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楊國忠的時代

玉真搖了搖頭,淡然輕笑,“按說張瑄這小廝也真是膽大包天。之前當衆辱罵李林甫,今番又不惜得罪楊國忠。大唐兩任宰輔,他都不放在眼裡——本宮有時候都覺得詫異,他倒是哪來的這麼大的雄心豹子膽?”

崔穎柳眉兒輕輕一挑,憂心忡忡地道,“孃親,穎兒覺得他並非那種淺薄衝動之人。李林甫的事兒且不說,這一次他謝絕楊國忠的好意,無非是不願意拜入楊國忠門下,不屑與楊國忠之流爲伍吧。只是他這樣得罪楊國忠,怕是……”

“不屑與楊國忠爲伍……”玉真沉吟了一下,點頭道,“以張瑄的心性來說,這倒是有可能的。可不論如何,這楊國忠可比李林甫更流氓更難纏,惹上了他,張瑄日後可是要有苦頭吃了。”

“他不肯拜入楊國忠門下,堵住了這一條路,日後還怎麼出仕爲官?只要有楊國忠在朝一日,他就再無機會喲。”

“罷了,穎兒,你且不必擔心。這一次,本宮出面吧。相信那楊國忠還不至於不給本宮這點薄面。”

玉真笑吟吟地望着崔穎,“本宮親自出面,連同崔張兩家,儘快爲汝和張瑄定下婚期……然後公諸於衆,算是爲他造造勢。”

“不過,成婚之後,穎兒啊,汝可是要多勸勸這小廝,凡事還是莫要太固執己見了……有傲骨固然令人可喜,但傲骨太甚卻也行不通。”

崔穎心下歡喜,霞飛雙頰,慢慢垂下頭去輕輕道,“煩勞孃親做主。”

……

……

玉真公主親自出面協調崔張兩家,爲張瑄和崔穎商定了婚期——天寶十二載春三月三日。並在接下來舉行的玉真觀例行宴會上,正式宣佈了這個消息。同時還宣佈,張瑄與崔穎大婚之時,皇帝或者貴妃娘娘會親自到場爲二人主婚。

如果說之前玉真公主收崔穎爲義女,隱隱成爲站在張瑄身後的靠山之一,可這一次,她一手操辦了張瑄和崔穎的婚期議定與對外宣佈,無疑就是從幕後真正走向了前臺。

崔穎是她的義女,張瑄便是她的乾女婿。

這在長安城裡可是掀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波”。玉真公主李持盈可不是普通的公主,是當今皇帝李隆基的親妹妹,向來跟皇帝感情甚篤,恩寵無比,不是李隆基那些出嫁或者尚未出嫁的女兒所能比的。

當然,玉真公主這番主要是做給楊國忠看的。

楊國忠見玉真流露出明顯庇護張瑄的姿態,心頭惱火,卻也是無可奈何。

不過,在他看來,只要他楊國忠還在朝爲相一天,張瑄斷然無機會再出仕爲官,日後整治張瑄的機會還多着。

一來,在他的暗中壓制下,朝臣中無論是誰薦舉張瑄爲官,都不會順利得到通過;二來,作爲春闈的主持者和操縱者,張瑄想要通過科舉晉身的希望其實也已經被抹殺。

從張瑄那裡討了一個“沒趣”,楊國忠就把火氣都撒到了李林甫一黨身上。

他出身市井,非常光棍,一旦扯去了假面具,行事便變得非常囂張和直接。不耐煩之下,他再也不去找什麼客觀理由,給李林甫扣什麼“謀逆”的罪名,直接上書痛斥李林甫禍國殃民其罪當誅。

楊國忠權勢當頭,他的態度牽動着很多朝臣和天下藩鎮官員的態度。一時間,羣臣上表、地方官和各道兵馬藩鎮將領也紛紛上表,歷數李林甫禍國殃民的十宗罪……羣情鼎沸,直指死去不多時的李林甫。

還不僅是李林甫受到參奏,李林甫昔日的一干心腹也直接納入了楊國忠雷霆手段打擊剷除的大名單。

一連半月,幾乎每日間都有李林甫一黨官員被罷免貶嫡甚至是以莫須有的罪名打入大獄,比如大理寺卿徐嶠,這個昔日的李林甫心腹,被楊國忠第一個拉下馬。

一場強烈無比的政治風波席捲整個大唐朝廷,中央權力洗牌拉開序幕,長安城裡人心惶惶、文武朝臣人人自危。

李隆基爲了安定人心,同時也是爲了安撫楊國忠,不得不下旨削除李林甫的諡號封贈,剝除冠帶錦袍,籍沒李家家產,罷免李林甫的兒子女婿官職,以庶民禮草草下葬。

同時,李家後嗣(李林甫有子二十五人、女二十五人),李林甫的兒子們——如將作監李岫,司儲郎中李崿,太常少卿李嶼等;女婿鴻臚少卿張博濟,戶部員外郎鄭平,右補闕杜位,諫議大夫齊宣,京兆府戶曹元捴……流放原籍的流放原籍,罷官爲民的罷官爲民,狼狽離開長安。

李林甫死後不足半年,顯赫數十年的李家就落了一個人死家滅的悲慘下場。

由此,對於大唐朝廷來說——李林甫時代正式宣告結束,楊國忠時代到來。

楊國忠權勢沖天,一時到達了頂峰。在長安城裡,楊家勢力無人再敢招惹,哪怕是皇族中人,見了楊家人出行,都要暗暗退避三舍。

楊國忠本性輕率急躁,說話強詞奪理,沒有風度。如今權勢正盛,更是把國家政務看作是自家的事情,裁斷大事,果敢不疑。在朝廷上生起氣來,挽袖揮拳,一付流氓打架的氣勢,對公卿大臣文武官員頤指氣使,朝廷中無人不怕。

楊國忠以這種市井流氓的姿態和方式,在最短的時間裡穩固住了自己的權力,樹立起了自己的權威,讓張瑄都有些無語。

所謂“狗有狗道貓有貓道”,楊國忠沒有李林甫的心機權謀,卻是有屬於他自己的特殊手段。只要皇帝不插手,這個政治流氓的角色他還是會義無反顧地扮演下去。

……

……

十月中旬,長安城裡突然下了一場滂沱大雨。這場大雨過後,氣溫就開始下降,寒風凜冽席捲過全城,似乎昭示着即將到來的天寶十一載的這個冬天是一個酷寒之冬。

冬天到來之前,阿布思父子終於還是抵京向皇帝請罪。皇帝下詔赦免阿布思,賜其一座宅院命其在長安養老,而任命其子阿斯那爲中郎將、河西兵馬使,率部駐紮涼州外圍一線,受河西節度使哥舒翰節制。

楊國忠雖然不滿,但皇帝的威懾下,他也不好再從中阻撓。

這顯然是要讓阿布思留在京城當人質了。不過,對於阿布思父子來說,這已經算是最好的結果了。雖然阿布思之後終生不得離開長安城半步,但後半生的榮華富貴卻是保住了。而且,其萬餘部曲和數萬族人仍然交給了他的兒子阿斯那統率,皇帝沒有奪去阿氏的兵權,這是阿布思父子最爲感激涕零的事情。

當然,最大的贏家不是阿布思,而是阿布思的兒子阿斯那。

這些日子,張瑄很少出門,除了偶爾與裴徽相聚之外,幾乎不參加任何長安上流社會的公共活動,那些權貴飲宴上鮮能看見張瑄的身影。

直到玉真公主爲阿布思父子舉行“壓驚宴”,張瑄才受邀出席。

第140章 李亨頭一次距離皇位這麼近第97章 陰差陽錯(下)第284章 史詩之戰(6)第478章 李倓復唐的鬧劇第462章 龜茲之變第129章 聚香閣上(上)第338章 犯錯誤了第303章 李豫要挑大樑第59章 奴家中了你的道第38章 太真仙子賦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第33章 先見高力士第34章 氣煞李林甫第239章 你便是吐蕃王子赤柱!第394章 楊貴妃歿!第77章 楊勳第220章 安祿山心裡畏懼的種子第33章 先見高力士第246章 兵變第440章 郭芙逼寢第309章 豔福不淺膽大包天第462章 龜茲之變第207章 繞道的意圖無人懂第360章 用兵如神第477章 楊國忠“逼宮”第102章 張瑄的志向第119章 哥舒翰比皇帝密旨好使第155章 楊玉環的選擇第136章 拜壽、餘孽第83章 坦誠相對第144章 大都督人選第144章 大都督人選第117章 挾持了哥舒翰第108章 鴻門宴(1)第473章 慘烈之戰第87章 本宮看到了你的野心第308章 開恩科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第47章 玉真觀外高朋滿座第121章 劫後餘波第22章 李隆基的暗示第182章 再次解纓終成眷屬第470章 兩軍交戰講什麼仁義道德第243章 女奴第442章 卓瑪第69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中)第392章 楊貴妃的危機第213章 密見安祿山(中)第85章 替太子索權要官第216章 我的野心與你不同第246章 兵變第78章 真性情真風骨第174章 再定謀劃第286章 史詩之戰(8)第418章 古往今來第一個女丞相?第60章 早朝風波第74章 威脅第444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99章 賄賂高力士第241章 調兵遣將第19章 痛斥奸臣膽大如斗第39章 才子佳人第125章 光宗耀祖第222章 皇權是一碗“春藥”第96章 陰差陽錯(上)第395章 奴名楊玉蓮第322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上)第25章 羞惱的皇帝第33章 先見高力士第127章 太子請罪第413章 兵臨城下之李豫退位第349章 約法三章再洞房第355章 建八軍!第447章 野性第475章 暗流涌動的京城第312章 衝突、拿下!第238章 撩撥第242章 驚天動地的心思第68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上)第91章 可豁得出去、可狠得下心來否?第114章 奪兵權第271章 李亨是何用意?第293章 萬春的婚配第163章 李白約鬥第374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上)第324章 何懼之有!第155章 楊玉環的選擇第358章 勸反第461章 反抗第137章 一個驚世駭俗的判斷第9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3)第19章 痛斥奸臣膽大如斗第42章 光大門楣的希望第74章 威脅第348章 難題:洞房先後順序第161章 錦被深處暗生香第304章 火上澆油第454章 拿下程千里第283章 史詩之戰(5)第157章 與老皇帝的交易
第140章 李亨頭一次距離皇位這麼近第97章 陰差陽錯(下)第284章 史詩之戰(6)第478章 李倓復唐的鬧劇第462章 龜茲之變第129章 聚香閣上(上)第338章 犯錯誤了第303章 李豫要挑大樑第59章 奴家中了你的道第38章 太真仙子賦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第33章 先見高力士第34章 氣煞李林甫第239章 你便是吐蕃王子赤柱!第394章 楊貴妃歿!第77章 楊勳第220章 安祿山心裡畏懼的種子第33章 先見高力士第246章 兵變第440章 郭芙逼寢第309章 豔福不淺膽大包天第462章 龜茲之變第207章 繞道的意圖無人懂第360章 用兵如神第477章 楊國忠“逼宮”第102章 張瑄的志向第119章 哥舒翰比皇帝密旨好使第155章 楊玉環的選擇第136章 拜壽、餘孽第83章 坦誠相對第144章 大都督人選第144章 大都督人選第117章 挾持了哥舒翰第108章 鴻門宴(1)第473章 慘烈之戰第87章 本宮看到了你的野心第308章 開恩科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第47章 玉真觀外高朋滿座第121章 劫後餘波第22章 李隆基的暗示第182章 再次解纓終成眷屬第470章 兩軍交戰講什麼仁義道德第243章 女奴第442章 卓瑪第69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中)第392章 楊貴妃的危機第213章 密見安祿山(中)第85章 替太子索權要官第216章 我的野心與你不同第246章 兵變第78章 真性情真風骨第174章 再定謀劃第286章 史詩之戰(8)第418章 古往今來第一個女丞相?第60章 早朝風波第74章 威脅第444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99章 賄賂高力士第241章 調兵遣將第19章 痛斥奸臣膽大如斗第39章 才子佳人第125章 光宗耀祖第222章 皇權是一碗“春藥”第96章 陰差陽錯(上)第395章 奴名楊玉蓮第322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上)第25章 羞惱的皇帝第33章 先見高力士第127章 太子請罪第413章 兵臨城下之李豫退位第349章 約法三章再洞房第355章 建八軍!第447章 野性第475章 暗流涌動的京城第312章 衝突、拿下!第238章 撩撥第242章 驚天動地的心思第68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上)第91章 可豁得出去、可狠得下心來否?第114章 奪兵權第271章 李亨是何用意?第293章 萬春的婚配第163章 李白約鬥第374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上)第324章 何懼之有!第155章 楊玉環的選擇第358章 勸反第461章 反抗第137章 一個驚世駭俗的判斷第9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3)第19章 痛斥奸臣膽大如斗第42章 光大門楣的希望第74章 威脅第348章 難題:洞房先後順序第161章 錦被深處暗生香第304章 火上澆油第454章 拿下程千里第283章 史詩之戰(5)第157章 與老皇帝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