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大計

鎮州王府之內,高朋滿座,熱鬧非凡。

節度使王鎔召集了幕府主要將佐,一同招待來客。

客人是晉王李克用的人,爲首者李克柔,晉王之弟、代州刺史。

王鎔頻頻勸酒,態度恭敬。

王氏家族執掌鎮州幾代人,靠的就是察言觀色、見風使舵,可以說是家傳絕學了。

憲宗元和五年(810),成德節度使王承宗抗命,中官吐突承璀率神策軍及河中、河陽、浙西、宣歙四鎮兵討之,無功而返。

元和十一年(816),朝廷令河東、義武、幽州、滄景、魏博、昭義六鎮兵討之。六鎮合兵數十萬,但各懷鬼胎,出工不出力,也沒有一個主帥,打得有氣無力,戰爭進程很慢。

成德王氏愈發囂張。

但當淮西吳元濟被平定的消息傳來時,王承宗大懼,立刻改變之前囂張的態度,又是送錢,又是獻地,向朝廷謝罪。

王鎔今年才二十多歲,“聰慧有智謀”,坐擁鎮、冀、深、趙四州,戶口殷實,財貨山積。馬政更是辦得極好,是北方一大強鎮,僅次於魏博。

王鎔深諳家傳絕學,在各大勢力之間反覆橫跳,誰都不得罪。很多人嘲笑他是個散財童子,但他真的爲成德鎮避免了很多無謂的麻煩。

唯一搞不定的,可能就是李克用了。

這廝塞錢也翻臉,真的摸不透他在想什麼,王鎔都快崩潰了。

但王鎔也有底氣。

趙兵不是泥捏的,在維護自身利益時有很強的戰鬥力。誰若想吞併成德鎮,保管崩掉他滿口牙齒,不死個幾員大將,損失數萬精兵是不可能的。

“殿下,某先前所言之事,如何?”李克柔放下酒樽,問道。

他身後還站着幾名親隨,沒有入座。

其中一將年歲不大,英氣勃勃,名叫石君立,趙州人,王鎔聽聞後,也多看了兩眼。

石君立本爲李嗣昭帳下小校,非常勇武。李嗣昭顧念李克柔的養育之恩,將石君立送到他帳前聽令李嗣昭本名韓進通,從小就被李克用收爲養子,但李克用沒空照顧,交給弟弟李克柔撫養長大。

“邵賊勢大,便是元和年間的神策軍,亦無如許多的兵馬。”王鎔說道:“願奉晉王爲主,共抗邵賊。”

王鎔的態度在李克柔的意料之中。

他是個身段極軟,不怎麼注重面子的人。他的核心利益,是守住成德的一畝三分地,不讓傳了幾代的王氏基業被人奪走。

既然如此,雙方合作的基礎便有了。

至於成德武夫,他們與邵賊更是水火不能相容。

他們要的利益邵賊給不了,也不會容許他們佔有成德鎮的一切,戰爭是難以避免的。

說句難聽的,王鎔還有投降的空間,因爲邵賊多半會給他個空頭節度使,威風、財富方面不缺,兼任刺史的情況下,也不會太差了。

但成德武夫沒有投降的空間,除非他們願意把收入下降一大截,還要時不時去外地征戰,死傷慘重,一年兩年地回不了家。

能接受這個條件嗎?目前看起來似乎不能。那就得打了,直到一方徹底妥協爲止。

“趙王果有韜略。”李克柔讚道。

說罷,又故作遲疑了一下,皺起眉頭道:“然大軍征戰,所費甚多……”

王鎔會意,道:“鎮冀深趙四地,雖不甚富庶,然此乃大事,願輸錢二十萬緡、絹三十萬匹、粟六十萬斛。”

這個數字不小了,但李克柔還是有些不滿意。

成德四州,雖然比不上魏博六州,但也差不到哪去。

全境多爲平原,水利工程密佈,牲畜衆多,粟、麥、稻皆有種植鎮州貢物“高公米”就是水稻。

但李克柔也知道,錢糧就這個數了,這次應該就只能要到這麼多,如今只能在其他方面想想辦法。

“昔年王公承宗以騎兩萬與王師薄戰,鎮冀馬軍素勁,兵數衆多,不知可否輸給軍馬?”李克柔問道。

他提到的是憲宗元和二年的木刀溝之戰。王承宗率兩萬騎兵與遵奉朝廷的義武、振武、河東藩鎮兵大戰,結果被斬首萬級,王承宗僅以身免。當時義武軍節度使張茂昭親自披甲上一線,侄子、外甥爲先鋒,戮力死戰,終獲大勝。呃,李克用的爺爺朱邪執宜當時也作爲振武軍的一員參戰了……

果然,王鎔聽了微微有些尷尬,你好歹換個例子舉啊。

不過他面上不動聲色,道:“這些年戰事頻繁,軍馬日少。”

就在李克柔暗中失望的時候,王鎔話鋒一轉,道:“不過,討邵乃大事,某願自堂陽監輸軍馬三千,以壯晉王軍威。”

三千?三萬還差不多!李克柔還是不滿意。

不過他也知道凡事不能太過,這回就這樣了,能從王鎔那裡掏來三千匹戰馬很不錯了,下次再想辦法。

聊完正事,一行人繼續喝酒,興盡而散。

第二日,李克柔又在驛館接待了滄景盧彥威的人。

看得出來,大夥都很信任晉王,被打服氣了,都願意輸送錢糧,也願意出一部分兵馬。

考慮到這些藩鎮兵守戶犬的性質,昨日李克柔也與王鎔談過,一定要和士兵們講清楚爲何而戰。邵樹德是不會容忍將一個藩鎮的大部分財富都發到你們手裡的,也不會任由州縣官位被武夫佔着,更不會容忍你們侵佔大量田地,壟斷商稅。他在動你們子孫後代的富貴,一定要和他死戰到底。

雖然不知道最終效果如何,但說了總比不說好,至少能提振一番士氣,也能調動一部分人的積極性,在戰場上表現更好一些。

十月二十日,李克柔在成德募兵,主要是騎兵。

一連花了十天時間,得兵四千人,其中約千人自帶馬匹而來。李克柔很大方,給這些帶馬的人賞賜絹帛,算是買下來了。

軍分兩支,一曰侍衛金槍直,一曰廳前黃甲軍,各兩千人,純騎兵部隊。

燕趙之地,自古仗氣任俠,兵源素質還是相當不錯的。願意去外鎮當兵的,一般也是在本鎮沒啥發展空間,不得不去外地謀富貴,比如擔任廳前黃甲軍指揮使的石君立就是典型。

成德鎮是武夫擁有的成德鎮,但石君立沒能擠進這個武夫團體。

就跟有些人迫不及待騸了自己等待進宮當太監,卻始終得不到機會一樣,河南、河北也有大批自小苦練武藝、騎戰的人,卻當不了衙兵練武,也是一種職業規劃,更是一種投資。

招募完軍士之後,李克柔心滿意足地離開了鎮州。

他沒有回晉陽,而是南下。

邢洺磁三州,即將進駐大批部隊。侍衛金槍直、廳前黃甲軍兩支部隊,將在那邊開始整訓,提升戰鬥力。

一同過去的還有一支名爲契丹直的部隊。這支部隊規模不大,大概也就兩千來人的樣子,以燕鎮胡州熟契丹部落爲兵源,這次又補入了契丹俘虜,擴充爲三千騎。

因爲聽聞邵樹德將鎮守關北的銀鞍直八百騎調到了河陽,李克用下令契丹直改名爲“銀鞍契丹直”,針鋒相對的味道非常濃。

晉軍與樑軍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騎兵實力強出太多,但步兵比樑軍弱。不知道一旦打起來,最終會怎樣,反正他們歷史上是被樑軍錘了。

李克用在營州大敗契丹的消息經過十餘日的發散後,終於在月底傳到了汴州。

邵樹德正在開封縣巡查水利工程,聽聞後立刻召集陳誠、趙光逢、郭黁、謝瞳、裴迪五位幕僚商議。

“李克用這次怕是要來真的了。”邵樹德說道。

忽悠不住義兄了,他感到有些遺憾。

“大王,與晉軍發生衝突是遲早的事情。”陳誠說道:“拖到現在已經大賺了,不能奢望更多。”

“李克用也未必立時就開戰。”趙光逢說道:“另者,他會打哪裡?”

“不要管他打哪裡,我軍哪裡罈罈罐罐最多?”邵樹德說道:“晉絳、孟懷最危險。”

這兩處地方,晉軍有地利。他們居高臨下,還有雄關險隘,進可攻退可守。反觀夏軍,地處平原,無險可守,地形方面十分被動。

“大王,該把龍池宮諸人遷過來了。”郭黁突然建議道。

當然,他只說了龍池宮,實際上要遷移的遠遠不止邵樹德的妻妾兒女,還有軍士的家屬。

“遷過來住哪裡?”邵樹德問道。

洛陽大部分還是廢墟,什麼都沒有,顯然不合適。

“可遷往汝州清暑宮,那邊擴建快結束了。”郭黁說道。

“也好。”邵樹德同意了:“軍士家屬,可分散安置在汝州及洛陽。”

同時他也暗暗鬆了一口氣,幸好清暑宮的女人他提前接來汴州了,目前儲氏、解氏以及金仙觀的蘇氏已經抵達。

自五月下旬開始,邵樹德已經整整五個月沒碰過女人了。朱全忠的一干女人現在還沒法吃,只能先讓老張家的女人過來給他瀉火了。不過儲氏又懷孕了,損失一員干將,殊爲可惜。

“就這麼辦!”邵樹德最後說道:“先遷移人員,這個最重要。你等儘快配合都虞候司的人拿出一個用兵方案,擬完後呈送上來。”

“遵命。”衆人紛紛應道。

“靈夏錢糧,趁着大河還暢通,加緊運輸,不要停。”邵樹德補充道:“對了,保舉我爲宣武軍節度使的表章也催一催,不要拖,儘快送抵朝廷。”

第十六章 小心行事第1210章 軍心浮動第十三章 就緒第二十六章 財稅改革之二第三十章 第二發第十八章 追擊與佈置第1199章 給他們點希望第三十九章 壓力第592章 部署與趕至第1004章 國相第1262章 誰支持誰反對第1188章 求援第十二章 連舉四烽第三十二章 最後時刻第981章 意外的使者第八十八章 凋零第四十五章 巡邊(四)第十五章 兩條線第三十五章 老巢第七十章 湖南行第三十六章 新家第三十章 覆滅第六十章 用盡全力第十三章 就緒第四十八章 通道第七十三章 見解第二十一章 西京與東京第1153章 領教第六十章 史館第五十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一)第二十六章 好時代第七十五章 剛起了個頭就沒了第二章 三月第1076章 罪人第五十八章 誓第二十四章 人命第三十五章 出山第十三章 示形在彼第八十九章 都亭驛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二十二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二)第五十八章 能給什麼?第八十三章 追憶第三十五章 漢界胡鄉第1086章 財賦整理第八十八章 河東系第1037章 想說放棄不容易第二十六章 基地第1248章 分裂第四十八章 操作第六十二章 廣成澤第四十四章 家宴第七十四章 國人會議(月票加更3)第997章 人口就是財富第十五章 百態第三十七章 粘住第四十六章 “陣前數語”第1228章 二環第三十一章 萬變不離其宗第七十四章 百年佈局第1026章 揚長避短第六章 後路無憂矣第1231章 郎朗乾坤第1227章 內情第六十三章 汾水之戰第1322章 鎮州陷落第1210章 軍心浮動第1246章 鈍刀子割肉第1040章 徐州與洛陽第六十七章 安排第五章 定策第三十二章 結交第1113章 賣第十一章 處理第九章 消耗與消化第三十五章 觀察使第五十一章 圍三闕一第七十三章 鐵騎繞龍城第二十八章 阻擊與包圍第四十七章 沃野鎮第1258章 內部爆破第1199章 給他們點希望第四十二章 巡邊(一)第九十章 君何處可之第十二章 報告第三十三章 大軍第十五章 百態第二十八章 善後第五十四章 坐寇第十三章 屈服第1061章 菜,愛玩第1119章 反覆第1315章 各自的選擇第三十二章 堅定第二十八章 退敵(一)第三十九章 兩路(三)第1267章 甜頭第六十三章 懸崖邊的選擇第九十五章 心有所感第三十三章 形勢與兵力
第十六章 小心行事第1210章 軍心浮動第十三章 就緒第二十六章 財稅改革之二第三十章 第二發第十八章 追擊與佈置第1199章 給他們點希望第三十九章 壓力第592章 部署與趕至第1004章 國相第1262章 誰支持誰反對第1188章 求援第十二章 連舉四烽第三十二章 最後時刻第981章 意外的使者第八十八章 凋零第四十五章 巡邊(四)第十五章 兩條線第三十五章 老巢第七十章 湖南行第三十六章 新家第三十章 覆滅第六十章 用盡全力第十三章 就緒第四十八章 通道第七十三章 見解第二十一章 西京與東京第1153章 領教第六十章 史館第五十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一)第二十六章 好時代第七十五章 剛起了個頭就沒了第二章 三月第1076章 罪人第五十八章 誓第二十四章 人命第三十五章 出山第十三章 示形在彼第八十九章 都亭驛第二十四章 激戰第二十二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二)第五十八章 能給什麼?第八十三章 追憶第三十五章 漢界胡鄉第1086章 財賦整理第八十八章 河東系第1037章 想說放棄不容易第二十六章 基地第1248章 分裂第四十八章 操作第六十二章 廣成澤第四十四章 家宴第七十四章 國人會議(月票加更3)第997章 人口就是財富第十五章 百態第三十七章 粘住第四十六章 “陣前數語”第1228章 二環第三十一章 萬變不離其宗第七十四章 百年佈局第1026章 揚長避短第六章 後路無憂矣第1231章 郎朗乾坤第1227章 內情第六十三章 汾水之戰第1322章 鎮州陷落第1210章 軍心浮動第1246章 鈍刀子割肉第1040章 徐州與洛陽第六十七章 安排第五章 定策第三十二章 結交第1113章 賣第十一章 處理第九章 消耗與消化第三十五章 觀察使第五十一章 圍三闕一第七十三章 鐵騎繞龍城第二十八章 阻擊與包圍第四十七章 沃野鎮第1258章 內部爆破第1199章 給他們點希望第四十二章 巡邊(一)第九十章 君何處可之第十二章 報告第三十三章 大軍第十五章 百態第二十八章 善後第五十四章 坐寇第十三章 屈服第1061章 菜,愛玩第1119章 反覆第1315章 各自的選擇第三十二章 堅定第二十八章 退敵(一)第三十九章 兩路(三)第1267章 甜頭第六十三章 懸崖邊的選擇第九十五章 心有所感第三十三章 形勢與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