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這……

青唐城是吐蕃人的叫法,唐人一般稱之爲鄯城縣、鄯城鎮或河源軍。

青唐城地處西寧盆地核心,西漢時在附近的湟水谷地設了臨羌(湟源)、破羌(樂都)、安夷(平安),但西寧盆地只有一個西平亭。

東漢末年,曹操下令增筑西平亭,在其北、西、南三面築城,設西平郡。

南北朝時期,南涼在以樂都爲都城,一度西遷西平。但總體而言,湟水谷地的發展仍然要強國西寧盆地。

到了隋唐,鄯州的理所依然在湟水谷地,即湟水縣(樂都),青唐城(鄯城縣)僅僅是鄯州的一個屬縣。

青唐城真正起來還是在吐蕃統治時期。

西寧盆地比湟水谷地開闊,“湟水中貫”、“兩川縱流”,水資源豐沛,同時處女地異常肥沃。黑齒常之在此屯田五千餘頃,歲收百餘萬石,有遺留下來的灌渠。

吐蕃人也在附近種植小麥、青稞、豆子,收成也很高西寧盆地的青稞最高產量,據記載有五石,有點誇張了,但就黑齒常之的屯田畝產來算,這裡的土壤確實是非常肥沃的。

當然青唐城得到發展還有一個因素,那就是該城不處於各吐蕃大部的勢力範圍內。城市得以獨立發展,並吸引了相當一部分人過來屯墾、放牧。

幾個大部之間也有默契,誰都不去佔據青唐城,任這座城市自由發展,再加上絲綢商路帶來的影響,慢慢變得百工興旺,商旅不絕,農牧業繁盛。

青唐城大體上還是沿襲了國朝的河源軍城舊制,但吐蕃人進行了修繕及部分增築。

城市周長二十里左右,大大超出了一個縣城的規模,已經接近州城了。不過也可以理解,你要屯駐一萬四千大軍,城池不大是不行的。

青唐城分東西兩部分,中間用城牆隔開,總共開了八道門。在後世唃廝囉統治時期,他又對城市進行了改造,尤其是坍塌的西城,完全重築了,作爲自己的宮殿所在。到他兒子那會,契丹公主、西夏公主亦居於西城。

此時西城未坍塌,最顯眼的宮殿也不見蹤影,金光閃閃的大佛寺當爲“地標建築”。

大佛寺內有佛像,高數十尺,貼金,飾以真珠、寶石。佛像旁有大殿高閣,還有百餘間佛舍,自稱曲論的結贊法師正站在高樓上仔細看着外邊。

城外的佛莊被突襲而至的唐軍騎兵佔領了,這是昨天晚上的事情。

佛莊有佛田,是大佛寺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平日裡積存的麥子、青稞不下五萬斛,雖說臨時收走了大部分到城內,但遺留在外的仍然不少,此刻都成了戰利品。

佛莊內的莊戶丁壯雙方被反綁,用繩子串在一起,妻兒在旁哭天喊地。唐軍士兵連踢帶打,將這些人帶向遠方。

劫掠丁口、財貨、糧食、牛羊,好一個大唐王師!

結贊法師面無表情,但內心卻泛起滔天巨浪,洶涌不已。

銀槍都奔襲至青唐城下,是他始料未及的。不,或許隱隱想過,但被他強行忽略了。

對付唐軍,部族不齊心,兵力也少,正面肯定打不過的,也只能出一些奇謀。

在長寧峽谷伏擊唐軍主力,難道錯了嗎?

不,沒有錯。要想打敗唐人,這是最好的辦法。

次一點的辦法,就只有僞降,然後趁邵賊放鬆警惕的時候,突然反叛,殺他一個措手不及。

這兩個辦法,結贊法師反覆推敲過,最終還是選擇了伏擊。

我沒有錯!計劃很完美,只不過邵賊打仗一點不英雄。大丈夫橫刀立馬,擊敗敵軍後,便揮師而進,一往無前,如此纔是真英雄!

邵賊不想當英雄,不上當,如之奈何!

銀槍都的戰兵分成數撥,圍着城池四處轉悠着。

青唐城太大了,他們可能根本沒想過攻城,只是在尋找弱點。但守城軍士太少了,只有八百多人,即便臨時武裝了一些,但真的有戰鬥力嗎?

結贊法師面容平靜,雲淡風輕,但背上已經冒出了一層汗。城外有莊戶被俘虜了,如果唐軍仔細拷問俘虜,應能得到一些消息。

王崇此時確實得到了一些顛三倒四甚至相互矛盾的消息。

“毗伽,你過來。”他喊來了剛剛因爲戰功被提升爲副將的回鶻人毗伽。

“將軍。”

“你領五百騎,至東北門下射箭,看到露頭的就射。記住,用步弓射。”王崇吩咐道。

毗伽領命而去。

與城牆上的敵軍對射,站在城下的他們肯定很吃虧,但將軍既然下了這個命令,自然要執行。

銀槍都,或者說整個朔方軍,對服從命令非常重視,這與部落裡大不一樣。各種規矩太嚴了,不符合牧民們熱愛自由的天性。

一開始總有人逃跑,後來直接把逃跑士卒的家人貶爲奴隸,任人蹂躪,抓到的逃兵也被當衆斬首。再加上賞賜確實很豐厚,回鶻軍士們的心慢慢定了下來。

人,永遠不知道自己的下限在哪裡。

草原牧民,騎馬射箭的本事還算不錯,也有一股子不要命的勇悍之氣,對生存物資的要求還低,能忍飢挨餓,爬冰臥雪,千里行軍。

但組織度太低了!

如果能在這個上面下功夫,一般而言都能爆發出極強的戰鬥力。冒頓單于曾經提高過匈奴人的組織度,成吉思汗曾經提高過蒙古人的組織度,能接受漢人嚴酷軍法的胡人,一般而言都是優(灰)質(色)兵(牲)源(口),安祿山的八千曳落河也已經向大家證明了這一點。

銀槍都八千軍士(含輔兵),雖然時日尚短,還沒完全變成朔方軍的形狀,但初步的紀律是有了,風氣比起吊兒郎當、鬆鬆垮垮的部族軍強了何止一倍。

此刻接到命令,毗伽也不多問,直接帶了自己直轄的一營五百騎,騎馬趕到青唐城東北門附近。

城頭上旗幟不少,也有人探頭探腦,看樣子吐蕃人如臨大敵,佈防嚴密。

五百騎統一下馬,站在一箭之地外,先給步弓上弦,然後分批前出,對準城樓上的目標就來了一波狠的。

王崇帶着親兵趕到了不遠處,仔細觀察。

五百弓手輪射,吐蕃人一開始還從城頭上還擊,不過在被射殺了二十餘人後,直接躲了起來,不再露頭。

這不應該啊!王崇把玩着手裡的弓弦,暗自思索。

過了片刻,東北角城頭吐蕃人的還擊陡然間激烈了起來。看城頭人影憧憧的樣子,應是從其他地方調了大批弓手過來。

再派一營人,去城西!王崇有了定計,立刻下令。

又是一營騎兵上路。他們昨晚劫掠了一夜,此時接到命令,仍然毫不猶豫地上前,這體力確實驚人。

西門附近的齊射又造成了吐蕃人的混亂。

王崇急得爬上了一棵大樹,仔細看着城內的動靜。卻見吐蕃人從其他兩面城牆抽調弓手向西,城內一片混亂,家家戶戶閉門,恍如末日一般。

“來人!”王崇直接在樹上大喊。

“將軍!”親兵們在樹下應道。

“打製攻城器械,立刻!”王崇下令道。

“將軍,沒有工匠啊。”

“梯子會做吧?不要多好,能用就行。”王崇仍然沒有下樹,直接在樹上吼道。

親兵們匆忙離去。

西邊的大地傳來了陣陣沉悶的馬蹄聲。

王崇一驚,這是吐蕃主力來了?

正待下樹集兵迎戰,卻見數騎斥候奔來,大呼道:“紅髮軍至矣!”

嗯?紅髮軍?那是銀槍都內對龍家部族軍的稱呼,蓋因其多紅髮是也。

玉門軍來搶功了!明明是老子先來的。

王崇直接跳下樹,在地上打了個滾,也顧不得拍打草屑、灰塵,直接氣急敗壞地吼道:“快,加快速度趕製梯子,誰偷懶老子宰了他!”

龍就帶着玉門軍五千餘騎在城西停了下來。

這一路,簡直如做夢一般。預想中的大戰根本不存在,虧得他們小心翼翼,恁地浪費時間!

他現在已經咂摸出來不對來了。吐蕃人應是兵少,全集中在青唐城固守了。外圍幾乎全數放棄,只死保一座城池。

這是漢人的戰法,對他們而言其實沒啥用。草原大軍,很少直接攻城,一般以劫掠爲主。你固守青唐城有何用?城外的丁口、牛羊還不都是別人的?

這一波,龍就打算直接搶了。青唐城外,農田、牧場很多,應該能撈到不少東西。

只是他看到了什麼?銀槍都軍士在伐木打製攻城器械!

“走,去找王崇!”龍就帶着數十親兵,往銀槍都所在之處而去。

王崇直接躲到了他處。

一邊催促輔兵們造梯子,一邊死死盯着青唐城。

他的心跳有些快。青唐城竟然也如此空虛,不應該啊!但萬一是真的呢?

試一試總沒錯的!大不了損失一點人手罷了。可一旦成功……

王崇嚥了口唾沫,彷彿看到了一條金光大道在向自己招手。

有時候,人是需要一點運氣的,今日合該我走運?

午時,第一批梯子打製完畢。

王崇下令挑選了一千名箭術最出衆的軍士在陣前待命,然後又選了一千名肉搏廝殺相對勇猛的軍士,令其帶上藏矛、鐵骨朵、短槊、橫刀等器械,同樣待命。

事到臨頭,他的腦子愈發清醒。

城內的吐蕃守城應該不多,城池又這麼大,很難守。不如來個聲東擊西,先在其他地方佯攻一下,調動敵人本就不多的兵力,然後投入精銳,一鼓作氣破城。

於是,他又調了一千騎手至西城外射箭,然後讓三千輔兵帶着部分梯子趕過去,作勢攻城。

待西城廝殺聲響起約莫小半個時辰後,王崇感覺妥了。只見他深吸了口氣,直接給待命已久的兩千精兵下令道:“攻城!先登者,賞錦三百匹!”

“將軍,軍士們已登上西城城頭!”親兵突然而至的稟報聲差點讓他一個趔趄。

佯攻都能成功?這麼容易?這麼輕鬆?

第1319章 南方部署第二十三章 死地第五章 鄉村第一章 廟小妖風大第二十五章 離開第992章 部署第五十五章 離京第十五章 百態第八十一章 夕陽產業第二十九章 問對第986章 兗 淄第八十五章 破軍第四十七章 對峙第十七章 神速第八十九章 接力第三十六章 雷第六十八章 崩盤第一章 小日子(一)第十六章 入長安(一)第八章 東行第三十一章 除惡務盡第七十四章 元旦賜宴第五十四章 銀鞍直第二章 生長蕃中似蕃悖第三十九章 休閒(一)邊地世襲土官與親王分封第1181章 泰山宮第1234章 大侄們的新工作第四十一章 “我不把精力放在軍事上”第三章 都是忠臣第十一章 援晉(爲秦立力的大力贊助書友加更一章)第三十一章 遍地烽火第1211章 止損第六十章 渦口與幽州第四十一章 試探與複雜第十五章 議論第三十四章 重編第1192章 圍困與救援第1341章 死穴第十七章 “五年平遼”第十二章 觀魚第953章 西行之鄆州第1218章 得意第五十九章 總有盡頭第589章 新操作第六十九章 第二次科舉改革第1264章 酬功第六十六章 進展“最黑暗”的王朝末年第四十七章 猶豫(月票加更1)第六十七章 兵亂第八章 抉擇第四章 調查(四)第二十四章 深固根本第六十九章 熟人第五章 州情(二)第970章 試探第三十四章 進會州第八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二)第六十五章 分化第十八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三)第七十八章 有序撤退第1016章 登樓第1186章 考試第1310章 驚聞第五十九章 發展第八十二章 覆滅(爲盟主正經的小肥皂加更)第三十三章 七零八落第1133章 山城第二十五章 粗安第1245章 長夏第一章 二月第六章 茅店第三十六章 態度第三十三章 平亂?第四十六章 黃昏第三十五章 王建及第三十一章 星宿海第三十八章 城鹽州第1168章 品茗第九十三章 難伺候第四十七章 黑手套第1040章 徐州與洛陽第三章 紅利之三第一章 機會之地第二十二章 人心第六十二章 掃尾第六十九章 獻計第五十章 又是交易的藝術第1152章 來得有點快第五十二章 巢奔第十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二)第1265章 韓氏第八十章 回家第五十一章 下一個熱點第三十五章 鐵騎軍第七章 出征前的日子(一)第五十八章 邀戰第四十五章 巡邊(四)第二十一章 鳳、樑
第1319章 南方部署第二十三章 死地第五章 鄉村第一章 廟小妖風大第二十五章 離開第992章 部署第五十五章 離京第十五章 百態第八十一章 夕陽產業第二十九章 問對第986章 兗 淄第八十五章 破軍第四十七章 對峙第十七章 神速第八十九章 接力第三十六章 雷第六十八章 崩盤第一章 小日子(一)第十六章 入長安(一)第八章 東行第三十一章 除惡務盡第七十四章 元旦賜宴第五十四章 銀鞍直第二章 生長蕃中似蕃悖第三十九章 休閒(一)邊地世襲土官與親王分封第1181章 泰山宮第1234章 大侄們的新工作第四十一章 “我不把精力放在軍事上”第三章 都是忠臣第十一章 援晉(爲秦立力的大力贊助書友加更一章)第三十一章 遍地烽火第1211章 止損第六十章 渦口與幽州第四十一章 試探與複雜第十五章 議論第三十四章 重編第1192章 圍困與救援第1341章 死穴第十七章 “五年平遼”第十二章 觀魚第953章 西行之鄆州第1218章 得意第五十九章 總有盡頭第589章 新操作第六十九章 第二次科舉改革第1264章 酬功第六十六章 進展“最黑暗”的王朝末年第四十七章 猶豫(月票加更1)第六十七章 兵亂第八章 抉擇第四章 調查(四)第二十四章 深固根本第六十九章 熟人第五章 州情(二)第970章 試探第三十四章 進會州第八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二)第六十五章 分化第十八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三)第七十八章 有序撤退第1016章 登樓第1186章 考試第1310章 驚聞第五十九章 發展第八十二章 覆滅(爲盟主正經的小肥皂加更)第三十三章 七零八落第1133章 山城第二十五章 粗安第1245章 長夏第一章 二月第六章 茅店第三十六章 態度第三十三章 平亂?第四十六章 黃昏第三十五章 王建及第三十一章 星宿海第三十八章 城鹽州第1168章 品茗第九十三章 難伺候第四十七章 黑手套第1040章 徐州與洛陽第三章 紅利之三第一章 機會之地第二十二章 人心第六十二章 掃尾第六十九章 獻計第五十章 又是交易的藝術第1152章 來得有點快第五十二章 巢奔第十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二)第1265章 韓氏第八十章 回家第五十一章 下一個熱點第三十五章 鐵騎軍第七章 出征前的日子(一)第五十八章 邀戰第四十五章 巡邊(四)第二十一章 鳳、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