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金口已開

御書房內,楊堅呆呆地望着御案上一枚玉簪,這是尉遲憐兒的遺物,睹物思人,他又忍不住潸然淚下,想着憐兒的柔情似水,想着妻子的狠毒絕情,他痛極低呼,“憐兒,是朕對不起你!”

這時一名宦官低聲稟報:“陛下,皇后來請罪!”

“請罪?”楊堅冷笑一聲,“她有何罪?從來都是朕有罪,不見!”

宦官不敢退下,他怎麼去對皇后稟報,又過片刻,楊堅嘆息一聲,“去告訴皇后,朕在考慮軍國大事,無暇見她。”

“是!”宦官正要下去,楊堅又叫住他,“還有,再告訴她,那件事,朕已原諒她。”

宦官下去,獨孤皇后也拜謝而去,房間內很安靜,楊堅呆坐良久,終於慢慢拭去淚痕,拿起一本奏摺,這是一本八百里加急快奏,是突厥使長孫晟剛剛送至。

楊堅微微一驚,他立刻忘記兒女傷感,凝神閱讀。

當初隋朝初建,實力不足,而突厥兵力強大,屢屢大舉入侵,侵佔北方要地,隋軍敗多勝少。

開皇二年,突厥四十萬騎兵侵隋,殺入長城關內,隋軍一敗再敗,四面告急,大隋江山岌岌可危,就在這關鍵之時,長孫晟勸說鐵勒進攻突厥老巢,最終以圍魏救趙之策逼突厥退兵,挽救了隋朝。

從此,楊堅便採用了長孫晟‘遠交而近攻、離強而合弱’的突厥之策,聯合弱小突厥部落,孤立強大的木杆可汗,並用離間之計,挑撥突厥各貴族間的矛盾,最終使突厥陷入內戰之中,最終分裂爲東西突厥。

突厥內亂,有力緩解了突厥對隋朝的威脅,給隋朝贏得寶貴的喘息之機,經過近二十年的休養生息,南北統一,民富國強,隋朝已經到強盛時期。

爲了進一步分化東部突厥,前年,楊堅又將女兒安義公主嫁給突利可汗,長孫晟又勸突利可汗將本部落南遷至於都斤山舊鎮,使之成爲隋朝屏障,兩年來,每有都藍可汗部南侵,突利便及時告隋,使隋將事先準備,突厥軍屢遭鎩羽而歸。

今天又不知長孫晟發來八百里加急是何意?楊堅匆匆看了一遍,奏摺說突利可汗發現都藍部在大規模製造攻城器械,極可能要攻打大同城,楊堅看完奏摺,陷入沉思之中。

就在這時,宦官又來稟報,“陛下,楊太僕求見。”

楊素來得正好,楊堅點點頭,“宣他覲見。”

片刻,楊素匆匆走進御書房,向楊堅跪下,“臣楊素向陛下請罪!”

楊素心中十分緊張,他剛纔又悄悄問過侍衛,孫子偷入西內苑狩獵,這讓他又暗吃一驚,雖然這談不上什麼大罪,但元慶攜弓帶刀出現在聖上面前,始終不是好事,如果聖上不計較還好,可如果聖上計較這件事,他可就有點說不清了。

楊素偷偷看楊堅一眼,見他在沉思之中,心中更加有些不安。

這時楊堅已經從沉思中醒來,他笑了笑,“楊愛卿有何罪?快快請起!”

楊素不安地站起,楊堅又瞥他一眼,想起元慶說一個月只有五吊錢,在偏遠之地,或許沒有問題,可這是京城,三個人靠這五吊錢怎麼活得下去。

楊堅淡淡道:“楊愛卿,朕記得這些年賞過你不少財物,光土地就賞你一百多頃,朕沒有記錯吧!”

汗水從楊素的後背流下,他連忙躬身道:“陛下對臣隆恩浩蕩,臣銘記於心。”

“嗯!那就不是朕的問題了。”

楊堅又微微一笑:“那就是貴府上規矩好像不太合理吧!”

楊素擦了額頭上一把汗,“是!臣疏於管家,以致家事煩擾陛下,臣有罪。”

“罪倒是沒有什麼罪,只是朕很喜歡元慶這孩子,勇猛、誠實、更有孝心,一個十歲的少年尚知贍養乳母弱妹,讓朕真的很感動,和朕幼時很像,朕和他很投緣,楊愛卿,這孩子朕看中了,你替朕好好培養他,朕希望他將來能成爲第二個楊太僕,你明白朕的意思嗎?”

楊素按耐不住心中的狂喜,他當然明白,聖上的意思就是讓元慶繼承他的事業,這是聖上開了金口,也就意味着他們楊家能繼續被恩寵下去。

“臣絕不負聖恩,一定將元慶培養成材。”

楊堅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笑了笑,“好吧!這件事就不提了。”

楊堅取過長孫晟的奏摺,“朕想再和你好好商量一下突厥之事。”

楊堅又吩咐宦官,“去把高相國也請來!”

.........

元慶先去利人市,將野豬和山雉賣掉,得錢十五吊,收穫還不錯,他回到楊府時,天已是黃昏時分。

眼看到上元節,這兩天楊府也格外忙碌,所有的族人下人在都忙着佈置花燈,走到大門前,老遠便看見四叔楊積善在指揮幾名家人掛四盞大燈籠。

這幾年因爲楊玄感、楊玄獎、楊玄縱等嫡子都在外爲官,家中以楊積善爲長,他便漸漸開始受到重視,尤其楊素的後妻賀若雲娘和玄感等子關係很僵,因此賀若雲娘便有意拉攏重用楊積善,使楊積善逐漸成爲楊府的大管家。

從前家人們都叫他四郎,但現在則稱他爲‘四爺’,以示他地位尊崇,楊積善老遠便看見元慶,卻裝作沒看見。

在所有的後輩中,他惟獨對元慶有點懼怕,既不會對他優待,但也不敢刁難他,從來對他不聞不問。

元慶小時候對楊積善恨之入骨,但隨着時間推移,他心中的仇恨也漸漸淡了,他上前笑着打個招呼,“四叔,要不要我幫忙?”

“不用了,你去忙吧!”

楊積善不冷不熱地回答一句,又轉頭去關注掛燈籠,“小心點,這燈籠可貴了,別弄壞。”

元慶也不生氣,這時,門內走出一個又胖又高的少年公子,身着錦袍,頭束金冠,頗爲胖大威風,他甕聲甕氣對楊積善說:“爹,給我五吊錢。”

這個少年就是楊積善小兒子楊巍,從小就是元慶的死對頭,不過自從元慶學武后,基本上和他再沒有什麼瓜葛,他聽說楊巍也在楊府練武堂中學武,這小子頗有力氣,楊府大武師叫趙伯明,也是京城有名的武師,誇楊巍有天賦,悉心爲他築基,教他學武,五年下來,楊巍成爲楊府年輕一代的佼佼者。

不過秉性難改,他先是在私學中稱王稱霸,勒索其他楊氏子弟的錢財,這兩年他父親地位上升,他更是飛揚跋扈,欺凌弱小,他尤其受祖母賀若雲孃的寵愛,但凡有人告他,就會被賀若雲娘壓下,使他更加有恃無恐。

楊積善眉頭一皺,不高興地對兒子道:“前幾天不是剛給你二十吊錢嗎?怎麼又要錢。”

“爹,我是去買藥,練制丹藥還差幾味關鍵的藥,我錢不夠。”

“屁話!”

楊積善更生氣了,“早上你師傅才送來三百丸丹藥,說夠你用一個月,你別想騙我,去吧!我沒錢給你。”

楊巍恨得一跺腳,“不給就不給,我問祖母要去。”

他怒氣衝衝地走下臺階而去,楊積善哼了一聲,在後面罵他:“你敢問祖母要錢,我打斷你的腿!”

元慶對這父子沒有興趣,又繼續前行,他不能從大門進,必須走西門才能回家。

可走了幾步,卻見楊巍靠在府牆上,眼睛斜睨着他,看樣子是在等他,元慶也不睬他,從他面前熟視無睹地經過。

“站住!”

楊巍喊他一聲,楊巍長得極爲高胖,比元慶還要高上一截,五年前元慶上家學,就是和他率領的十五名楊氏子弟狠打一架而被家學革除,從此楊巍就很少看見元慶。

由於張須陀教元慶學武之事極爲隱秘,楊家上下都被瞞住,連楊巍也不知道,但元慶打獵賺錢之事他卻有所耳聞。

他走上前伸手攔住元慶,“小時候你欺負我之事,我可以不計較,不過你得拿一筆錢來贖罪。”

........

第56章 士信之擇第6章 瓦崗分家第31章 船中飛箭第4章 以小欺老第8章 臨戰前夜第30章 太子殺招第12章 北巡訊至第32章 龍有逆鱗第36章 楚王親書第12章 最後抉擇第25章 悲情男人第46章 激戰碼頭第31章 楊素教孫第4章 假手於賀第27章 監察御史第45章 唐相之危第13章 河底練刀第1章 營州之變第95章 隱患爆發第47章 獨孤家將第41章 楊家之請第28章 遷都試探第76章 裴府問策第18章 情報之思第40章 軒然大波第19章 夜審出塵第8章 怒極生誓第32章 有喜有憂第12章 北巡訊至第86章 最後通牒第86章 最後通牒第5章 元慶回京第33章 大軍壓境第24章 等待機會第37章 南郡出事第11章 花開花落第74章 隋唐大戰(四)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13章 深巷小宅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36章 內廷獻策(上)第41章 盧氏橋樑第27章 監察御史第21章 雙猛大戰第83章 隋唐大戰(十三)第19章 東巡長城第27章 監察御史第4章 緊鑼部署第14章 長孫求救第41章 不惹小人第6章 秘密武器第12章 北巡訊至第3章 盂蘭燈會第3章 水勢漸深(上)第25章 意外收穫第72章 請功負罪第24章 添把小亂第38章 風雨欲來第48章 家族之弊第42章 暗流洶涌第80章 長孫之策第87章 隋唐大戰(十七)第17章 隋胡大戰(上)第19章 東巡長城第15章 首鼠兩端第8章 趁亂突圍第41章 李密之思第11章 秘密協議第22章 蕭後來臨第15章 求賢若渴第20章 世充密使第8章 夜襲敵哨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4章 佳夕如夢第22章 北突求援第48章 欲迎還拒第7章 兵壓關內第31章 矛盾激化第17章 收網之時第31章 矛盾激化第20章 背後較量(上)第53章 暗通消息第37章 致命一箭第1章 重返京城第28章 人心難測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23章 夜襲飛狐第23章 世充求救第73章 隋唐大戰(三)第27章 留條後路第69章 一觸即發第10章 一路追殺第52章 軒然大波第19章 蠢蠢欲動第35章 孤家寡人第28章 盛名之禍第11章 月圓之夜第28章 意外消息第11章 秘密協議第139章 戰利之品
第56章 士信之擇第6章 瓦崗分家第31章 船中飛箭第4章 以小欺老第8章 臨戰前夜第30章 太子殺招第12章 北巡訊至第32章 龍有逆鱗第36章 楚王親書第12章 最後抉擇第25章 悲情男人第46章 激戰碼頭第31章 楊素教孫第4章 假手於賀第27章 監察御史第45章 唐相之危第13章 河底練刀第1章 營州之變第95章 隱患爆發第47章 獨孤家將第41章 楊家之請第28章 遷都試探第76章 裴府問策第18章 情報之思第40章 軒然大波第19章 夜審出塵第8章 怒極生誓第32章 有喜有憂第12章 北巡訊至第86章 最後通牒第86章 最後通牒第5章 元慶回京第33章 大軍壓境第24章 等待機會第37章 南郡出事第11章 花開花落第74章 隋唐大戰(四)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13章 深巷小宅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36章 內廷獻策(上)第41章 盧氏橋樑第27章 監察御史第21章 雙猛大戰第83章 隋唐大戰(十三)第19章 東巡長城第27章 監察御史第4章 緊鑼部署第14章 長孫求救第41章 不惹小人第6章 秘密武器第12章 北巡訊至第3章 盂蘭燈會第3章 水勢漸深(上)第25章 意外收穫第72章 請功負罪第24章 添把小亂第38章 風雨欲來第48章 家族之弊第42章 暗流洶涌第80章 長孫之策第87章 隋唐大戰(十七)第17章 隋胡大戰(上)第19章 東巡長城第15章 首鼠兩端第8章 趁亂突圍第41章 李密之思第11章 秘密協議第22章 蕭後來臨第15章 求賢若渴第20章 世充密使第8章 夜襲敵哨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4章 佳夕如夢第22章 北突求援第48章 欲迎還拒第7章 兵壓關內第31章 矛盾激化第17章 收網之時第31章 矛盾激化第20章 背後較量(上)第53章 暗通消息第37章 致命一箭第1章 重返京城第28章 人心難測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23章 夜襲飛狐第23章 世充求救第73章 隋唐大戰(三)第27章 留條後路第69章 一觸即發第10章 一路追殺第52章 軒然大波第19章 蠢蠢欲動第35章 孤家寡人第28章 盛名之禍第11章 月圓之夜第28章 意外消息第11章 秘密協議第139章 戰利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