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織布工場(中)

李思業微微一笑,轉過幾道門,便進了工場間,一推門,就聞機杼聲‘劈啪!劈啪!’傳來,如炒豆一般密集,只見數百張織布機整齊地擺成十列,每張織布機前坐有一名女子,全神貫注地盯着織機,又有一百多人來回奔跑,遞物拿料,負責打下手,所有的人都穿着白色緊身短衣,頭髮紮起,動作清爽敏捷。

劉亞伯大聲介紹道:“這裡是織機工場,有織機五百張,旁邊有還三間工場,都是紡紗,織機倒是很先進,就是紡紗速度跟不上,三四個人紡出的紗還不夠一臺織機用,有時還要到外面去收購棉紗。”

李思業突然覺得心裡有一件極重要的事,似乎和這紡紗技術有關,可偏偏又想不起是何事,他站在那裡思索半天,卻不得要領,只得搖搖頭,又問道:“她們每月能掙多少錢?”

“最多的能掙到十貫魯交,少的也有五貫,這是官府定的,這在山東可是相當高的工錢,和礦上的大工差不多了。”劉亞伯語氣中甚是無奈,似乎工場不賺錢就是因爲工錢太高的緣故,恨恨道:“我知道宋國平江府有一家同樣規模的工場,所用的都是男人,工錢最高的才每月八貫,那可是會子,市價只相當四貫魯交,而且已經不錯了。”

“那你從前的作坊給多少工錢?”

劉亞伯老臉一紅,訕訕說不出話來,他以前的作坊剝削工人極爲殘酷,最多時每月也不過二貫金國交子,還要扣伙食費。

李思業冷笑道:“爲了多賺錢,只會壓榨工人,卻不想辦法提高技術,提高產量,這樣的工場在宋國或許行,在我的山東卻休想!”

“那也要多勞多得才行”一陣爽朗的笑聲從李思業身後傳來。

驀然回身,卻見身後站着一人,正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卻是百工堂的學正李治,不遠處站了十幾個學生,身着百工堂的黑色校服,臉上稚氣未消,目光清澈,正擠在一起,偷眼打量這個山東之主。

李思業啞然笑道:“李學正怎麼親自帶隊見習?”

李治不答,先躬身施禮道:“屬下冒昧,請總管大人見諒!”又回頭招呼學生:“你們不是早就想見李總管的嗎?現在怎麼都變成雞膽子了,還不快過來見禮。”十幾個學生推推拉拉好一陣,才一個個滿面通紅上來依次行禮,卻都吶吶說不出一句話。

李思業見他們害羞,便對李治笑道:“別嚇着孩子們了,且讓他們去吧!”

“你們先去把壞的織布機修好,再按課上佈置的功課見習!”

待學生都跑遠後,李治方回頭笑道:“三百六十行,隔行如隔山,我雖不用樣樣精通,可身爲百工堂學正,卻都得略知一、二吧!所以我就借他們外出見習的機會跟着看看,上月我跟學造船的學生去了萊州,這個月正好輪到紡織,可巧就碰到了總管大人。”

“李學正覺得那造船的林平怎樣?”李思業聽他提起此事,才突然驚覺,距上次去萊州,轉眼就已經半年了,這半年中發生了多少事,竟讓他忘記林平許下的日期就要到了,算算交船的日子,也該是這幾天了。

“不錯!不錯!”李治對林平的運籌計劃表印象非常深刻,每一道工序的先後、每一個工匠的職責,每一個項目的成本都在表裡分解得清清楚楚,一絲不亂。他本是金末著名的數學家,更能理解這張表的價值,不由感慨道:“不知總管是從哪裡找來的這個人,真是個奇才,我已聘他爲百工堂的客座教授。”

又嘆口氣道:“李總管若不大用他,真真是可惜了!”

李思業卻淡淡一笑道:“他是有點本事,不過也相當驕狂,德不服衆,憑這一點我就不想大用他。”李思業又一指幾個技術熟練的女工道:“叫他來織布,他就未必比得上她們,適才李學正也說三百六十行,隔行如隔山,其實那一行都有能人巧匠,那林平不過是找到了適合他的位子。”

又回頭看着李治笑道:“不過讓他做百工堂的客座教授,倒也不錯。”

邊說邊走,一羣人又到另一間工坊,這裡是紡紗工坊,整個工坊裡發出蜂羣般‘嗡嗡’地聲音,

人卻比前面的織布工坊多幾倍,環境也不好,空氣中飄滿了細小的絮狀物,在工坊一角,只見一個黑衣婦人在嚴厲地訓斥幾名女工,估計她是工頭之類,李思業不喜這裡的環境,回頭又轉腳去了倉庫,幾圈轉下來,李思業只覺得鼻子癢癢的,不知吸進了多少異物,他忍不住打了個噴嚏,突然想到了口罩,急問道:“你們是怎樣防止棉塵吸入口鼻的?”

劉亞伯詫異,搖搖頭道:“我打小見到的織布場所就是這樣,何須掩什麼口鼻。”

李治也打個噴嚏,揉揉鼻子笑道:“那是因爲從前都是獨戶紡織或者是小作坊,空氣中的異物不多,象這種大規模的紡織,我只呆一個時辰,業已受不了,她們天天在裡面做,久了豈不會生病?”

李思業不語,前後找了一圈,見窗下有一堆棉布,便揀起一塊,疊成幾層,捂住口鼻道:“兩面再各系一根繩掛在耳朵上,這樣不就可以防止異物被口鼻吸入了嗎?”

劉亞伯驚訝,也揀起一塊棉布照李思業的樣子捂住口鼻,大喜道:“這倒是個好法子,簡單易做,我馬上就做一批,還可以賣到礦上去,那裡也是需要的,正好可以補補我的虧損。”

這口罩其實在宋朝的宮廷裡就已經有了,皇帝的賓妃用來避那污穢之味,到元朝時才流傳到民間,這口罩的技術含量不高,至今也沒有多大的變化。

想到這後世的法子,李思業猛地記起了剛纔那件想不起來,卻又覺得極重要的事,松江人黃道婆不就是在宋末元初時,跑到海南島學了紡紗技術後促成了紡織業的革命嗎?從此鬆澤一帶就成爲中國的紡織中心,現在黃道婆或許還未出生,但他李思業爲何不能先走一步。

想到這,他心中有些激動,急對李治道:“我聽說崖州紡織技術先進,我們爲何不派人去學習,提高我們山東紡織品質量?”

李治想想,大悟道:“是了,那崖州便是棉花的最早種植地,仁宗開始,因其棉布上乘,一直便是宋國宮廷的貢品,紡織技術確實領先,李總管眼光獨到,提議真是精闢之極。”

他又一拍自己的腦門,懊惱道:“我怎麼就早沒想到,事不宜遲,我明天就挑幾個能幹的學生去崖州學藝。”

李思業點點頭道:“挑好人後,先來見我一面,我有一些要緊的話,還要囑咐他們。”

突然覺得身後有異動,回頭卻見那個娃娃臉親兵正在劉整耳邊低語什麼,眼光焦急,而劉整表情爲難,直一個勁搖頭。

“什麼事?”

“大將軍,他妹子沒來上工,聽說是病了,躺在宿舍裡,他想去看看,可又聽說那兒不準男人進去,便來求我。”

李思業剛想說既然有規矩,不讓去就算了,可他一轉眼卻發現劉亞伯眼光閃鑠,嘴脣在微微發抖,心中有些詫異,便指着親兵對劉亞伯笑道:“我這親兵的妹子也在這裡做工,聽說病了,想去看看,我想這是人之常情,工場長可否通融一下?”

不等劉亞伯回答,李治便厲聲道:“這工場之規,並非律法,總管想去視察,你不得阻攔!”

李治也看出他的異樣,覺得其中必有蹊蹺,他和劉亞伯有些交情,惟恐他不識相,便將李思業的潛臺詞搶先說了出來。

李思業瞥了李治一眼,兩人目光相碰,卻見他老臉微微泛紅,李思業淡淡笑道:“人爲本,也好,我是該關心關心工人的生活,工場長前面帶路。”

不待劉亞伯回答,轉身便走。

劉亞伯急召過一名健婦,低聲囑咐幾句,那健婦看了一眼李思業,轉身便往生活區方向跑去,劉亞伯急走兩步陪笑道:“那邊都是女人,醃臭骯髒,恐污了大將軍的眼,我命她們先收拾一下。”

李思業心中冷笑,暗向劉整遞了個眼色,劉整會意,悄悄率幾名親兵去攔截那婦人,劉亞伯看在眼裡,臉色愈加蒼白,見李思業在不遠處停下來笑吟吟等他,但目光卻閃過一絲冷色,他心中一陣發寒,腿竟軟得似一步也走不動——

今天下午,我要出門幾天,週一晚上回來,我會把電腦帶上,在外面上傳,萬一,我無法更新,待回來後,會把所缺的都補上。

第6章 重獲自由第4章 風起雲涌(四)第14章 高等官學第15章 重返臨安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25章 渤海戰略(八)第33章 皇宮國宴(上)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10章 威逼利誘第25章 做大買賣第21章 貨殖之利(中)第22章 王府夜宴(五)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3章 風起雲涌(三)第10章 議和(一)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9章 關中毒刺(一)第15章 殺雞儆猴(上)第20章 江山如棋(八)第14章 奸雄之色第14章 移民風波(下)第9章 關中毒刺(一)第19章 江山如棋(七)第16章 百年大計(下)第17章 難唸的經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2章 初露鋒芒第30章 大宋廟堂(三)第8章 風起雲涌(八)第13章 移民風波(上)第25章 織布工場(下)第19章 渤海戰略(二)第23章 織布工場(上)第13章 仙師捉鬼第21章 江山如棋(九)第3章 風起雲涌(三)第29章 大宋廟堂(二)第35章 形勢急轉第13章 手足情斷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25章 渤海戰略(八)第31章 琉求試航(下)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7章 計取李文第5章 蕭府疑雲第22章 渤海戰略(五)第5章 宋十壯士第5章 組建內務府第16章 百年大計(下)第27章 四寶買米(下)第10章 威逼利誘第2章 初露鋒芒第31章 北方來使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20章 渤海戰略(三)第32章 身份暴露第28章 新船下水(上)第13章 仙師捉鬼第17章 飲馬江南(四)第12章 宋國密使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11章 議和(二)第1章 饑荒之禍第28章 新船下水(上)第5章 蕭府疑雲第16章 飲馬江南(三)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12章 小鎮鬧鬼第4章 風起雲涌(四)第13章 科舉發榜(下)第7章 科舉考試(二)第8章 蛇吞大象第5章 蕭府疑雲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2章 初露鋒芒第1章 視察新港(上)第10章 議和(一)第22章 江山如棋(十)第12章 擦槍走火(一)第14章 思業降妖第4章 徐州會戰(四)第12章 小鎮鬧鬼第34章 假道滅虢第9章 風起雲涌(九)第8章 風起雲涌(八)第32章 剿滅海匪(上)第33章 皇宮國宴(上)第8章 風起雲涌(八)第30章 金都之旅(三)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10章 蒲家撤資第12章 科舉發榜(上)第12章 宋國密使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8章 蛇吞大象第1章 風起雲涌(一)
第6章 重獲自由第4章 風起雲涌(四)第14章 高等官學第15章 重返臨安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25章 渤海戰略(八)第33章 皇宮國宴(上)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10章 威逼利誘第25章 做大買賣第21章 貨殖之利(中)第22章 王府夜宴(五)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3章 風起雲涌(三)第10章 議和(一)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9章 關中毒刺(一)第15章 殺雞儆猴(上)第20章 江山如棋(八)第14章 奸雄之色第14章 移民風波(下)第9章 關中毒刺(一)第19章 江山如棋(七)第16章 百年大計(下)第17章 難唸的經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2章 初露鋒芒第30章 大宋廟堂(三)第8章 風起雲涌(八)第13章 移民風波(上)第25章 織布工場(下)第19章 渤海戰略(二)第23章 織布工場(上)第13章 仙師捉鬼第21章 江山如棋(九)第3章 風起雲涌(三)第29章 大宋廟堂(二)第35章 形勢急轉第13章 手足情斷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25章 渤海戰略(八)第31章 琉求試航(下)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7章 計取李文第5章 蕭府疑雲第22章 渤海戰略(五)第5章 宋十壯士第5章 組建內務府第16章 百年大計(下)第27章 四寶買米(下)第10章 威逼利誘第2章 初露鋒芒第31章 北方來使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20章 渤海戰略(三)第32章 身份暴露第28章 新船下水(上)第13章 仙師捉鬼第17章 飲馬江南(四)第12章 宋國密使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11章 議和(二)第1章 饑荒之禍第28章 新船下水(上)第5章 蕭府疑雲第16章 飲馬江南(三)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12章 小鎮鬧鬼第4章 風起雲涌(四)第13章 科舉發榜(下)第7章 科舉考試(二)第8章 蛇吞大象第5章 蕭府疑雲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2章 初露鋒芒第1章 視察新港(上)第10章 議和(一)第22章 江山如棋(十)第12章 擦槍走火(一)第14章 思業降妖第4章 徐州會戰(四)第12章 小鎮鬧鬼第34章 假道滅虢第9章 風起雲涌(九)第8章 風起雲涌(八)第32章 剿滅海匪(上)第33章 皇宮國宴(上)第8章 風起雲涌(八)第30章 金都之旅(三)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10章 蒲家撤資第12章 科舉發榜(上)第12章 宋國密使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8章 蛇吞大象第1章 風起雲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