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普天之下,唯我中華!

西域多半地區處於沙漠戈壁,碎葉城所在的位置,更是高原。如果不是人爲的因素,洪水這種自然災害,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

數十萬中華大軍眼睜睜地看着洪水呼嘯而下,摧枯拉朽一般將整個碎葉城沖毀,四面城牆多半塌陷,八萬突騎施騎兵或在水中因爲措不及防淹死,或被驟然而至的洪水衝出碎葉城十數裡之遙。

近萬突騎施騎兵倉皇之中僥倖在洪水中逃生,但旋即又被三路大軍合圍,當場剿滅。

到黃昏日落時分,突騎施正式宣告覆滅。可惜的是,西域四鎮之一的碎葉城經此一戰,化爲一片廢墟。

不過,重建碎葉城,也很容易。

夕陽的餘暉灑落下來,空氣中瀰漫着淡淡的血腥氣和水腥氣,原本平坦的高原戈壁活生生被兇猛的洪水沖刷出一條深深的溝壑來,從碎葉城的廢墟一直向遠方延伸。

南霽雲和雷萬春率5萬神策軍追擊逃離的突騎施散兵遊勇而去,至多明日午時,追殺的兵馬就可回營,意味着突騎施這個西域強國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張瑄跨在馬上,凝視着遠方,淡淡道,“郭相,昭告安西北庭,突騎施襲擾我疆土,劫殺我商賈百姓,冒犯天朝威嚴,已經被朕剿滅。自今日起,西域再無突騎施一族一國,十餘萬突騎施部族整體遷徙進入河西,居於祁連山下,化爲一縣,由河西道統轄。”

“是,臣遵旨。”郭子儀躬身抱拳道。

“還有,傳封常清來見朕。”

張瑄說完,調轉馬頭就向大營奔馳而去。

傍晚時分。封常清縱馬疾馳而至,身後是百餘護軍。

郭子儀親自迎候在轅門口,見封常清馳來,不由抱拳笑道,“封大人,久違了。多時不見,封大人風采依舊。”

郭子儀目前不僅是皇帝駕下的第一權臣,掌兵權還主政務,兵部尚書、七相之一,還是皇帝的老丈人,皇親國戚。封常清不敢怠慢,立即翻身下馬,朗聲笑着回禮道,“郭相!封常清失禮了!郭相,陛下傳召封某,不知……”

封常清心裡其實有些忐忑不安。

安西混亂的局面並非是他的過錯。因爲他來安西的時候,情況已經非常糟糕了。西域諸胡蠢蠢欲動,大食人虎視眈眈,而突騎施人則劫掠安西北庭,囂張不可一世。

封常清到任之後,也做了不少的工作,只是他來安西的時間還是太短,很多政策還沒有發揮出效果來。

但對於封常清來說,無功就是有過,最起碼,他沒有真正完成皇帝的重託。

皇帝將安西交給他,自然是希望他能穩住西域的局面,爲皇帝西征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可惜,他交給皇帝的卻並不是一個形勢有利的西域。

倒也不是封常清能力不強,而實在是西域的情況之複雜遠遠超乎了他的意料之外,甚至也超乎了皇帝張瑄的意料之外。

郭子儀笑了笑道,“封大人不必多慮,陛下傳召——以某看來,應該是爲了舉行西域諸胡朝拜大會的事兒。”

封常清長出了一口氣,點點頭道,“這個事情,封某自從接到陛下詔令之後,就已經着手安排了。目前西域三十六國國王都聚集龜茲城,等候朝拜陛下。只是……”

封常清欲言又止。

按照皇帝的意思,這一次舉行大朝會召見西域三十六國國主,並不是單純的朝會,而是要命西域諸國去國號,化爲朝廷統轄的州縣之地。有些西域諸國已經存在數百年乃至上千年,王位傳承十幾代——皇帝此番,無疑是要滅他們的國,他們怎麼可能答應。

雖然皇帝承諾可以允許他們保留王爵之位,但失去了國號和自主的兵權政權,就等於是亡國滅族了。封常清深知西域諸胡秉性,擔心皇帝這道昭命一下,西域就會大亂。

雖然西域三十六國,都是城郭之國,遠遠不能對中華朝廷構成威脅,但如果西域烽煙四起、反抗四起,對於朝廷在西域的統治極爲不利。

郭子儀當然知道皇帝的意圖,也清楚封常清的擔心,只是郭子儀並不怎麼把西域這些彈丸之地的小國放在眼裡。

吐蕃夠強大吧?突騎施、葛邏祿夠強大吧?但在中華大軍面前,都是土雞瓦狗,皇帝說滅就滅了。

郭子儀太瞭解皇帝的個性了。既然皇帝已經下了決心要真正將西域之地化爲朝廷版圖,統一管理,那就註定了西域諸胡的命運。

“封大人,陛下正在帳中,請進吧。”郭子儀擺了擺手,前頭領路。

進了大帳,封常清面色一肅,整了整衣冠,大禮參拜了下去,慨然道,“臣封常清,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封常清,平身吧。”張瑄淡然一笑,也沒有廢話,直截了當地道,“朕召你過來,有兩件事。其一,朕決定將西域化爲兩道,一爲北庭,一爲安西。突騎施故地和葛邏祿之地,納入北庭道管轄,冊封僕固懷恩爲北庭都護府大都督、北庭鎮巡撫使。安西鎮,除原有安西四鎮之地外,還將統轄大小勃律、吐火羅和蔥嶺之上的昭武九姓之地。朕將冊封你爲安西都護府大都督、安西鎮巡撫使。”

張瑄的話音一落,封常清感激涕零地叩首下去,“臣叩謝陛下隆恩浩蕩!”

“你起來吧。你是朕的開國元勳,朕對你寄予期望太深,希望你不要讓朕失望。你在安西,僕固懷恩坐鎮北庭,楊漣管理吐蕃故地,有你們三個人爲朕經營,這未來十數年,三鎮安定繁盛不是空話。”

“陛下恩寵,臣感激涕零,無以爲報,當以死效忠陛下!”

張瑄輕輕一笑,“不需要你去赴死效忠,你只要盡忠職守,朕就很滿意了。朕昔日曾與僕固懷恩說,爲朕爲朝廷守住邊陲,十年後,你們三個可封國公,嫡長子可封列侯!”

“朕賞罰分明,若是你們玩忽職守,朕也絕不輕饒!”

張瑄的聲音猛然變得冷肅起來,封常清心頭一凜,再次叩拜了下去。

……

……

“其二,朕讓你聚集西域三十六國國王,於龜茲朝會,去國號保王爵,納爲州縣治,你做得如何了?”

張瑄擺了擺手,凝視着封常清。

“陛下,臣已經將西域三十六國國主召集於龜茲。只是臣以爲,若是陛下驟然之間去除西域諸胡國號,恐怕會引發西域動盪……還請陛下三思而慎行!”封常清咬了咬牙,還是堅持着勸諫吧。

他深受皇恩又被無比的器重,不能不仗義執言,一片公心。

“你認爲朕去他們的國號,西域會亂?”張瑄淡然一笑道,“你錯了,封常清,朕料定他們不敢亂,當然,朕也不怕他們亂!”

“爲了西域的長治久安,朕早已決定,長痛不如短痛,這一刀就讓朕來砍下去吧。哪一個敢亂,敢對抗朕的昭命,吐蕃人和突騎施人就是榜樣!”

“朕西征進入西域,先滅突騎施人,就是給他們一個警告。”張瑄冷然一笑,“服從朕的昭命和朝廷王化,朕可以保住他們的王爵並世襲罔替,若是膽敢對抗,朕大軍所至,絕不心慈手軟。”

“封常清,這就是朕的態度,你且回龜茲轉告西域諸王。朕五日後率軍抵達龜茲,接受西域諸王朝拜。去吧。”張瑄擺了擺手,聲音雖然低沉卻很有力。而且,聲音裡蘊藏着一種不容拒絕和高高在上的威嚴氣息。

在安西的問題上,皇帝如此霸道和強勢,封常清有些始料不及。

但他沒有敢猶豫,立即領命而去。

封常清走後,田可馨從後帳走出來,微微一笑道,“陛下如此急不可待地要除去西域三十六國國號,化爲州縣,莫非是要在今年就要西進蔥嶺,與大食人一戰?”

“然。這場戰事,不能再拖下去了。我軍雖然戰無不勝攻無不取,但數十萬大軍行動,耗費錢糧輜重無數,若是再無限制地拖下去,朕擔心會拖垮國庫。”

張瑄長出了一口氣,“西域小國,不足爲患。突騎施已滅,吐蕃歸附王化,葛邏祿人臣屬,回紇乃我臂膀,重重包圍之中,這三十六個西域小國,早已名存實亡。朕如此,是不想再浪費時間而已。”

“朕此去龜茲接受朝拜,定在兩月內往返。朕已經決定,八月初進軍蔥嶺,收復昭武九姓之地,最遲在十月或十一月,與大食人必有一戰!”

“此戰若勝,西域必然安定數十年。朕折返中原,必再南征西南蠻夷,東滅渤海諸胡。”

“由此,我中華疆土北至漠北,南至驃國、交州,東至大海諸島,西至蔥嶺以西三千里,王圖大業可成。”

“朕有生之年,將強國強兵以戰養戰,爲後世子孫創立一份巍巍中華上邦的蓋世基業。這普天之下,唯我中華!”

張瑄聲音慷慨,話語中充滿着強大的自信和無窮的魄力,田可馨俏臉微微漲紅起來,她凝視着皇帝湛然的面龐,心底流淌着一種莫名的情緒。

第319章 李亨的咆哮第230章 李光弼的下馬威和張瑄的當頭棒第70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下)第340章 憲陽宮、老皇帝第411章 兵臨城下之朝臣迎駕166章 張瑄的大境界第15章 妒火熊熊第19章 痛斥奸臣膽大如斗第142章 槍打出頭鳥第192章 調教女奴第89章 殺機!危機!(下)第208章 這吐蕃王子好不識趣第237章 教訓郭烯第141章 太子監國第366章 太上皇薨!第465章 昭武歸化第272章 借李倓的嘴第14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2)第73章 面拒楊國忠第462章 龜茲之變第56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下)第119章 哥舒翰比皇帝密旨好使第61章 阿斯那第57章 蕭十三郎第394章 楊貴妃歿!第232章 郭子儀的動靜第155章 楊玉環的選擇第424章 一後、六妃第350章 范陽急報!第289章 回京述職第171章 張瑄軟硬不吃第22章 李隆基的暗示第71章 安慶緒有約第315章 妙計救杜甫第287章 史詩之戰(9)第405章 新皇帝示好求和第449章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第35章 楊貴妃第117章 挾持了哥舒翰第334章 韓國夫人獻女第141章 太子監國第69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中)第190章 賣身爲奴第276章 吐蕃人要戰,那便戰!第406章 范陽定!第34章 氣煞李林甫第139章 危機從老皇帝中風開始第298章 休怪本王翻臉無情!第36章 玉真公主與崔穎第456章 鐵血漢柔情第375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下)第7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1)第233章 郭子儀縛子請罪第434章 御駕親征第267章 深深的敬畏!第465章 昭武歸化第71章 安慶緒有約第361章 雙喜臨門!第73章 面拒楊國忠第136章 拜壽、餘孽第43章 榮歸第378章 李光弼封郡王?第124章 削藩合併大計第284章 史詩之戰(6)第277章 背叛與仇恨的火種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第414章 登基御極,吾皇萬歲第80章 楊國忠送禮第360章 滅赤松德贊當封萬戶侯!第413章 兵臨城下之李豫退位第103章 嚇掉了李鴻的魂第70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下)第53章 楊國忠得勢第61章 阿斯那第384章 安祿山之死第267章 深深的敬畏!第54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上)第217章 記住,你欠本官一個天大的人情!第29章 李岫登門第463章 兵進康國第19章 痛斥奸臣膽大如斗第253章 火器顯神威第447章 野性第142章 槍打出頭鳥第471章 比試第457章 難題第181章 大婚第277章 背叛與仇恨的火種第29章 李岫登門第437章 滅吐蕃,定神武第374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上)第419章 朕爲天子,唐爲臣民!第316章 交心第246章 兵變第275章 陰謀第372章 顏真卿被逼出戰第347章 大婚第384章 安祿山之死第129章 聚香閣上(上)第428章 三大國策
第319章 李亨的咆哮第230章 李光弼的下馬威和張瑄的當頭棒第70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下)第340章 憲陽宮、老皇帝第411章 兵臨城下之朝臣迎駕166章 張瑄的大境界第15章 妒火熊熊第19章 痛斥奸臣膽大如斗第142章 槍打出頭鳥第192章 調教女奴第89章 殺機!危機!(下)第208章 這吐蕃王子好不識趣第237章 教訓郭烯第141章 太子監國第366章 太上皇薨!第465章 昭武歸化第272章 借李倓的嘴第14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2)第73章 面拒楊國忠第462章 龜茲之變第56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下)第119章 哥舒翰比皇帝密旨好使第61章 阿斯那第57章 蕭十三郎第394章 楊貴妃歿!第232章 郭子儀的動靜第155章 楊玉環的選擇第424章 一後、六妃第350章 范陽急報!第289章 回京述職第171章 張瑄軟硬不吃第22章 李隆基的暗示第71章 安慶緒有約第315章 妙計救杜甫第287章 史詩之戰(9)第405章 新皇帝示好求和第449章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第35章 楊貴妃第117章 挾持了哥舒翰第334章 韓國夫人獻女第141章 太子監國第69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中)第190章 賣身爲奴第276章 吐蕃人要戰,那便戰!第406章 范陽定!第34章 氣煞李林甫第139章 危機從老皇帝中風開始第298章 休怪本王翻臉無情!第36章 玉真公主與崔穎第456章 鐵血漢柔情第375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下)第7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1)第233章 郭子儀縛子請罪第434章 御駕親征第267章 深深的敬畏!第465章 昭武歸化第71章 安慶緒有約第361章 雙喜臨門!第73章 面拒楊國忠第136章 拜壽、餘孽第43章 榮歸第378章 李光弼封郡王?第124章 削藩合併大計第284章 史詩之戰(6)第277章 背叛與仇恨的火種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第414章 登基御極,吾皇萬歲第80章 楊國忠送禮第360章 滅赤松德贊當封萬戶侯!第413章 兵臨城下之李豫退位第103章 嚇掉了李鴻的魂第70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下)第53章 楊國忠得勢第61章 阿斯那第384章 安祿山之死第267章 深深的敬畏!第54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上)第217章 記住,你欠本官一個天大的人情!第29章 李岫登門第463章 兵進康國第19章 痛斥奸臣膽大如斗第253章 火器顯神威第447章 野性第142章 槍打出頭鳥第471章 比試第457章 難題第181章 大婚第277章 背叛與仇恨的火種第29章 李岫登門第437章 滅吐蕃,定神武第374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上)第419章 朕爲天子,唐爲臣民!第316章 交心第246章 兵變第275章 陰謀第372章 顏真卿被逼出戰第347章 大婚第384章 安祿山之死第129章 聚香閣上(上)第428章 三大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