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落草爲寇

宋理宗紹定二年七月,蒙古右軍元帥拖雷率三萬鐵騎借道蜀中,繞過漢川,直插金國後背,蒙古人一路燒殺姦淫、屠城無數。十月,蒙古鐵騎攻克金國重鎮的鄧州,金國上下一片恐慌,金哀宗急將關中之軍盡調拱衛南京,蒙古大汗窩闊臺恐拖雷坐大,下令讓拖雷駐軍鄧州,自己親扮副使去金陵與宋朝商談聯合滅金事宜,不料卻被宋朝一獻酒的商人所毒殺,歷史從此走錯。

這一天夜裡,夜色的昏沉黑暗,月亮和星辰被遮得一絲不漏,彷彿它們完全消失一般。離鄧州內鄉縣約三十里外小道上遠遠走來一行人,近前看時,卻是幾十名宋朝官兵押着一輛囚車,囚車上坐有一人,蓬頭垢面,手足都戴有鐐銬,正閉目隨着囚車而晃動,他就是被押送千里將交給蒙古人的李思業。

此時的李思業心已經死了,他閉着眼睛覺得世界是這樣的靜,似乎所有的人都睡着了,然而他們都活着。所有人都活着,惟獨他要死了,過去的二十年他所能夠記憶的只有不幸:父母的早逝、少年的屈辱還有朋友的背叛,歷歷涌上心頭,淚水早已經流乾,等待他的只有死亡和黑暗,那一片、一片連接着一直到無窮的黑暗。

吱吱嘎嘎的車輪聲在枯噪而刺耳地響着,所有的宋兵都緊閉着嘴脣,或許這是幾十年來宋朝的士兵第一次踏上故國的土地,但沒有人感到激動,只有一種羞辱,一種刻進心裡的羞辱,還有就是恐懼。

天漸漸地亮了,李思業感覺囚車停了下來,便睜開眼睛,這才發現在他面前是一座連綿數十里的大山,山高而林密。那宋兵的長官跳下馬來,走過來看了看他的囚犯,見李思業還活着,便不再理會,徑直跑到一棵樹下嘩嘩地解起小便來,宋兵們也三三兩兩走開,各找一個舒坦處躺了下來。

本來打算在邊境處就直接和蒙古人交接,但駐紮唐州的蒙古將領根本不知談判使者被毒殺一事,於是便要宋人自己把囚犯送到鄧州的拖雷軍中,而且只准三十人入境。雖然蒙古人已經佔領了豫西,但這裡畢竟是金國的地盤,這小隊宋朝官兵不敢走官道,只尋些荒山小道晝伏夜出而行。

“他孃的,這不是把熱臉貼在了涼屁股上嗎?咱們勞師動衆將要犯送來,人家根本就不知道這回事,要咱們象荒野的狗似的,只敢夜間行走。”一名士兵再也忍不住,破口大罵起來。

另一名宋兵接口說道:“就是!蒙古人放個屁,那幫皇帝、宰相就當聖旨來捧,可偏又捧不住,直急得象死了老子娘似的難受。”旁邊幾人見他說得形象,皆大笑起來。

“宋三,你大膽,竟敢辱罵皇上,就算這裡是金國,本官一樣殺你!”領軍都頭大喝一聲拔刀要殺那宋三,宋三嚇得臉色大變,拔腿就跑,都頭更加惱怒,提刀便追去,不料剛走幾步,突然,“嗖!”的一聲,一枝狼牙箭從林中射來,正中那都頭的咽喉,都頭一個趔趄便倒地死去。

見長官被殺,三十名宋兵均被驚得呆若木雞,這時林中一聲吶喊,衝出數百人將三十名宋兵團團圍住,只見這羣人有的拿槍、有的拿刀、也有的拿鋤頭木棒,顯然是山中的土匪,中間簇擁着一名黑大漢,拎着一柄大鐵錘。

“居然是宋兵,弟兄們,上去給我宰了。”

“好漢饒命!我們願歸降!我們願歸降!”其中兩人竟被嚇出尿來。

那大漢瞥見中間有一囚車,便大喊一聲:“先不忙動手!把他們全部抓上山去。”

李思業被蒙着眼帶進了一座破舊的山神廟,耳邊只聽那黑大漢說道:”稟報寨主,山下抓來三十名宋兵和一輛囚車,說是押給蒙古人的,他就是囚車中人。”

“宋兵?宋兵到這裡來做什麼?喂!那漢子,你犯了什麼罪,竟要送給蒙古人去處置!”

李思業聽那寨主的聲音響如銅鐘,十分耳熟,他不由低頭苦思,卻怎麼也想不起來了。

那寨主見李思業低頭不語,不由有些惱怒,便大聲喝道:“你再不說話,老子就一刀劈死你!”

“刀?啊!你是江老鏢主。”李思業頓時想起來了,這聲音正是幾年前在鄧州碰見過的江老鏢主,自己還送過他一把刀。

“啊!你是誰?”

“我是李思業啊!就是在襄陽送你刀的李思業。”

“是李老弟?”江鏢主疾步上前,一把扯下李思業臉上的黑布。

“果然是李老弟,你怎麼成了囚犯?”

旁邊人見他與寨主熟識,早搶過兩人替李思業鬆了綁。

“唉!一言難盡!”李思業輕輕活動了一下筋骨。

“既然一言難盡那就以後慢慢說,先去拿碗酒來,我要給李老弟壓驚。”

“原來是這樣!”江鏢主聽完李思業的訴說感慨地說道:“李老弟竟毒殺了蒙古人使者,讓人解氣啊!可恨宋朝皇帝竟要送老弟給蒙古人賠罪,來人!把那些宋兵全部宰了!”

李思業嚇了一跳,急忙阻攔道:“不要!他們也是可憐人,再說他們已經投降老鏢主了。”

“好吧!看在你的面上就饒了他們。李老弟,別叫我鏢主了,我癡長你幾歲,你就叫我老哥吧!或者你就直接稱我名字江家偉。”

“是!江老哥,你們怎麼上山入了綠林?

“不用說那麼好,草寇就是草寇,沒有什麼見不得人的,說來也讓人傷心,蒙古騎兵不知怎麼從後面殺來,鄧州全城逃難,當時我們正在返回的途中,聞訊想趕回去救家人,但在半路就聽說逃出來的婦孺都被蒙古人劫住,全部給姦殺了,可憐我的小女兒才十六歲,也死了。”

說到這,那江家偉眼睛幾乎要噴出火來,“我們一怒之下,殺死了十幾個在村中劫掠的蒙古散兵,便逃到此處佔山爲王。”

說到此處他抽出刀來一刀將一把木椅劈成兩半,這才略略解氣,他看了看李思業,便問道:

“李老弟,你將來有什麼打算?”

“我還能有什麼打算,被朋友出賣,家業也沒了,又是朝廷通緝要犯,若老哥不棄,我也入夥吧!”

江家偉大喜:“我們這裡就缺一個讀過書之人,李老弟一來,正好做我們的軍師。”

事後,李思業才慢慢了解到,這座山叫熊耳山,延綿數十里,山中林深樹密、山勢險峻,正是山匪出沒的好地方,所以除江家偉一支外,另外還有幾支土匪出沒,江家偉的山寨叫振威寨,手下一共不到五百人,另外還有一百多名婦孺兒童,都是從鄧州逃出來的難民,自稱振威軍,平時就靠劫掠些往來的商客爲生,隨着蒙古人管理的日益苛刻,客商也不再從這裡走,改道入川了,於是這幾支草寇的日子也就日漸艱難起來。

這兩天一直陪李思業參觀山寨的漢子姓周名翰海,三十餘歲,也是名鏢師,平時使一杆大鐵槍,所以大家都稱他爲周鐵槍,周翰海是山東人,平時就沉默寡言,鄧州城破後懷孕的妻子也被蒙古人姦殺,他也就變得更加沉默。

這天,李思業和周翰海從山上下來,早晨剛下過雨,泥濘的山路非常溼滑,一不小心就會跌入旁邊的萬丈山崖,正走着,突然見前方几人正迎面走來。

“軍師,那便是老寨主獨子江淹江玉郎,後面跟着的是兄弟二人,韓明和韓亮,他們也是隨老鏢主上山的五鏢師之一。”

李思業聞言朝那江玉郎看去,只見他身材雄壯、容顏俊美,果然是人中玉郎,頗有大將之氣,但若再細細看他,就會在他眉眼間隱隱發現一絲淫邪之意。

周翰海說到江玉郎時,眼中閃過了一抹難以掩蓋的仇恨,正好被李思業回頭時看到,他心中微微一怔,立刻猜到二人之間必然發生過極不愉快的事情。

江玉郎三人大步朝李思業這邊走來,山路狹窄溼滑,不容兩人同時通過,李思業便略略側身,讓他們先過,不料江玉郎走到他側面時,卻突然停住了腳步,眼睛挑釁似的看着李思業。

李思業頓時感到了一種巨大的壓力朝自己襲來,讓他無法站穩,左邊便是萬丈山崖,眼看李思業要失足之際,突然一隻手抓住他的胳膊猛地向後一拉,將他拽回山路,正是周翰海在危急關頭,發現了江玉郎的禍心,李思業心中大怒,自己和他只是初次相遇,他竟然起心要置自己於死地。

“我與少寨主素無仇恨,爲何如此惡霸?竟要暗害於我!”

“哼!”江淹嘴角輕輕一撇。不屑一顧地說道:

“你便是那軍師李思業嗎?父親說你頗有膽識,我便試你一試,不料竟是這樣稀鬆平常,若你這樣的人也做得了軍師,我看天下所有男人都可稱爲將軍了!你既然號稱振威軍軍師,就得拿點真本事,否則就滾回你的大宋。”

李思業聞言反而平靜下來,他冷冷地看了看江玉郎,沉聲說道:

“我的本事豈是你這種卑鄙的小角色知道,你既然敢說大話,怎麼不下山與蒙古人一博,卻龜縮在這山中一年。”

江玉郎大怒:“你敢小看於我?李思業,就衝你此話,你可敢和我一賭?”

“怎麼個賭法?”

“現在寨中缺糧,蒙古人一直從唐州用船往鄧州運糧,必然要經過熊耳山下的黃水,你我且打個賭,我們各領五十人,看誰能在三天內先從蒙古人手裡搶到一船糧食。你可敢賭?”

“賭什麼?”

“勝者爲王!”

李思業輕視地看了他一眼,淡淡一笑,高高舉起右手,和江玉郎猛然一掌。

“一言爲定!就三天,勝者爲王!”

第4章 內鄉空虛第26章 蒙古商人(上)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21章 王府夜宴(四)第15章 山東格局第21章 渤海戰略(四)第8章 貨幣政策第10章 威逼利誘第10章 議和(一)第6章 分道揚鑣第26章 四寶買米(上)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8章 風起雲涌(八)第16章 江山如棋(四)第13章 手足情斷第33章 皇宮國宴(上)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30章 琉求試航(上)第3章 蒲家再來(上)第22章 王府夜宴(五)第16章 江山如棋(四)第3章 徐州會戰(三)第21章 江山如棋(九)第3章 風起雲涌(三)第36章 再見宋國第7章 風起雲涌(七)第7章 計取李文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15章 殺雞儆猴(上)第10章 威逼利誘第14章 巧奪益都第16章 百年大計(下)第1章 城破家碎第6章 風起雲涌(六)第4章 吞噬金國(四)第18章 江山如棋(六)第4章 吞噬金國(四)第12章 科舉發榜(上)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14章 飲馬江南(一)第17章 突火槍問世第7章 科舉考試(二)第16章 百年大計(下)第22章 王府夜宴(五)第21章 江山如棋(九)第11章 議和(二)第21章 貨殖之利(中)第11章 金國名士第32章 金都之旅(五)第23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20章 貨殖之利(上)第6章 科舉考試(一)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1章 落草爲寇第8章 貨幣政策第16章 變天之兆第2章 奴隸生涯第18章 發行報紙(上)第35章 金國來使(上)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4章 蒲家再來(下)第25章 做大買賣第19章 發行報紙(下)第18章 發行報紙(上)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21章 江山如棋(九)第26章 蒙古商人(上)第8章 貨幣政策第6章 風起雲涌(六)第4章 吞噬金國(四)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20章 江山如棋(八)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14章 奸雄之色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17章 難唸的經第19章 王府夜宴(二)第1章 視察新港(上)第1章 視察新港(上)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4章 蒲家再來(下)第12章 思業娶親第5章 蕭府疑雲第21章 江山如棋(九)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11章 議和(二)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13章 科舉發榜(下)第1章 城破家碎第12章 小鎮鬧鬼第11章 面臨抉擇第12章 思業娶親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16章 變天之兆第12章 思業娶親第2章 初露鋒芒
第4章 內鄉空虛第26章 蒙古商人(上)第18章 渤海戰略(一)第21章 王府夜宴(四)第15章 山東格局第21章 渤海戰略(四)第8章 貨幣政策第10章 威逼利誘第10章 議和(一)第6章 分道揚鑣第26章 四寶買米(上)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8章 風起雲涌(八)第16章 江山如棋(四)第13章 手足情斷第33章 皇宮國宴(上)第23章 王府夜宴(六)第30章 琉求試航(上)第3章 蒲家再來(上)第22章 王府夜宴(五)第16章 江山如棋(四)第3章 徐州會戰(三)第21章 江山如棋(九)第3章 風起雲涌(三)第36章 再見宋國第7章 風起雲涌(七)第7章 計取李文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15章 殺雞儆猴(上)第10章 威逼利誘第14章 巧奪益都第16章 百年大計(下)第1章 城破家碎第6章 風起雲涌(六)第4章 吞噬金國(四)第18章 江山如棋(六)第4章 吞噬金國(四)第12章 科舉發榜(上)第9章 科舉考試(四)第14章 飲馬江南(一)第17章 突火槍問世第7章 科舉考試(二)第16章 百年大計(下)第22章 王府夜宴(五)第21章 江山如棋(九)第11章 議和(二)第21章 貨殖之利(中)第11章 金國名士第32章 金都之旅(五)第23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20章 貨殖之利(上)第6章 科舉考試(一)第1章 風起雲涌(一)第1章 落草爲寇第8章 貨幣政策第16章 變天之兆第2章 奴隸生涯第18章 發行報紙(上)第35章 金國來使(上)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27章 渤海戰略(十)第4章 蒲家再來(下)第25章 做大買賣第19章 發行報紙(下)第18章 發行報紙(上)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28章 金都之旅(一)第21章 江山如棋(九)第26章 蒙古商人(上)第8章 貨幣政策第6章 風起雲涌(六)第4章 吞噬金國(四)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20章 江山如棋(八)第24章 織布工場(中)第14章 奸雄之色第28章 大宋廟堂(一)第17章 難唸的經第19章 王府夜宴(二)第1章 視察新港(上)第1章 視察新港(上)第5章 徐州會戰(五)第4章 蒲家再來(下)第12章 思業娶親第5章 蕭府疑雲第21章 江山如棋(九)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11章 議和(二)第10章 關中毒刺(二)第13章 科舉發榜(下)第1章 城破家碎第12章 小鎮鬧鬼第11章 面臨抉擇第12章 思業娶親第8章 科舉考試(三)第16章 變天之兆第12章 思業娶親第2章 初露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