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上)

太監程元振帶着皇帝的密詔,懷着即將被封爲萬戶侯的美麗憧憬,抄小道潛入了范陽,一路上曉行夜宿風塵僕僕,在范陽報名恭候了兩日,終於見到了范陽三鎮的實際掌控者史思明。

史思明掃了一眼皇帝的密詔,嘴角忍不住浮起一抹古怪的笑容來。

史思明萬萬沒有想到,唐皇李亨竟然把抗衡張瑄的希望寄託在自己一個叛亂主將的身上。張瑄本是大唐王朝的中流砥柱,掃平安祿山叛軍的元帥,如今卻反過來要靠安祿山的叛軍來制衡,這豈不是天大的笑話。

皇帝的條件雖然無比的優厚,但史思明並不真正動心。史思明出爾反爾反覆無常,放棄向張瑄投誠,無非是看到局勢混亂,想要渾水摸魚自成一國自立爲帝,進而圖謀整個天下。

某種意義上說,史思明的野心一點也不比安祿山遜色。

程元振小心翼翼地、畢恭畢敬地守在一旁,焦急地等候着史思明的答覆。

史思明掃了這個太監一眼,淡淡道,“唐皇沒有誠意嘛,竟然遣你一個內監過來……可是不把史某人放在眼裡?”

史思明的話高高在上充滿着傲慢和霸道的氣息。

程元振臉色陡然漲紅起來,他咬了咬牙道,“咱家是陛下冊封的右監門衛將軍,總知內省事,可不是普通的內監。陛下差咱家來,不僅沒有輕視怠慢大將軍之意,反而是非常看重大將軍。陛下說了,只要大將軍肯從龍抗敵,安祿山的爵位、職位以及舊部,都由大將軍取而代之!”

史思明似是沒有想到一個內監竟然還有幾分不卑不亢的氣概,不由多看了程元振一眼,少了幾分輕視之意。

心道:這個太監倒也不簡單。

他淡然又笑了笑,“你且退下,待史某再斟酌斟酌。”

“是,咱家先行告退。”程元振知道史思明不會這麼快就答應下來,趕緊抱拳施禮告辭。

程元振一走,史思明的長子史朝義就從內堂中閃身出來,抱拳道,“父帥,兒子以爲,不若暫且答應下來,等我軍藉助唐皇力量滅了張瑄之後,再長驅直入長安,一舉奪取大唐天下並取而代之!”

史思明哈哈一笑,點頭道,“爲父也是這麼考慮的。只是不能這麼快就答應下來,否則——”

“否則唐皇就不知道我等的重要性。再拖他幾日,看看情況再說。虎牢關那邊情勢如何?張瑄應該正在準備出潼關攻打長安跟皇帝叫板吧?”史思明開口問道。

史朝義笑了笑道,“唐皇最近剛冊封了顏真卿,估計顏真卿雖然守不住虎牢關,但起碼能阻擋張瑄軍馬月餘時間。這對於我軍而言,足夠了。父帥,兒子願意親自率軍出征,兵臨虎牢關,與張瑄軍馬一戰。”

“先不着急。待後日,爲父給你8萬兵馬,打起大唐旗號,以平叛的名義趕赴常山,伺機拿下虎牢關,防備張瑄進入范陽。當然,若是張瑄先攻長安,那我軍就不必着急進軍,暫且坐山觀虎鬥,待唐皇兵馬與張瑄兩敗俱傷之際,再行出兵,可一舉功成!”

“記住,我們最大的敵人不是唐皇,而是張瑄!此人若是不除,縱然我們滅了李唐,也很難佔據天下。”史思明認認真真神色嚴肅地叮囑道,生怕史朝義輕視張瑄。

其實史朝義遠遠比他這個父親更重視張瑄,甚至有些敬畏張瑄的手段。因爲史朝義前前後後與張瑄打過兩次交道,甚至張瑄雄才偉略殺伐果斷非常人所能及,有帝王之相。

但這種話,在史思明面前,史朝義斷然是不敢說的。

史朝義振奮地大聲道,“兒子遵命!”

“只是可憐了史偼這孩子,白白丟了性命,哎……”史思明長吁短嘆着,想起了仍舊被扣留在張瑄手裡的小兒子史偼,心情變得有些糟糕。

史朝義眼眸中閃過一絲冷酷,但嘴上卻也嘆息道,“父帥放心,兒子一定不惜一切代價,救回小弟。張瑄若是敢傷害小弟一根汗毛,大軍所至,拿下洛陽,一定誅殺他的滿門。”

史思明長出了一口氣,“罷罷罷,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爲了史家的王圖霸業,史偼啊史偼,你休怪父親無情了!”

史朝義心中冷笑,心道你何必裝得如此假惺惺?若是你真的念及父子情誼,又何必出爾反爾?若是降了張瑄,不僅能保住小弟性命,還能保住榮華富貴。

史朝義對於這個幼弟可沒有什麼好觀感。相對來說,史思明對這個幼子比較寵信,若是史偼回到史思明身邊,史朝義就擔心將來的儲君之位與他木有關係了。

史朝義離去。

三日後。

史思明召見程元振,同意接受唐皇李亨冊封,成爲大唐范陽郡王兼范陽行軍大總管、范陽三鎮安撫使。

程元振大喜,“史郡王英明!咱家這就回長安稟報陛下,讓陛下昭告天下。將來待張瑄叛亂平定,朝廷自還有重重封賞,請史郡王放心。”

史思明嘴角浮起一抹嘲諷的笑容,淡淡道,“皇帝能信守承諾就足夠了,封賞不封賞的倒也無關緊要。只是不要再像對待張瑄那樣,待叛亂平定就開始卸磨殺驢,就好。”

“轉告皇帝陛下,就說我史思明可以爲朝廷效力,出兵勤王。但是,史某人聽調不聽宣。”

程元振尷尬地一笑,不敢再說什麼。

“好了,你回去吧。史某派人護送你從河東南下回長安。”史思明揮了揮手,有些不耐煩地道。

程元振抱拳一禮,“咱家告辭,史郡王保重!咱家在長安恭候史郡王的捷報!”

程元振匆匆而去,立即帶着史思明的效忠書函離開范陽速速潛回長安。

而就在當日,史思明點起8萬大軍,打出了大唐范陽郡王和范陽行軍大總管的旗幟,以奉皇帝詔命平叛的名義,由長子史朝義率軍誓師出征。

史朝義率軍離開范陽,準備進駐常山,然後伺機拿下虎牢關,進入河南。但豈不知,這個時候的虎牢關早已落入了張瑄手裡,而史朝義起兵的時候,張瑄已經率軍十二萬出虎牢關范陽境內挺進。

史朝義慢了半拍,而皇帝李亨則慢了兩個半拍。

張瑄命僕固懷恩率軍兩萬鎮守洛陽,與潼關的封常清、虎牢關的張同形成了遙相呼應之勢。

跟隨張瑄行軍的有飛虎軍六萬(整編了李光弼所部近兩萬人),飛豹軍2萬,神武軍一萬,神策軍一萬,回紇騎兵兩萬人。

封常清率兩萬軍守潼關、僕固懷恩率飛豹軍兩萬守洛陽,張同率羽林衛一萬人守虎牢關,再加上顏真卿所部即將從虎牢關回防陝郡的兩萬河南軍,目前掌控在張瑄手裡的軍馬逼近20萬。

如此重兵在手,顛覆大唐幾乎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十三萬大軍行動非同小可,旌旗招展,車馬行進連綿數裡不絕,聲勢浩大。

顏真卿凝望着張瑄大軍開進范陽境內的方向,嘆息一聲回頭望着張同抱拳道,“張兄,虎牢關就交給你了。下官率軍回防陝郡,等待主公班師凱旋的捷報。”

張瑄抵達虎牢關,親自去關押顏真卿的地方與其人促膝長談了整整一夜。沒有人知道張瑄跟顏真卿談了一些什麼,或者是許諾了一些什麼,反正過後顏真卿就歸順了,真正成爲張瑄麾下的人才之一。

“顏大人,你率軍回防陝郡,隨時準備策應潼關,責任重大,莫要小覷了。”張同也抱拳回禮道。兩人目前同在張瑄帳下效力,日後又是一殿之臣,自然相互之間非常客氣。

顏真卿嘴角一抽,嘴上雖然沒有說什麼,但心裡卻在嘆息道,天下精銳兵馬皆入張瑄之手,皇帝還指望什麼與張瑄抗衡?無非是河西的哥舒翰而已。然哥舒翰與張瑄關係密切,天下皆知,哥舒翰會不會爲皇帝賣命,還真是很難說的事情。

恐怕用不了多久,這天下就要改姓張了。

張瑄起兵與大唐朝廷決裂的消息傳來,雍州震動。爲了預防不測,李騰空和蘇扈冬決定率女軍立即護衛家眷人等離開雍州趕赴洛陽。

改名爲楊玉蓮的楊玉環已經趕到雍州與崔穎等女匯合。除了崔穎和楊三姐心裡早就有數之外,衆女都沒有想到自己的老公張瑄竟然把一代大唐歌妃也弄到了手,當場震驚無語。

這也忒……那個啥了。

Www●ttk an●¢○

什麼色膽包天、膽大妄爲……都已經無法形容張瑄的驚人之舉了。

而且看這架勢,似乎楊玉環跟了張瑄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那個時候,恐怕老皇帝還在位。

單從這一點上看,張瑄怎麼可能不造李唐王朝的反。李騰空和花奴兒一念及此,臉色就變得有些精彩。

不,是非常的精彩。

楊玉環自然有些尷尬,不過與未來的幸福相比,這是一道門檻,她不得不過。好在有崔穎和楊三姐從中“圓場”,倒也不至於讓楊玉環太過難堪。同時,既然是張瑄認可的女人,又有崔穎同意,其實衆女也說不出別的來。

第379章 張瑄的表現第126章 驚天之密第279章 史詩之戰(1)第358章 勸反第270章 李輔國之死第130章 聚香閣上(下)第50章 傲骨錚錚便是白衣卿相!第449章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第222章 皇權是一碗“春藥”第359章 最艱難最重大的選擇第290章 改封王、強軍權第171章 張瑄軟硬不吃第51章 李林甫之死第121章 劫後餘波第100章 楊玉環的心計第267章 深深的敬畏!第324章 何懼之有!第126章 驚天之密第260章 拿下吐谷渾!第420章 豐王反叛第242章 驚天動地的心思第395章 奴名楊玉蓮第148章 春節之老皇帝的殺機第342章 登基大典(2)第458章 帝王心術第250章 氣勢如虹、怒髮衝冠!第466章 主動進攻大食!第41章 奉旨遊街名動長安第134章 崔家門庭若市第245章 建新軍第116章 各懷鬼胎、離心離德第176章 張瑄的野心第99章 賄賂高力士第106章 安祿山和李琬終於進甕了第88章 殺機!危機!(上)第297章 更成熟更老練第454章 拿下程千里第76章 楊國忠的時代第207章 繞道的意圖無人懂第58章 暗流涌動第73章 面拒楊國忠第26章 趁人之危裝什麼正人君子第214章 密見安祿山(下)第124章 削藩合併大計第361章 雙喜臨門!第456章 鐵血漢柔情第114章 奪兵權第4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第51章 李林甫之死第438章 女人與戰利品第180章 萬春別苑的溫柔第451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407章 君無戲言第197章 奴要做你真正的女人第11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5)第418章 古往今來第一個女丞相?第234章 萬事俱備第31章 聖旨到!第91章 可豁得出去、可狠得下心來否?第353章 與天爭與命抗第8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2)第108章 鴻門宴(1)第22章 李隆基的暗示第275章 陰謀第109章 鴻門宴(2)第147章 金鯽數尾戲三癡(下)第475章 暗流涌動的京城第413章 兵臨城下之李豫退位第383章 張瑄的預言第397章 顏真卿:獻關以報恩,自刎以盡節第417章 自薦枕蓆第16章 一山更比一山高第268章 致命的**第201章 張瑄設下的圈套第42章 光大門楣的希望第373章 潼關兵變第206章 殺威棒第125章 光宗耀祖第101章 玉真公主的預感第343章 登基大典(完)第13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1)第102章 張瑄的志向第305章 家宴第12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6)第434章 御駕親征第401章 神秘的女軍師(上)第189章 空兒姑娘……第30章 針鋒相對169章 李亨的決斷上第202章 果斷決定納妾第473章 慘烈之戰第429章 選秀第371章 受到熱烈歡迎的巾幗軍第189章 空兒姑娘……第215章 是不是故意投懷送抱第74章 威脅第8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2)第138章 李琬自盡第455章 奔襲瀚海城,朕爲馬前卒第62章 不是一個輕易受人擺佈的主兒
第379章 張瑄的表現第126章 驚天之密第279章 史詩之戰(1)第358章 勸反第270章 李輔國之死第130章 聚香閣上(下)第50章 傲骨錚錚便是白衣卿相!第449章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第222章 皇權是一碗“春藥”第359章 最艱難最重大的選擇第290章 改封王、強軍權第171章 張瑄軟硬不吃第51章 李林甫之死第121章 劫後餘波第100章 楊玉環的心計第267章 深深的敬畏!第324章 何懼之有!第126章 驚天之密第260章 拿下吐谷渾!第420章 豐王反叛第242章 驚天動地的心思第395章 奴名楊玉蓮第148章 春節之老皇帝的殺機第342章 登基大典(2)第458章 帝王心術第250章 氣勢如虹、怒髮衝冠!第466章 主動進攻大食!第41章 奉旨遊街名動長安第134章 崔家門庭若市第245章 建新軍第116章 各懷鬼胎、離心離德第176章 張瑄的野心第99章 賄賂高力士第106章 安祿山和李琬終於進甕了第88章 殺機!危機!(上)第297章 更成熟更老練第454章 拿下程千里第76章 楊國忠的時代第207章 繞道的意圖無人懂第58章 暗流涌動第73章 面拒楊國忠第26章 趁人之危裝什麼正人君子第214章 密見安祿山(下)第124章 削藩合併大計第361章 雙喜臨門!第456章 鐵血漢柔情第114章 奪兵權第4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第51章 李林甫之死第438章 女人與戰利品第180章 萬春別苑的溫柔第451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407章 君無戲言第197章 奴要做你真正的女人第11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5)第418章 古往今來第一個女丞相?第234章 萬事俱備第31章 聖旨到!第91章 可豁得出去、可狠得下心來否?第353章 與天爭與命抗第8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2)第108章 鴻門宴(1)第22章 李隆基的暗示第275章 陰謀第109章 鴻門宴(2)第147章 金鯽數尾戲三癡(下)第475章 暗流涌動的京城第413章 兵臨城下之李豫退位第383章 張瑄的預言第397章 顏真卿:獻關以報恩,自刎以盡節第417章 自薦枕蓆第16章 一山更比一山高第268章 致命的**第201章 張瑄設下的圈套第42章 光大門楣的希望第373章 潼關兵變第206章 殺威棒第125章 光宗耀祖第101章 玉真公主的預感第343章 登基大典(完)第13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1)第102章 張瑄的志向第305章 家宴第12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6)第434章 御駕親征第401章 神秘的女軍師(上)第189章 空兒姑娘……第30章 針鋒相對169章 李亨的決斷上第202章 果斷決定納妾第473章 慘烈之戰第429章 選秀第371章 受到熱烈歡迎的巾幗軍第189章 空兒姑娘……第215章 是不是故意投懷送抱第74章 威脅第8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2)第138章 李琬自盡第455章 奔襲瀚海城,朕爲馬前卒第62章 不是一個輕易受人擺佈的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