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李亨頭一次距離皇位這麼近

只是張瑄提出讓太子也過來,這顯然有要扶植太子上位的明顯意圖了。這顯然與老皇帝心裡的“謀劃”不相一致。老皇帝雖然暫時答應不廢李亨,但作爲他身邊的絕對心腹,高力士卻知道老皇帝最近正在考察涼王李瘠。?

李瑄是皇帝的第二十九子,初名漲,母武賢儀。?

開元二十三年七月,封爲涼王。二十四年二月,改名塔。?

李潛是皇帝目前在世的最小的一個兒子,比李亨小十餘歲,正值青壯年。?

可這只是老皇帝的一種很不成熟的“考察”而已,還沒有來得及化爲實際行動。當此危機時刻,高力士也明白,如果皇帝不能完全恢復健康,李瘠上位的可能性就是零。?

如果張瑄和楊國忠聯合起來,要推舉太子李亨接替皇位,皇帝縱然想要反對,怕是也無能爲力了。?

所以,高力士識趣地保持了沉默,沒有與張瑄唱對臺戲。?

而在情理上,皇帝病重,在第一時間傳喚太子過來,也是正常。?

高力士出門來喚過李靜忠,壓低聲音道,“汝速去楊相府上,傳陛下口諭,宣楊國忠即刻入宮見駕!”?

李靜忠心頭一凜,不敢怠慢,趕緊領命而去。?

望着李靜忠離去的背影,高力士長出了一口氣。?

高力士定了定神,慢慢向外行去。?

那羣太醫署御醫在太醫令錢澩林的率領下,猶自頂着寒風肅立在廣場上,皎潔而清冷的月光照射下來,將這羣個頭不一、胖瘦不同的御醫哆哆嗦嗦的身影拉長拉短,參差有致。?

高力士慢慢踱步過來,矜持着向錢澩林招了招手。?

錢澩林匆匆小跑了過來,喘息了一聲,躬身施禮,“下官見過高大將軍!”?

“錢大人,陛下突患疾病,這幾日就要辛苦諸位御醫了。”高力士慢條斯理地說着。?

“不敢,這是下官等當今之本分。”對於高力士這個皇帝身邊的第一權監,錢澩林有着充足的敬畏。當然,與錢澩林有着同樣敬畏的人,在朝廷中不在少數。?

“諸位暫且不要出宮了,就在榮光殿安歇,隨時聽候陛下傳召。此外,陛下有旨,陛下患病之事,任何人不得傳揚出宮,如有違者,殺無赦、誅九族。”?

這“殺無赦、誅九族”從高力士的嘴裡說出來,很是輕描淡寫,也很是雲淡風輕,只是落入錢澩林耳中,卻是震天的一個霹靂。?

“喏。下官謹遵聖命。大將軍,下官等這就去榮光殿安置,隨時聽候陛下傳召。”?

錢澩林勉強笑了笑,躬身拜了下去。?

高力士有些疲倦地擺了擺手,“去吧去吧,在宮裡要守宮裡的規矩。”?

老皇帝吭哧吭哧地說了幾句含糊不清的話,又歪着嘴留了一陣口涎,沉沉昏睡了過去。?

張瑄緩緩轉過身去,避開了老皇帝的病榻,站在了屏風的一側。?

楊玉環腳步輕盈地走過來,站在張瑄面前,目光微微有些搖曳,還有些惶然不知所措的味道。?

張瑄深深地凝望着楊玉環。對於她此刻的心態,他心知肚明。?

這個歷史上原本最薄命的絕世紅顏,無疑因爲李隆基的突然發病中風而變得慌亂和無所適從。如果李隆基一旦歸天,她下半輩子的路又應該如何去走。?

楊玉環滿腹心事,卻不知道該如何說起。?

張瑄笑了笑,突然探手過去一把就將楊玉、環抱了過來,緊緊地擁在懷裡。?

楊玉環嚇了一跳,稍稍有些掙扎,但旋即就幽幽一嘆,任憑張瑄擁抱,卻是伏在他懷中壓低聲音輕輕絮語着,“你這個小冤家,膽大包天,這是什麼所在……”?

張瑄微微一笑,猛然俯身吻了下去。?

這一記熱吻下來,楊玉環嬌喘吁吁,面紅飛霞。?

“不要害怕,一切有我在。沒有人會、也沒有人敢傷害你—記住我的話,你是我的女人。”張瑄突然伏在楊玉環耳邊道,然後輕輕推開了楊玉環,示意她留在內間,而他自己則大踏步走了出去。?

楊玉環站在那裡望着張瑄的背影,忍不住看得癡了,也想得癡了。張瑄的話很霸道很自信,充滿着不容她拒絕和反抗的味道,可是楊玉環心裡卻很歡喜,紛亂的心緒也慢慢安定了下來。?

或者,她需要和正在等待的就是張瑄的一個承諾。?

張瑄快步走出內間,在御書房的外廳正好迎住了匆匆走進來的高力士。?

“子瞻,吾等……”高力士勉強笑了笑,拱了拱手,欲言又止。?

張瑄呵呵一笑,“大將軍,趁楊相和太子未來,張瑄有幾句肺腑之言想要先跟大將軍通通氣。”?

“子瞻,請講。”?

兩人坐定,旋即有個宮女送上茶來。?

“大將軍,陛下突然發病,張瑄以爲,吾等需做這樣兩件事。”張瑄拱手爲禮,“其一,陛下患病消息秘而不宣。大將軍也知道,如今朝廷正在推行削藩合併之策,諸多藩鎮大都督還未到任,天下局勢並不穩定。若是傳出陛下病危的消息,張瑄擔心有人會蠢蠢欲動,釀成禍端。”?

“且,榮王叛亂剛剛平息,長安城以及朝廷百廢俱興,此時,暫時不宣佈陛下病患的消息,也能防止人心動盪。”?

高力士默然點頭,“然。子瞻斯言甚是,某家也是這樣想的。這個倒也好辦,封鎖消息便是了。”?

見高力士沒有開口反對,張瑄便又繼續道,“其二,必須要儘快確立儲君的威權地位。”?

“陛下一旦駕崩,儲君順利登位御極,這對於穩定大唐江山社稷,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倘若在這個時候,儲君人選仍然不明朗,難保不會鬧出更大的亂子來。而朝廷內亂一起,安祿山必然會趁機起事。這一點,張瑄相信大將軍比我看得更透徹。”?

高力士嘆了口氣,“子瞻所言,倒也不是虛話。那安祿山狼子野心,最近兩年更是昭然若揭。只是安祿山這個胡兒一直畏懼於陛下天威,若是陛下駕崩,某家也擔心這大唐朝廷無人能震懾住他。唉……只是……”?

張瑄嘴角浮起一抹淡淡的笑容來,“請恕張瑄直言。在陛下現在的諸多皇子當中,最合適做皇帝的也就是太子殿下了。其他皇子都不合適。爲人君者,首重仁德,而太子殿下便是這仁德之君。”?

“榮王李琬頗有才幹,在陛下皇子中首屈一指。然榮王大逆不道,起兵逼宮,無父無君,德行潰敗,是故纔有身敗名裂的下場。”?

“張瑄相信,太子殿下或許不是一個開拓之主,但一定會是一個守成之君。”?

高力士神色變幻着。張瑄說得這些,他不是不清楚。只是他一向忠誠於老皇帝,不願意違背老皇帝的真心意圖。?

而且,他還明白,老皇帝之所以不太喜歡李亨,是因爲李亨太過懦弱,主弱而臣強,老皇帝擔心自己一旦死去,李亨這個皇帝會被楊國忠這些權臣架空。?

而對於高力士來說,現在所擔心的不僅僅是楊國忠,還有張瑄。?

一旦李亨登上皇位,張瑄便有擁立之功。他一開始就是東宮的輔臣,如今更是太子身後的大靠山。太子御極,張瑄的權勢想必會一舉壓過楊國忠,成爲大唐朝廷自皇帝以下最大的權臣。?

以張瑄的手段,怕到時候楊國忠根本就不是他的對手。?

張瑄知道高力士在擔心些什麼,卻也微笑不語。?

他料定如今除了李亨之外,高力士也沒有選擇的餘地。擁立其他皇子,他和楊國忠都會反對。只有選擇李亨,才能達到幾方利益的平衡點。?

高力士沉吟不語。?

張瑄笑了笑,突然插話道,“大將軍,待局勢穩定之後,張瑄願意離京外放一個藩鎮,爲大唐戍守邊陲,以消大將軍的擔憂。”?

高力士老朽的臉色漲紅了起來,尷尬地擺手笑道,“子瞻切莫誤會,某家不是這個意思……”?

“大將軍,張瑄爲人做事,向來但求無愧於心。”張瑄朗聲笑着。?

兩人說話的時候,其實李亨已經趕到。?直到內監過去宣旨,李亨匆匆過來,才猜出了一個大概。?

而他靜靜地站在廳口,聽完張瑄與高力士的一番對話,心裡更是有些狂喜也有些感動。?

狂喜的是,皇位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招手可及唾手可得。他做了十多年太子,可真正的一國儲君卻沒有做過一天;而感動的是,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無論是過去小小的東宮輔臣還是今天的位高權重,張瑄都始終站在他的一邊,努力爲他登位蟬精竭慮。?

哪怕之前,包括皇帝在內的所有人都站在了他這個太子的對立面,而張瑄依然不改初衷。?

一時間,李亨眼圈一紅,竟然就站在那裡流下兩行清淚來。?

他這個太子當得真是太辛苦了、太憋屈了。?

第368章 部署被打亂!第104章 解纓第155章 楊玉環的選擇第343章 登基大典(完)第157章 與老皇帝的交易第287章 史詩之戰(9)第149章 春節之密謀第325章 塵埃落定第430章 你們給朕出了一個難題!第254章 血色殘陽,軍旗昂揚第82章 立威第326章 張瑄的底線第397章 顏真卿:獻關以報恩,自刎以盡節第417章 自薦枕蓆第76章 楊國忠的時代第332章 猜疑第133章 江採萍,江萍兒第424章 一後、六妃第332章 猜疑第176章 張瑄的野心第411章 兵臨城下之朝臣迎駕第270章 李輔國之死第126章 驚天之密第133章 江採萍,江萍兒第373章 潼關兵變第178章 加官進爵第317章 張良娣通風報信第407章 君無戲言第303章 李豫要挑大樑第39章 才子佳人第24章 崔家要退婚第237章 教訓郭烯第252章 赤柱小兒,汝可敢一戰?!第436章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334章 韓國夫人獻女第349章 約法三章再洞房第415章 國號、年號、定都及冊封百官第55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中)第29章 李岫登門第55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中)第271章 李亨是何用意?第237章 教訓郭烯第472章 贏了第181章 大婚第21章 浪蕩主子惹的禍?第386章 誑回張瑄?第444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359章 最艱難最重大的選擇第331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381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229章 火箭攝軍,大都督威武!第418章 古往今來第一個女丞相?第331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285章 史詩之戰(7)第113章 喋血榮王府第284章 史詩之戰(6)第93章 遊說楊國忠(1)第133章 江採萍,江萍兒第334章 韓國夫人獻女第455章 奔襲瀚海城,朕爲馬前卒第329章 張瑄的承諾第346章 新皇登位第93章 遊說楊國忠(1)第4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2)第246章 兵變第141章 太子監國第399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下)第81章 走馬上任第416章 該怎麼處置李唐皇室第470章 兩軍交戰講什麼仁義道德第225章 大都督駕到!第231章 奪軍權!第351章 安祿山的圈套第28章 虢國夫人的乖寶寶第420章 豐王反叛第451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445章 這罵名,我哥舒翰來背!第412章 兵臨城下之城門風波第258章 楊三姐試探楊玉環第469章 曖昧與陰謀第388章 郭子儀和僕固懷恩的密議第262章 捷報再入京師!第101章 玉真公主的預感第205章 兵車行第301章 逼李亨表態第7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1)第406章 范陽定!第267章 深深的敬畏!第293章 萬春的婚配第389章 諸將的選擇!第201章 張瑄設下的圈套第54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上)第173章 萬春密報第182章 再次解纓終成眷屬第382章 借刀殺人之計第123章 與皇帝的密談第160章 提拔李靜忠第446章 獎勵生育第60章 早朝風波
第368章 部署被打亂!第104章 解纓第155章 楊玉環的選擇第343章 登基大典(完)第157章 與老皇帝的交易第287章 史詩之戰(9)第149章 春節之密謀第325章 塵埃落定第430章 你們給朕出了一個難題!第254章 血色殘陽,軍旗昂揚第82章 立威第326章 張瑄的底線第397章 顏真卿:獻關以報恩,自刎以盡節第417章 自薦枕蓆第76章 楊國忠的時代第332章 猜疑第133章 江採萍,江萍兒第424章 一後、六妃第332章 猜疑第176章 張瑄的野心第411章 兵臨城下之朝臣迎駕第270章 李輔國之死第126章 驚天之密第133章 江採萍,江萍兒第373章 潼關兵變第178章 加官進爵第317章 張良娣通風報信第407章 君無戲言第303章 李豫要挑大樑第39章 才子佳人第24章 崔家要退婚第237章 教訓郭烯第252章 赤柱小兒,汝可敢一戰?!第436章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334章 韓國夫人獻女第349章 約法三章再洞房第415章 國號、年號、定都及冊封百官第55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中)第29章 李岫登門第55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中)第271章 李亨是何用意?第237章 教訓郭烯第472章 贏了第181章 大婚第21章 浪蕩主子惹的禍?第386章 誑回張瑄?第444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359章 最艱難最重大的選擇第331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381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229章 火箭攝軍,大都督威武!第418章 古往今來第一個女丞相?第331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285章 史詩之戰(7)第113章 喋血榮王府第284章 史詩之戰(6)第93章 遊說楊國忠(1)第133章 江採萍,江萍兒第334章 韓國夫人獻女第455章 奔襲瀚海城,朕爲馬前卒第329章 張瑄的承諾第346章 新皇登位第93章 遊說楊國忠(1)第4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2)第246章 兵變第141章 太子監國第399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下)第81章 走馬上任第416章 該怎麼處置李唐皇室第470章 兩軍交戰講什麼仁義道德第225章 大都督駕到!第231章 奪軍權!第351章 安祿山的圈套第28章 虢國夫人的乖寶寶第420章 豐王反叛第451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445章 這罵名,我哥舒翰來背!第412章 兵臨城下之城門風波第258章 楊三姐試探楊玉環第469章 曖昧與陰謀第388章 郭子儀和僕固懷恩的密議第262章 捷報再入京師!第101章 玉真公主的預感第205章 兵車行第301章 逼李亨表態第7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1)第406章 范陽定!第267章 深深的敬畏!第293章 萬春的婚配第389章 諸將的選擇!第201章 張瑄設下的圈套第54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上)第173章 萬春密報第182章 再次解纓終成眷屬第382章 借刀殺人之計第123章 與皇帝的密談第160章 提拔李靜忠第446章 獎勵生育第60章 早朝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