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震動

昨晚下過一場小雨,草地有些溼潤。

高大的喬木與低矮的灌木在濡源溼地上交映成趣。湖泊海子之中,魚兒時不時躍起,炫耀着自己頑強的生命力。

東南風驟起,拂倒了大片鮮嫩的牧草。馬兒低下頭,無聲咀嚼着。

河流、湖沼、蘆葦、樹林、草原,組構成了一幅完美的畫卷,直讓人忘卻一切煩惱,只想仰面躺在草地上,呼吸着混合了青草與野花味道的空氣,注視着天空淡淡的白雲。

太陽漸漸升起。

張歸霸抖落了甲葉上的雨珠,仔細擦拭着橫刀上的血跡。

他的腳下躺着兩具屍體。

死者嘴脣緊閉,眼睛半睜,雙拳緊握。腹部一道可怕的傷口延伸至前胸,血跡已經凝固,近乎發黑了。

屍體的腳邊躺着一條魚。

魚兒嘴巴大張着,雙眼幾乎凸了出來,能夠想象出它離了水面,在岸上垂死掙扎的情景。

“屍體埋了吧。”張歸霸吩咐了一句,拿滿是爛泥的軍靴在草叢裡擦了擦,隨手拎起魚,翻身上馬走了。

山谷內的戰鬥已經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

韃靼騎兵雙眼赤紅,反反覆覆衝擊着一座巋然不動的堅陣。

陣中長槍如林,弓弩雷發,陣前倒斃的人、馬屍體幾乎阻塞了前衝的道路。韃靼人愈發絕望,有人幾乎要哭出來了。

我已經不要命了,爲什麼衝不動夏人的軍陣?

組成軍陣的都是殺人如麻的職業武夫,清晨的陽光斜照在他們臉上,似乎沒有一點影響。弓弩手按部就班,長槍手穩如泰山,軍士渾然無懼,配合井然有序,這是一羣經歷過大風大浪,見慣了生死搏殺的武人。

他們不會像新手那樣看到騎兵就害怕,他們不會像新兵那樣稍有不利就驚慌,他們也不會像新丁那樣見到便宜就什麼都不顧了。

敵人猛衝,我們穩着打,敵人潰退,我們還是維持陣型,牆列而進。

“嗚!”角聲響起,長劍手們稍稍加快了腳步,弩機連續發射,將敵人最後一波攻勢迎頭摧破。

軍官們回頭看了看高臺處,旗號連連變幻。

口令聲頓時響起,所有人將弩機置於腳下,從背上取下長劍、陌刀,加快腳步衝了上去。

“噗!”還在努力前衝的韃靼騎兵被砍得人仰馬翻。

鋒利的長劍有如催命符一般,將人整個劈倒。

有手持鉤鐮槍、長柄斧的袍澤上來,下勾馬腿,上砍騎手,長劍手奮力劈斬,整個大陣如同精密運轉的殺戮機器,將最後的韃靼勇士斬殺殆盡。

敵人終於撐不住了。

他們不捨地看了一眼正乘坐馬車、牛車轉移的家人,流着眼淚呼嘯而去。

輕騎從山坡上衝了下來。

來自河渭諸州的吐蕃、党項、嗢末、羌人發出瘮人的怪叫,加快速度追了上去,痛打落水狗。

韃靼騎兵鬥志全無,潰得到處都是。隴右蕃人輕騎暢快地追殺着,輕鬆收割着一個又一個人頭。

“昔年曳咥河之戰,突厥十萬騎硬衝蘇定方數千步卒,結果反爲其所敗,士氣大泄,潰不成軍,蕃騎趁勢追殺,斬首數萬級。”張歸霸下了馬,看着一片狼藉的戰場,感慨道:“今濡源之戰,斬首不下六千,楊將軍亦可名留青史了。”

跟隨蘇定方出戰的部將蕭嗣業、蕃將婆潤都被記錄了下來,日後修史書,亦可留下名諱。就是不知道俺老張有沒有這個福分了,親率偏師截殺、迫退黑車子室韋那禮部援兵,應該也能蹭個名字吧?

山谷內的長劍手們前衝百步之後停了下來,稍稍整隊之後,再次前衝。

正在逃跑的韃靼老弱婦孺哭喊連天。

有人奮而跳下了馬車,徒步阻敵。看他們鬍子花白的模樣,張歸霸只是冷笑一聲南征北戰那麼多年,心早就硬了,只要是敵人,哪怕三歲小兒站在他面前,一樣揮刀砍下,眼都不帶眨一下。

寥寥數百老弱組成的防線幾乎被一衝而跨。

心狠手辣的職業武人用重劍、陌刀劈砍出了一條路,殘肢斷臂、心肝腸肺流了一地,他們快步前衝,追上了逃跑的車隊。

蕃人輕騎四散在周圍,遠遠警戒着,配合完美又默契。

已經沒有人抵抗了。

阿布思家族最後的血脈後裔被團團圍住。馬車車簾被掀開,乘客看到甲葉上還掛着腸子的武人手提滴血的重劍時,直接嚇昏了過去。

戰鬥結束了。

事實證明,他們還沒中原那些藩鎮殺才難打,唯一的優勢就是機動靈活,戰術不對頭的話,會被他們耗死。但只要你逼得他們不得不正面作戰,完全就是小菜一碟,破之易也。

“軍使,昨日方大勝,今日又勝,將士們連續作戰,一點疲累之色都沒有,金刀軍有幾分強軍的模樣了。”張歸霸走到楊亮身前,笑着恭維道。

“比之長劍軍如何?”楊亮問道。

張歸霸沒有絲毫猶豫,道:“猶要強上幾分。”

www ▪ttкan ▪C ○

“哈哈!”楊亮大笑。

張歸霸沒說實話。楊亮自家人知自家事,比起長劍軍鼎盛狀態,應該還是要差一些的。畢竟當初成軍的時候補了很多新兵進來,他們的成長需要時間。

好在隊伍裡有不少長直軍老卒。不愧是朱全忠的親軍,殺起人來賊利索,似乎被人包圍時也不覺得怕的,依然談笑風生,奮勇殺敵。

有時候楊亮都覺得他們毫無人性,是完全的殺人機器。不過新兵在他們的帶領下成長很快,這是最大的好處。

一支軍隊,不怕被重創,就怕被全殲。一旦富有戰陣經驗、會閱讀戰場形勢、有主觀能動性的基層軍官和老兵死掉了,所有的傳承也就煙消雲散了。新人需要從頭開始積累一切,這個過程會經歷挫折,會付出血的代價,更大的可能是根本沒有機會成長起來。

“賊人退了?”楊亮瞄了一眼正在抓捕韃靼老弱,打掃戰場的軍士,轉頭問道。

“來人不多,寥寥千餘騎罷了。被我帶人摸了斥候,主力傻乎乎往前衝,杜宴球佔着高地,弓弩齊發,賊人死傷慘重,亡命四散。”張歸霸寥寥數語,將他帶領偏師嚇退賊人的大概過程講了一遍。

其實一路奔襲過來,金刀軍的行蹤應該已經泄露了。昨日他們摸了一個回鶻部落,斬首兩千餘級,俘生口萬餘,牛羊十餘萬。今日馬不停蹄,結果正好見到陰山韃靼在逃竄,很顯然已經提前得到了消息。

但人一多,跑路就慢。況且還要帶着帳篷、傢什、牛羊一起趕路,這速度就太慢了,被追上是難免的事情。

“待會生口、財貨、雜畜清點完畢後,就遣人送往集寧。你來安排,無需多,派千餘輕騎押送即可。”楊亮吩咐道。

“遵命。”張歸霸大聲應道。

他心態轉變得很好,對於在夏軍中擔任的角色也很滿意。有時候人是需要一點運氣的,當初夏王俘虜的樑兵樑將還不算多,又因爲草原戰事緊急組建黑矟、金刀二軍,給他這種降將撈到了機會。不然的話,猴年馬月才能重新當上大將?葛從周、康延孝、張慎思有這機會嗎?沒有。

正常來說,他們就得和劉捍那樣,要蹉跎好幾年,然後纔會慢慢得到夏王的信任,得以掌兵。

俺老張是有大氣運的人,小時候那個算命的瞎子沒說錯。

“今日這仗打完,不能停。咱們繼續南進,攻御夷鎮城。”楊亮的胃口很大,風格也很激進。邵樹德將金刀軍交給他果然沒錯,雖然對整體戰略有些疑問,但執行命令很堅決,也非常到位,確有名將之風了。

他們這會所在的地方其實也是御夷鎮,不過是“故御夷鎮”,在後世張家口沽源縣東、承德市豐寧縣大灘鎮西,位於濡水東西兩源之間濡水,就是灤河。

御夷故城南一百四十餘里、赤城縣北六十餘里,有後魏孝文帝太和中所置御夷鎮新城,這是一個塞外的交通節點,位置十分關鍵。

“軍使,楊都頭有令。”遠處馳來一騎,及近,翻身下馬,將命令書拿了過來。

楊亮接過仔細一看,道:“御夷鎮不得不打了。都頭有令,我部進佔御夷鎮之後修繕城池,遣兵留守。”

張歸霸有些驚訝。

他以爲此番出兵僅僅是犁庭掃穴,打擊不從,收穫牛羊丁口呢,這是要佔地的意思?

數百里的路程,難不成要恢復後魏諸軍鎮?那派誰守呢?

以御夷鎮爲例,當年後魏皇帝是將俘獲的高車人安置於此,令其守邊,夏王會怎麼安排?柔州是契苾部在守邊,懷荒、御夷是誰?藏才氏?渾氏?還是夏王自己的奴部?從中原抽調衙軍是最不可能的,因爲花費實在太大,各種物資都得內地轉運。

草原,就得按草原的生活方式來,除非安置百姓過來屯墾,但規模註定大不了,很難養活萬人以上的兵丁。

“比起李克用,大王可能更擔心契丹。”楊亮彷彿看出了張歸霸所思所想,道:“不管了。咱們把這些雜七雜八的部落收拾了,便是將來退兵,也不虧。我算是看出來了,這些部族太散,很難擰成一股繩,若契丹攻來,一個個都要被吞下。”

張歸霸不是很清楚契丹的實力,有些難以理解。

事實上,歷史上五年後(902),耶律億率“四十萬人”伐河東,在代北轉了一圈,俘獲九萬五千人,牛羊馬駝無數。先不管這四十萬人水分有多大,但這麼大規模的出征,不順路掃一遍這些部落是難以想象的。

耶律億這麼一搞,對李克用的草原朋友們簡直是毀滅性的打擊。從此以後,代北部落不太可能再聽命於河東了,李克用也很難再得到大量戰馬和蕃人炮灰。他臨死前河東只有七千騎兵,除了與朱全忠的戰爭消耗極大,本族沙陀騎兵大量戰死外,草原部族慢慢離他遠去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邵樹德這次搶先一步掃蕩這些部落,雖然不可能完全搞乾淨,但收穫定然也不會小。就是不知道消息傳到契丹後,他們會怎麼看了。

六月二十日,金刀軍使楊亮率蕃漢兵馬萬餘人南下,突襲百餘里外的御夷鎮。

賊人毫無鬥志,已經跑路大半。他們拷訊俘虜後快速追擊,俘斬數千,繳獲牛車三百餘輛、牛羊馬駝八萬餘。

而這個時候,無上可汗大舉東進掃蕩的消息也漸漸傳開了,燕北諸部聞訊大震,一時間陷入了兩難選擇之中。

第二章 馴化第六十二章 休養生息與整頓第三十五章 你來我往第四十六章 顧頭不顧腚第四章 兵諫第二十五章 多線(爲盟主Ciaoki加更)第二十一章 保舉與東行第四十九章 班師與說客第1223章 生擒第三十六章 李劭第五十九章 心願已了第1077章 善後抓捕第七十九章 乘船北上第八十八章 凋零第五十一章 跗骨之蛆第四十三章 衆矢之的第二十二章 備戰(爲盟主範河兄加更)第四十章 會蕭第三十三章 定遠軍與統戰第八章 抉擇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四十八章 報冤將第六十七章 階下囚第六十六章 召見第二十五章 重心第1080章 杯酒釋兵權第二十四章 “保護”第六十章 開城(爲盟主地月總督府門衛加更)第八章 抉擇感謝第四十三章 追逃(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三十七章 何處可之?第954章 西行之汴州第十六章 入長安(一)第十五章 戰爭沒那麼簡單第1035章 戰術帶師第998章 應對之策第1058章 道第1015章 該放手了第二十章 朝貢道第五十六章 攻殺第四十八章 蚌埠住第三十六章 這……第十七章 “五年平遼”還在客戶這第1044章 調動第二十章 何去何從(爲淚痕兄第二個盟主加更)第十章 他能給什麼?第五十三章 妙招第1234章 大侄們的新工作第二十章第四十二章 名正言順第八十六章 怎麼打?第六十三章 威望與風潮第三十四章 李楊第六十一章 請走第1285章 塑造(加更2)第三十六章 鹽州定策(爲昨日菸草淡淡香盟主補更)第十五章 你們的家人都在受苦吧第三十一章 萬變不離其宗第三十五章 撕扯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1243章 北口第十章 安排與路線第六章 修武第八章 上下第十章 京師(一)第六十四章 打醒第二十七章 見招拆招第四章 根基第四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六十六章 抵達第七十一章 貪婪第1312章 交代第七章 底層武夫的日常第1245章 長夏第二十七章 時代第四章 團伙第四十一章 專業第五十章 大計第二章 小日子(二)第二十四章 善後(三)第三十二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一)第十七章 督戰第1221章 別說了,別說了第二章 馴化第五十四章 駐防與海盜第八十六章 委任與動員第十三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二十九章 六件事第1082章 來人與收權第四章 掙扎第二十四章 事業第1045章 知己知彼第三十二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一)第1218章 得意第七十四章 國人會議(月票加更3)第989章 試驗第1107章 參詳第四十九章 北線
第二章 馴化第六十二章 休養生息與整頓第三十五章 你來我往第四十六章 顧頭不顧腚第四章 兵諫第二十五章 多線(爲盟主Ciaoki加更)第二十一章 保舉與東行第四十九章 班師與說客第1223章 生擒第三十六章 李劭第五十九章 心願已了第1077章 善後抓捕第七十九章 乘船北上第八十八章 凋零第五十一章 跗骨之蛆第四十三章 衆矢之的第二十二章 備戰(爲盟主範河兄加更)第四十章 會蕭第三十三章 定遠軍與統戰第八章 抉擇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四十八章 報冤將第六十七章 階下囚第六十六章 召見第二十五章 重心第1080章 杯酒釋兵權第二十四章 “保護”第六十章 開城(爲盟主地月總督府門衛加更)第八章 抉擇感謝第四十三章 追逃(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三十七章 何處可之?第954章 西行之汴州第十六章 入長安(一)第十五章 戰爭沒那麼簡單第1035章 戰術帶師第998章 應對之策第1058章 道第1015章 該放手了第二十章 朝貢道第五十六章 攻殺第四十八章 蚌埠住第三十六章 這……第十七章 “五年平遼”還在客戶這第1044章 調動第二十章 何去何從(爲淚痕兄第二個盟主加更)第十章 他能給什麼?第五十三章 妙招第1234章 大侄們的新工作第二十章第四十二章 名正言順第八十六章 怎麼打?第六十三章 威望與風潮第三十四章 李楊第六十一章 請走第1285章 塑造(加更2)第三十六章 鹽州定策(爲昨日菸草淡淡香盟主補更)第十五章 你們的家人都在受苦吧第三十一章 萬變不離其宗第三十五章 撕扯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1243章 北口第十章 安排與路線第六章 修武第八章 上下第十章 京師(一)第六十四章 打醒第二十七章 見招拆招第四章 根基第四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六十六章 抵達第七十一章 貪婪第1312章 交代第七章 底層武夫的日常第1245章 長夏第二十七章 時代第四章 團伙第四十一章 專業第五十章 大計第二章 小日子(二)第二十四章 善後(三)第三十二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一)第十七章 督戰第1221章 別說了,別說了第二章 馴化第五十四章 駐防與海盜第八十六章 委任與動員第十三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二十九章 六件事第1082章 來人與收權第四章 掙扎第二十四章 事業第1045章 知己知彼第三十二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一)第1218章 得意第七十四章 國人會議(月票加更3)第989章 試驗第1107章 參詳第四十九章 北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