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江山如棋(一)

李思業將自己關在房中已經整整兩天,卻急壞了一衆下屬,大夥兒聚在門口,議論紛紛,皆不知出了何事?唯有元好問心知肚明,卻又有口難言,李思業把一切都告訴了他。卻又命令他在未做出最後決定前,不許給任何人透露宋國來人之事。

元好問卻明白,主公終於將面對他這一生中最大的挑戰:進攻故國,而且是以金國的名義,幫助丁大全奪取趙宋的江山,人倫道德與雄圖霸業兩難顧全,本想滅金後再動手,不料機會卻來得這麼快。

門開了,送飯的晁虎從房內走出,衆人一擁而上,將他團團圍住。

“到底出了什麼事?主公將自己關在房中,竟整整兩日,晁虎你快給大夥兒說說,真是急死人!”

“難道總管生病了嗎?我們都不是外人,晁虎,你不妨明言。”

......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無數雙焦急的目光幾乎要將晁虎割成碎片。

晁虎急得面色通紅,大滴大滴的汗珠從額頭上流下來,他雙手抱拳,團團施一禮道:“各位大人,且饒了我吧!我真不知出了何事?我也只是將飯放在外間,主公的面我也沒見着。”

衆人那裡肯信他,七嘴八舌硬逼他將實情說出,就在晁虎被逼得將哭出來的時候,突然,四周都安靜下來,晁虎順衆人目光看去,卻發現不知何時,房門已經打開,李思業已經出現在門口,他臉色有些蒼白,頭髮凌亂,但眼睛裡卻有着從未有過的堅定和執着。

元好問的心絃驀地一鬆,看來主公已經解開心結。

李思業抱歉地笑了笑,向衆人拱拱手道:“讓大夥兒擔心了,我已經沒事了,大夥兒回去吧!”

說着,又暗暗向元好問施了眼色,元好問會意,便笑道:“看主公的樣子,定是兩夜未睡,既然主公無事,我們就早些散了,讓他好好休息。”

衆人聽他說得有理,只得帶着一肚子的狐疑一一告辭而去,元好問只滑了腳,又掉頭返回,推門進了李思業的房中。

“裕之請坐!”李思業隨手拉過一張椅子,吃力地坐下,但兩眼卻炯炯有神,目光深邃。

元好問卻不理他,先推開窗,讓新鮮的空氣和大片陽光撲入房中,這才坐下笑道:“說吧!你是決定出兵還是不出兵?”

李思業微微笑道:“不僅要出兵,我還準備從襄陽入川,將蒙古人趕出四川,既然天地做棋盤,就讓我與蒙哥、忽必烈好好博亦一番。”

這便是李思業作的最終決定,分兩步走,奪取襄陽,隨後入川,完成對宋國的戰略包圍。

“那丁大全呢?你難道就眼睜睜地看着奪取宋國的江山?”

李思業一陣大笑:“若他不奪取宋國的江山,我還真下不了這個決心南下,一個跳樑小醜,能成何大事?就算成功了,也是爲我做的嫁衣。”

說到這,李思業目光異常堅定,他一字一句、擲地有聲:“既然歷史是由勝利者所書,那就讓我來寫!”

中興二年一月,準備充足的李思業改變戰略,命李思齊率二十萬武仙軍降卒,扮作振威軍主力,突然越過宋、金邊境,浩浩蕩蕩向襄陽猛撲過去,正在病中的襄陽制置使杜杲大驚,一面向朝廷求救,另一面命副使呂文德將軍民撤回城中,利用高大堅固的城牆防禦金兵進攻。

整個襄陽府北,整個漢水西岸,籠罩着戰爭的陰雲,一隊隊士兵沿着漢水正沉默而疾速地行軍,隊伍遮天蔽日,看不見頭,也看不見尾,槍尖、戰刀及火銃在寒冷冬日的陽光照射下,閃着金屬特有的光澤,身上穿着厚厚的黑色鎧甲,胸口上掛着軍牌,上方繡有一隻雄鷹,欲展翅高飛。

這是振威軍的軍服,可它們的主人,就在幾個月前,還被蒙古軍打得望風而逃,四十萬武仙軍幾乎是一半投降了蒙古人,一半投降了振威軍,在蒙古人那裡,他們彷彿脫胎換骨一般,搖身爲一支勁旅。可在振威軍也是一樣,有充足的糧餉,有軍功的重獎,有嚴明的軍紀,這支曾被打得落花流水的降卒赫然也成了威猛之師,他們已經不是武仙軍,而是振威軍新改編的鷹揚衛和金猊衛。

隊伍經過了一個又一個的村莊和城鎮,所過之處,秋毫不犯,宋國的百姓起初是害怕、逃跑,但漸漸地,百姓們不再躲避,甚至還走到村口,打量這支奇怪的軍隊,他們穿的並不是金國的軍服,但卻從金國方向而來,他們的將領大多是漢人,說着同樣的語言,直到一名獨臂將軍告訴村中父老,他們不是金兵,他們山東,是漢人的軍隊。

於是,消息象長了翅膀一般,從一個村舍傳到另一個村舍,終於傳進了襄陽城。

李思齊的前軍離襄陽城已不足十里,前軍主帥是宋涌泉,這位獨臂將軍正默默地注視着故國的土地,心潮起伏、感慨萬分,誰會想到,這位當年的宋國小兵,竟有一天會率領千軍萬馬前來攻打自己的故國。

一匹快馬從遠方飛速弛來,傳令兵高高舉起一支銀色的令箭,大聲喊道:“宋將軍,上將軍有令,命你即刻去見他。”

李思齊的在襄陽城北面五十里處安營紮寨,一路累壞的李思齊靜靜地躺在一輛馬車上,顯得蒼白、虛弱,他仰望宋國的藍天、白雲,貪婪地嗅聞這片溫暖而熟悉的土地,他的思路越想越遠,他彷彿看見未來的征戰之路,踏着鮮血之路,爲了勝利,一步步慘烈地、艱難地向前邁進,在那刀光劍影、戰火硝煙的盡頭,那便是和平,一個嶄新的帝國將屹立在天地之間,沒錯,和平,他離和平已經越來越近。

急促的馬蹄聲打斷了他的思路,數十匹戰馬簇擁着一匹黃驃馬奔來,馬上騎士獨特的騎馬姿勢讓李思齊一下子坐起,眼中閃過一絲溫暖,是宋涌泉來了,在熊耳山三十宋兵中,數他二人的交情最厚,宋涌泉飛身下馬,雖是獨臂,卻毫不遜色健全之人。

“思齊,可是你找我?”老遠,宋涌泉便看見了李思齊。

“是的,來!坐下說話。”

很快有親兵放置好桌椅,宋涌泉望着不遠處的滔滔漢江,感慨道:“我做夢也沒想到,我們會以這種方式返回故國,我有些羞愧,思齊你呢?”

李思齊笑笑道:“這就要看你是怎樣看待它,你是以金軍的身份來,還是以振威軍的身份來,我想到的是後者,所以我並沒有羞愧感,以戰爭來換取和平,這是一條必經之路。”

宋涌泉沉默不語,片刻,他又突然問道:“思齊,我想問你一件事。”

“你說”

“我們主公”他遲疑了片刻,還是終於說出:“他究竟準備何時滅掉金國稱帝?”

李思齊凝望着漢江,半晌,他才緩緩道:“我以爲快了,結束這場戰役,他就該動手對付女真貴族,最多不會超過兩年,或許更快,你就等着看好了。”

“那這場戰役究竟該怎麼打,我一頭霧水,按理,應該先打忽必烈,平定中原後,再對付宋國,可現在好象全然不是這麼回事,竟然是兩線作戰,我們能支持得住嗎?”

“這便是我叫你來的原因,我有話要對你說,本來我也困惑,直到臨行時,主公特地來找過我,我才恍然大悟。”

“他說什麼?”

李思齊一笑,面上露出詭秘的笑容:“我們此來,只是是佯攻襄陽!”

“佯攻?”宋涌泉愣住了,派二十萬軍南下,竟然只是佯攻。

“是!主戰場其實還在中原,難道你沒看出來,跟我們出征的都是武仙軍降卒嗎?我們真正的振威軍卻一個也沒跟來。”

“這是什麼緣故?”這也是宋涌泉疑惑很久的問題,他突然恍然大悟,幾乎要喊出來:“難道我們佯攻襄陽,就是要誘忽必烈出洛陽全殲之嗎?”

“你只說對一半,其實主公的最終目的還是要攻下襄陽,打忽必烈不過是想贏得戰略上的主動。”

見宋涌泉目光茫然,李思齊暗暗搖頭,他怎麼可能理解主公精心佈置的大手筆呢?戰術、政治、戰略各種原料調成一盤大餐,或許,只有打到最後,他纔會明白。便拍拍他肩膀笑道:“總之,你聽我命令便是,現在,我命你立即退兵,與我合兵一處,讓我們靜觀臨安的政局變化。”

且不說李思齊在襄陽圍而不打,在洛陽,果然如李思業所安排,忽必烈發現金兵大舉進攻宋國,他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極好的戰機,命大將史天澤與大將兀良合臺分兵兩路,各率五萬軍,一南一北,閃電般向金都南京夾擊而去,但在鄭州附近卻遭到了振威軍主力的伏擊,自此,蓄積了半年的中原大戰正式拉開了序幕——

新書預告:

一個現代人穿越到唐朝天寶初年,先從商,後跟隨楊國忠的崛起,一步一步走入唐朝政治,逐漸位居相位,最後撲滅了安史之亂,但他又何去何從,是登上凌煙閣,還是走自己的路。

新書《天寶富家翁》,金秋十月登場,望各位新老讀者收藏,本書保證筆鋒嚴謹,情節曲折,尊重歷史,適度YY。再加語言生動有趣。

第6章 德州易手第15章 殺雞儆猴(上)第31章 北方來使第34章 金都之旅(八)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9章 關中毒刺(一)第7章 吞噬金國(七)第9章 愛恨情仇第31章 琉求試航(下)第11章 關中毒刺(三)第9章 聲名鵲起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15章 飲馬江南(二)第14章 移民風波(下)第14章 高等官學第1章 饑荒之禍第2章 風起雲涌(二)第13章 科舉發榜(下)第29章 金都之旅(二)第8章 艱難創業第2章 天上餡餅第6章 分道揚鑣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14章 思業降妖第25章 織布工場(下)第14章 移民風波(下)第12章 血戰密州(下)第7章 圍魏救趙第3章 風起雲涌(三)第12章 宋國密使第19章 渤海戰略(二)第4章 行商新主第1章 落草爲寇第15章 飲馬江南(二)第8章 吞噬金國(八)第35章 金國來使(上)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5章 蕭府疑雲第19章 渤海戰略(二)第19章 江山如棋(七)第34章 皇宮國宴(下)第12章 毒殺大汗第32章 身份暴露第6章 科舉考試(一)第13章 再見舊人第30章 大宋廟堂(三)第4章 徐州會戰(四)第5章 吞噬金國(五)第33 章 金都之旅(六)第32章 金都之旅(五)第15章 山東格局第7章 科舉考試(二)第12章 思業娶親第9章 銅礦新脈第7章 計取李文第19章 江山如棋(七)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13章 擦槍走火(二)第10章 小乙小乙第3章 徐州會戰(三)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2 章 吞噬金國(二)第12章 擦槍走火(一)第10章 蒲家撤資第3章 巨賈賞識第35章 形勢急轉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4章 吞噬金國(四)第33 章 金都之旅(六)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16章 飲馬江南(三)第21章 渤海戰略(四)第14章 奸雄之色第6章 科舉考試(一)第11章 海權思想第9章 風起雲涌(九)第20章 渤海戰略(三)第6章 風起雲涌(六)第1章 落草爲寇第9章 爾虞我詐第1章 城破家碎第4章 徐州會戰(四)第7章 被逼釀酒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8章 蛇吞大象第5章 組建內務府第31章 北方來使第1章 視察新港(上)第17章 飲馬江南(四)第21章 江山如棋(九)第4章 風起雲涌(四)第5章 組建內務府第32章 金都之旅(五)第18章 發行報紙(上)第6章 分道揚鑣第6章 重獲自由第1章 落草爲寇
第6章 德州易手第15章 殺雞儆猴(上)第31章 北方來使第34章 金都之旅(八)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9章 關中毒刺(一)第7章 吞噬金國(七)第9章 愛恨情仇第31章 琉求試航(下)第11章 關中毒刺(三)第9章 聲名鵲起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15章 飲馬江南(二)第14章 移民風波(下)第14章 高等官學第1章 饑荒之禍第2章 風起雲涌(二)第13章 科舉發榜(下)第29章 金都之旅(二)第8章 艱難創業第2章 天上餡餅第6章 分道揚鑣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14章 思業降妖第25章 織布工場(下)第14章 移民風波(下)第12章 血戰密州(下)第7章 圍魏救趙第3章 風起雲涌(三)第12章 宋國密使第19章 渤海戰略(二)第4章 行商新主第1章 落草爲寇第15章 飲馬江南(二)第8章 吞噬金國(八)第35章 金國來使(上)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5章 蕭府疑雲第19章 渤海戰略(二)第19章 江山如棋(七)第34章 皇宮國宴(下)第12章 毒殺大汗第32章 身份暴露第6章 科舉考試(一)第13章 再見舊人第30章 大宋廟堂(三)第4章 徐州會戰(四)第5章 吞噬金國(五)第33 章 金都之旅(六)第32章 金都之旅(五)第15章 山東格局第7章 科舉考試(二)第12章 思業娶親第9章 銅礦新脈第7章 計取李文第19章 江山如棋(七)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13章 擦槍走火(二)第10章 小乙小乙第3章 徐州會戰(三)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2 章 吞噬金國(二)第12章 擦槍走火(一)第10章 蒲家撤資第3章 巨賈賞識第35章 形勢急轉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4章 吞噬金國(四)第33 章 金都之旅(六)第6章 吞噬金國(六)第16章 飲馬江南(三)第21章 渤海戰略(四)第14章 奸雄之色第6章 科舉考試(一)第11章 海權思想第9章 風起雲涌(九)第20章 渤海戰略(三)第6章 風起雲涌(六)第1章 落草爲寇第9章 爾虞我詐第1章 城破家碎第4章 徐州會戰(四)第7章 被逼釀酒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8章 蛇吞大象第5章 組建內務府第31章 北方來使第1章 視察新港(上)第17章 飲馬江南(四)第21章 江山如棋(九)第4章 風起雲涌(四)第5章 組建內務府第32章 金都之旅(五)第18章 發行報紙(上)第6章 分道揚鑣第6章 重獲自由第1章 落草爲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