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三思後行

房玄齡的住宅離秦王府不遠,相距不過百步,這是李世民特地給他買下的一座民宅,佔地五畝,雖然不是豪門巨宅,但也綠樹成蔭,幽靜清雅,房玄齡深爲喜愛。

一早,房玄齡匆匆從府中出來,在臺階前,兩名王府侍衛正牽馬等着他。

“不好意思,讓兩位久等了。”房玄齡抱拳笑道。

“不敢,是我們打擾先生休息,先先請吧!”

兩名侍衛將戰馬牽上前,房玄齡翻身上馬,向秦王府而去,相距不過百步,三人很快便到了王府。

這時,卻迎面見唐風副統領王太從府中出來,房玄齡的臉立刻沉了下來,昨晚他和長孫無忌喝酒,說了不少話,儘管長孫無忌沒有明說,但房玄齡猜到了一點點內幕,秦王可能幹了天大的蠢事。

這讓房玄齡又驚又怒,又極爲擔憂,這件事秦王居然沒有和他商量,他幾乎一夜未眠,無論如何他要勸說秦王。

“房先生,早啊!”

王太雖然對小民心狠手毒,但他卻不敢招惹房玄齡,他知道秦王尤其信任這位瘦成一把骨頭的文士,惹着了他,自己的小命都可能保不住。

王太諂媚的笑容讓房玄齡更加反感,他重重哼了一聲,不理睬他,快步走進府了,王太愣在那裡,半天沒有明白髮生了什麼事。

外書房中,李世民正揹着手焦慮地來回踱步,他剛剛得到一個緊急情報,太子和楊元慶的談判中,楊元慶要求把赤嶺和連雲山以西的土地劃給隋朝,同時,東面以襄陽爲界,隋軍佔領整個中原。

看似唐朝吃虧不大。但這個消息卻讓李世民出了一身冷汗,他很清楚楊元慶的目的,隋軍已經佔領了河西,割走赤嶺以西,就是爲了徹底斷絕唐朝的戰馬來源。

以襄陽爲界,也就是斷絕了關中和荊襄的直接聯繫,要麼轉道漢中,要麼轉道巴蜀。轉道巴蜀太遠。轉道漢中又路途艱難,很難實現大規模軍隊和物資調動。

李世民心急如焚,他想去找父皇,可以又擔心觸怒父皇,他這個消息從哪裡得來?令李世民左右爲難。

這時,門外有侍衛稟報。“殿下,房先生來了。”

李世民精神一振,他就在等房玄齡的到來。“快請進!”

門開了,房玄齡快步走了進來,他知道李世民這麼早把自己請來。必然有急事,連忙躬身施一禮,“參見殿下!”

“先生不必多禮,請坐!”

李世民請房玄齡坐下,又讓命侍女上了茶。這才把他得到情報詳細地告訴了房玄齡。

房玄齡眉頭一皺,“這……楊元慶狠毒啊!”

“唉!”李世民嘆了口氣,“其實楊元慶要什麼百萬糧食、五十萬錢都不過是障眼,他真正的目的是通過談判,從戰略上切斷我們戰馬來源和荊襄通道,如果我沒有猜錯,最遲半年,他就要大舉進攻關中,令我憂心啊!”

房玄齡沉思片刻,便問道:“那殿下準備怎麼應對?”

“我想去找父皇談這件事,讓他拒絕隋朝的要求,可我又擔心父皇懷疑我的消息來源,引起他的震怒,令我得不償失,一面是軍國大事,另一面是我的機密,兩下爲難啊!”

這件事令李世民心中着實左右爲難,他向房玄齡望去,希望房玄齡能替他拿定主意。

這時,房玄齡倒想起那件要命之事,可怎麼說此事呢?想了想,他含蓄地說道:“殿下,軍國利益要保,但個人利益也要保,關鍵是怎麼平衡,更重要是不能在重大問題上做蠢事。”

李世民聽出房玄齡話中有話,不由警惕地看了他一眼,“先生這話是什麼意思?”

房玄齡嘆了口氣,“殿下應該明白我的意思,殿下,你真的不應該。”

李世民臉色慢慢陰沉下來,他聽懂房玄齡是在指什麼?半晌,李世民冷冷道:“是長孫無忌告訴你的嗎?”

房玄齡心中大急,站起身在李世民面前跪下,“殿下,此事不能做,這不僅會毀了殿下一世英名,還會落下千古罵名,楊峻、楊嶸教訓還不深刻嗎?殿下,其實辦法很多,真的不用出此下策啊!”

李世民閃過一絲惱火,長孫無忌竟然敢把這件事泄露出去,他瞥了一眼房玄齡,想起了他的才智,既然已經知道,那就索性聽聽他的意見。

李世民剋制住了內心的惱火,厲聲道:“那你說,還有什麼辦法可以挽回大唐?現在大唐危在旦夕,朝廷綏靖派當道,企圖以求和來苟延殘喘,可楊元慶肯嗎?他扼斷河湟和襄陽,就是爲了下一步大舉攻唐做準備,現在唯有和隋朝抗爭纔有出路,可父皇偏偏要奪我軍權,在大唐如此危難之時,只有我登基纔可能挽回敗局,你說除此之外,還有什麼辦法?”

“殿下可以發動兵變,逼聖上退位,這難道不是辦法?”

“那有這麼容易,你以爲我能控制多少軍隊?名義上是我的勢力,可實際上軍權在父皇手中,軍隊可能會支持我嗎?”

“殿下,兵變不需人多,尉遲恭一人足矣,關鍵是機會,殿下可以想辦法創造機會,就算被奪去軍權也無妨,只要殿下手中握有唐風,它勝過三萬軍,可以完全利用唐風創造機會,殿下,就是不能做有違人倫之事,不能啊!殿下。”

房玄齡連連磕頭,聲淚俱下,李世民有點動心了,倒不是什麼有違人倫說服了他,而是長孫無忌泄露消息給房玄齡,讓李世民警惕起來,他意識到了巨大的風險。

“這件事讓我再考慮考慮,你起來吧!”

李世民又坐了下來,問道:“我剛纔問你之事,我要不要向父皇建議停止籤合約?”

房玄齡沒有坐下,站在下首,他搖了搖頭,“殿下,籤合約的事,卑職認爲聖上不會再接受你的建議,他現在一心停戰,只要不涉及錢糧,任何條件他都能接受,正如殿下所言,確實是得不償失,而且很有可能,聖上會取消唐風。”

李世民渾身一震,房玄齡的話頓時提醒了他,如果父皇取消唐風,那可不僅是得不償失的事情,那會讓他一無所有,而且房玄齡說得對,父皇不會再聽他的任何建議。

李世民點了點頭,“我明白了,你去吧!我想一個人考慮考慮。”

“卑職告退!”

房玄齡慢慢退了下去,李世民站在窗前,一直望着房玄齡走遠,這才喝令道:“來人!”

一名侍衛快步走進屋,“請殿下吩咐。”

“去把長孫無忌給我叫來!”

侍衛心中一驚,秦王從來不會直呼一個人的名字,現在居然直呼長孫無忌,可見秦王心中十分惱怒。

他連忙轉身出去了,李世民心中確實惱怒,這麼重大的事情,長孫無忌竟然給他泄露了,這還了得,他越想越恨,指節都捏得發白。

這時,門外傳來了長孫無忌的聲音,“殿下,卑職來了。”

“進來!”

長孫無忌走了進來,躬身施一禮,“參見殿下!”

他心中也有些忐忑不安,剛纔侍衛悄悄告訴他,秦王發怒了,長孫無忌不知出了什麼事,一早他把情報給李世民時,他還很高興,怎麼見了房玄齡後就發怒了,難道是……

長孫無忌忽然想起昨晚他和房玄齡喝酒之事,似乎他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長孫無忌頓時驚出一身冷汗,心中更加惶恐不安。

李世民負手站在窗前,沒有回頭,只是冷冷問道:“你昨晚給房玄齡說了什麼?”

長孫無忌的頭開始變大了,果然是那件事,他嘴脣動了動,低聲道:“卑職……沒有說什麼?”

“你大膽!”

李世民勃然大怒,居然還敢不承認,他霍地轉身,從桌上拾起硯臺,向長孫無忌狠狠砸去。

‘啪!’一聲,硯臺正砸在長孫無忌額頭,硯臺飛彈出去,裂成數塊,鮮血從長孫無忌的額頭上留下,劇烈的疼痛使長孫無忌幾乎要暈過去。

但他還是挺住了,立刻跪了下來,“殿下,卑職知錯。”

他終於承認了自己說露口風,李世民見他滿頭鮮血,怒氣稍稍平息一點,但依然指着他發狠地斥罵:“這是什麼事情,難道你還不知道?你居然泄露出去,是害死我嗎?”

此事只有三個人知道,一個是王太,他從前是李世民的親兵校尉,深得李世民信任,其次便是長孫無忌,長孫無忌不僅和李世民一起長大,而且還是他的內兄,所以也是絕對信任。

長孫無忌用袍袖捂住額頭上的傷口,深深低下了頭,李世民又回頭望着窗外,努力讓自己恢復理智,過了良久,他才冷冷道:“這件事暫停,把所有知情人全部殺掉,除了你和房玄齡,不得再有任何人知道此事。”

長孫無忌微微鬆了一口氣,其實他也不是很贊成這件事,他立刻答應:“卑職立刻去做!”

停一下,李世民又令道:“還有宮中李公公,要不惜一切代價收買他。”

“卑職明白了。”()

第40章 釜底抽薪第28章 盛名之禍第2章 世充登基第33章 緣定三生第24章 酒樓告別第11章 河北梟雄第111章 意外發現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18章 兩肋插刀第93章 隋唐大戰(二十三)第137章 嚴厲警告第11章 仁壽宮變(三)第34章 知己知彼第29章 豐都事件第1章 初入楊府第37章 被迫南撤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147章 意外消息第33章 攻城前夕第27章 各有心思第59章 暗度陳倉第40章 意外之禮第68章 羅藝之慮第35章 被俘權相第35章 弓如霹靂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5章 敦煌布棋第11章 興風作浪第34章 微服私訪第27章 監察御史第8章 夜襲敵哨第25章 分憂之臣第47章 關隴暗箭第25章 不速之客第7章 楊廣之憂第80章 長孫之策第10章 糧船不到第52章 請君入甕第43章 苛刻條件第46章 棋輸一着第2章 聖旨東至第14章 長孫求救第11章 鐵腕奪位第46章 糧價危機第2章 聖旨東至第10章 矛盾激化第108章 兩線反擊第47章 江都驚魂(上)第33章 威震突厥(中)第58章 宮亂之根第27章 義成公主第83章 事態嚴重第52章 最後一名隋軍第86章 隋唐大戰(十六)第16章 紅影驚現第5章 出海遠征第28章 馳援代州第36章 走出迷惘第14章 三面受敵第50章 白衣渡江第6章 戰前會議第20章 絕戶之計第38章 微服私訪第76章 裴府問策第31章 裂痕初現第31章 軍機決策第11章 鐵腕奪位第18章 舊情難動第40章 意外之禮第16章 館驛見賢第22章 極度被動第52章 死不瞑目第3章 勸降建德第4章 露出破綻第131章 鄭家尋路第93章 隋唐大戰(二十三)第7章 羅藝告密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43章 郢州祭母第16章 館驛見賢第27章 留條後路第4章 佳夕如夢第131章 鄭家尋路第34章 京城來信第40章 敏秋賑災第6章 王府夜話第6章 夜襲柔遠第35章 越境事件第95章 隱患爆發第5章 出海遠征第20章 絕戶之計第95章 隱患爆發第16章 楊府爭權(下)第6章 牽制荊襄第17章 隋胡大戰(上)第41章 弟高一籌第73章 計賺敵降第3章 神秘使臣第55章 借風夜襲第4章 等待消息
第40章 釜底抽薪第28章 盛名之禍第2章 世充登基第33章 緣定三生第24章 酒樓告別第11章 河北梟雄第111章 意外發現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18章 兩肋插刀第93章 隋唐大戰(二十三)第137章 嚴厲警告第11章 仁壽宮變(三)第34章 知己知彼第29章 豐都事件第1章 初入楊府第37章 被迫南撤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147章 意外消息第33章 攻城前夕第27章 各有心思第59章 暗度陳倉第40章 意外之禮第68章 羅藝之慮第35章 被俘權相第35章 弓如霹靂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5章 敦煌布棋第11章 興風作浪第34章 微服私訪第27章 監察御史第8章 夜襲敵哨第25章 分憂之臣第47章 關隴暗箭第25章 不速之客第7章 楊廣之憂第80章 長孫之策第10章 糧船不到第52章 請君入甕第43章 苛刻條件第46章 棋輸一着第2章 聖旨東至第14章 長孫求救第11章 鐵腕奪位第46章 糧價危機第2章 聖旨東至第10章 矛盾激化第108章 兩線反擊第47章 江都驚魂(上)第33章 威震突厥(中)第58章 宮亂之根第27章 義成公主第83章 事態嚴重第52章 最後一名隋軍第86章 隋唐大戰(十六)第16章 紅影驚現第5章 出海遠征第28章 馳援代州第36章 走出迷惘第14章 三面受敵第50章 白衣渡江第6章 戰前會議第20章 絕戶之計第38章 微服私訪第76章 裴府問策第31章 裂痕初現第31章 軍機決策第11章 鐵腕奪位第18章 舊情難動第40章 意外之禮第16章 館驛見賢第22章 極度被動第52章 死不瞑目第3章 勸降建德第4章 露出破綻第131章 鄭家尋路第93章 隋唐大戰(二十三)第7章 羅藝告密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43章 郢州祭母第16章 館驛見賢第27章 留條後路第4章 佳夕如夢第131章 鄭家尋路第34章 京城來信第40章 敏秋賑災第6章 王府夜話第6章 夜襲柔遠第35章 越境事件第95章 隱患爆發第5章 出海遠征第20章 絕戶之計第95章 隱患爆發第16章 楊府爭權(下)第6章 牽制荊襄第17章 隋胡大戰(上)第41章 弟高一籌第73章 計賺敵降第3章 神秘使臣第55章 借風夜襲第4章 等待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