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夜攻太原

一更時分,城上的守軍大部分都入睡了,只有極少數士兵在城頭來回巡邏,隋軍圍城已經十天,一直沒有發動攻城,守城士兵們都漸漸疲憊了,產生了惰性,而且守城士兵們都看得清楚,隋軍並沒有造出什麼大型攻城器,只運來不少木頭,但攻城器的影子都不見,照這個進度,五六天後也未必能造成雲梯或者投石機,而他們的援軍已經快來了。

正是這種守城疲態和僥倖心理,夜間的防守格外鬆懈,大部分守兵都躲在城頭睡覺,連軍官也懶得過問,悶熱的處暑使體力下降得厲害,每個人都抓緊時間休息,恢復白天被消耗殆盡的體力。

在東西兩城,夜間巡邏的士兵由最初的五百人減少到了百餘人,而在隋軍沒有部署進攻的北城和南城,城牆上已經很難看到一個巡邏士兵,偶然纔會有一隊士兵無精打采走過。

天空陰沉,彤雲密佈,沒有星光和月色,夜色一片漆黑,幾十步外就看不見任何東西,城外只有無邊無盡的黑暗。

守北城的士兵看不見也想不到,此時百步外的壕溝裡已密密麻麻擠滿了手執弓弩的隋軍士兵,足有上萬人之多,地道里依然不斷地涌出士兵,這一萬弓弩手是作爲掩護,由大將秦瓊統帥,而負責攻城的是楊思恩率領的四千重甲陌刀步兵,他們也坐在壕溝裡等待着進攻的一刻。

在一羣重甲步兵中間,放置着一根長五丈,直徑超過三尺的撞城槌,這根撞城槌是用晉陽宮的一根大梁做成,是從豫章郡採伐來的千年鐵木,重達數千斤,前端裝上精鋼撞頭,兩側下端各裝了兩百隻抓手,必須用兩百名重甲步兵才能擡動它,這種撞城槌一擊之下有萬斤重力,任何城門都支撐不住它的撞擊。

儘管壕溝裡擠滿了一萬四千人,但沒有一個人說話,壕溝裡靜悄悄的,即使有人忍不住咳嗽,也會低下頭,用手捂住嘴,儘量不發出聲音,唯一煩擾士兵的就是蚊蟲,這裡悶熱潮溼,大量蚊蟲叮咬士兵,使他們不停地用汗布驅趕這些令人厭惡的吸血鬼。

在兩裡外,三萬騎兵已經列隊就緒,長矛高舉,戰刀出鞘,一雙雙冷峻的目光注視北城,等待着城門洞開的那一刻。

.......

時間漸漸到了一更時分,攻城的時刻到了,十五名黑影動作異常迅捷地奔向北城門,一萬多雙眼睛盯着他們,這是十五名武藝高強的斥候,他們用長木板搭上護城河,迅速過了河,身子貼着牆根,他們每個人都揹負了三袋火油,將火油從身上卸下,卻沒有着急行動,其中兩人如猿猴一般攀上了吊橋。

吊橋是這座攻城戰的關鍵,只有放下吊橋,才能進行城門的衝撞,但吊橋寬厚而沉重,結實的木板厚達半尺,兩根手臂般粗的鐵鏈從城頭伸下,牢牢地扣住吊橋,將吊橋高高拽在半空。

任何事物都有弱點,這座吊橋也不例外,它的弱點就在鐵鏈扣住吊橋的兩顆鐵楔子,鐵楔子深深插進木板中,在外面還箍一道生鐵圈,生鐵圈上打孔,讓鐵楔子從孔中穿過,這樣即使木頭朽壞,鐵楔子也不會脫落。

但北城門吊橋因爲年久磨損,鐵箍上的孔已經被磨斷,這樣一來,將鐵楔子從吊橋中拔出來就成爲可能,隋軍斥候發現了這個細小的漏洞。

正是這個細節使楊元慶最終決定攻打北城門,或許,這就叫細節決定成敗!

兩名斥候攀上吊橋,他們用短鐵棍慢慢撬動鐵箍,鐵箍一點點上移,脫離了鐵楔子,沒有了鐵箍支撐,兩顆鐵楔子有點扣不住沉重的吊橋,發出吱嘎聲,吊橋微微晃了晃。

兩名斥候一翻身,鑽到吊橋下面,用腳鉤住吊橋,取出雪亮的鋸子,一名斥候回頭做個手勢,示意其他人可以行動了,其餘十三名斥候將火油從城門下端的縫隙裡慢慢注入,一塊木板擋住它們不外流,火油便順着縫隙流進了城內。

與此同時,吊橋下的兩名斥候漸漸將鐵楔子邊緣的木板鋸開一條裂縫,裂縫的出現使鐵楔子再也扣不住厚重的吊橋,‘嘣!’地一聲巨響,左邊的鐵楔子脫出,又長又粗的鐵鏈像長蛇一般飛向天空,吊橋豁拉拉地向左傾斜。

吊橋傾斜的巨大響聲驚動了城上的守軍,“是誰!”一名守軍探頭出來觀望,一支毒弩箭卻閃電般射來,守軍一聲悶哼,軟軟倒在城垛口上,卻沒有想到後面還有一人,他見同伴被射死,驚得大喊起來,“快來人啊!”

在喊聲中,右邊的鐵鏈也飛上天空,緊接着‘轟!’地一聲悶響,吊橋重重地落在護城河,濺起大片水花。

吊橋落下就是信號,兩百名重甲步兵將撞城槌從壕溝裡搬出,兩邊各站百人,前後兩層,雙手緊抓住槌身上的把手,又有兩百名重甲步兵舉起巨盾掩護,

撞城槌就儼如一隻巨大的百腳蟲,開始向城門衝過去,這時城牆上的警鐘敲響了,‘當!當!當!’異常刺耳,上萬名睡在城頭上的守軍被驚醒了,他們紛紛向北城奔來。

今晚在城頭當值的主官是衛尉少卿劉政會,他已經明白大事不妙了,豐州軍在夜間發動了進攻,他急得大喊:“速去通報夏侯將軍!”

劉政會奔到城牆邊,正要探頭下望,一支箭呼嘯飛來,從他額頭上擦過,驚得他一聲冷汗,他急忙回頭喊道:“投石機拋射!”

“使君,外面看不見!”

щщщ •тт kán •c○

“看不見也給我射!”

一架架投石機吱吱嘎嘎地拉開了,黑暗中士兵們看不見城外的情形,一塊塊巨石飛射出去,毫無目標地亂砸。

千餘弓弩手奔到城垛邊,去被鋪天蓋地射來的箭矢壓制住,根本無法探身下射,此時,城下一萬豐州隋軍弓弩手列成箭陣,萬箭齊發,掩護重甲步兵撞城。

城門口內已燃起熊熊大火,火舌炙燒着包着鐵皮的大門,整個城洞內被大火和濃煙吞沒,使守軍不敢靠近城門一步,夏侯端已經趕到了,他臉色異常蒼白,因緊張而變得有些扭曲,他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豐州沒有擂鼓,沒有吹號,在夜間無聲無息地偷襲,極可能今天太原城要失守了,他立刻喝令道:“速調五千弓弩手來北城門處!”

話音剛落,一聲驚天動地般的巨響從城門傳來,“轟隆——”那種沉悶而強勁的撞擊聲彷彿來至地獄,直接撞在人的心上,讓人的心都彷彿破裂了,很多士兵受不了這種撞擊聲,捂住耳朵慘叫倒地,整個北城都在晃動,士兵們驚恐地大叫,紛紛蹲下,一架投石機身子傾斜,失去了重心,慢慢從城頭翻落,摔裂成數斷。

腳下的晃動使夏侯端也摔倒在地,他爬起身急得大喊:“快去調弓弩手!快去!”

.........

北城外,數百重甲步兵抱着撞城槌慢慢後退,他們頭頂上舉着數百面巨盾,弓箭雖然射不到他們,一塊塊巨石從城頭拋下,還是有不少重甲步兵被砸中,悶叫一聲倒地,立刻被旁邊士兵拖了下去.

重甲陌刀軍主將楊思恩也在撞城槌旁,當衆人退到二十步外,開始準備第二次衝擊,他大聲叫喊:“一!二!三!”

數百士兵同時發力,撞城槌以一種無比凌厲的力量向城門再次撞去,只聽見又是一聲驚天動地般的巨響,城門劇烈晃動,眼看後面的門閂就要撞斷,大門上面的磚石松動,紛紛掉下來,旁邊城牆也出現了巨大的裂縫。

“再來!”

楊思恩大吼一聲,隊伍再次後退,退到二十幾步外,數百重甲步兵齊聲吼叫,他們傾盡全身力量,抱住撞城槌再一次向城門猛衝而去,撞城槌上迸發出的力量彷彿連山都能撞毀。

........

就在吊橋轟然倒下不久,太原城內已開始大亂,薛氏兄弟帶領數百人衝到軍營外,點火焚燒軍營,數百頂營帳被點燃,軍營已是一片混亂,馬圈也被人打開,數千戰馬從馬圈內衝出,在大街上奔跑,薛氏兄弟的手下紛紛跑上去搶馬,也顧不得殺敵立功。

薛氏兄弟一心想抓住李元吉,率領百餘人向總管府奔去,他們剛奔到總管府,卻迎面見長史竇誕騎馬奔來,身邊竟只有不到十名侍衛。

薛深大喜,大喊一聲,百餘人一擁而上,將竇誕掀翻在地,捆綁起來,這時,一名手下奔來喊道:“大哥,李元吉率軍向南門去了。”

薛深猶豫了一下,既然李元吉手上有軍隊,那就不好去硬拼了,不過燒燬軍營,放掉戰馬,而且抓到了李淵的女婿,這些都算是功勞,他見遠處一隊士兵正向這邊奔來,便一擺手,衆人抓起竇誕向一條巷子跑去,很快便消失在黑暗之中。

太原城大街上一片混亂,到處都是士兵,大火已經將軍營吞沒,士兵們找不到隊伍,都在漫無目標地亂跑,不少士兵開始趁機砸開店鋪搶劫。

當第一聲撞城悶響傳來時,李元吉和宇文歆率領三千騎兵正好在南門,南門正緩緩開啓,李元吉心慌意亂,雖然他應該留下來指揮最後的太原保衛戰,但他已經完全放棄了太原城,他現在只有一個想法,以最快的速度逃離太原城。

“齊公慢走!”

司馬劉德威追了上來,他攔住了李元吉,急道:“現在是最關鍵的時候,齊公若逃走,軍心渙散,太原真的完了。”

李元吉一瞪眼,“誰說我要逃走,我是繞去攻擊楊元慶後營,逼他們退兵,你敢壞我大計?”

李元吉用長槊撥開劉德威的馬匹,猛抽一鞭戰馬,率領三千人向城外衝去,劉德威翻身下馬,向城頭上奔去,他站在城牆,李元慶的騎兵已經消失在黑暗之中,卻見隱隱聽見馬蹄聲向南而去,劉德威嘆了口氣,李元吉還是臨陣脫逃了。

........

豐州軍的第三次猛烈撞擊終於使城門的門閂斷裂,太原北城門轟然被撞開,後面的數千重甲陌刀吶喊着向城內衝去,密集的箭雨射在他們身上,卻無法射透他們的鎧甲,他們舉起雪亮的陌刀向數千弓兵衝殺而去。

兩裡外,楊元慶見北大門已被撞開,他揮動戰刀大喊:“殺進城去!”

“殺啊!”

三萬騎兵發動了,鋪天蓋地向太原城衝殺而去。

.......

第37章 一記反抽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54章 雨夜獻城第36章 三策選一第74章 難得一致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58章 宮亂之根第20章 君心似虎第18章 反間之計第52章 軒然大波第53章 臣的要求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4章 緊鑼部署第22章 蕭後來臨第3章 透露底線第14章 死地後生第33章 收買人心第32章 致命疏忽第48章 攻破大營第46章 落井下石第39章 李靖奇謀第62章 激戰七裡第33章 智取宜昌第9章 敵後戰線第5章 突厥野心第48章 家族之弊第13章 李密特使第31章 以刀代令第7章 兵壓關內第20章 緊急受命第9章 玄感之憂第33章 御房進諫第29章 太原王氏第43章 戰船立威第39章 水師新帥第2章 出兵風波第1章 中元前夕第59章 兄弟分權第27章 關中之變第20章 以詐對詐第84章 連夜出擊第42章 暗流洶涌第17章 李淵失言第81章 老孃不幹第23章 男扮女裝第22章 極度被動第24章 會寧戰起第9章 生死之鬥第27章 逼出水面第16章 三股勢力第18章 追根究底第8章 被迫換帥第26章 說服李靖第37章 南郡出事第25章 狹路相逢第32章 被迫西撤第23章 男扮女裝第62章 交換條件第4章 啓用暗線第55章 談婚論嫁第42章 長安科舉第102章 血戰沙場第115章 建成機會第5章 元慶回京第34章 枕戈以待第14章 龍鳳美玉第50章 平定幽州第18章 反間之計第26章 少郎何人第150章 獨孤之悟第37章 凌晨偷襲第18章 情報之思第50章 局勢漸變第20章 以詐對詐第26章 少女憫秋第4章 假手於賀第2章 先攻內部第32章 啓民提議第17章 發現契苾第80章 長孫之策第134章 發現真相第2章 世充登基第13章 引導消費第46章 棋輸一着第55章 江陵變天第38章 兩個時辰第60章 趙郡太守第30章 丹陽來客第7章 賀若之怒第26章 楊素歸來第4章 天下大變第123章 獨木難支第8章 怒極生誓第25章 關鍵人物第9章 利益之爭第46章 糧價危機第52章 人心難測第36章 返回太原第12章 裴閥老謀第27章 元家之慾
第37章 一記反抽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54章 雨夜獻城第36章 三策選一第74章 難得一致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58章 宮亂之根第20章 君心似虎第18章 反間之計第52章 軒然大波第53章 臣的要求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4章 緊鑼部署第22章 蕭後來臨第3章 透露底線第14章 死地後生第33章 收買人心第32章 致命疏忽第48章 攻破大營第46章 落井下石第39章 李靖奇謀第62章 激戰七裡第33章 智取宜昌第9章 敵後戰線第5章 突厥野心第48章 家族之弊第13章 李密特使第31章 以刀代令第7章 兵壓關內第20章 緊急受命第9章 玄感之憂第33章 御房進諫第29章 太原王氏第43章 戰船立威第39章 水師新帥第2章 出兵風波第1章 中元前夕第59章 兄弟分權第27章 關中之變第20章 以詐對詐第84章 連夜出擊第42章 暗流洶涌第17章 李淵失言第81章 老孃不幹第23章 男扮女裝第22章 極度被動第24章 會寧戰起第9章 生死之鬥第27章 逼出水面第16章 三股勢力第18章 追根究底第8章 被迫換帥第26章 說服李靖第37章 南郡出事第25章 狹路相逢第32章 被迫西撤第23章 男扮女裝第62章 交換條件第4章 啓用暗線第55章 談婚論嫁第42章 長安科舉第102章 血戰沙場第115章 建成機會第5章 元慶回京第34章 枕戈以待第14章 龍鳳美玉第50章 平定幽州第18章 反間之計第26章 少郎何人第150章 獨孤之悟第37章 凌晨偷襲第18章 情報之思第50章 局勢漸變第20章 以詐對詐第26章 少女憫秋第4章 假手於賀第2章 先攻內部第32章 啓民提議第17章 發現契苾第80章 長孫之策第134章 發現真相第2章 世充登基第13章 引導消費第46章 棋輸一着第55章 江陵變天第38章 兩個時辰第60章 趙郡太守第30章 丹陽來客第7章 賀若之怒第26章 楊素歸來第4章 天下大變第123章 獨木難支第8章 怒極生誓第25章 關鍵人物第9章 利益之爭第46章 糧價危機第52章 人心難測第36章 返回太原第12章 裴閥老謀第27章 元家之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