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召見

同光二年(917)的正旦大朝會,是今上時隔兩年後再度出席如此重要的場合。

冗長的程序與以往差不多,最大的變化就是多了安西道數州的朝集使來到了長安,進獻貢物。

尹州使者進獻了香棗、胡桐淚(胡楊樹脂)。

西州使者進獻了棉布、葡萄酒、刺蜜(駱駝刺葉中分泌凝結成的糖粒)。

庭州使者進獻了速霍角(羚羊角)、野馬胯革。

焉耆使者進獻了氈毯、阿魏(一種藥材)、硼砂、扁桃仁(巴旦木)。

東西不多,也沒多貴重,但昭示了新朝的赫赫武功。

其他道、州使者見之,也與有榮焉。

所以,不要覺得這種儀式很冗長、枯燥,它是真的有用。

天下各州使者每年來一次,隨行十餘、數十人,一待就是三四個月,極大增強了各州對中樞朝廷的向心力。

其次,類似這種對外戰爭的勝利,也會讓他們心有觸動,面上有光,回去之後一宣傳,有安定人心的作用。

邵樹德多年征戰,連戰連勝,固然讓人不敢造次。但這種事也需要更多的人來宣傳,宣傳得越多,效果越好。

外邦使者、各部酋豪的代表也參加了朝會,他們受到的“教育意義”更大。

冗長的儀式結束之後,老規矩,廊下賜宴。

帝后二人講了幾句話,略略飲了一杯酒,便離去了。

他們一走,氣氛漸漸熱烈了起來。

作爲忠順碎葉王世子,敦欲今天穿上了七品文散官的朝服,頗有幾分模樣——講真,他這人的賣相還是不錯的。

不知道鴻臚寺怎麼安排的,前高昌國主、朝散郎毗加坐在他旁邊。

“你說,當年你阿爺就那麼想不開,非要來打我們,最後讓波斯人撿了便宜。”敦欲放下酒樽,扭頭看向毗加,說道:“你們最後也沒落着好,讓大夏給滅了。”

他最近被授予散官,又娶了刑部侍郎李德休的孫女,正是春風得意的時候。二兩貓尿下去後,看着鄰座的死對頭毗加,不由地出言嘲諷。

“你們自己弱,怪得了誰?”毗加心情不好,直接嗆回去了。

“哈哈。”敦欲笑了,道:“我們弱,但識時務啊。我父是大夏忠順碎葉王,我是王世子,你有什麼?”

毗加無言以對,但喝悶酒。

不一會兒,中官韓贄走了過來。敦欲立刻起身行禮,毗加也不情不願地站了起來,草草一禮。

“聖人召見二位。”韓贄言簡意賅地說道。

“何事?”毗加下意識脫口而出。

以他現在的身份、地位,聖人最好忘了他,那樣活得夠長久,被召見真不是什麼好事。

“廉婕妤已有兩年未見朝散郎,求得聖人允准,今日可見上一面。”韓贄心情好,耐心回了一句。

“我孃親?她怎麼是婕妤?”毗加的臉色一下子難看了。

有些事不怪他。亡國之君,在洛陽如同瘟神一般,少有人接觸,消息自然不靈通,什麼都不知道。

自明獻皇后趙氏走後,充媛張惠心中鬱結,不過年餘,便離世而去。

同光元年初,脩儀裴氏也突發疾病,薨。

彼時聖人還在征戰,這些位置便空了下來。回來之後,大行冊封,以儲氏爲貴妃,以種氏爲昭儀、以述律氏爲脩儀、以江氏爲充媛。

廉氏生下過皇子,肚裡還懷着一個,得封婕妤,本就是應有之意。

蒙氏、偰氏、阿迭氏也一併得封。

如此一來,後宮再度充實了,目前共有嬪御二十三人——不過,按照邵樹德私下裡的話來說便是,“堪用者不足一半”。

“至於朝請郎,聖人則有要事交代。”韓贄說道。

敦欲幸災樂禍地看了毗加一眼,理了理袍服,道:“我這便去。”

毗加本不想整理袍服,但想到要給母親留下個好印象,便稍稍整理了下。

三人很快離去。

宴中觥籌交錯,官員們推杯換盞,談笑風生,盡享着太平繁華的光景,無人注意到角落裡悄然離開的敦欲、毗加。

這個世界,有勝利者,有失敗者,有得意者,有落寞者,本就如此。

******

“敦欲你好生收拾一下,元宵節後就離京吧。”大明宮承香殿內,邵樹德說道。

甫一進殿,毗加沒想到聖人的注意力居然在敦欲身上,只用餘光瞄了他一眼,便專心對着敦欲說話。

旁邊母親廉氏招了招手,示意他過去。

看着母親明顯凸起的肚子,毗加心中五味雜陳。

他原本設想過自己的心情:憤怒,外加一點點恥辱感帶來的說不清的情緒。可在看到端坐在那裡的聖人時,就如同老鼠見了貓,什麼勇氣都煙消雲散了,渾身起了一層雞皮疙瘩,甚至有抑制不住的想顫抖的感覺。

很多人喜歡吹噓自己如何英勇,如何充滿男子氣概,但當他真正面對死亡的威脅時,真實的表現會令他自己都難以想象。

怎麼會這麼慫?

“孃親。”毗加挪到廉氏面前,感覺才稍稍好受了一點。

廉氏輕嘆了口氣,低聲道:“再娶個新婦吧。”

毗加低頭不語。

那一邊,邵樹德繼續說道:“你作爲朕的使者,回趟碎葉吧,看望下汝父。”

敦欲滿腦子問號。就這事,讓我回去一趟?值得嗎?

老實說,來長安這段時日,得聖人賜宅,又娶了新婦,見識了很多事情,正在興頭上呢,根本不想回去。

邵樹德咳嗽了下。

韓贄會意,走到敦欲身邊,附耳說了幾句。

敦欲恍然。

原來是想讓父親上表,請聖人加尊號“建文神武無上皇帝”啊。

也對,這事聖人只能暗示,不能明着來。

想想看,你派個欽差過去,堂而皇之要求人家上表,說出去不好聽啊。這事,還是隻能私下裡暗示。

敦欲這下知道自己的差事了:前往碎葉、尹麗、熱海三地,私下裡傳達聖人的意思。

另外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接觸西邊各部落,主要是烏古斯、可薩回鶻(非北庭、阿爾泰可薩回鶻)甚至是不裡阿爾人。

烏古斯回鶻若願來投,可行冊封之事。

可薩回鶻、不裡阿爾人主要是先行接觸,加強商貿。

“臣遵旨。”敦欲立刻應道。

雖然不捨長安,但有點事做也是好的。他看得出來,聖人十分重視這件事,並不僅僅是爲了面上好看,背後還有更深的政治意義。

“你父親年前上奏,有葛邏祿部落覬覦汗位,意圖兵變,失敗後投奔波斯。”邵樹德又道:“也不知如今怎樣了。此番西行,不要帶什麼東西了,朕會令各驛站準備快馬,你速去速回吧。”

“遵旨。”敦欲心下一驚。

他知道這幾年父親的表現很不好,讓很多人輕視了。若非得了大夏冊封,葛邏祿人早就跳出來造反了。能隱忍到現在,已經是僥天之倖——父親心中應當有數,不然也不會識破葛邏祿人的陰謀。

與敦欲交代完畢後,邵樹德又喚來了毗加。

“坐。”邵樹德指了指一張繩椅,說道。

毗加撲通一聲跪下,待聽到“坐”這個字時,又暗罵自己昏了頭,於是順勢嗑了頭,然後坐到了椅子上。

殿內宮人盡皆捂嘴。

邵樹德也不禁莞爾,道:“廉婕妤都和你說了吧?”

“臣遵旨。”毗加連忙起身,聲音微微有些顫抖。

邵樹德擺了擺手,讓他坐下,道:“此事不算很急,三四月間上疏便是。”

毗加又應了一聲。

邵樹德突然覺得有些無趣,道:“既明白了,就退下吧。”

難得想給毗加點事做做,讓他安心在本朝當官,有個前程,沒想到這般不堪。

他唯一的優點,大概就是妻子比較妙了。

邵樹德雖然老了,但多年習武,又精於箭術,故練就了一雙鐵手。

這雙手,不但粗壯有力,而且非常靈活,更兼有一層粗糙的老繭,故無往不利。

掖庭的宮人們,每個月總要洗幾次牀單,每次都能看到明顯的噴濺水跡。

第一次遇到,真是極品。

敦欲、毗加二人很快退下。

當天傍晚,大諲撰、鄭仁旻二人也奉詔入宮。

******

承香殿外,王建默然肅立,心緒複雜。

作爲大封國的使者,他去年秋天就抵達長安了。本以爲參加完朝賀便可離去,可誰成想,其他人都收拾行李離開了,他卻被留了下來。

“大封”就是“泰封”。

建極元年(901),弓裔在鬆嶽定都稱王,定國號“高麗”。

建極四年,遷都,改國號“摩震”。

建極十一年,復改國號“泰封”,改元“永德萬歲”。

三年後,改元“政開”,今年便是大封國政開四年。

大封與中朝的關係,經歷了許多波折。

一開始,因爲夏軍拉攏了浿北諸郡的土豪,令其降順,終止了在中朝、高麗間的搖擺,弓王大怒,兩國關係急劇惡化。

隨後因爲鶻巖城尹瑄投靠夏國之事,雙方還兵刃相見了。

但經歷了這幾年後,弓王似乎認識到了大封國很難在南方還有敵國的情況下,再與大夏爭奪浿北諸郡,於是緩和了態度。

六七年間,三度遣使入朝,態度十分恭敬。而大夏似乎也對南方的泰封、百濟、新羅沒甚興趣,欣然接待了使者,給予了不少賞賜。

建極十四年,弓王遣使入朝,請冊封爲“高麗王”,被拒絕。

建極十五年,復請封,又被拒絕。

使者回去後,弓王問其故,使者答曰:“夏國天子自西域降下德音,言‘久聞泰封王侍中精明果敢,多有勇略,若想封王,非得王侍中親至不可’。”

恰好彼時王建立功甚多,遭到猜忌,有殺身之禍,便應下了這趟差事,來中原避避風頭。

但避風頭是一回事,被扣留則是另一回事……

“王將軍,請隨我入內覲見。”正煩憂間,韓贄走了過來,輕聲說道。

“好。”王建收拾了下心情,跟在韓贄身後,入了正殿。

邵樹德正在御桉後寫書,見王建入內參拜,便擱下了筆,道:“賜坐,上茶。”

王建躬身道謝,坐到一旁。

邵樹德看了他一眼。

這是個非典型武人,身上文氣很足。

雙眼有神,身材高大,體格強健,多年身居高位,也有了一定氣度。

弓裔的那個泰封國,可以說有一半是王建打下的。對陣百濟、新羅之時,他也屢立奇功,威名赫赫,顯然諳熟軍略。

難怪會被弓裔猜忌!

立下這般功勞,已經功高震主了。他與弓裔之間,必然要死一個。不是弓裔將他下獄賜死,就是他造反弒君——歷史上是王建弒君成功,笑到了最後,並開創了高麗一朝。

“貴國使者已攜帶冊書走了。”邵樹德說道:“朕冊封弓裔爲‘恭順泰封王’,不管他怎麼想,就這樣了。”

饒是早有心理準備,王建仍然心下大震。

冊書都帶走了,他這個正使卻不能走,何也?

“再過個半年,還會有使者從鐵圓(今鐵原)過來,屆時隨行的,多半還有王將軍的家人。”邵樹德又道。

泰封使者下次過來,就是攜帶弓裔親手所書的《請加尊號表》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

“什麼?”王建有些震驚。

不過很快平靜了下來,爲自己的失態道歉。

“王將軍如此才具,留在弓裔身邊,豈非明珠暗投?”邵樹德看了下王建的表情,暗暗點頭,又道:“更何況,弓裔心胸狹窄,怕是容不得王將軍了吧?”

王建默然。

當年他投弓裔,也是存着一番建功立業、封妻廕子的心思。但隨着他在戰場上的表現越來越好,立下的功勳越來越多,君臣間漸漸就不那麼和諧了。

但他一直隱忍,不想與弓裔當場鬧翻,以至於部下們抱怨沒有賞賜時,他還多番勸解。

時機不成熟啊!弓裔還未徹底失去人心,此時造反,成功的機會不大,還得再等等。

但——現在好像不用考慮那麼多了。

王建突然間覺得有些荒謬。

他拼殺十幾年,綢繆好幾年的種種盤算,在大國天子的一封詔書面前,屁都不算!

人家想留你,你就走不了。

“陛下聖明。”王建嘆了口氣,回道。

“昔年新羅人張保皋、鄭年入徐州武寧軍爲將,人皆稱善。”邵樹德觀察了一下王建的臉色,笑了笑,道:“不知王將軍可願在大夏爲將?”

王建暗歎一聲,家人都要被接過來了,他能怎麼辦?想必弓裔也很樂意把他送走吧?

“臣——願意。”王建拜倒在地。

邵樹德大笑。

這就是穿越者的惡趣味。

高麗太祖是吧?我把你留在中原爲官,你能怎麼辦?朝鮮半島,繼續玩三國吧。

第七十章 折騰與冒險第1204章 選擇第八十二章 覆滅(爲盟主正經的小肥皂加更)第六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六十五章 一幫叛逆!第四十八章 調動(爲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1234章 大侄們的新工作第1334章 說動(給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十八章 無可阻擋第十七章 勸說第1012章 價碼與擁護兩個軍亂典型第970章 試探第五章 鄉村第八十三章 整軍第1221章 別說了,別說了第五十九章 總有盡頭第四章 仙術第三十三章 形勢與兵力第十八章 談肯定是要談的第十二章 夏州(一)第十八章 構想(爲盟主奎元哥加更)簡單談談弓箭、鐵甲第三十六章 戰利品第二十九章 此知兵者所解第1111章 換人第七十五章 武昌第1246章 鈍刀子割肉第二十二章 催促第1031章 壓制與反壓制第二十六章 牆頭草與祭祀第四十章 兩路(四)第三十九章 還有機會第二十一章 戰略轉變第1338章 試了試斤兩第六十四章 馬不停蹄第六章 父老(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二十六章 淮蔡路第943章 不死心第十章 威權第四十四章 民心和軍心第九章 兩位狀元第二十九章 替死鬼第四十七章 遺留問題之二第七十一章 貪婪第三十七章 粘住第1086章 財賦整理第三十六章 鹽州定策(爲昨日菸草淡淡香盟主補更)第六十章 落幕第三十章 路子第十一章 移民第1321章 整編與貿易第三十四章 戰略企圖第九十章 殷鑑第四十五章 巡邊(四)第十六章 合圍第1016章 登樓第九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一)(爲LOL1號盟主加更)第六十三章 勸降與消息第1185章 彙報第十三章 就緒第七十二章 死法第四章 兩手都要硬第三十九章 商稅第976章 北上第二十三章 衝突第三十四章 合河縣第二十九章 拉攏第1155章 大冤種第二十一章 舊人、新人第三十七章 吾不好殺人第1266章 土著與移民第1179章 百態第四十三章 追逃(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十五章 你們的家人都在受苦吧第1177章 又一大波雜牌第七十八章 分割第一章 擒生第四十章 值得嗎?第四十章 大魚第1019章 西京第四十一章 冊封第二十二章 上元第十六章 中陵水之戰(三)第五十四章 關起門來第二十九章 問對第四十一章 土雞瓦狗第十六章 權宜之計第十四章 交談第二十五章 多線(爲盟主Ciaoki加更)第949章 亂第四十七章 決斷第五十二章 巢奔第1320章 南下與僧侶第二十五章 破敵兵(給盟主李延齡加更)第九十五章 九大行宮第四十二章 擴散第二十四章 約定第十二章 功莫大焉第1285章 塑造(加更2)
第七十章 折騰與冒險第1204章 選擇第八十二章 覆滅(爲盟主正經的小肥皂加更)第六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六十五章 一幫叛逆!第四十八章 調動(爲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1234章 大侄們的新工作第1334章 說動(給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十八章 無可阻擋第十七章 勸說第1012章 價碼與擁護兩個軍亂典型第970章 試探第五章 鄉村第八十三章 整軍第1221章 別說了,別說了第五十九章 總有盡頭第四章 仙術第三十三章 形勢與兵力第十八章 談肯定是要談的第十二章 夏州(一)第十八章 構想(爲盟主奎元哥加更)簡單談談弓箭、鐵甲第三十六章 戰利品第二十九章 此知兵者所解第1111章 換人第七十五章 武昌第1246章 鈍刀子割肉第二十二章 催促第1031章 壓制與反壓制第二十六章 牆頭草與祭祀第四十章 兩路(四)第三十九章 還有機會第二十一章 戰略轉變第1338章 試了試斤兩第六十四章 馬不停蹄第六章 父老(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二十六章 淮蔡路第943章 不死心第十章 威權第四十四章 民心和軍心第九章 兩位狀元第二十九章 替死鬼第四十七章 遺留問題之二第七十一章 貪婪第三十七章 粘住第1086章 財賦整理第三十六章 鹽州定策(爲昨日菸草淡淡香盟主補更)第六十章 落幕第三十章 路子第十一章 移民第1321章 整編與貿易第三十四章 戰略企圖第九十章 殷鑑第四十五章 巡邊(四)第十六章 合圍第1016章 登樓第九章 十萬熊羆似潮涌(一)(爲LOL1號盟主加更)第六十三章 勸降與消息第1185章 彙報第十三章 就緒第七十二章 死法第四章 兩手都要硬第三十九章 商稅第976章 北上第二十三章 衝突第三十四章 合河縣第二十九章 拉攏第1155章 大冤種第二十一章 舊人、新人第三十七章 吾不好殺人第1266章 土著與移民第1179章 百態第四十三章 追逃(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十五章 你們的家人都在受苦吧第1177章 又一大波雜牌第七十八章 分割第一章 擒生第四十章 值得嗎?第四十章 大魚第1019章 西京第四十一章 冊封第二十二章 上元第十六章 中陵水之戰(三)第五十四章 關起門來第二十九章 問對第四十一章 土雞瓦狗第十六章 權宜之計第十四章 交談第二十五章 多線(爲盟主Ciaoki加更)第949章 亂第四十七章 決斷第五十二章 巢奔第1320章 南下與僧侶第二十五章 破敵兵(給盟主李延齡加更)第九十五章 九大行宮第四十二章 擴散第二十四章 約定第十二章 功莫大焉第1285章 塑造(加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