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一)

“曹公西征馬超,韓遂與超等夾淮而軍,遣信講和,公不許;數挑戰,又不許;固請割地,求送任子,公用賈詡計,僞許之……因蓄士卒之力,一旦擊之,所謂疾雷不及掩耳。兵之變化,固非一道也。”

陳誠送的這本兵書幾乎被邵樹德翻爛了,旁邊還有他用毛筆寫的歪歪扭扭的評註。曹公用兵,神鬼莫測,變化多端,與諸葛大帥是完全兩個風格。

某欣賞曹公,卻愛諸葛兵法。邵樹德笑了笑,拿起面前的一份軍報,涇陽之敵不戰而逃,下面便可沿涇水佈防,進退自如。

“軍使,大帥令諸將午時前抵達縣衙。”魏博秋匆匆走了進來,稟報道。

“走吧。”邵樹德一揮手,魏博秋已下去整頓部伍。

鐵林軍八千之衆(欠一千),已是一股龐大的力量,自然再不可能如以前那樣跟在主帥身邊,充作直屬部隊。他們現在屯於涇水之畔,與咸陽隔河相望。鄜坊李孝昌部屯於高陵,諸葛大帥自將三千餘兵屯於涇陽縣,夏綏衙軍左廂兵馬使周融部三千人屯於縣東,右廂令狐敬部屯於三原,作爲後備生力軍。前方一旦作戰不利,他們也可上前接應。

在西面,官軍亦大舉進逼長安。

邠寧節度副使朱玫率軍數千屯興平,巢將王播率大軍出擊,朱玫退守奉天縣(今乾縣)。巢軍一走,官軍又來,西川黃頭軍使李鋋(chán)統率萬人進佔興平,鞏鹹亦將蜀兵五千屯於城外,互爲犄角。

未幾,義武軍、涇原軍又至,屯於長安西南,總有軍士萬餘。

而在東面,王重榮屯兵同州、高潯屯兵華陰,外加河南、河北來的部分零散軍士,總兵力超過兩萬,與剛剛回關中救急的朱溫所部對峙。朱目前屯於華州,黃巢已經給他下旨,任命其爲同華節度使,但地盤需自己攻取。

官軍三面合圍,總兵力七萬有餘。巢軍算上新至的朱溫所部,大概十五六萬人,被死死圍在長安附近幾個縣。

七萬包圍十六萬,怎麼聽怎麼不科學。但事實就是如此,邵樹德覺得歷史上關中唐軍數量應該和現在差不多,巢軍搞不好更多,但黃巢一直蹲在長安,連附近的州縣都控制不太住。東攻同州、河中失敗,西攻鳳翔失敗,軍隊實力其實也就那樣。

不過朝廷在前陣子的長安之戰中大敗,損失了一萬多人,現在也怕了。對黃巢採取的是絞殺戰略,即不斷增兵關中,層層推進,擠壓你的活動範圍。你沒糧沒餉,最後只能出來決戰,正好一戰平定之。

當然目前時機還未成熟,官軍只有七萬,還互不統屬,擰不成一股繩,不會互相配合。朝廷擔憂再來一場大敗,於是決定繼續檄調天下兵馬,雲集關中。

高駢表示要率八萬大軍入援關中,然後一直屯於揚州,左右問何時勤王,高駢總以各種理由推脫。李克用在草原上募了一萬多人,南下代州與李友金匯合,總兵力超過了五萬,目前佔了忻、代兩州就食,同時抄掠太原補給軍需,還在和朝廷討價還價。

一路上邵樹德與陳誠都在聊如今天下的動態,等聊完時,差不多也到涇陽了。

“鐵林軍使邵樹德參見大帥。”行完禮後,邵樹德當仁不讓地站在左首位置,一點沒覺得不自然。

遍觀衙內,夏綏衙軍兩位兵馬使已至,鄜坊李孝昌還沒來。不過也沒等多久,小半個時辰後,李孝昌帶着親兵在縣衙外下馬,匆匆走了進來。

他現在乖得很。前次兵亂靠諸葛爽收拾殘局,這次跑路靠邵樹德幫他殺退追兵,他自己幹了啥,有啥本事,自己很清楚。

“諸將皆至,某便直說了。”諸葛爽坐在案几後,看着四位大將,道:“朝廷欲各軍進薄長安,不與賊戰,但深溝高壘,以待援軍彙集。”

“敢問大帥,援軍何來?”李孝昌第一個問道。

“關東。”諸葛爽道:“河南、河北、河東皆有軍至,衆不下十萬。”

“何時而至?”李孝昌又問。

“快則三月,短則半年。”

邵樹德一聽,覺得朝廷這次是玩真的。與黃巢的戰爭,上半年大概是戰略防禦階段,本來打得挺好,後來諸軍爭入長安,把大好局面葬送。黃巢無力進取,鄭相公也不想冒險,那麼接下來可能就是戰略相持階段了。等關東援軍抵達後,就要進入戰略反攻階段,基本就是這麼個路數。

不過戰略相持階段,不代表不打仗,事實上可能還不會少。而且朝廷也打算在這個階段儘可能削弱巢軍的士氣,消磨他們的銳氣,等決戰的時候一鼓作氣取勝。

“北面行營兩萬餘軍,勿得浪戰,以接應鳳翔、河中諸軍爲主。非得必要,不得越過涇水、渭水,亦不得令賊軍北上攻取三原、富平諸縣。”諸葛爽繼續說道:“諸將可聽清楚?”

“謹遵大帥令。”

諸將陸續離開後,邵樹德又在諸葛爽這裡盤桓了半日,用完午飯後方纔回返大營。

******

李唐賓現在一看見邵樹德過來巡營就慌。

上次紮營被訓斥後,有人給他講了典故,即曹操割須代首的故事。李唐賓聽完恍然大悟,這次隨大軍一起紮營,他還特意看了看自己的營區是不是在田地裡,還好不是!

“李十將上次打得不錯,某很欣慰。”邵樹德轉完一圈後,沒發現什麼問題,便笑道。

“軍使賞罰有度,令人信服。”李唐賓答道。

“某看你要舉薦一名副將,此人在哪?”

“把郭琪喚來。”李唐賓回頭喊了一聲。

“郭琪見過軍使。”人很快到了。

“汝乃蜀人?怎有川地口音?”邵樹德問道。

“某乃關東人士,曾在蜀中爲都將,因惡了田令孜,遂逃亡。聽聞淮南高公愛才,本欲往投,奈何朱溫攻鄧州,兵荒馬亂,不得已迴轉關中。今已無甚去處,軍使可敢用某?”郭琪擡起頭,直視着邵樹德,問道。

“汝過往有何功績?”

“某戍邊多年,與黨項十七戰,契丹十餘戰,金創滿身。又徵吐谷渾,肚破腸出,縫線後復戰。”

“真乃壯士!”邵樹德讚道:“爲何惡了田令孜?”

“聖人幸蜀,蜀軍人止得錢三緡,隨駕外軍幾乎每日都有賞賜,軍中怨言頗多。田某獨獨籠絡軍將,某勸其削減大將賞賜,給軍士們多發一些,田令孜便欲加害某。”郭琪怒聲道:“某遂——遂引兵作亂。”

在成都引兵作亂,豈不是驚擾了聖駕?這郭某也是奇人啊。不過出發點不錯,看得出來是個愛惜士卒的軍將。

“軍使可敢用某?”郭琪又問了一遍。

邵樹德解下腰間橫刀,拔出試了試。

李唐賓、郭琪皆驚。

“一個副將而已,本將準了。”邵樹德將刀還鞘,遞給郭琪,道:“此刀便贈予郭副將了。不是什麼名刀,但邵某非常愛惜,只願贈予壯士。只要某仍是鐵林軍使,便沒人敢加害你。唯有一條,上陣時須效死力。”

“軍使賞罰分明,末將願追隨軍使!”郭琪單膝跪下,道。

“日後自有你立功的機會。”邵樹德笑道:“陷陣營正缺郭副將這等勇士。今得之,陷陣之名當響徹關中。”

離開陷陣營之後,邵樹德又爬上高臺,俯瞰着遼闊的關中大地。

涇水無言,默默流淌。

東面行營王重榮、高潯已經帶兵西進,與巢軍作戰。

西面的蜀軍也憑藉堡寨與巢軍拉鋸多日,互有死傷。

再過些時日,說不定涇水也會被鮮血染紅。

八月二十,巢將李詳率軍擊敗東面行營的高潯所部,然後北渡渭水,攻高陵。

鄜坊李孝昌出城與戰,不利,退保城池,並向諸葛爽求救。

諸葛爽思來想去,決定派鐵林軍出戰,東援高陵,務必將這股敵軍驅走。

八月二十二,邵樹德下令拔營,率八千衆東行,一場大戰已在所難免。

北面行營其實不想打仗,但有時候你只能先把敵人打痛了、打殘了,人家纔會下意識地避開你。

邵樹德很明白這個道理,於是他決定把李詳打痛、打殘。

第1032章 對進第八章 出征前的日子(二)第1255章 送上門的功勞第三十九章 駐軍與滑不溜手第一百零二章 後記告哀使第六十章 登高第十六章 權宜之計第十七章 戰宥州(一)第十章 威權第七十三章 佈告中外之四第三十三章 合作第1212章 李遁第1195章 耐心第五十章 外重內輕第八章 目標:故懷荒鎮第三十二章 傾國之師第四十八章 報冤將第四十六章 上表第三十二章 收尾第1249章 組畫第1125章 沒有退路第十二章 功莫大焉第十五章 趙植第四十五章 智取第十一章 政宣與虧心事第七十五章 倉皇第1163章 本錢第1113章 賣第十五章 保守到極致第七十六章 搏一搏第二十章 樑泉縣第1094章 大典(月票加更2)第三十三章 出征第四十七章 決斷第五十六章 傲慢第1195章 耐心第二十七章 李克用第二十四章 人命第四十一章 當機立斷第七十九章 乘船北上第四十九章 動員第1324章 葬禮與政治第1295章 見微知著第八十九章 接力第九十六章 人員與地方第1151章 果斷第八章 聚散第五十二章 巢奔第六十章 落幕第三章 四月第二十四章 獨門生意第二十二章 舊地第1045章 知己知彼第九十九章 心裡話第1129章 撤退與計劃第三十九章 駐軍與滑不溜手第十六章 諾真水第四章 李國昌第二十八章 退敵(一)第三十五章 定局第三十二章 傾國之師第二十五章 成果第944章 負擔第1026章 揚長避短第二十六章 下馬威第1274章 富貴人家第1144章 蓋牟第1106章 橫山與平海軍第二十六章 感受第1165章 獅子大開口第1332章 方略問對第1193章 蘆臺軍第1155章 大冤種第四十六章 粗安第四十二章 追亡逐北(一)第四十三章 騎牆第四十九章 面聖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1016章 登樓第八十三章 經濟聯繫第五十一章 下一個熱點第三十五章 準備與拉攏第十八章 點將與進兵第十章 大場面第十章 換了人間第十章 打法第一章 廟小妖風大第1139章 拉扯與頭功第1089章 演戲第六十二章 以爲成例第六章 父老(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十三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五十一章 跗骨之蛆第二十三章 祭拜與會見又被審覈了第1145章 告訴阿保機*吧第1147章 收手吧!第二十章 氣急敗壞(一)東漢騎兵第1108章 南望與返回
第1032章 對進第八章 出征前的日子(二)第1255章 送上門的功勞第三十九章 駐軍與滑不溜手第一百零二章 後記告哀使第六十章 登高第十六章 權宜之計第十七章 戰宥州(一)第十章 威權第七十三章 佈告中外之四第三十三章 合作第1212章 李遁第1195章 耐心第五十章 外重內輕第八章 目標:故懷荒鎮第三十二章 傾國之師第四十八章 報冤將第四十六章 上表第三十二章 收尾第1249章 組畫第1125章 沒有退路第十二章 功莫大焉第十五章 趙植第四十五章 智取第十一章 政宣與虧心事第七十五章 倉皇第1163章 本錢第1113章 賣第十五章 保守到極致第七十六章 搏一搏第二十章 樑泉縣第1094章 大典(月票加更2)第三十三章 出征第四十七章 決斷第五十六章 傲慢第1195章 耐心第二十七章 李克用第二十四章 人命第四十一章 當機立斷第七十九章 乘船北上第四十九章 動員第1324章 葬禮與政治第1295章 見微知著第八十九章 接力第九十六章 人員與地方第1151章 果斷第八章 聚散第五十二章 巢奔第六十章 落幕第三章 四月第二十四章 獨門生意第二十二章 舊地第1045章 知己知彼第九十九章 心裡話第1129章 撤退與計劃第三十九章 駐軍與滑不溜手第十六章 諾真水第四章 李國昌第二十八章 退敵(一)第三十五章 定局第三十二章 傾國之師第二十五章 成果第944章 負擔第1026章 揚長避短第二十六章 下馬威第1274章 富貴人家第1144章 蓋牟第1106章 橫山與平海軍第二十六章 感受第1165章 獅子大開口第1332章 方略問對第1193章 蘆臺軍第1155章 大冤種第四十六章 粗安第四十二章 追亡逐北(一)第四十三章 騎牆第四十九章 面聖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1016章 登樓第八十三章 經濟聯繫第五十一章 下一個熱點第三十五章 準備與拉攏第十八章 點將與進兵第十章 大場面第十章 換了人間第十章 打法第一章 廟小妖風大第1139章 拉扯與頭功第1089章 演戲第六十二章 以爲成例第六章 父老(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十三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五十一章 跗骨之蛆第二十三章 祭拜與會見又被審覈了第1145章 告訴阿保機*吧第1147章 收手吧!第二十章 氣急敗壞(一)東漢騎兵第1108章 南望與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