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掙扎

文德元年二月初八,春社節過後數日。

邵樹德在趙玉的服侍下穿戴起衣物。

大女兒已經嫁出去了,又是鎮內的青年才俊,趙玉沒什麼不滿意的。現在她一門心思撲在郎君和兒子身上,這個年代的女人,就是這麼“可愛”。

“過幾日,便去靈州住上一住吧。”邵樹德捏了捏趙玉的臉,笑道。

“人老珠黃了,有什麼好捏的?”趙玉幫邵樹德整了整袍服。

“那就捏別的。”邵樹德手撫上了翹臀,道:“你們趙家女子就好長這個。”

邵樹德不提這事還好,一提趙玉就有點氣。

趙姝已經被她要到了身邊,當貼身侍女,堅決不能讓郎君禍禍了。

“諸葛小娘可能懷孕了。”整理完了袍服,趙玉突然說道。

邵樹德有些驚訝,又恍然。

在靈州那段時日,身邊無妻妾,就四個侍女陪着。對諸葛氏,他有點不可對人言的陰暗心理,日夜享用,懷上了也很正常。

“那就讓她留在夏州吧。”邵樹德說道。

此去靈州,也不是所有妻妾都跟在身邊。

大封只想留在剛出生的嬌兒身邊,日夜陪伴,小封留着陪她從姐。

嵬才氏也不去。真正跟着走的,也就正妻折芳靄,妾趙玉、野利凌吉、沒藏妙娥四人。呃,拓跋蒲已經先去了,邵大帥還是不敢讓她跟着一起走,雖然折氏早就知道這個女人的存在了。

早晚得讓折掘氏、拓跋氏一起服侍本王!邵某人發下了宏願。

大帥出行,自然不可能獨身上路。

武威軍、定遠軍一萬四千餘步騎已經出發前往山南西道,天雄軍亦已往秦州開拔。

義從軍左右兩廂六千步騎北上振武軍城,振武軍八千人留守夏綏。

能帶走的,其實也就鐵騎軍、豹騎都六千騎兵。

七萬多軍隊,居然不夠用?!這事情弄得……

臨行前,邵樹德收到了聽望司送來的多份情報。

兩次攔截事件後,武寧軍時溥與朱全忠的關係急劇惡化。十一月,時溥親率七萬大軍迎戰宣武軍,結果大敗。朱全忠另一路偏師攻宿州,刺史張友投降。

不過朱全忠主力盡出,後方也被人偷了。秦宗權一部攻佔許州,俘獲朱全忠委任的忠武軍節度留後王蘊,也是神奇。

秦宗權在十二月被部將申叢抓了。爲免他逃跑,申叢還特意打斷了秦宗權的雙腿,然後向朱全忠投降。朱全忠表申叢爲蔡州節度留後。

看到這裡,邵樹德覺得朱全忠的做法不是很穩妥。這不就是帶資進組麼?表面上是收復了蔡州,但實際上呢?還是在蔡賊手裡,只不過由秦宗權換成了申叢罷了。

不過在看到下一份時,他又無語了。

秦宗權另一部將郭璠襲殺申叢、裴涉,將秦宗權送往汴州,並解釋此二人慾復立秦宗權。朱全忠懶得管他們之間的破事,表郭璠爲淮西節度留後。

橫行一時的蔡賊,至此算是不成氣候了。

由宰相韋昭度統帥的朝廷大軍入蜀。

朱玫的鳳翔軍攻綿州,殺刺史楊守厚,並以此爲基,治兵完城,攻略不肯入朝的東川節帥高仁厚。

楊守厚,楊氏假子也。

楊復恭、楊守忠、楊守信、楊守立一干人等已被西門重遂親自監斬,楊守宗被朱全忠殺於許州。今楊守厚又死,“楊家班”裡稍微成點氣候的,也就邛南節度使楊守亮、遂州防禦史楊守貞二人了。

綿州乃大郡,有八縣十多萬人口,若是算上隱匿戶口的話,有二十萬也不奇怪。朱玫以此爲基,先站穩腳跟,再圖其他州縣,確實是比較穩妥的選擇。

韋昭度所領之兩萬神策軍也已進至成都府,兩次大戰,皆勝,俘斬西川軍萬五千人。

陳敬瑄急得無法,散盡家財,這才稍稍穩定住了軍心,打算做最後一搏。

這就是菜雞互啄罷了!邵樹德將情報放到一邊。陳、韋兩隻菜雞,別看陳是賣大餅出身,韋昭度是宰相,但真說起來,韋可能還要更菜一些。只不過他手底下在關東州縣招募的兩萬神策軍還沒爛到家,西門文通、李鋋、滿存等人也算有點本事罷了。

這西川大鎮,最後落到誰手裡還不一定呢。

二月十一,邵樹德一家上百口,在大隊親兵的護衛下,朝靈州而去。隨行的,還有鐵騎、豹騎六千騎卒。

月餘後,全軍抵達了靈州懷遠縣,朔方節度副使陳誠,也奉命抵達了涼州,全權處理當地越來越複雜的政治事務。

至於邵大帥這個全場“總導演”,暫時不打算西行,而是在靈州處理公務,兼陪家人遊玩。目前的局勢,看起來還沒有過分複雜化,正好拿來觀察手下諸將的才能。

“陳判官。”河西節度使衙內,翁郜拱了拱手,道。

“翁帥。”陳誠現在是以河西觀察使幕府判官的身份與翁郜交涉。

“陳判官來涼州所爲何事?”翁郜理直氣壯地說道。

他已經不是防禦使了,而是正兒八經的節度使,雖說沒掛觀察使的兼職,但絕對是河西三州名義上的頭號人物。

而且他有“精神力量”支撐。

自天寶末以來,國勢雖然一直不振,但還沒有哪個藩鎮敢不認朝廷。桀驁的將帥有之,愚蠢的將帥有之,陰險的將帥有之,殘暴的將帥更是比比皆是,但他們都去了哪裡?

黃巢席捲天下,殺入長安,盤踞數年,到最後還不是軍破身死?

大唐,還在那裡,其他人,都死了!

他是朝廷任命的河西節度使,有天子授予的旌節。涼州嗢末、吐蕃、吐谷渾,肅州龍家乃至甘州回鶻,都千方百計求取朝廷的冊封,這就是大唐的威嚴,也是翁郜的底氣。

當然了,做了半輩子官,他也不是什麼都不懂的愣頭青,不然也不會走到今天這一步了。事實上他還是很有政治頭腦的,鬥跑了前任節度使鄭某就是他的得意之事。

眼下並不是完全沒有機會。

想起揹負的皇恩,以及一輩子尊崇的信念,翁郜便不想這麼簡單就束手投降。

他還想掙扎一下。

“靈武郡王從關中募得民戶數千,欲發往姑臧、神鳥二縣屯墾。爲免嗢末襲擾、劫掠,將遣兵護衛。這些田地和丁口,暫由涼州七城斬斫使楊悅管制。”

“鎮內民田、軍田,老夫皆能過問。楊將軍爲國戍邊,確有大功,然墾田之事,斷非所長。幕府有擅長營田事務之官佐,可接手此事,靈武郡王勿憂也。”

“哦?翁帥莫非能供應耕牛、農具、種子?”陳誠似笑非笑地說道。

“嗢末諸部,並不都是狼心狗肺之輩,亦有忠於朝廷之部族首領,老夫便是豁出臉去,也會把耕牛借來。”翁郜毫不退讓地說道。

陳誠看了他一眼,道:“此事翁帥就不必操心了,靈武郡王自有分寸。民戶,過些日子就來,耕牛、農具、種子自備,所得錢糧,供給軍需。”

聽到軍需二字,翁郜微微有些遲疑。用這點來拿捏涼州上下,確實再簡單不過了。今晚就得召集府內諸將,先把陣腳穩住再說。

廣明末那麼難都熬過來了,只要州兵還支持自己,向着朝廷,那麼就有了自保之力。邵樹德總不能公然驅殺朝廷節度使吧?這與他過往的所作所爲不符。

“還有一事,嗢末諸部,涼州府衙應有相應檔案吧?靈武郡王欲遣人抄錄一份,以備不時之需。”

“乾符年間,嗢末陷涼州,州城被搶掠一空,如今卻是想找也難了。”

陳誠聽了正想說些什麼,卻心中一動。

乾符初年,嗢末還派人去西川鎮駐防,防備南詔。如此恭順,結果轉眼間卻攻陷了涼州,直到乾符四年才由張淮深遣兵收回。

這其中發生了什麼,陳誠不知,但用腳趾頭想想也知道,事情怕是沒那麼簡單。

涼州這座小廟,妖風還真是大得很哪!

結束了與翁郜沒什麼成果的會面後,陳誠來到了城北的宮城。

這是李軌所建。

吐蕃人佔據之後,居然沒有破壞,相反還重新整修、擴建了一番,作爲北道德論(吐蕃涼州節度使)的駐地。

陳誠看着這片在夜色中黑沉沉的宮殿羣,有些感慨。大帥已經攻佔吐蕃東道德論(河州節度使)的地盤,如今正在試圖攻取北道德論屬地。這威勢,當年的論恐熱、尚婢婢、尚延心、拓跋懷光拍馬也趕不上。

陳誠走後,晚間的翁府陸陸續續來了不少人。

“大帥!僕射!明公!”

幕府僚佐們紛紛上前,扶住了痛哭流涕的翁郜。

翁郜不言,只是搖頭,神色悽惶。

張弘信默然不語,李明振欲言又止,其他幾位將領則一臉茫然,最激動的還是那幫文職僚佐。

“河西幕府,朝廷經營二十餘年了,今朝要在某手中丟掉矣,要在諸位手中丟掉矣。”翁郜擠出了幾滴眼淚,一臉哀容道。

衆人繼續面面相覷。

張弘信實在看不下去了,提醒道:“大帥,幕府還在,涼州還在。”

他敢對天發誓,雖然出使了靈州一段時間, ;.;;;.;;但他真的不是邵樹德的人,邵樹德也沒有刻意拉攏過他。他所做的一切,還不都是爲了涼州!

繼續這樣半死不活地挺着,政令出了州城就沒啥用,城外最好的溝渠被嗢末人佔着種田,最好的牧場也被嗢末人佔着放牧,這樣有意思嗎?

還不如讓靈武郡王出兵,把涼州的嗢末、吐蕃狠狠掃一掃,局面或許就豁然開朗了。即便朔方軍大敗,也沒關係啊,大不了就是恢復老樣子罷了。

“安休休盤踞宮城不走。過些時日,還有大軍前來,屆時咱們涼州軍該如何自處?”翁郜道:“邵樹德若想殺了我等,還不是一念之間?我等皆爲砧上魚肉矣。”

張弘信愣在那裡。到了這時候,翁帥竟然還是放不下這點權位,戀棧至此,還有什麼好說的?

“明公,你說怎麼辦吧?”李明振突然問道。

“說了又有何用?人心不齊,徒喚奈何。”翁郜拿衣袖擦了擦眼淚,嘆道。

“先說一說吧,大夥都是一路互相扶持過來的老人了。若不是實在無法,誰願投不知根底的外人?”李明振轉過身看向衆將,道:“是也不是?”

張弘信暗歎,前些日子找李明振說的話算是白說了。

也罷,我也不是沒良心的人。邵樹德若願接受涼州鎮投順,一切將佐皆留任舊職,早就毫不猶豫地投了,但如今顯然不是這個樣子。

若翁帥的方略真的可行,或許也是條路子。

姑且聽聽吧。

第989章 試驗第四十六章 摧枯拉朽第十八章 左勾拳右勾拳第1106章 橫山與平海軍第十七章 潼關第三十一章 說清楚第八十一章 追擊與意識第十一章 聯絡第十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二)第十八章 構想(爲盟主奎元哥加更)第四章 鐵盤第六十五章 授劍與交待第四十七章 進京(給盟主江西胖哥加更)第四十二章 變亂第四十三章 戰爭機器第六十六章 歸家敘話第五章 定策第四十六章 遺留問題第1128章 匯聚第1049章 勸諫第十九章 唐倉鎮第二十二章 行禮第四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五十六章 霍邑第十二章 拓跋與野利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二十五章 返歸第1235章 奴部第五十八章 過年第1271章 郡王第二十二章 我的條件第二十三章 遮虜平(爲盟主王華督加更)第四十二章 名正言順第三十八章 加註第三十五章 漢界胡鄉第二十章 同州(給盟友布布久久爹加更第二章)第十四章 築城第三十七章 大塢第二十章 神兵天降第六十七章 衝突第三十七章 大塢第943章 不死心第1287章 後宮第二十九章 搏命之行第三十八章 豪賭第八十八章 凋零第二十六章 出動第二十一章 鳳、樑第三十九章 危中有機第1014章 巡撫使第七十五章 去吧!第1132章 大棋局第1298章 提前準備第九十三章 一路向北第七十三章 佈告中外之四第九十五章 安排與鞏固第九十三章 一路向北第八十章 躺平第三十五章 “百姓”第六十一章 接見第三十一章 說清楚第八十三章 整軍第六十三章 勸降與消息第三十四章 就很突然第1141章 無處下口第四章 甕中之鱉第二十六章 趙折第十一章 勸阻第二十五章 敵後第1301章 被日曆控制的男人第十四章 交談第三章 輿圖關內、河東之間渡口第四十四章 腹地第二十章第七十九章 加速第989章 試驗第三十九章 還有機會第八章 麟州行(二)第七十五章 盤算第二十六章 不動如山第一章 家人第三十八章 水災與形勢第三十章 路子第六十三章 威望與風潮第二章 生長蕃中似蕃悖第六十二章 以爲成例第八章 暗流第五十五章 諸葛爽(存稿灰飛煙滅,爲書友徐宇的大力贊助加更2)第二十七章 工匠與河中第七十九章 面見使者第四十七章 對峙第991章 艱難的決定第十三章 夏州(二)第二十一章 前哨戰第七章 選擇方向第三十六章 會獵第五十七章 入夏州(第二卷結束)第六章 答卷第1197章 會高
第989章 試驗第四十六章 摧枯拉朽第十八章 左勾拳右勾拳第1106章 橫山與平海軍第十七章 潼關第三十一章 說清楚第八十一章 追擊與意識第十一章 聯絡第十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二)第十八章 構想(爲盟主奎元哥加更)第四章 鐵盤第六十五章 授劍與交待第四十七章 進京(給盟主江西胖哥加更)第四十二章 變亂第四十三章 戰爭機器第六十六章 歸家敘話第五章 定策第四十六章 遺留問題第1128章 匯聚第1049章 勸諫第十九章 唐倉鎮第二十二章 行禮第四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五十六章 霍邑第十二章 拓跋與野利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二十五章 返歸第1235章 奴部第五十八章 過年第1271章 郡王第二十二章 我的條件第二十三章 遮虜平(爲盟主王華督加更)第四十二章 名正言順第三十八章 加註第三十五章 漢界胡鄉第二十章 同州(給盟友布布久久爹加更第二章)第十四章 築城第三十七章 大塢第二十章 神兵天降第六十七章 衝突第三十七章 大塢第943章 不死心第1287章 後宮第二十九章 搏命之行第三十八章 豪賭第八十八章 凋零第二十六章 出動第二十一章 鳳、樑第三十九章 危中有機第1014章 巡撫使第七十五章 去吧!第1132章 大棋局第1298章 提前準備第九十三章 一路向北第七十三章 佈告中外之四第九十五章 安排與鞏固第九十三章 一路向北第八十章 躺平第三十五章 “百姓”第六十一章 接見第三十一章 說清楚第八十三章 整軍第六十三章 勸降與消息第三十四章 就很突然第1141章 無處下口第四章 甕中之鱉第二十六章 趙折第十一章 勸阻第二十五章 敵後第1301章 被日曆控制的男人第十四章 交談第三章 輿圖關內、河東之間渡口第四十四章 腹地第二十章第七十九章 加速第989章 試驗第三十九章 還有機會第八章 麟州行(二)第七十五章 盤算第二十六章 不動如山第一章 家人第三十八章 水災與形勢第三十章 路子第六十三章 威望與風潮第二章 生長蕃中似蕃悖第六十二章 以爲成例第八章 暗流第五十五章 諸葛爽(存稿灰飛煙滅,爲書友徐宇的大力贊助加更2)第二十七章 工匠與河中第七十九章 面見使者第四十七章 對峙第991章 艱難的決定第十三章 夏州(二)第二十一章 前哨戰第七章 選擇方向第三十六章 會獵第五十七章 入夏州(第二卷結束)第六章 答卷第1197章 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