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不滅吐蕃,朕不歸國!

郭芙也得以披甲從軍。至此,皇帝御駕親征,三妃領軍相隨,在中京乃至天下旋即傳爲佳話。有不少說書者將此編成段子,在民間廣爲傳頌。

張瑄十萬大軍離開中京,出潼關進入關中平原,爾後一路急行軍,一個月後抵達河州。

目前的河州是河隴一線的最邊緣城池了,因爲吐谷渾故地(兩寧州及青海都督府的大部分區域),已經全部落入吐蕃人手中。

河州的五月,春暖花開,只是因爲比鄰吐蕃人的地盤,現在的河州相對與以往,顯得有些冷清。

十萬大軍抵達河州,動靜不小,吐蕃人當然也得到了軍報。只是吐蕃王赤柱已經應允與李珙聯合,起軍五萬也正在馳援吐谷渾故地。

只是吐蕃人並沒有想到,張瑄的大軍會進攻吐蕃,因爲誰都知道,張瑄御駕西征,首先是剿滅李珙叛軍來的。就連張瑄帳下的大將郭子儀等人,也沒有想到張瑄本來的目標就是吐蕃。

但郭子儀終歸是軍中宿將,戰略眼光非常深邃。見皇帝下令改道河州,郭子儀就隱隱猜出皇帝的戰略意圖,似乎並不僅僅是剿滅李珙那麼簡單。

因爲吐蕃騎兵經常襲擾,因此河州城外的村寨幾乎蕩然無存,十室九空。村民不是逃往隴朔靈州等地,就是死於吐蕃騎兵的馬蹄之下。

而昔日在兩寧州開墾屯田的移民,也多數淪爲吐蕃人的奴隸,在吐蕃人的屠刀下心驚膽戰地活着,爲吐蕃人放牧、耕種乃至淪爲吐蕃貴族家裡的奴僕。

大軍在河州城外安營紮寨,張瑄率郭子儀等大將,帶兩千神策軍騎兵進入河州。這一路上的荒涼破敗景象,看得張瑄眉頭緊蹙,臉色陰沉似水。

原先的河州是何等之繁盛。隨着吐谷渾故地的佔領和兩寧州的經營,漸漸成爲隴朔乃至整個西北地區的商業重鎮和交通樞紐。商賈往來如雲,各地移民都經此地,絡繹不絕地進入兩寧州屯田。

可昔日人流如水的官道上,兩側都生出了叢生的野草,到處是烏煙瘴氣斷壁殘垣。

楊漣早已帶着部將顧惜等人提前趕到河州,迎候在河州城門之外。

密集的馬蹄聲傳來,張瑄一行人出現在楊漣的視野之中,楊漣趕緊帶着幾個部將上前一步。拜倒在地,朗聲高呼,“末將等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張瑄翻身下馬,郭子儀等人也翻身下馬,列隊在他的身後。

張瑄上前一步,冷冷凝視着楊漣。默然良久才淡淡道。“楊漣,你可知罪?!”

楊漣陡然一個激靈,有些莫名所以地擡頭望着皇帝,見皇帝臉色陰沉,嘴角哆嗦了一下,垂下頭去,輕輕道,“末將……知罪!”

其實楊漣根本就弄不清皇帝到底是什麼意思,他也沒有想到自己犯了什麼罪過。

當初安祿山反叛。吐蕃人趁勢反撲,李光弼奉李唐皇帝之命撤離兩寧州,導致吐谷渾故地再次落入吐蕃人之手,他寡不敵衆,只能退守沙柳河。

本來他守住沙柳河,沒有讓吐蕃人趁機侵入隴朔,即便無功也應該沒有大過。而再加上還有河西的李珙虎視眈眈。其實楊漣的壓力不小。

外有吐蕃,內有李珙,他固守沙柳河,一直都在堅持。

“兩寧州失陷,非你之過。但吐蕃人在我邊境如此囂張。擄掠奴役我邊民,以至於民心離散軍心萎靡不振。你作爲青海主將,難辭其咎!”

“兩寧州吐蕃守軍只有不足五萬人,你的軍馬亦有四萬,你怕他何來?縱然不能光復兩寧州,但起碼要保得我邊民百姓不受吐蕃人踐踏!看看吧,河州破敗至斯,十室九空,不知道有多少百姓死於吐蕃人之手,而在兩寧州,不知道還有多少朕的子民被吐蕃人奴役殺戮……”

“朕雖無詔令命你進攻吐蕃,但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爲青海主將,保民守邊乃是你的神聖職責,你捫心自問,你可問心無愧嗎?”

“好了,念在你對朝廷忠誠,又力保隴朔不失,朕就不再問罪於你。但——”

“眼前種種,這是你的恥辱!是朕的恥辱!”張瑄手裡的馬鞭遙指前方的兩寧州方向,“吾等同胞尚在賊人的奴役之中,此等奇恥大辱,若是不雪,朕寢食不安!”

“因此,朕決定,先滅吐蕃,再圖李珙。李珙謀反,乃是內亂,而吐蕃人欺我壓我,乃是外辱!不能忍,絕不能忍!”

“楊漣,你也不必再留在河州了,你速速返回沙柳河,即刻整軍出征,朕命你繞過青海湖,奔襲烏海。而朕將親率大軍,一路浩浩蕩蕩進逼兩寧州,兩寧州不復,朕誓死不歸!”

張瑄的聲音慷慨而激憤,“朕在此對天盟誓,大軍所至,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不滅吐蕃一國,朕不歸國!吐蕃賊人帶給我中華上邦的恥辱,朕必百倍與之!”

楊漣心裡凜然,立即叩首在地,“末將遵旨!末將將率麾下兵馬,奔襲烏海,若此戰不勝,末將當自刎向陛下謝罪!”

楊漣向張瑄叩首三遍,然後起身上馬,帶所部兵馬馳離河州,返回沙柳河。

張瑄帶着郭子儀等人進了城,進了河州太守府。

張瑄望着侍立在自己書案之下的郭子儀沉聲道,“子儀,回紇人可曾出兵了?”

“回陛下,臣得到軍報,回紇可汗骨力裴羅與王子葛勒,親自舉全國之兵,經隴朔進入鄯州,正準備翻越赤嶺進攻吐蕃,與我軍形成包抄之勢。”

郭子儀抱拳回道。

張瑄臉色稍緩,點了點頭道,“好。子儀啊,朕之大軍獨立滅蕃,沒有任何問題。你可知道,朕爲什麼還是讓回紇軍馬助戰?”

郭子儀搖了搖頭,“請陛下明示,臣不知。”

“朕之所圖,甚遠。朕要讓回紇人漸漸融入我中華上邦大國之中,回紇兵馬亦是朕之兵馬,回紇子民亦是朕之子民,朝廷有權徵用!”

“陛下英明,臣明白了。”郭子儀抱拳回道。

其實郭子儀早就心裡有數,只是不敢直說罷了。他早就看出皇帝野心甚大,不僅要滅吐蕃,連回紇之地也要納入大帝國的版圖,只是因爲回紇與皇帝是姻親關係,他肯定不會動用武力。

只是若是皇帝滅了吐蕃,國土疆域一時空前龐大,而國力也會更加強盛。回紇本來就是附屬國,此刻更加不敢反叛。而通過長時間的和平演化,張瑄有的是手段讓回紇融入自己的中華王朝。

張瑄朗聲一笑,嘴角浮起一抹笑容來,“子儀啊,傳旨,告訴回紇可汗,就說回紇遵從朝廷徵調,助陣滅蕃,朕也不虧待了回紇人。滅了吐蕃之後,朕會在吐蕃之地劃出數百里水草豐盛之地,作爲回紇人的領地和遊牧之地。”

郭子儀吃了一驚,低低道,“陛下,這……”

張瑄擺了擺手,微笑不語。

吐蕃地廣人稀,暫時來說,單憑漢人是無法全部進行經營開發的。劃出一塊地盤來給回紇人,作爲回紇的領地——這就相當於無形中分裂出第二個小回紇王國來,回紇的國力會更分散。

當然這是長遠影響。短期來看,回紇人得了大片土地,自然是有益無害的。

張瑄長出一口氣,其實在他眼裡,滅蕃並不難,難的是如何長期治理。吐蕃之地,海拔太高,氣候惡劣,漢人大量移民不太現實。漢人墾荒,在吐谷渾故地方圓千餘里還可,再往深入,以漢人的體質而言,在這裡生存繁衍的難度較大。

張瑄本來想將回紇整體遷徙至此,後來又放棄了這個打算,因爲成本太高,而回紇人也未必能適應吐蕃高原環境。

如今之計,在吐蕃之地,還是靠駐軍爲主,漢人屯田和回紇遊牧爲輔,將吐蕃平民牧民壓制管理起來,通過長時間的教化和同化,來改變這個好戰的吐蕃民族。

張瑄早在中京之時,就定好了平蕃之策。

一念及此,張瑄面色一肅,沉聲道,“子儀,大軍在河州休整兩日。第三日一早,進軍兩寧州!朕命你率主力與楊漣還有回紇兵馬三路圍攻,收復兩寧州!”

“記住朕的話,此戰,不受降,反吐蕃軍卒一概殺無赦!”

“南八!”張瑄又喝道。

南霽雲肅然出列抱拳道,“陛下,末將在!”

“南八,朕命你率騎兵一萬,奔襲吐蕃糧倉都蘭,務必在大軍進攻之前,將吐蕃人囤積的糧草拿下或者焚燬!”

“末將遵旨!”南八躬身領命。

……

……

一場大戰迫在眉睫。

河州一線,來自於隴朔各州和內陸中原的糧草輜重隊伍絡繹不絕地開過來,氣氛顯得非常緊張凝重。

第三日一早,郭子儀率大軍九萬向兩寧州火速進軍。皇帝張瑄也在軍中,郭子儀等人再三勸諫張瑄留在河州,但皇帝不肯,執意要從軍前線。

而與此同時,回紇五萬騎兵從鄯州出發,翻越赤嶺,沿青海湖南岸進攻兩寧州。而楊漣則率大軍四萬沿青海湖北岸,向兩寧州掩殺過來。

在此之前,南霽雲率裝備有精銳火器的神策軍一萬騎兵飛馳都蘭,偷襲吐蕃人糧倉。

第255章 張瑄名動吐蕃第358章 勸反第410章 兵臨城下之十八鐵衛第74章 威脅第320章 忠與奸,一念間!第328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嬌娘守空房第458章 帝王心術第398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上)第181章 大婚第462章 龜茲之變第360章 滅赤松德贊當封萬戶侯!第108章 鴻門宴(1)第43章 榮歸169章 李亨的決斷上第321章 李豫的殺機第382章 借刀殺人之計第116章 各懷鬼胎、離心離德第15章 妒火熊熊第292章 懷恨在心第120章 安祿山逃第315章 妙計救杜甫第478章 李倓復唐的鬧劇第82章 立威第56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下)第105章 連升四級第163章 李白約鬥第381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383章 張瑄的預言第139章 危機從老皇帝中風開始第223章 張瑄的心腹班底初步成型第202章 果斷決定納妾第375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下)第364章 勸降第360章 滅赤松德贊當封萬戶侯!第276章 吐蕃人要戰,那便戰!第299章 正面反擊登場第389章 諸將的選擇!第440章 郭芙逼寢第157章 與老皇帝的交易第355章 建八軍!第50章 傲骨錚錚便是白衣卿相!第242章 驚天動地的心思第339章 天生的尤物第337章 又是一鍋端了!第330章 勸進第384章 安祿山之死第1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1)第472章 贏了第147章 金鯽數尾戲三癡(下)第108章 鴻門宴(1)第322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上)第143章 梅開二度第23章 上門負荊請罪?第438章 女人與戰利品第420章 豐王反叛第453章 突騎施人的婊子第216章 我的野心與你不同第399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下)第135章 岳母大人羞紅了臉第126章 驚天之密第102章 張瑄的志向第415章 國號、年號、定都及冊封百官第330章 勸進第377章 打狗給主人看第337章 又是一鍋端了!第19章 痛斥奸臣膽大如斗第65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上)第364章 勸降第4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第439章 紅粉小妖精第146章 金鯽數尾戲三癡(上)第242章 驚天動地的心思第263章 封賞張瑄之爭!第28章 虢國夫人的乖寶寶第4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1)第322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上)第355章 建八軍!170章 李亨的決斷下第353章 與天爭與命抗第120章 安祿山逃第198章 天大的誤會第216章 我的野心與你不同第15章 妒火熊熊第203章 讓張瑄倒履相迎的人第196章 敲山震虎、父母獲封第412章 兵臨城下之城門風波第454章 拿下程千里第343章 登基大典(完)169章 李亨的決斷上第53章 楊國忠得勢第372章 顏真卿被逼出戰第199章 李琦求親第11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5)第246章 兵變第105章 連升四級第48章 聞琴而知雅意第451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第161章 錦被深處暗生香
第255章 張瑄名動吐蕃第358章 勸反第410章 兵臨城下之十八鐵衛第74章 威脅第320章 忠與奸,一念間!第328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嬌娘守空房第458章 帝王心術第398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上)第181章 大婚第462章 龜茲之變第360章 滅赤松德贊當封萬戶侯!第108章 鴻門宴(1)第43章 榮歸169章 李亨的決斷上第321章 李豫的殺機第382章 借刀殺人之計第116章 各懷鬼胎、離心離德第15章 妒火熊熊第292章 懷恨在心第120章 安祿山逃第315章 妙計救杜甫第478章 李倓復唐的鬧劇第82章 立威第56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下)第105章 連升四級第163章 李白約鬥第381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383章 張瑄的預言第139章 危機從老皇帝中風開始第223章 張瑄的心腹班底初步成型第202章 果斷決定納妾第375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下)第364章 勸降第360章 滅赤松德贊當封萬戶侯!第276章 吐蕃人要戰,那便戰!第299章 正面反擊登場第389章 諸將的選擇!第440章 郭芙逼寢第157章 與老皇帝的交易第355章 建八軍!第50章 傲骨錚錚便是白衣卿相!第242章 驚天動地的心思第339章 天生的尤物第337章 又是一鍋端了!第330章 勸進第384章 安祿山之死第1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1)第472章 贏了第147章 金鯽數尾戲三癡(下)第108章 鴻門宴(1)第322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上)第143章 梅開二度第23章 上門負荊請罪?第438章 女人與戰利品第420章 豐王反叛第453章 突騎施人的婊子第216章 我的野心與你不同第399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下)第135章 岳母大人羞紅了臉第126章 驚天之密第102章 張瑄的志向第415章 國號、年號、定都及冊封百官第330章 勸進第377章 打狗給主人看第337章 又是一鍋端了!第19章 痛斥奸臣膽大如斗第65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上)第364章 勸降第4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第439章 紅粉小妖精第146章 金鯽數尾戲三癡(上)第242章 驚天動地的心思第263章 封賞張瑄之爭!第28章 虢國夫人的乖寶寶第4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1)第322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上)第355章 建八軍!170章 李亨的決斷下第353章 與天爭與命抗第120章 安祿山逃第198章 天大的誤會第216章 我的野心與你不同第15章 妒火熊熊第203章 讓張瑄倒履相迎的人第196章 敲山震虎、父母獲封第412章 兵臨城下之城門風波第454章 拿下程千里第343章 登基大典(完)169章 李亨的決斷上第53章 楊國忠得勢第372章 顏真卿被逼出戰第199章 李琦求親第11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5)第246章 兵變第105章 連升四級第48章 聞琴而知雅意第451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第161章 錦被深處暗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