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殺史思明的念頭

李嗣業嘴上這樣跟張瑄謙卑地說着話,暗暗打量着張瑄,心裡卻是感覺有些不可思議。

他在西域聞得張瑄竟然率軍進攻吐蕃境內,將吐蕃全國攪了一個底朝天后從容退去,然後趁勢拿下吐谷渾故地,接連大捷名震大唐。

他也曾率軍在疏勒與吐蕃騎兵交戰,深知吐蕃騎兵的戰鬥力不容小覷。既然張瑄能將吐蕃軍馬玩弄於股掌之上,顯然是一位軍中奇才。

可當面一見,張瑄卻是如此年輕和風度翩翩,看上去文弱之極。這樣的人,竟然能大勝吐蕃爲大唐開疆闢土?莫非傳聞有誤或者誇大其詞?

似是看出了李嗣業的疑惑,張瑄淡然一笑,“李將軍請坐,看茶!”

“謝大帥。”李嗣業更加恭謹地坐在那裡,心裡更添幾分疑惑,他不明白張瑄何以對自己這般禮遇。

大概只有張巡看出了張瑄的心思。他知道自家這位大都督求賢若渴,很顯然,他又看中了這位安西名將,沒準就想從楊錡手下挖牆腳了。

張瑄的確有這個心思,既然李嗣業出現在他的面前,他自然是不肯放過。只要他給楊錡一封書函,楊錡也不會不放人。只是暫時來說,張瑄覺得還不用着急。

“李將軍,楊帥在安西一切可好?”張瑄端起茶盞,小啜了一口,隨意問道。

李嗣業恭謹起身回道,“楊帥安好。末將來時,楊帥囑咐末將,讓末將替安西軍民當面拜謝大帥。”

“哦?此話怎講?”

“大帥,天寶六載,我軍從吐蕃人手裡拿下小勃律之後,吐蕃人反攻不斷。此後數年間,更是襲擾連連。”

“受吐蕃人的蠱惑,西域各城郭之國蠢蠢欲動,試圖反叛朝廷。然大帥與吐蕃軍馬在鄯城一戰大捷後,率軍突襲吐蕃,吐蕃軍馬接連調動回防邏些城,無力再伸手西域,西域由此安定。”

“大帥戰功赫赫,吐蕃人聞風喪膽,遠播西域,西域諸國莫不鎮服我大唐軍威!”李嗣業拱了拱手道,“楊帥曾說,大帥雖遠在隴朔,但威望已至西域,西域能有數年安定,我軍便能養精蓄銳加緊屯田屯兵……此乃大帥之功也!”

李嗣業這話半是真誠半是恭維,當然這或許也是楊錡的原話。

吐蕃人一向對西域虎視眈眈,可張瑄突然率軍奔襲吐蕃,攪動吐蕃內亂,吐蕃元氣大傷,再也無力插手西域,這是事實。只要沒有吐蕃人支持,西域諸國都不敢反叛,這也是事實。

但要說安西平定要歸功於張瑄,那就是客氣話了。

張瑄哈哈一笑,搖頭道,“本帥可不敢當。安西平定,乃是楊帥與安西將士守土有功,與本帥無關。”

對於西域的局面,張瑄沒有考慮太多。當前,他最大的隱患是吐蕃和安祿山。

只要將吐蕃和安祿山這兩大隱患搞定,將來穩健經營西域,不敢說開拓疆土,最起碼守成是有餘的。

張瑄心裡很明白,唐朝朝廷對西域地區的領土擴張,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武功和帝國榮耀的驅動,因爲即便對經絲綢之路往來東西的商人徵稅,以及從西域各國收取少量貢賦,都不足以供養唐在西域地區駐紮的龐大的軍隊和官僚機構,何況政府出於虛榮心對各少數民族的返饋還要多的多。

在政策上,政府對西域各國並不總是以兵威服,西域地區小國林立,互相之間矛盾重重,尤其有西突厥,吐蕃等國的侵擾,也需要一個象大唐這樣的強國的保護,因此原則上只要稱臣納貢,服從屬於大唐,都會受到唐政府的冊封,並繼續保持相對的獨立和自治,而在遭受動亂或被他國侵犯時,又可獲得唐朝軍隊的支援。在消滅了西突厥,並屢次擊退吐蕃後,唐政府的這種溫和政策在西域地區有極強的感召力,甚至遠在蔥嶺以西的波斯和印度,都願意通過這種關係而得到庇護。

但這種統治現狀又是極其不穩定的。稍有風吹草動,西域諸國就要反叛,或降於吐蕃,或投靠大食。

換言之,大唐要想真正將西域納入版圖,實現與內陸一樣真正意義上的統治,就必須要改變這種政策。這不是一年兩年能改變的,暫時來說,西域只能保持現狀。

“李將軍,請恕本帥直言,安西最大的敵人是大食人,而並非吐蕃人。如今更是如此,吐蕃受我隴朔、河西、劍南三鎮大軍牽制,加之其國內衰弱,兵力十幾萬顧此失彼,已經很難再有力量插手西域諸國。”

“而大食則不同,國力強盛,對我大唐疆域虎視眈眈。”

張瑄微微一笑道。

李嗣業點了點頭,恭謹笑道,“大帥所言極是,自打怛羅斯之戰我軍大敗之後,大食人就逐步蠶食昭武九姓諸國,漸漸有侵入西域的跡象。楊帥在安西正加力備戰,防備大食。楊帥說了,若是大食人進攻安西,他便上書朝廷,奏請大帥率隴朔鐵騎入安西助戰,仗火器之威與大食人決一死戰!”

張瑄微笑不語,心裡卻是暗道:看來,我這火器發威——已經傳遍了大唐藩鎮,各方諸侯對火器很感興趣啊……此次派使者來,怕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爲了火器。

提到火器,李嗣業眼中分明就閃爍着異樣的光彩。

對於張瑄發明研製由隴朔神策軍裝備使用的火器,經過了過往商賈的傳播,已經被傳得神乎其神。這一次李嗣業再三懇求親自趕來隴朔,就有趁機見識一下隴朔火器的威力。

若是威力當真如傳說中的一般,李嗣業覺得回返安西后,當讓楊錡向張瑄來書,求一些火器裝備安西騎兵。或者,他甚至覺得,這種火器朝廷應該大量研發製造,裝備於各鎮軍中。

只是李嗣業並不知道,這火器之術,目前僅限於隴朔神策軍中,張瑄尚未公開奏報朝廷推而廣之。而就算是在隴朔,火器也是嚴加管制,尋常士卒也不能接觸。

事實上,張瑄也沒有準備將火器推廣開去,這是他準備用來對付安祿山的利器,先借吐蕃騎兵小試鋒芒,但最終的對手還是安祿山。只要安祿山隱患不除,張瑄絕不會公開火器之術。

縱然朝廷下令,張瑄也有對策。他相信,自己會說服李亨的。

“大帥,末將在安西,聞得大帥親自研發一種火器,名爲神火飛鴉,威力無窮,讓吐蕃軍馬聞風喪膽,不知末將可有機會見識一下?”李嗣業終於還是按捺不住,主動開口提起了這茬。

張瑄哈哈一笑,“若是李將軍肯在本帥標下爲將,本帥自當爲李將軍所部裝備火器。”

李嗣業一怔,臉色有些漲紅,他沒有想到張瑄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張瑄又是一笑,“開個玩笑,李將軍末將見怪。火器之術,是本帥無意中弄出來的一個小玩意兒,不足掛齒。不過,若是李將軍實在有心,幾日後,本帥自會安排機會,讓李將軍一睹爲快!”

李嗣業躬身謝道,“謝大帥恩典!”

…………李嗣業到來的當天下午,安祿山的使節團也到了靈州。安祿山派來的人不少,主事的竟然是他最信任的心腹部將史思明。史思明率一支數百人的隊伍在靈州城外紮營,然後自己帶着幾個護衛隨從就進了城,拜見張瑄。

張瑄聞得安祿山竟派史思明前來,嘴角忍不住浮起了一抹古怪的笑容來。

在安史之亂中,史思明可是一個非常關鍵的人物。

他先是跟隨安祿山謀反,隨後又在安慶緒殺安祿山自立爲帝后,兵敗率兵歸唐。但此人降唐之後,又密謀反叛,想要趁亂自立爲帝。後來此人真的起兵叛唐,又被他的兒子史朝義所殺,走上了與安祿山同樣的不歸路。

事實上,真正的安祿山禍亂大唐的時間並不長,導致安史之亂的真正根源還是史思明。若是沒有此人,大唐國力斷然不至於消耗淪喪到了一個差點亡國的地步。

在張瑄的定義中,史思明此人反覆無常心性狡猾又非常兇殘,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亂臣賊子,比安祿山還要可惡。

聽聞史思明到來,張瑄第一個念頭就是誅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將史思明拿下誅殺了再說,除了這個禍患!

但張瑄心裡明白,史思明目前也是大唐重臣,自己雖然權勢高漲,卻也不能隨意誅殺朝廷命官。而且,若是現在就殺了史思明,很顯然會逼反安祿山。

而安祿山這個時候起兵——說實話,張瑄還沒有完全準備好。

張瑄坐在那裡沉默不語,目光閃爍,眸子裡的一絲殺機沒有遮掩。

張巡心頭一凜,垂首站在那裡,沒有再說話。

張瑄猶豫再三,還是沒有拿定主意,決定還是先見見此人,看情況再說。

一念及此,張瑄擡頭來望着張巡,輕輕道,“張大人,把那史思明帶到正廳,本帥見他一見。”

“罷了,各藩鎮使節都到了,請他們都到正廳,本帥今日設宴招待這些來使!”張瑄霍然起身,目光沉靜而冷森。

第320章 忠與奸,一念間!第418章 古往今來第一個女丞相?第164章 上元詩會第282章 史詩之戰(4)第103章 嚇掉了李鴻的魂第244章 杖責郭子儀,殺鄭雄!第18章 假作真來真亦假第248章 吐蕃入侵,一場大戲的序幕開啓第361章 雙喜臨門!第157章 與老皇帝的交易第332章 猜疑第240章 引君入甕第239章 你便是吐蕃王子赤柱!第143章 梅開二度第204章 收名將第72章 哥舒翰的密報第113章 喋血榮王府第392章 楊貴妃的危機第204章 收名將第23章 上門負荊請罪?第326章 張瑄的底線第271章 李亨是何用意?第289章 回京述職第14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2)第56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下)第5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2)第383章 張瑄的預言第433章 千古明君第469章 曖昧與陰謀第19章 痛斥奸臣膽大如斗第409章 宿命一戰!第433章 千古明君第439章 紅粉小妖精第346章 新皇登位第145章 真誠與陰謀第348章 難題:洞房先後順序第398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上)第91章 可豁得出去、可狠得下心來否?第320章 忠與奸,一念間!第171章 張瑄軟硬不吃第431章 四妃爭風第288章 史詩之戰(完)第116章 各懷鬼胎、離心離德第238章 撩撥第436章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338章 犯錯誤了第480章 大朝會,吾皇萬歲第435章 不滅吐蕃,朕不歸國!第277章 背叛與仇恨的火種第350章 范陽急報!第439章 紅粉小妖精第21章 浪蕩主子惹的禍?第457章 難題第254章 血色殘陽,軍旗昂揚第478章 李倓復唐的鬧劇第461章 反抗第364章 勸降第365章 隴朔大捷長安亂第280章 史詩之戰(2)第271章 李亨是何用意?第249章 撼天雷第16章 一山更比一山高第91章 可豁得出去、可狠得下心來否?第357章 大英雄與四千美嬌娘第52章 丈母愛郎,小孩愛糖第451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339章 天生的尤物第357章 大英雄與四千美嬌娘第37章 虢國夫人詩第19章 痛斥奸臣膽大如斗第228章 回紇圍城,蘇扈冬!第100章 楊玉環的心計第71章 安慶緒有約第329章 張瑄的承諾第250章 氣勢如虹、怒髮衝冠!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第32章 兄弟情誼彌足珍貴第337章 又是一鍋端了!第374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上)第55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中)第195章 與楊國忠的再次合作第40章 裴徽拜師第176章 張瑄的野心第15章 妒火熊熊第203章 讓張瑄倒履相迎的人第403章 天下戰略佈局第213章 密見安祿山(中)第127章 太子請罪第297章 更成熟更老練第457章 難題第350章 范陽急報!第177章 張瑄的佈局第62章 不是一個輕易受人擺佈的主兒第315章 妙計救杜甫第278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12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6)第25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第120章 安祿山逃第5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2)第133章 江採萍,江萍兒
第320章 忠與奸,一念間!第418章 古往今來第一個女丞相?第164章 上元詩會第282章 史詩之戰(4)第103章 嚇掉了李鴻的魂第244章 杖責郭子儀,殺鄭雄!第18章 假作真來真亦假第248章 吐蕃入侵,一場大戲的序幕開啓第361章 雙喜臨門!第157章 與老皇帝的交易第332章 猜疑第240章 引君入甕第239章 你便是吐蕃王子赤柱!第143章 梅開二度第204章 收名將第72章 哥舒翰的密報第113章 喋血榮王府第392章 楊貴妃的危機第204章 收名將第23章 上門負荊請罪?第326章 張瑄的底線第271章 李亨是何用意?第289章 回京述職第14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2)第56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下)第5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2)第383章 張瑄的預言第433章 千古明君第469章 曖昧與陰謀第19章 痛斥奸臣膽大如斗第409章 宿命一戰!第433章 千古明君第439章 紅粉小妖精第346章 新皇登位第145章 真誠與陰謀第348章 難題:洞房先後順序第398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上)第91章 可豁得出去、可狠得下心來否?第320章 忠與奸,一念間!第171章 張瑄軟硬不吃第431章 四妃爭風第288章 史詩之戰(完)第116章 各懷鬼胎、離心離德第238章 撩撥第436章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338章 犯錯誤了第480章 大朝會,吾皇萬歲第435章 不滅吐蕃,朕不歸國!第277章 背叛與仇恨的火種第350章 范陽急報!第439章 紅粉小妖精第21章 浪蕩主子惹的禍?第457章 難題第254章 血色殘陽,軍旗昂揚第478章 李倓復唐的鬧劇第461章 反抗第364章 勸降第365章 隴朔大捷長安亂第280章 史詩之戰(2)第271章 李亨是何用意?第249章 撼天雷第16章 一山更比一山高第91章 可豁得出去、可狠得下心來否?第357章 大英雄與四千美嬌娘第52章 丈母愛郎,小孩愛糖第451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339章 天生的尤物第357章 大英雄與四千美嬌娘第37章 虢國夫人詩第19章 痛斥奸臣膽大如斗第228章 回紇圍城,蘇扈冬!第100章 楊玉環的心計第71章 安慶緒有約第329章 張瑄的承諾第250章 氣勢如虹、怒髮衝冠!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第32章 兄弟情誼彌足珍貴第337章 又是一鍋端了!第374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上)第55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中)第195章 與楊國忠的再次合作第40章 裴徽拜師第176章 張瑄的野心第15章 妒火熊熊第203章 讓張瑄倒履相迎的人第403章 天下戰略佈局第213章 密見安祿山(中)第127章 太子請罪第297章 更成熟更老練第457章 難題第350章 范陽急報!第177章 張瑄的佈局第62章 不是一個輕易受人擺佈的主兒第315章 妙計救杜甫第278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12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6)第25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第120章 安祿山逃第5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2)第133章 江採萍,江萍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