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殺雞儆猴(下)

大廳裡靜悄悄的,靜得連各人的心跳都可以清晰入耳,士兵已經退下去,十具屍首被草蓆裹着,丟棄在牆角,只有地上大灘粘呼呼的血粥,腥氣撲鼻,在陽光下異常觸目驚心。

又是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衆人的心再次提到嗓子眼上,進來的卻是一羣身着青衣黑帽的官員,有人不小心踩到地上的血,驚叫一聲,這才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小心翼翼地避開。

“這幫兇人!”低低暗罵幾句,官員們步入大廳。

這十幾個文官的出現,衆人彷彿是嬰兒看見父母一般,心情激動,立刻聚攏上來,不少人甚至熱淚盈眶,七嘴八舌,痛斥軍人的殘暴。

待大家安靜下來,爲首的官員才微微一笑道:“各位,我是吏部司考功署主簿許衡,來晚一步,讓各位受驚了,李總管的本意是在這裡抓幾個犯事的官員,不料這羣兵匪行事鹵莽,竟當場殺人,我一定稟告總管,好好懲處爲首的軍官。”

雖然明顯是搪塞之詞,但衆人的心中卻舒服了很多,至少不會再殺人了,幾個躺在地上裝死的官員也不好意思地爬了起來。

“他們究竟犯了什麼事?”語氣嚴厲,幾個老官欺許衡年輕,竟又忍不住擺起架子來。

許衡心中冷笑,從袖中扯出一書道:“我來就是想給大家講講這十人的劣跡,望諸位引以爲戒,平日慎行慎言,多做有利百姓之舉,自然無事。”

展開書朗聲念道:“濰州刺史丁原,已查實所貪錢物摺合白銀十萬兩,更有甚者,在宋國移民中私收人頭費十二萬貫,據爲己有,罪大惡極,當殺!其子交刑部司立案,所有家產,一概沒收。”

擡眼看了看衆人,見臉上陰晴不定,皆表情複雜,又繼續念道:“濱州刺史蒲乃速,曾暗通蒙古人,欲獻濱州以求富貴,爲叛國之罪,當處極刑以儆天下。”

......

許衡逐個唸完,或私通蒙古人、或私徵移民人頭費、或受人賄賂草菅人命、或縱容妻黨強奪土地、或爲子不肖虐待父母,但凡種種,卻無一件是金律中明確規定要殺頭的,衆人都漸漸聽出味來,若說貪墨,包括他們在內十個有九個都有問題;若說縱容妻黨強奪土地,這裡面還有更甚的,尤其蒲乃速竟然定罪私通蒙古人,實在荒謬,他可是前工部尚書,皇上的心腹,就是爲了濱州的銅礦纔派到山東來的。

這分明是掛羊頭賣狗肉之舉,大家心裡都開始亮堂起來,若自己再不識實務,還向金國事臣,恐怕那亮晃晃的刀子下一個砍的,那就是自己的脖子了。

剛纔幾個嘴硬的也沉默了,聲音嘶啞、試探地道:“請問許大人,這述職之事?”

許衡淡淡笑道:“元大人並沒告訴我什麼述職之事,只是吩咐,最近出臺律法頗多,難得大家都在,索性一起學習學習,倒也事半功倍。”

“什麼學習?”衆人皆心下一驚,不知李思業又想了什麼折磨人的花花點子,許衡卻不再理會他們,只吩咐道:“大家且先回去,明日自然會有人將課程安排送來。”

這幾個月來,山東的律令不管是新頒還是修改,林林總總有數十種之多,諸如廉政令、宋民安置令、稅、限田、勸商、勸學等等,倒也好懂,但水源保護、林木保護等卻有點讓人摸不着頭腦,前朝倒是有過禁獵禁伐的律令,但那只是針對名山秀嶽,象這樣覆蓋所有山川河流的卻是第一次聽說,不讓伐木,老百姓燒什麼?

心中疑慮,卻不敢說出來,這李思業的手段大家是見識到了,連私通蒙古這種‘莫須有’的罪名都敢安,若真提了什麼意見,倘若被有心人聽去,這‘罔上’的罪名可就真坐實了。

“周大人,學生才疏學淺,見識淺薄,我對這林木保護令卻不太明白,若是不讓伐木,百姓如何做飯?樵夫豈不是也丟了飯碗?周大人是一縣的父母官,不知可有良方解決。”

說話的卻是新科進士黃宗耀,科舉後,除前十名直接補充六部外,其他皆須見習一年,這次的學習,也是見習內容之一,進士和官員打散在一起,也能混個人緣,這黃宗耀分到丁四組,正好和周乾在一組,偏他問題最多,其他老吏根本就不睬他,惟獨這周乾還能和他說兩句話。

“嘿嘿!”周乾冷笑一聲,昂起頭來,擺出副教誨的架勢,殺人那會兒,他夾着尾巴,看人臉色乞生,學習了這幾天,他也悟出點名堂來,李思業殺人其實是在清洗異己,哪會把他這樣的芝麻小官放在心上,既想通此節,心也就舒開了,每頓都能吃三大碗飯,臉也漸漸變得豐腴起來。

“那是你沒有學明白此令,令上不是寫得很清楚嗎?‘林乃涵養水源之本,不可斷其根’,說白了就是不要讓樹死掉,你們這些書呆子,不通俗務,樵夫砍些枝蔓,只要不傷樹幹,也就不妨事了。再者,你可知爲何要保護林木,我記得昌邑縣前些年百姓隨意砍伐,後來春旱,各處的井都枯竭,惟有林木茂盛處井水不斷,這才救了急,所以這保護林木,只有讓老百姓清楚它的好處,纔能有效果。”

“說得好!”

衆人急轉回頭,卻見門口涌進一大羣人,正是李思業來視察官員的學習進度,幾個昏睡中的老吏此時反應異常敏捷,早點頭哈腰迎上前去見禮。

李思業笑容和藹可親,和衆人一一握手,噓寒問暖,又給了幾人肩窩一拳,說幾句葷笑話,彷彿是多年未見的老友重逢。

他上下打量周乾一眼,笑道:“是我不通下情,這位知縣我卻臉生,好象沒有見過。”

“不敢!不敢!總管政務繁忙,屬下又長了一張萬人臉,記不住也是正常的。”見李思業的手伸過來,周乾嚇得一哆嗦,慌不迭伸出雙手,象尋到無價之寶似的,極小心地捧住。

“你剛纔說到了點子上,再好的律令也要百姓理解,方纔能貫徹好。”又掃了衆人一眼道:“你們可記住了?”

“是!是!屬下們都記住了。”李思業見他們答得順口,知道是敷衍。他說的可不是容易辦到的事,自古以來,統治者都以愚民爲要務,恨不得天下人都是傻男蠢女,惟恐開了民智危害到自身政權安穩。因此,這律法從來都是對官不對民的,官的話就是律法,草民只有服從的命,李思業卻想反其道行之,要民知法,說起簡單,要真正做到卻極難。

心中暗暗一嘆,不過眼前之人卻似乎有點與衆不同,又笑道:“看你的品階應是知縣,不知你在哪裡爲任?叫什麼名字?”

“李總管,他是濰州昌邑縣的知縣,名叫周乾。”一旁的許衡見李思業頗重視此人,急忙介紹道。

“濰州昌邑縣?好象在哪裡聽說過,對了!”李思業登時記起,蕭進忠曾給他彙報過,福星酒樓縱火案,不就是他嗎?不過此時倒不好提此事,見周乾頭髮花白,便關切道:“看你年紀輕輕,如何頭髮反倒花白了,可是公務太辛苦了麼?”

周乾望着李思業親切真誠的笑容,突然產生一種錯覺,或許那天發生的屠殺,主公並不知曉,是他手下人擅自所爲,周乾鼻子發酸,心中一陣衝動,只恨不得將心都剖出來,又想起自己財迷心竅做下的蠢事,再也忍不住,‘撲通’跪在地上道:“總管,我的頭髮不是公務繁重變白的”

於是,便將他如何發現案情端倪,王員外又如何夜訪,送了二百兩銀子,他又如何財迷心竅,收了賄賂,來益都後又怎麼害怕,連頭髮都急白了,都一五一十、毫無半點隱瞞說了,最後眼睛通紅,顫聲道:“我的父親臨死前再三叮囑,要我清廉爲官,不料我一時糊塗,讓他老人家在九泉下難以瞑目。”

說完,竟捂着臉泣不成聲。

李思業沒想到他竟能主動坦白,心中微微有些驚訝,眼光一瞥,卻見其他人眼中都露出怒意,顯然是恨周乾多事,在關鍵時候又興波瀾。

心中冷笑一聲,又想蕭進忠的報告,心中怒火再次慢慢燃起,他急扶起周乾,拍拍他肩膀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迷途知返,方纔是大丈夫本色,你敢於認錯,做得很好,我不但不懲罰你,還要重重褒獎你,從現在起,我升你爲濰州同知。”

又見一旁的黃宗耀眼中羨慕,想起餘階和劉整都向自己推薦過此人,遂指黃宗耀對許衡道:“雖然此人見習期未滿,但可破格提用,這昌邑知縣的位子既然空了,就讓他先做代理知縣,一年後轉正,算是我的特批,我回頭再給元大人打個招呼。”

“是!屬下遵命。”許衡見周乾和黃宗耀二人膛目結舌,尤其黃宗耀,下巴象脫了臼,張着大嘴合不攏來,便笑笑道:“明天你們可以直接來吏部司找我辦手續。”

李思業揹着手走了幾步,突然對其他人冷冷道:“你們以爲我不問,就可以逃過此劫嗎?告訴你們,誰貪污了多少銀子,受了多少賄,佔了多少田產,我都清清楚楚,我不殺你們,就是想再給你們一個坦白的機會。”

李思業盯着他們,厲聲道:“可這十幾天來,誰到我這裡來坦白過?有誰?舉手給我看看,沒有,一個也沒有,除了他!”李思業回頭一指周乾,惡狠狠對衆人道:“這廉政令算是給你們白學了,從現在開始,一個一個地交代問題,交代不清楚的,就給我一輩子留在這裡!”

第12章 科舉發榜(上)第13章 科舉發榜(下)第7章 錢重於山第16章 飲馬江南(三)第12章 毒殺大汗第11章 議和(二)第5章 風起雲涌(五)第31章 琉求試航(下)第10章 事業初成第3章 徐州會戰(三)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17章 江山如棋(五)第14章 高等官學第15章 飲馬江南(二)第1章 視察新港(上)第17章 殺雞儆猴(下)第21章 江山如棋(九)第16章 變天之兆第30章 金都之旅(三)第7章 風起雲涌(七)第8章 挽月之心第15章 重返臨安第13章 仙師捉鬼第2章 天上餡餅第7章 吞噬金國(七)第8章 貨幣政策第17章 殺雞儆猴(下)第20章 江山如棋(八)第30章 金都之旅(三)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33 章 金都之旅(六)第14章 高等官學第17章 飲馬江南(四)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22章 江山如棋(十)第14章 巧奪益都第33章 皇宮國宴(上)第17章 突火槍問世第8章 艱難創業第10章 蒲家撤資第30章 琉求試航(上)第25章 渤海戰略(八)第17章 飲馬江南(四)第6章 重獲自由第1章 城破家碎第34章 金都之旅(八)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29章 新船下水(下)第16章 變天之兆第20章 渤海戰略(三)第34章 皇宮國宴(下)第15章 百年大計(上)第5章 風起雲涌(五)第25章 織布工場(下)第32章 剿滅海匪(上)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6章 重獲自由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1章 饑荒之禍第23章 渤海戰略(六)第32章 金都之旅(五)第7章 風起雲涌(七)第6章 重獲自由第8章 艱難創業第3章 求訪大賢第26章 四寶買米(上)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6章 德州易手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11章 驚聞母訊第5章 風起雲涌(五)第14章 巧奪益都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19章 渤海戰略(二)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6章 分道揚鑣第5章 吞噬金國(五)第1章 視察新港(上)第12章 思業娶親第2章 視察新港(下)第5章 宋十壯士第5章 完顏心事第25章 織布工場(下)第12章 宋國密使第16章 百年大計(下)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4章 內鄉空虛第5章 完顏心事第4章 蒲家再來(下)第32章 金都之旅(五)第2章 視察新港(下)第25章 做大買賣第12章 科舉發榜(上)第21章 貨殖之利(中)
第12章 科舉發榜(上)第13章 科舉發榜(下)第7章 錢重於山第16章 飲馬江南(三)第12章 毒殺大汗第11章 議和(二)第5章 風起雲涌(五)第31章 琉求試航(下)第10章 事業初成第3章 徐州會戰(三)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17章 江山如棋(五)第14章 高等官學第15章 飲馬江南(二)第1章 視察新港(上)第17章 殺雞儆猴(下)第21章 江山如棋(九)第16章 變天之兆第30章 金都之旅(三)第7章 風起雲涌(七)第8章 挽月之心第15章 重返臨安第13章 仙師捉鬼第2章 天上餡餅第7章 吞噬金國(七)第8章 貨幣政策第17章 殺雞儆猴(下)第20章 江山如棋(八)第30章 金都之旅(三)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33 章 金都之旅(六)第14章 高等官學第17章 飲馬江南(四)第27章 蒙古商人(下)第22章 江山如棋(十)第14章 巧奪益都第33章 皇宮國宴(上)第17章 突火槍問世第8章 艱難創業第10章 蒲家撤資第30章 琉求試航(上)第25章 渤海戰略(八)第17章 飲馬江南(四)第6章 重獲自由第1章 城破家碎第34章 金都之旅(八)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29章 新船下水(下)第16章 變天之兆第20章 渤海戰略(三)第34章 皇宮國宴(下)第15章 百年大計(上)第5章 風起雲涌(五)第25章 織布工場(下)第32章 剿滅海匪(上)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6章 重獲自由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1章 饑荒之禍第23章 渤海戰略(六)第32章 金都之旅(五)第7章 風起雲涌(七)第6章 重獲自由第8章 艱難創業第3章 求訪大賢第26章 四寶買米(上)第1章 吞噬金國(一)第6章 德州易手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11章 驚聞母訊第5章 風起雲涌(五)第14章 巧奪益都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19章 渤海戰略(二)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6章 分道揚鑣第5章 吞噬金國(五)第1章 視察新港(上)第12章 思業娶親第2章 視察新港(下)第5章 宋十壯士第5章 完顏心事第25章 織布工場(下)第12章 宋國密使第16章 百年大計(下)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4章 內鄉空虛第5章 完顏心事第4章 蒲家再來(下)第32章 金都之旅(五)第2章 視察新港(下)第25章 做大買賣第12章 科舉發榜(上)第21章 貨殖之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