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蒲家再來(下)

蒲壽庚聽出些門路,急道“如果大將軍是擔心沒人駕駛的話,我可每艘船再奉送三十名水手。”

李思業站起身來,眉頭緊鎖,揹着手慢慢考慮,最後才勉強道:“上次蒲公子救我一命,我也沒有報答,又白得了琉求,也罷!我李思業也不是知恩不報之人,就幫蒲公子這一次,不過我還有三個小小的要求。”

蒲壽庚見李思業答應,心中大喜,他其實也並未說實話,宋國皇帝趙昀因愧疚其父之死,便答應封其兄爲福建招撫使,但條件是捐二十萬兩白銀,但蒲家卻湊不出這筆現錢,正好他手中有批淘汰下來的舊船,便打上了李思業的主意,他急忙道:“大將請說條件!”

李思業又取出那把刀把玩半天,才緩緩道:“第一:這批船按舊船市價再降四成,且要到我萊州交貨;第二:把其中十艘小料船替我改裝成戰船,當然價格也要減半;第三:凡是生意都要送些添頭,那二百匹阿拉伯馬就作爲添頭送我,如何?”又知自己還價太狠,便笑道:“正好我也想發展民間的海上貿易,若蒲公子有興趣,我就批你爲第一號商家,這樣可行?”

蒲壽庚思索了片刻,那二百匹馬自己也收過定金,虧得不算大,舊船的價格雖然被壓得狠了一點,但如果在宋國賣,卻不可能一下拿到這麼銀子,宋國皇帝又只給他一個月時間,不接受這官職又是欺君之罪,蒲壽庚只覺自己彷彿鑽進了繩套,眼看繩子越來越緊,喘不過氣來,偏偏這李思業趁人之危,手握繩子卻漫天要價,那眼神,彷彿不答應,他就拍拍屁股走人,蒲壽庚突然覺得自己已經窒息,神思模糊,眼下情形已經連思考的時間都沒有,他暗暗嘆了一口氣,心疼無比。

好在李思業既肯放開山東的貿易,也早晚能賺回來,他又想到一件極重要之事,急追道:“我不要會子,只要白銀。”

李思業微微一笑道:“我給你黃金,怎樣!”

蒲壽庚見李思業臉色誠懇,思量此人倒也講信用,應該不會趁機強奪自己的船,他當即答應下來,兩人皆是務實之人,隨即草擬了框架協議,二人當場簽字畫押,至於具體的細則,以後再談。

李思業心中一鬆,他丟下筆,伸了個懶腰,走到窗前,推開了窗子,在晚霞的照耀下,灰白色的海港披上了一件金黃色的外衣,他凝視着東方天際,半晌,纔回頭笑道:“我山東物產豐富,想發展和日本和南海諸國的貿易,但卻不知門路,蒲家經商多年,想請蒲家作個嚮導,替我引入商道,按照慣例,我第一年的利潤可讓你抽一成,蒲家可願意?”

蒲壽庚突然意識到,其實李思業是很想要這批船的,自己竟在不知不覺中吃了大虧,他心中懊悔,陰沉着臉一言不發,李思業知其心意,走過來拍拍他肩膀笑道:“商之大賈者,當眼光長遠,不計較當前得失,這次你幫了我,怎知不是爲自己留下了一條後路,他日你蒲家若有難,我山東敞開大門任你進來。”

蒲壽庚聽他說得誠懇,心下有一些感動,他回視李思業,見他目光深邃,眼裡充滿了堅毅,暗暗忖道:“此人不定倒真能成就番大事。”心中赫然開朗,笑道:“願大將軍記住今日此言,我蒲家願爲大將軍的發展盡綿薄之力。”

兩人對視,皆放聲大笑起來,李思業道:“現天色已晚,明日一早可帶我看看你的阿拉伯馬。”又淡淡笑道:“我以戰起家,怎會對馬匹不感興趣。”

......

數聲長嘶,陸陸續續地,二百多匹戰馬被卸下了大船,它們個頭中等,但體態優美,四肢勻稱,肌肉強健,大部分是青色或白色,皮毛富有光澤,長長的尾巴迎風飛舞,高昂的馬頸密佈齊刷刷的鬃毛。

海港的士兵都慢慢聚集到碼頭上來,指指點點,低聲竊語,人人眼中都流露出羨慕與渴望,彷彿是在打量一羣世上最美的女人。

蒲壽庚尋找半天,突然從裡面拉出一匹馬,它體態高健,通身雪白,無一根雜毛,四腿修長而強健,背腰短而有力,與其他馬似乎不同,但它優美的外型和高貴的氣質證明它確確實實是一匹阿拉伯馬。

“這匹馬是我大哥從一名大食商人手上用千金購得,它是一匹純種阿拉伯馬和西方盎格魯馬的混血,剛滿一歲,我本想獻給日本天皇,但現在我改變了主意,把它獻給大將軍您,我希望它能成爲大將軍最心愛之物。”

李思業笑道:“一夜之間,蒲東主又想通了何事?”可當他看見那匹馬時,卻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他癡癡地凝視着它,世上沒有任何女人能博得他這樣深情的目光。

雪白的長毛隨風飄動,它款步上前,蒲壽庚將繮繩交給了李思業,“它叫雪影,現在你就是它的主人”,他又一招手,從人獻上一副華麗的馬鞍,蒲壽庚高聲道:“國王只能用璀璨的王冠相配,給它劣質的馬鞍,只能侮辱了它的高貴。”

李思業心愛地撫摩馬的臉,它也敏銳地感受到了它的善意,用長長的嘴拱着他的脖子,眼裡流露出溫順的神色。李思業翻身上馬,輕輕拉動繮繩,腿微微一夾,大喊一聲:“雪影!”,雪影仰脖長嘶,前蹄高高躍起,又象箭一般竄了出去,四蹄飛舞,鬃毛飛揚,瞬間便穿過峽谷,絕塵而去,四寶大喝一聲,數十名親兵紛紛催動戰馬,跟隨着黃霧急馳而去。

片刻,又聞戰馬一聲長嘶,彷彿龍吟一般,一支雪箭奔騰而至,行至碼頭,又嘎然而止,恢復了它的高貴和從容,沓步前行,李思業翻身下馬,對蒲壽庚斷然道:“說吧!你想用它換什麼?”

蒲壽庚微微一笑道:“我已經喜歡上了萊州港,在這裡我才發現我原本年輕,但是在這裡我無法寄託我的靈魂,我希望能在這裡建一座寺院,讓我能更長久地住在這裡。”

他話音剛落,樑秀臉色大變,“不行!張大人特地關照過,萊州港不允許外來宗教和文化的進入。”

李思業眼光突然變得異常冷厲,瞬間厲芒又消失,他竟從樑秀的失語中發現了一個他所不知道的事情,這萊州港完全是振威軍的直轄,張信之幾時插手進來?樑秀爲什麼不稟報?這是偶然,還是冰山的一角?還有多少事是他李思業所不知道的?他心裡突然感到一絲不安,彷彿發現鏡子上有一個黑點,要急於把它擦拭乾淨,他心中暗忖道:“以張信之的謹慎,不可不知我的禁忌,現在卻在背後插手,此事決非偶然,看來特務營並未盡職。”

李思業卻沒有動聲色,暫不追究此事,他只淡淡道:“有容乃大,唐朝的強盛便在於它的胸襟博大,回回教在宋國能傳播,爲什麼在山東就不行,蒲東主,建寺可以,但須先報益都備案。”

又指戰馬道:“這些馬我都很喜歡,就麻煩蒲東主替我送到遼東,我會寫信給耶律信,讓他與你交割,至於舊船交易一事,希望蒲東主回去後就立刻送來,此事就由樑將軍全權負責。”

他又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樑秀道:“從密州起家,你便是我的親兵,我信任你,你莫要讓我失望!”

樑秀眼裡閃過一絲羞愧,他身體挺得筆直,‘啪!’地行個軍禮道:“我樑秀忠於大將軍之心,蒼天可鑑,若有半點異心,可讓我死於亂刀之中。”

李思業拍拍他的肩膀,在他耳邊低聲道:“回頭給我寫份報告,越詳細越好!”

蒲壽庚見戰馬已經上船,便笑道:“我這就去遼東,大將軍可願一起去?”

李思業笑笑道:“不了,下月就是山東的第一次科舉考試,走不開,希望蒲東主早去早回。”

“會的,我馬上就會回來註冊我的商行!”蒲壽庚揮揮手,帶着從人登上了坐船,在燦爛的陽光下,蒲壽庚的大船緩緩地離開了萊州港,升起白色風帆,向北駛去。

第26章 四寶買米(上)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17章 難唸的經第15章 山東格局第4章 耶律到來第36章 金國來使(下)第26章 渤海戰略(九)第31章 琉求試航(下)第7章 計取李文第6章 風起雲涌(六)第7章 吞噬金國(七)第4章 蒲家再來(下)第17章 江山如棋(五)第6章 科舉考試(一)第4章 耶律到來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26章 蒙古商人(上)第17章 突火槍問世第2章 徐州會戰(二)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12章 血戰密州(下)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26章 渤海戰略(九)第2章 風起雲涌(二)第20章 渤海戰略(三)第32章 身份暴露第12章 思業娶親第33章 皇宮國宴(上)第35章 形勢急轉第14章 高等官學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5章 完顏心事第30章 大宋廟堂(三)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27章 四寶買米(下)第10章 蒲家撤資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11章 驚聞母訊第34章 假道滅虢第36章 再見宋國第3章 徐州會戰(三)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29章 新船下水(下)第1章 視察新港(上)第36章 金國來使(下)第25章 織布工場(下)第35章 金國來使(上)第13章 江山如棋(一)第1章 城破家碎第11章 面臨抉擇第11章 議和(二)第20章 貨殖之利(上)第16章 百年大計(下)第11章 金國名士第13章 仙師捉鬼第14章 移民風波(下)第25章 渤海戰略(八)第9章 銅礦新脈第32章 身份暴露第11章 關中毒刺(三)第7章 圍魏救趙第9章 聲名鵲起第13章 仙師捉鬼第14章 高等官學第9章 銅礦新脈第5章 風起雲涌(五)第15章 飲馬江南(二)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24章 想做買賣第8章 貨幣政策第16章 飲馬江南(三)第13章 江山如棋(一)第2 章 吞噬金國(二)第2章 初露鋒芒第17章 江山如棋(五)第18章 江山如棋(六)第7章 圍魏救趙第17章 殺雞儆猴(下)第14章 移民風波(下)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13章 再見舊人第8章 貨幣政策第21章 渤海戰略(四)第19章 發行報紙(下)第19章 渤海戰略(二)第17章 難唸的經第3章 求訪大賢第15章 百年大計(上)第33 章 金都之旅(六)第1章 城破家碎第11章 海權思想第11章 議和(二)第12章 擦槍走火(一)第10章 威逼利誘第29章 大宋廟堂(二)第10章 事業初成
第26章 四寶買米(上)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17章 難唸的經第15章 山東格局第4章 耶律到來第36章 金國來使(下)第26章 渤海戰略(九)第31章 琉求試航(下)第7章 計取李文第6章 風起雲涌(六)第7章 吞噬金國(七)第4章 蒲家再來(下)第17章 江山如棋(五)第6章 科舉考試(一)第4章 耶律到來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26章 蒙古商人(上)第17章 突火槍問世第2章 徐州會戰(二)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12章 血戰密州(下)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26章 渤海戰略(九)第2章 風起雲涌(二)第20章 渤海戰略(三)第32章 身份暴露第12章 思業娶親第33章 皇宮國宴(上)第35章 形勢急轉第14章 高等官學第18章 王府夜宴(一)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5章 完顏心事第30章 大宋廟堂(三)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27章 四寶買米(下)第10章 蒲家撤資第33章 金都之旅(七)第10章 血戰密州(上)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11章 驚聞母訊第34章 假道滅虢第36章 再見宋國第3章 徐州會戰(三)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29章 新船下水(下)第1章 視察新港(上)第36章 金國來使(下)第25章 織布工場(下)第35章 金國來使(上)第13章 江山如棋(一)第1章 城破家碎第11章 面臨抉擇第11章 議和(二)第20章 貨殖之利(上)第16章 百年大計(下)第11章 金國名士第13章 仙師捉鬼第14章 移民風波(下)第25章 渤海戰略(八)第9章 銅礦新脈第32章 身份暴露第11章 關中毒刺(三)第7章 圍魏救趙第9章 聲名鵲起第13章 仙師捉鬼第14章 高等官學第9章 銅礦新脈第5章 風起雲涌(五)第15章 飲馬江南(二)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24章 想做買賣第8章 貨幣政策第16章 飲馬江南(三)第13章 江山如棋(一)第2 章 吞噬金國(二)第2章 初露鋒芒第17章 江山如棋(五)第18章 江山如棋(六)第7章 圍魏救趙第17章 殺雞儆猴(下)第14章 移民風波(下)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13章 再見舊人第8章 貨幣政策第21章 渤海戰略(四)第19章 發行報紙(下)第19章 渤海戰略(二)第17章 難唸的經第3章 求訪大賢第15章 百年大計(上)第33 章 金都之旅(六)第1章 城破家碎第11章 海權思想第11章 議和(二)第12章 擦槍走火(一)第10章 威逼利誘第29章 大宋廟堂(二)第10章 事業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