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安祿山之死

史思明四萬叛軍沒有費太大的勁兒,就攻佔了夏州城和朔方城。

其實這倒也不是說唐軍無能,之所以讓史思明長驅直入,如入無人之境,原因在於隴朔的大部分兵力都被張瑄帶走平叛勤王而去,而各州軍馬所欲餘寥寥無幾,且多是老弱殘兵,戰鬥力嚴重不足。

史思明佔領夏州,正準備按照安祿山的命令,在夏州略事休整然後進攻靈州,突然得到緊急軍報:其一,大唐皇帝李亨再次率羣臣護軍逃離靈州,返回長安。當然,仍舊是打着抗禦安祿山叛軍的旗號;其二,回紇可汗骨力裴羅親自率回紇軍馬五萬,鎮守靈州外圍一線,擺出了一副與靈州張巡共同進退抗拒史思明軍馬的架勢。

“皇帝又跑了?”史思明嘴角一曬,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環視衆將狂笑道,“諸位,這唐皇真是扛不住一點風浪,潼關還沒丟呢,就放棄長安逃到靈州來;而此番,我等還在夏州,他竟再次逃跑了……這種膽小如鼠的人做皇帝,豈能不令天下人恥笑!”

史思明手下的衆將也都縱聲狂笑,出口之言,對李亨和這一屆的大唐中央朝廷極盡嘲諷。

像這樣的皇帝和這樣的朝廷,如果不滅不亡,那真是上天不長眼了。

“不過,皇帝雖然跑了,這回紇人傾國之兵助戰靈州,張巡手下也糾集了兩萬兵馬,這樣看來,靈州也算是一塊很難啃下的硬骨頭。”史思明擺了擺手,“吐蕃那邊也指望不上了,以赤柱現在的力量,能收復吐谷渾故地就算是傾盡全力了,若要進犯隴朔,必被楊漣所敗。”

“傳本帥的軍令,我軍暫居夏州休整,等候洛陽大燕皇帝陛下詔令再定行止。”史思明霍然起身,聲音冷厲而陰沉。

他是一個有野心的人,手下這四萬人都是他的嫡系,他不太可能爲了安祿山與靈州的張巡和回紇人死磕,消耗自己的力量。

…………雖然史思明的軍馬停駐夏州沒有繼續奔襲靈州,但李亨卻還是帶着滿朝文武大臣在李光弼不足兩萬軍馬的護衛下,飛速向長安退去。

將一個爛攤子扔給了張巡。而青海和沙柳河一線,抗拒吐蕃人的重擔,也就落在了楊漣的身上。

李亨逃往長安,不提。

而張瑄大軍鎮守潼關,也沒有太大的動靜,安祿山叛軍則龜縮在河南各地,亦沒有出兵攻打潼關。整個天下局勢,暫時處在了一種異樣的死寂氛圍中。

不過,在表明的平靜背後,蘊藏着諸多危機和殺氣騰騰。

洛陽。

本來的大唐東都皇宮,被安祿山佔據,成爲了這位新登基的大燕皇帝的地盤。

上午時分,原本湛藍的晴空突然陰霾密佈,颳起了凜冽的西北風。洛陽的氣溫幾乎是在短短一個時辰的時間裡驟降四五度,呵氣成冰。

安祿山站在寢宮裡大發雷霆,一腳踢飛了一個美貌妖嬈的宮女。

年輕的宮女慘呼着在地上打着滾,安祿山咆哮起來,“閉嘴!給朕拖出去,杖斃,杖斃!”

安祿山的表情非常猙獰可怖,臃腫的身材微微有些顫抖。

這個不幸的宮女馬上就被如狼似虎的軍卒拖了出去,幾棍子就打死。她直到嚥下最後一口氣,都沒有弄清楚,她究竟是犯了什麼錯,觸怒了安祿山。

如今的安祿山喜怒無常,已經到了一個極其恐怖的程度。

安祿山本來就患有眼疾,自起兵以來,視力漸漸減退,至此又幾乎雙目失明,看不清任何物體。同時又患有疽病,性情變得格外暴躁,對左右侍從稍不如意,非打即罵。稍有過失,便行殺戮動輒杖斃。

他稱帝后,常居深宮,手下的將領很少能面見他議事,都是通過相國嚴莊轉達。嚴莊雖受寵信,但也時而遭安祿山鞭撻。

宦官李豬兒常爲安祿山穿衣解帶,服侍左右,但卻因此捱打最多,怨氣也大。

李豬兒見安祿山又發了瘋,畏懼地躲在一旁,不敢出聲。好在安祿山現在的視力也不太好,根本就看不到李豬兒的存在。

安祿山怒火沖天,在寢宮中走來走去,突然他停下腳步,大喝一聲,“李豬兒!”

李豬兒一個激靈,趕緊噗通一聲跪拜在地,顫聲道,“陛下,小的在這裡呢!”

“把段妃和慶恩給朕傳來。”安祿山這回倒是也沒難爲李豬兒,大聲道。

“是,小的遵旨。”李豬兒不敢怠慢,立即起身出宮去喚安祿山寵幸的段妃和段妃生的兒子安慶恩,今年不過才八歲。

李豬兒縮着脖子出了安祿山的寢宮,正要向段妃的宮裡跑去,卻被站在宮外的嚴莊和安慶緒給叫住了。

李豬兒見是嚴莊和安慶緒,這才長出了一口氣,躬身拜了下去,“小的見過殿下和嚴軍師。”

嚴莊沉默不語,而安慶緒則皺眉道,“李豬兒,陛下可在宮裡?你此刻急匆匆出來,要到哪裡去?”

“回殿下的話,陛下讓小的去找段妃娘娘和小皇子過來……”李豬兒偷偷瞥了安慶緒一眼。

雖然安慶緒現在掌控着大燕國相當的權力,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安祿山竟然要把皇位傳給最小的兒子安慶恩,沒安慶緒什麼事兒了。

望着李豬兒匆匆離去的背影,安慶緒轉頭深深地凝視着嚴莊,拱手一禮,壓低聲音道,“嚴軍師,看來陛下是鐵了心要把皇位傳給安慶恩那個黃毛孺子了。”

嚴莊輕輕一嘆,“陛下的情緒越來越不穩,暴虐無比,如果陛下一定要傳位小皇子,恐怕殿下的儲君之位是保不住了。”

安慶緒猛然一跺腳,臉色陰沉似水,咬緊牙關猛然一扭頭,“嚴軍師,事到如今,本王不能坐以待斃了。既然父皇無情,那就休怪本王無義了。嚴軍師,本王決定今夜就動手,你看如何?”

嚴莊早就受夠了安祿山的暴虐,生出了異心。況且,在他看來,如果安祿山這樣下去,大燕王朝遲早化爲泡影。既然安祿山都這個熊樣了,不如扶植安慶緒上位。

嚴莊輕輕一笑,“臣當爲殿下效死!”

安慶緒大喜,與嚴莊擊掌。

…………入夜,北風呼嘯,漫卷深宮。

安祿山寢宮的護衛見宮門前突然冒出百餘黑影來,正要呼喝,又見安慶緒、嚴莊和李豬兒三人大步走來,就沒有一個敢再嚷嚷的了。

嚴莊是大燕國相國,又稱軍師,是安祿山以下數一數二的大臣實權派。而安慶緒則是安祿山的兒子,又一向在大燕軍中掌權。至於李豬兒,則是安祿山身邊的內臣。這三人前來,護衛也很難抗拒。

三人進得寢宮,將所有護軍都遣散。

嚴莊和安慶緒並肩肅立在寢室門口,一起向李豬兒使了一個眼色。

李豬兒手裡持着一把鋼刀,心裡着實畏懼猶豫。

他被安慶緒和嚴莊脅迫進攻誅殺安祿山,雖然他對安祿山心懷怨憤,但安祿山積威之下,他多少有些惶恐。

見李豬兒有些猶疑,安慶緒輕哼一聲,“李豬兒,事成之後,本王封你爲萬戶侯,絕不食言。”

李豬兒咬了咬牙,持着明晃晃的鋼刀走了進去。

安祿山在牀榻上睡得跟死豬一樣,還發出震耳欲聾的酣睡聲。

李豬兒高舉着鋼刀惡狠狠地望着安祿山,想起安祿山對自己的動輒打罵杖責,又想起安慶緒的萬戶侯的許諾,暗暗咬牙橫下了心,閉着眼睛奮力將手裡的鋼刀揮舞着向安祿山斬去。

一刀下去,正中安祿山肥碩的腹部。

鮮血橫流,安祿山吃痛驚醒,慘呼起來。

帳外的安慶緒和嚴莊立即衝進來,一個摁住安祿山的雙腿,一個探手死死捂住安祿山的嘴巴。

安祿山劇烈的掙扎着,而李豬兒手裡的鋼刀暴風驟雨一般的落下,安祿山肥豬一般的腰身抽搐着,很快就嚥了氣,而牀榻之上,滿是血跡。

一代梟雄安祿山,就這樣死在了他的兒子和身邊內監的手裡,下場之慘,也算是令人無語凝噎了。安祿山一死,安慶緒就率親信護軍將整個皇宮控制住,旋即又控制住了洛陽城。

第二日一早,也就是至德二年的一月初五。

嚴莊和安慶緒召集安祿山的臣子武將,宣告安祿山病危。同時假安祿山詔令,立安慶緒爲太子,軍國大事皆由太子處分。

安慶緒沒有立即稱帝,而是封鎖消息,以監國太子身份號令大燕軍馬。第三日,安慶緒自立爲帝,年號載初。

但事情沒有不透風的牆,況且安慶緒弒父篡位也不算是多機密的事兒。不多久,這個消息就傳播了開去。

消息傳到潼關,張瑄的預言一語成讖,三軍將士無不敬服。

…………至德二年一月十九。

張瑄聚集衆將,升堂。

衆將肅然分列兩側,見張瑄一身甲冑威勢凜然地大步而入,都一起躬身下去朗聲高呼,“拜見大帥!”

張瑄坐在帥案之後,環視衆將,淡然一笑道,“諸位將軍免禮,請坐。”

第462章 龜茲之變第16章 一山更比一山高第55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中)第334章 韓國夫人獻女第295章 抵京第250章 氣勢如虹、怒髮衝冠!第198章 天大的誤會第215章 是不是故意投懷送抱第165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59章 奴家中了你的道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138章 李琬自盡第220章 安祿山心裡畏懼的種子第36章 玉真公主與崔穎第4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1)第131章 兵圍駙馬府第258章 楊三姐試探楊玉環第260章 拿下吐谷渾!第325章 塵埃落定第141章 太子監國第85章 替太子索權要官第145章 真誠與陰謀第333章 東宮儲君人選第208章 這吐蕃王子好不識趣第83章 坦誠相對第10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4)第104章 解纓第463章 兵進康國第435章 不滅吐蕃,朕不歸國!第454章 拿下程千里第266章 從謙謙君子到殺伐果斷第222章 皇權是一碗“春藥”第90章 圖窮匕見第201章 張瑄設下的圈套第294章 李騰空犯案第254章 血色殘陽,軍旗昂揚第295章 抵京第102章 張瑄的志向第464章 首戰告捷第80章 楊國忠送禮第60章 早朝風波第419章 朕爲天子,唐爲臣民!第307章 張瑄的規矩第123章 與皇帝的密談第447章 野性第207章 繞道的意圖無人懂第463章 兵進康國第439章 紅粉小妖精第261章 豐功偉績!第204章 收名將第164章 上元詩會第378章 李光弼封郡王?第349章 約法三章再洞房第182章 再次解纓終成眷屬第322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上)第384章 安祿山之死第316章 交心第288章 史詩之戰(完)第4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1)第326章 張瑄的底線第61章 阿斯那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第354章 回靈州第263章 封賞張瑄之爭!第83章 坦誠相對第350章 范陽急報!第386章 誑回張瑄?第50章 傲骨錚錚便是白衣卿相!第51章 李林甫之死第402章 神秘的女軍師(下)第76章 楊國忠的時代第135章 岳母大人羞紅了臉第66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下)第368章 部署被打亂!第321章 李豫的殺機第20章 一石激起三層浪第301章 逼李亨表態第258章 楊三姐試探楊玉環第410章 兵臨城下之十八鐵衛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170章 李亨的決斷下第286章 史詩之戰(8)第303章 李豫要挑大樑第131章 兵圍駙馬府第184章 劫持第102章 張瑄的志向第207章 繞道的意圖無人懂第354章 回靈州第10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4)第408章 定都?第383章 張瑄的預言第394章 楊貴妃歿!第283章 史詩之戰(5)第264章 張瑄及其屬下的封賞166章 張瑄的大境界第461章 反抗第180章 萬春別苑的溫柔第281章 史詩之戰(3)第342章 登基大典(2)第287章 史詩之戰(9)
第462章 龜茲之變第16章 一山更比一山高第55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中)第334章 韓國夫人獻女第295章 抵京第250章 氣勢如虹、怒髮衝冠!第198章 天大的誤會第215章 是不是故意投懷送抱第165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第59章 奴家中了你的道第476章 一觸即發第138章 李琬自盡第220章 安祿山心裡畏懼的種子第36章 玉真公主與崔穎第4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1)第131章 兵圍駙馬府第258章 楊三姐試探楊玉環第260章 拿下吐谷渾!第325章 塵埃落定第141章 太子監國第85章 替太子索權要官第145章 真誠與陰謀第333章 東宮儲君人選第208章 這吐蕃王子好不識趣第83章 坦誠相對第10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4)第104章 解纓第463章 兵進康國第435章 不滅吐蕃,朕不歸國!第454章 拿下程千里第266章 從謙謙君子到殺伐果斷第222章 皇權是一碗“春藥”第90章 圖窮匕見第201章 張瑄設下的圈套第294章 李騰空犯案第254章 血色殘陽,軍旗昂揚第295章 抵京第102章 張瑄的志向第464章 首戰告捷第80章 楊國忠送禮第60章 早朝風波第419章 朕爲天子,唐爲臣民!第307章 張瑄的規矩第123章 與皇帝的密談第447章 野性第207章 繞道的意圖無人懂第463章 兵進康國第439章 紅粉小妖精第261章 豐功偉績!第204章 收名將第164章 上元詩會第378章 李光弼封郡王?第349章 約法三章再洞房第182章 再次解纓終成眷屬第322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上)第384章 安祿山之死第316章 交心第288章 史詩之戰(完)第4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1)第326章 張瑄的底線第61章 阿斯那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第354章 回靈州第263章 封賞張瑄之爭!第83章 坦誠相對第350章 范陽急報!第386章 誑回張瑄?第50章 傲骨錚錚便是白衣卿相!第51章 李林甫之死第402章 神秘的女軍師(下)第76章 楊國忠的時代第135章 岳母大人羞紅了臉第66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下)第368章 部署被打亂!第321章 李豫的殺機第20章 一石激起三層浪第301章 逼李亨表態第258章 楊三姐試探楊玉環第410章 兵臨城下之十八鐵衛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170章 李亨的決斷下第286章 史詩之戰(8)第303章 李豫要挑大樑第131章 兵圍駙馬府第184章 劫持第102章 張瑄的志向第207章 繞道的意圖無人懂第354章 回靈州第10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4)第408章 定都?第383章 張瑄的預言第394章 楊貴妃歿!第283章 史詩之戰(5)第264章 張瑄及其屬下的封賞166章 張瑄的大境界第461章 反抗第180章 萬春別苑的溫柔第281章 史詩之戰(3)第342章 登基大典(2)第287章 史詩之戰(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