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隱形力量

楊元慶取出兩枚銅錢,一枚是他發行的新錢,一枚是伯大業錢,他將錢放在桌上對衆人道:“這兩枚錢大家都很熟悉,我聽說有人利用這兩枚錢在隋唐間的差價來謀取暴利,我不知在座諸位中有沒有人這樣做,我這裡要提醒大家,我已經給軍隊下了命令,嚴禁關中的大業錢進入河東,當然少量可以,每個人攜帶大業錢不能超過十吊,先警告半個月,半個月後超過千吊者將直接抓捕入獄,錢財沒收,如果商人帶了一千吊錢怎麼辦?很簡單,去買貨物入境,不要再觸犯禁令,這件事我先提醒大家了。”

一名商人道:“回稟殿下,這件事我們都有所耳聞,但我們沒有做此事,對我們來說,拿鉅額銅錢在關中行走風險太大,這件事是關中那邊的商人在做,殿下禁止大業錢入境,也就堵住了他們的門路,這件事我相信以後不會再有了。”

“好吧!既然如此,這件事我就不再說了。

楊元慶便不再提此事,話題一轉,他又笑道:“自從新錢發行以來,已經半年多了,我們手中儲備了大量兌換來的大業錢,都堆放在晉陽宮倉庫裡,本打算全部銷燬熔鑄,但聽說關中和巳蜀還在通行大業錢,我就想,與其銷燬它們,不用利用它們從關中買些物資回來,我知道你們這些大商人都有各自的門路,我想把錢交給你們,由你們替我購進物資,什麼物資都可以,糧食、油鹽、布匹、茶葉、絲綢、牛羊、木材等等,這件事辦得好,我會記下你們的功勞,怎麼樣?”

十五名商人大眼瞪小眼,他們現在才明白楚王找他們來做什麼,剛纔說了半天讓他們激動的話,原來竟然是讓他們去掏唐朝的家底以他們的門路不是不可以辦到,只是一旦被唐朝查獲,就會面臨扣人扣貨的危險,當然貨物風險與他們無關,但人和騾馬的損失卻是他們的,這裡面蘊藏着極大的風險。

沉默良久,那名資歷最老的商人道:“殿下,這樣做會有很大的風險,我餌擔心……”

不等他說完,楊元慶一擺手打斷了他的話,淡淡道:“你們都是河東郡有名的大商家和關隴商貿緊密我是外行不懂得怎麼迴避風險,但你們應該知道,這件事你們回去商量吧!錢過兩天就會從太原運到,我等待你們的好消息。”

……

十五名商人都無可奈何地回去了,裴文靖臨時有事先去處理,議事堂內只剩下搔元慶和杜淹兩人。

在楊元慶和衆商人談話之時,杜淹基本都沒有多言,但他心中卻有很多憂慮直到此時他才小心翼翼道:“不瞞總管,其實我也覺得這件事風險很大,一旦唐朝發現他們確實會遭遇很大的危險。”

楊元慶對這個風險並沒有太放在心上,他笑了笑道:“這件事杜太守就不用替他們操心了,他們都是成了精的商人,他們知道該怎麼迴避風險,他們絕對不會把自己陷入到危險境地,比官府要懂得多,所以很多事情不妨交給他們去做,他們會做得更好。”

杜淹見楊元慶胸有成竹,而且這件事已經定下來了,他擔憂也沒有意義,他又想到另一件事,道:“其實我真正擔心的是商會,這會使商家團結起來,將來他們擰成一股繩和官府對抗,這些商人都很有頭腦,世故精明,如果是一盤散沙,官府很好對付他們,殺一個,其他都怕了,可商會就不一樣,他們有足夠的財力物力和官府對抗,如果被唐朝拉攏過去,那更是一大隱患,總管,我確實不太贊成讓他們成立商會。”

楊元慶端着茶碗微微冷笑一聲,“你想得太多了,也太遠了,自古以來,民不聊生纔會奮起造反,幾時聽說過商人造反?商人是精明人,他們要的是利,而不是權,如果他們擰繩和官府對抗,那只有一個可能,貪官污吏逼得所有商人都走投無路,他們纔會反抗,這樣不很好嗎?給御史一個線索。”

或許是覺得自己的語氣有點太重,楊元慶又緩和一下口氣笑道:“杜太守,我明白你的擔憂,我也相信,每個太守都會有同樣的擔憂,但你也要想到,在爭奪天下之時,商人是一股絕對不可忽視的力量,他們掌握着大量的錢財,只是他們沒有地位,又很低調,所以沒有多少人注意到他們,他們是一股隱形的力量,我讓他們組建商會,再給他們一點甜頭,樹立一個重商的形象,這樣商人們就會爲我效力,而不是向唐朝效力,杜太守,以後你修橋無錢,辦學無糧,就去找商會,讓他們自只去攤派,這不比你挨家挨戶去敲門動員要好嗎?”

杜淹默默地點了點頭,他有點明白楊元慶的意思了,亂世時要充分利用商人的力量,等他們強大了,肥壯了,再考慮新的手段,這就如放水養魚,總有一天,肥大的魚兒終究會成爲統治者的盤中之餐……

……

河東城西有一所佔地十畝的大宅,這是河東大商人張元重的宅子,也就是那個資歷最老的商人,按照隋朝的房宅令,商人其實是沒有資格住這樣大的宅子,再有錢也只能住佔地一兩畝的小宅。

只是因爲戰亂,律令已經沒有太大約束力,所以張元重纔買下了這座佔地十畝的大宅,其實以他的財力,住百畝巨宅也沒有問題,但他不敢招搖,這十畝大宅還頂着很大的風險,也是因爲杜淹和裴元靖都爲新任官員,還顧不上管他住宅違規之事。

在張元重的正堂內,十五名大商人都聚集一堂,商議今天楊元慶交給他們的任務。

一名商人道:“我估計朝廷儲積的那些大業錢都要以數千萬來算,一旦大量的錢涌入唐朝,買走貨物,就會形成錢賤物貴的局面,物價暴漲,唐朝就會立刻發現是我們在搗鬼,一道旨意下來,所有河東商人統統抓捕,大家說該怎麼辦?”

另一名王姓商人卻道:“其實也沒關係,關中的糧食物資很大程度上是從巳蜀過來,我們只要控制一下購買量,不要一下子涌進去狂買,而是以細水長流方式購貨,最終抽乾的是巳蜀,而不是長安,他們的物價也是一點點地上漲,朝廷體會不到,這樣堅持半年,購貨量就相當可觀了。”

那名姓李的商人點點頭笑道:“老王說得對,關鍵是手段要巧,我建議開始時不要碰糧食,糧食和油鹽這些東西太敏感,容易引起注意被唐朝發現,可以從布匹、綢緞、茶葉、木材、牲畜、藥材這些東西入手,而且也不要大規模商隊的去採購,把商隊打散,一部分走潼關,一部分走蒲津,還有一部分走關內,這樣就不容易被發現,說不定唐朝還很高興,貿易繁榮,商稅大增,錢滾滾而來,等最後差不多了,我們再集中力委買糧食,一走了之,管他關中的天塌下來。”

張元重點了點頭,對衆人緩緩道:“其實辦法是有的,實在不行,就讓關中那幫商人送貨上門,我們就地採購,不也一樣沒有風險嗎?我之所以在楚王面前抱怨危險,其實是想讓楚王再給我們一點好處,比如完成這件事後,我們都能得封勳官,那我們就能名正言順地坐馬車、買宅、娶妾,不用整天提心吊膽地過日子,大家說是不是?”

衆人都笑了起來,紛紛豎起拇指,“還是老張想得遠!”

張元重又苦笑一聲道:“其實說老實話,楚王已經很不錯了,許諾恢復商人的民籍,去除所有歧視商人的規定,準我們成立商會,當然也需要我們付出,這麼多年來,我們只管自己斂財,像鼴鼠一樣住在地下,錢再多又什麼用,能享受嗎?沒有享受,還招人罵,被人歧視,鄉紳之所以有名望,是他們善待本鄉人,扶助孤寡老人,今天聽楚王稱我們爲紳賈,當時我臉就有點紅,各位,這個‘紳’字我們還當不起啊!”

衆人都默默無語,張元重說得很對,光想得到而不肯付出,是不可能得到別人尊重,前段時間大量移民來河東郡,各鄉名門望族紛紛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但他們這些商人卻一個個縮到一邊,沒有人肯出頭,難怪招人恨。

一名商人嘆道:“其實我也想過,應該關注一下那些流離失所的饑民,但又感覺我一個人的力量太渺小,而且我也覺得就我一人出錢出力,別人卻不動,有點太吃虧了,所以只是想一想,而沒有付諸現實。”

張元重笑道:“所以楚王才建議我們成立商會,以商會的名義去做,所耗錢糧大家分攤,其實每家也不多,效果卻很好,我建議我們今天就成立商會。”

張元重想得很好,今天在他府中成立商會,那麼會主就是他張元重莫屬了。

“那楚王交代的事情怎麼辦?”

“太原的錢估計要兩三天後才能運來,我們成立商會後,便可以制定計劃,然後分工協作,這樣把風險降鋒最低。”

第55章 兩萬誘餌第35章 狡雄世充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5章 意外來客第34章 枕戈以待第17章 爭奪鐵礦第74章 隋唐大戰(四)第66章 羅家有喜第89章 隋唐大戰(十九)第11章 合縱遇挫第31章 蠅頭小利第52章 軒然大波第138章 井陘殲敵第35章 鐵血柔情(上)第28章 遷都試探第29章 風過雁門第13章 齊王軍師第35章 亡國之恨第27章 義成公主第10章 通風報信第37章 疑兵之計第50章 縣衙對質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48章 江都驚魂(中)第12章 河內對策第20章 世充密使第94章 紫河鬼谷第21章 生俘雄信第21章 京城來人第5章 公主請客第32章 龍有逆鱗第134章 發現真相第89章 隋唐大戰(十九)第15章 楊府爭權(上)第3章 風雨前夜第6章 出乎意料第37章 內廷獻策(下)第120章 絕妙好計第2章 宇文義子第53章 暗通消息第33章 跨境剿匪第6章 發現端倪第25章 不速之客第18章 反間之計第12章 先鋒玄霸第55章 兩座崔府第45章 援軍到來第9章 仁壽宮變(一)第4章 佳夕如夢第14章 長孫求救第26章 柴紹心機第21章 北原謀生第9章 敵後戰線第11章 新官上任第33章 大軍壓境第13章 城中暗流第69章 一觸即發第39章 巡視塞北第20章 絕戶之計第32章 龍有逆鱗第25章 野心泄露第50章 局勢漸變第19章 關隴雙貴第5章 深藏不露第67章 當即立斷第19章 夜審出塵第42章 人棄我用第24章 略施小計第9章 生死之鬥第3章 勸降建德第4章 客棧新友第15章 化繁爲簡第10章 一路追殺第28章 迎頭痛擊(下)第54章 兵臨城下第36章 連夜撤軍第14章 太守師道第25章 初有收穫第89章 隋唐大戰(十九)第37章 疑兵之計第25章 血戰大利(下)第10章 反間之計第53章 七星寶刀第40章 禍水東引第12章 初到突厥第20章 一夜軍變第135章 泄露天機第47章 雁門初戰第27章 留條後路第50章 白衣渡江第28章 迎頭痛擊(下)第19章 勢力擴張第23章 南華梟雄第23章 唐廷決策第126章 唐使到來第53章 暗通消息第14章 太守師道第50章 夜營危機第16章 三股勢力第104章 生死存亡
第55章 兩萬誘餌第35章 狡雄世充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5章 意外來客第34章 枕戈以待第17章 爭奪鐵礦第74章 隋唐大戰(四)第66章 羅家有喜第89章 隋唐大戰(十九)第11章 合縱遇挫第31章 蠅頭小利第52章 軒然大波第138章 井陘殲敵第35章 鐵血柔情(上)第28章 遷都試探第29章 風過雁門第13章 齊王軍師第35章 亡國之恨第27章 義成公主第10章 通風報信第37章 疑兵之計第50章 縣衙對質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48章 江都驚魂(中)第12章 河內對策第20章 世充密使第94章 紫河鬼谷第21章 生俘雄信第21章 京城來人第5章 公主請客第32章 龍有逆鱗第134章 發現真相第89章 隋唐大戰(十九)第15章 楊府爭權(上)第3章 風雨前夜第6章 出乎意料第37章 內廷獻策(下)第120章 絕妙好計第2章 宇文義子第53章 暗通消息第33章 跨境剿匪第6章 發現端倪第25章 不速之客第18章 反間之計第12章 先鋒玄霸第55章 兩座崔府第45章 援軍到來第9章 仁壽宮變(一)第4章 佳夕如夢第14章 長孫求救第26章 柴紹心機第21章 北原謀生第9章 敵後戰線第11章 新官上任第33章 大軍壓境第13章 城中暗流第69章 一觸即發第39章 巡視塞北第20章 絕戶之計第32章 龍有逆鱗第25章 野心泄露第50章 局勢漸變第19章 關隴雙貴第5章 深藏不露第67章 當即立斷第19章 夜審出塵第42章 人棄我用第24章 略施小計第9章 生死之鬥第3章 勸降建德第4章 客棧新友第15章 化繁爲簡第10章 一路追殺第28章 迎頭痛擊(下)第54章 兵臨城下第36章 連夜撤軍第14章 太守師道第25章 初有收穫第89章 隋唐大戰(十九)第37章 疑兵之計第25章 血戰大利(下)第10章 反間之計第53章 七星寶刀第40章 禍水東引第12章 初到突厥第20章 一夜軍變第135章 泄露天機第47章 雁門初戰第27章 留條後路第50章 白衣渡江第28章 迎頭痛擊(下)第19章 勢力擴張第23章 南華梟雄第23章 唐廷決策第126章 唐使到來第53章 暗通消息第14章 太守師道第50章 夜營危機第16章 三股勢力第104章 生死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