子第324章 何懼之有!第402章 神秘的女軍師(下)第466章 主動進攻大食!第188章 圍困玉真觀第449章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第97章 陰差陽錯(下)第4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1)第233章 郭子儀縛子請罪第338章 犯錯誤了第135章 岳母大人羞紅了臉第86章 美人如玉第193章 兵變,下馬威第291章 京城暗流涌動第21章 浪蕩主子惹的禍?第479章 楊國忠的鋌而走險!第96章 陰差陽錯(上)第358章 勸反第239章 你便是吐蕃王子赤柱!第267章 深深的敬畏!第307章 張瑄的規矩第441章 一個王爵也不換吶第98章 思君如明燭,煎心且銜淚第192章 調教女奴第432章 忠烈之僕第67章 楊貴妃的提點第231章 奪軍權!第113章 喋血榮王府第173章 萬春密報第16章 一山更比一山高第289章 回京述職第72章 哥舒翰的密報第269章 封王之宴!第11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5)第325章 塵埃落定第62章 不是一個輕易受人擺佈的主兒第284章 史詩之戰(6)第238章 撩撥第185章 刺客的來歷第62章 不是一個輕易受人擺佈的主兒第279章 史詩之戰(1)第272章 借李倓的嘴第13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1)第268章 致命的**第47章 玉真觀外高朋滿座第388章 郭子儀和僕固懷恩的密議第481章 大時代,新紀元
第41章 奉旨遊街名動長安第277章 背叛與仇恨的火種第100章 楊玉環的心計第461章 反抗第268章 致命的**第138章 李琬自盡第250章 氣勢如虹、怒髮衝冠!第143章 梅開二度第124章 削藩合併大計第242章 驚天動地的心思第58章 暗流涌動第96章 陰差陽錯(上)第208章 這吐蕃王子好不識趣第228章 回紇圍城,蘇扈冬!第28章 虢國夫人的乖寶寶第342章 登基大典(2)第32章 兄弟情誼彌足珍貴第432章 忠烈之僕第43章 榮歸第123章 與皇帝的密談第285章 史詩之戰(7)第2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2)第357章 大英雄與四千美嬌娘第431章 四妃爭風第82章 立威第434章 御駕親征第309章 豔福不淺膽大包天第177章 張瑄的佈局第210章 來自長安的消息第390章 殺!第25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第37章 虢國夫人詩第121章 劫後餘波第99章 賄賂高力士第431章 四妃爭風第318章 男人的擔當第61章 阿斯那第64章 楊貴妃召宴第311章 酷吏之子第86章 美人如玉第293章 萬春的婚配第431章 四妃爭風第122章 受封,一飛沖天第14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2)第452章 田可馨的真容第301章 逼李亨表態第277章 背叛與仇恨的火種第402章 神秘的女軍師(下)第129章 聚香閣上(上)第25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第446章 獎勵生育第320章 忠與奸,一念間!第26章 趁人之危裝什麼正人君子第324章 何懼之有!第402章 神秘的女軍師(下)第466章 主動進攻大食!第188章 圍困玉真觀第449章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第97章 陰差陽錯(下)第4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1)第233章 郭子儀縛子請罪第338章 犯錯誤了第135章 岳母大人羞紅了臉第86章 美人如玉第193章 兵變,下馬威第291章 京城暗流涌動第21章 浪蕩主子惹的禍?第479章 楊國忠的鋌而走險!第96章 陰差陽錯(上)第358章 勸反第239章 你便是吐蕃王子赤柱!第267章 深深的敬畏!第307章 張瑄的規矩第441章 一個王爵也不換吶第98章 思君如明燭,煎心且銜淚第192章 調教女奴第432章 忠烈之僕第67章 楊貴妃的提點第231章 奪軍權!第113章 喋血榮王府第173章 萬春密報第16章 一山更比一山高第289章 回京述職第72章 哥舒翰的密報第269章 封王之宴!第11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5)第325章 塵埃落定第62章 不是一個輕易受人擺佈的主兒第284章 史詩之戰(6)第238章 撩撥第185章 刺客的來歷第62章 不是一個輕易受人擺佈的主兒第279章 史詩之戰(1)第272章 借李倓的嘴第13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1)第268章 致命的**第47章 玉真觀外高朋滿座第388章 郭子儀和僕固懷恩的密議第481章 大時代,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