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六件事

“前唐憲、文時期,渤海第十世王大仁秀中興國勢。仁秀頗能討伐海北諸部,開大境宇。”陳誠提前做了功課,這會專心介紹着渤海國的一些情況。

在座的除政事堂宰相們外,還有尚書六部官員、理蕃院、樞密院主官。人人正襟危坐,面容嚴肅。

邵樹德卻倒揹着雙手,在房間內走來走去。

這是一處非常別緻的院落。

院落內別的東西都不稀奇,畢竟邵樹德見過的各色建築多了,尤其是唐文化爲主基調的世家別院,住過的不知凡幾。

真正讓他感興趣的,是房間內的採暖設施。

高句麗、渤海“興亡交替,前後銜接”,二者在文化上是有一定相似性的——高句麗是穢貊系族羣,渤海是肅慎系,作爲東北四大民系之二,他倆的關係其實是十分親近的。

這種相似性體現在了房屋佈局之上。

首先,外牆是土、石混合結構,不是很高大。

其次,採用正房與迴廊結構,長方形,三個房間,東西兩

室較寬,是主要居室。中室較窄,是會客場所。

第三,炕、竈的煙囪、煙道結合,取暖設施十分完善。果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環境不一樣,生活習慣、風俗終究不一樣。

火炕這玩意,他還沒在中原見到過。渤海國的每一戶居民,只要有條件,哪怕搞個簡陋版火坑,也會盡力去搞——當然,靺鞨部落似乎不需要,他們住在氣溫更低的山裡,或者緯度更高的北方,窮得掉渣,靠“抖”來過冬。

“有火炕睡,縱冰天雪地,亦不傷我分毫。”邵樹德高興地說道。

“陛下?”陳誠停了下來。

“繼續。”邵樹德盤腿坐在大炕上,伸手示意。

“此處之“海'當是湄沱湖(興凱湖)。”陳誠補充了一句:“黑水諸部之越喜部居於海東、海北,曾十一次遣使入唐進貢,最後一次是唐德宗貞元十八年。虞婁部在越喜部東北,貞元十八年亦來朝貢。此二部被征服後,渤海在越喜故地置安遠府、懷遠府,在虞婁故地置定理府、安邊府。大仁秀之後,連續三代君主以鞏固爲主,置州設縣,移民開墾,徐徐消化。再算上大仁秀之前的率賓、東平、鐵利等北略成果,渤海人知道自己擴張已到極限,故停止北進。”

“越喜、虞婁、黑水等部未肯臣服之輩,遠躥更北方的苦寒之地。渤海國對其實施羈縻之策,並修建邊牆,阻其南下。”

“新得之地,經過大開發之後,漸成糧倉。如東平、安遠二府,已是渤海糧倉,率賓府則爲其養馬地,牛羊被野,十分興盛。”

“但這些北進拓地得來的州縣,也存在很多隱患即臣服渤海的靺鞨部落,並未徹底歸心。前唐僖宗末年開始,便試圖擺脫渤海統治。渤海人征討了幾次,不利。靺鞨部落也有損傷,於是沒有公然造反,但遷延至今,已然壓不住了。”

“此番黑水諸部南下,這些渤海正州境內的部落與其呼應,自言'本是一家”,相約同攻渤海,故北邊諸府形勢大壞,渤海人焦頭爛額。”

“王朝興衰,讓人着迷。“邵樹德嘆道:“若還在大仁秀、大彝震時期,朕恐怕無法輕易取勝。”

陳誠講得比較詳細了,算是把渤海國的盛極而衰,以及他們與黑水靺鞨的百年恩怨說了個清楚。

渤海人其實也是靺鞨,即粟末靺鞨。但他們早不提這事了,百餘年來一直以渤海人自稱,因爲他們融合了高句麗人、漢人、契丹人、奚人、粟特人。渤海人或者渤海族,是他們新的身份。

什麼黑水靺鞨窮親戚?滾蛋,別瞎攀附我們文明人。

“完顏休在不在?”邵樹德一拍炕沿,問道。很快有人出去傳喚。

完顏休身份太低了,沒資格進小院議事,還在門外等着。“陛下。”完顏休一溜小跑走了進來,行禮道。

邵樹德看了他一眼。

這才過了幾天,就換了一身漂亮衣服。鬍鬚、頭髮也打理得很不錯,臉也洗了,不再是以往那種油汪汪的模樣。

文明瞭,進步了,臭美了。

不過這是好事。無慾無求之輩,邵聖也不好驅使啊。喜歡錢的,我給錢。

喜歡女人的,我賞賜美人。

官癮大的,也會給與合適的位置。不怕要求多,就怕沒要求。

完顏休已經被富貴生活迷花了眼,這正是邵樹德願意看到的。

“完顏休,你回趟北邊,讓黑水諸部酋豪來見朕。“邵樹德說道:“他們有什麼訴求,可以講來聽聽。只要合理,都可以考慮。但燒殺搶掠是不行的,必須即刻停止。如果不聽,朕不會手軟。”

完顏休是黑水三十姓完顏氏的酋長,在北邊還是有些威望的。而他又是落雁軍的軍將,雖然還沒去過中原,但也聽聞了洛陽、北平、長安等地的富庶與繁華,再加上親眼見識了大夏禁軍的武功,知道正面對抗是下下之策,得回去好好勸一勸老夥計們。

窩在山溝溝裡好勇鬥狠,一副天老大地老二,我排第三的囂張模樣。渤海強大時,一個個被打得跟龜孫子一樣,四處鼠竄。現在渤海衰弱了,一個個又抖起來了。唉,坐井觀天。

“末將遵命。”完顏休毫不猶豫地應道。

說完就要走又被邵樹德喊住了:“皇帝不差餓兵,時已近午,吃完飯再走。”

“謝陛下。“完顏休高興地應道。

邵樹德下了炕,招呼衆人移步後院。

隨駕宮人、小黃門已經忙活得差不多了,將簡單的飯食端上來。

“只有蒸餅了。”邵樹德笑道。

“出征以來,吃的多是稻飯,早就想吃蒸餅了。”趙光逢笑道。衆人也湊趣笑了幾聲。

院內鋪了氈毯,衆人盤腿坐下。

邵樹德招了招手,一直在後院賞花的月理朵母女坐了過來。

邵樹德又接過宮人擡來的罐子,親手揭開封泥,舀出一勺兔肉醬,均勻地抹在剛出籠的蒸餅之上,遞給身側二女。

兔肉醬是渤海地方特色。

取兔子脊椎、頸椎兩側的肉,細細剜取,然後剁碎。每一斗兔肉,用黃衣末五升、幹鹽五升、漢椒五合攪拌均勻,然後倒入酒,再仔細和勻,放入罐中,泥封密閉,等五個月,差不多就可以吃了。

從高句麗時代開始,東北地區的居民就很喜歡制醬,黃豆醬是普羅大衆的食物,兔肉醬是有錢人的食物。

至於說爲什麼用兔肉做醬。可能是東北的兔子實在太多了吧,多到氾濫的程度。也不知道食肉動物們怎麼工作的,太不盡職了。

月理朵將要臨盆,情緒不是很高,吃了兩口就放下了。

耶律質古吃得倒很香,但臉色也不是很好。數日前,她新嫩緊緻的身體流了很多血,一直到昨天才緩過來。

不過到底年輕,身體底子好,眼見着已無大礙了。

陳誠、趙光逢等人也取出兔肉醬抹在蒸餅上,小口吃着。兔肉醬都是繳獲的,在敖東城那會就吃上了。

老實說,味道有點鹹,不符合他們這些***的口味。但普通士兵吃得還是很開心的,或許他們要行軍要幹活,要操練,要打仗,身體消耗大,對這類重口味的食物更青睞。

“朕讓你們吃這些,不僅僅是爲了嚐鮮。正所謂因俗而治,今已克上京,渤海滅亡,接下來如何治理,你們可有章法?”邵樹德問道。

“陛下,首要之務還是招撫各府州。”陳誠說道:“但臣料這些地方還要反覆。或有人不降,需討平。或有人降而復叛,亦需討平。此非一朝一夕之功,或要遷延時日。”

邵樹德沉默了一下,問道:“報捷使者可已南下?”

“已經南下。北平府亦會派出信使,至天下各州露布飛捷。”陳誠答道。

“再派一部軍士回返,攜帶繳獲之財貨、牲畜。”邵樹德說道:“渤海降衆,也帶一批迴去,讓百姓們都看看。”

“遵旨。”陳誠應道。

聖人的思慮十分周全,這是在用過硬的證據告訴天下人,王師在渤海大勝,已覆其國,擒其君長,掠其財貨。有小心思、沒小心思的人,都給我老實點,不然你也是這個下場。

“既如此,朕便不着急了。”邵樹德笑道:“渤海亡得太快、太突然,國主、王后、世子、宗室、世家一網成擒,地方上羣龍無首,確實該抓緊招撫,越快越好。招撫之後呢?”

“陛下,招撫地方州縣,與請黑水靺鞨退兵兩面一體,其實是一回事。“陳誠說道:“臣早上收到軍報,鐵利府欲降,但很快爲靺鞨部落攻破,靺鞨人不願降。”

“此爲渤海內遷部落?”

“正是。內遷靺鞨,反意十足,憋了一百年,不撒夠歡是不會罷休的。他們又與黑水靺鞨遙相呼應,或需出兵征討。”

“朕聽張定保提及過靺鞨之亂。”邵樹德說道:“龍原府九姓靺鞨,便攻破州縣,劫掠鄉里,甚至兵圍府城。朕無法容忍這種行爲。完顏休!”

“末將在。”完顏休慌忙站起。

“朕欲討平內遷靺鞨部落,黑水三十姓站哪邊?“邵樹德問道。

“陛下,完顏氏謹遵朝廷號令。”完顏休答道。

“沒用的東西。”邵樹德罵道:“你也就只能說動完顏氏了。”“陛下,烏延氏也可以。”完顏休急道。

“行了,盡力做事吧。“邵樹德嘆道:“朕不會虧待有功之臣的。”

“遵命。”完顏休額頭滲汗,是真有點着急了,爲還在鬧騰,被勝利迷花了眼的同族們着急。

“這兩件事之外,第三件是什麼?“邵樹德問道。

“待局勢穩定之後,清理戶口、收繳財貨。渤海諸府,最好遷移一批中原百姓過來。”陳誠說道:“另者,府兵尚需大量部曲。渤海降人,有些可以寬宥,赦爲百姓,有些則不行,宜貶爲部曲。如此則賞罰分明,恩威並施,大局定矣。”

“怕是沒這麼簡單。”邵樹德說道:“幽州編戶之亂纔過去幾年?渤海這種世家門閥統治根深蒂固的地方,清理戶口可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當然,朕也知道,不清理,渤海世家就仍然掌握着人力、物力、兵力,很容易叛亂。你說得對,朕不做簡單的事,不做麻煩的事,只做正確的事,百年大計,該怎樣就怎樣。繼續說!“

“招撫州縣、逐退靺鞨、清理戶口、安置府兵之後,便是大興教化了,需中原各道州縣經學生前來。“陳誠說道。

“朕當年覺得裁撤一縣經學,只能多養二十甲士,實在沒有必要,便大力興學。“邵樹德感慨道:“沒想到過了三十年,竟然派上大用場了。”

“陛下高瞻遠矚,臣佩服之至。”陳誠、趙光逢二人一齊說道。

邵樹德笑了笑,道:“不說這些了。陳侍郎方纔講得很好,很完備。但還遺漏了一點"

“請陛下明示。”陳誠拱了拱手,道。

“此事與你無關朕親自來抓。”邵樹德說道:“簡單來說,便是內務府之事了。朕可不是帶他們來遊山玩水的,仗打得差不多了,正事還沒辦呢。唔,過兩日,朕便要去東京龍原府一行。上京這邊,你等把控大局即可。”

“臣等遵旨。”衆人齊聲應道。

喀喇汗王朝來歷第1236章 眼花繚亂第五十七章 要跑第十三章 屈服第三十三章 壓力第二十五章 成算第三十八章 挑釁第四章 調查(四)第十三章 沙陀三部第二十六章 趙折第五十章 果實第五十章 大計第三十章 君欲何爲第1019章 西京第1156章 好消息不斷第四十六章 石頭第三十四章 實相無相第二十二章 善後(一)第十章 燃燒的大寧第1034章 纏鬥第1279章 離京第五章 善後穩定第四章 仙術第三十七章 風向第六十五章 他真會篡位?第1168章 品茗第三十四章 天下(昨日兩盟主,先給熊貓大佬加更)第六十三章 汾水之戰第四十四章 追亡逐北(三)第五十三章 追!第十四章 善後與學生第十六章 突破第1179章 百態第四十一章 刷經驗第1294章 河東虛實第二十八章 稅制改革之四第十五章 議論第四十一章 來了!第三十五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四)第四十四章 巡邊(三)第四十一章 冊封第四十二章 追亡逐北(一)第二十五章 土壤第1117章 討論第二十四章 深固根本第二十七章 汝潁路第1042章 開疆拓土全靠女人第八章 海上牧場第二十四章 善後(三)第五十六章 傲慢第三十三章 合作第1101章 統戰第九章 消耗與消化第四十六章 顧頭不顧腚第五十章 挑撥第三十七章 新安與商州第二十四章 深固根本第1058章 道第二十章 戰宥州(四)第1077章 善後抓捕第四章 團伙第1039章 入徐第七十七章 招慰與安排第四十七章 恩與威第1265章 韓氏談談兵法第十七章 山民第十六章 迂迴第1225章 新土第二十一章 黑雲壓城第三十二章 部署調整第五章 嗢末第四十五章 出巡前夕第1303章 彙報與江西第一章 家人古代的騎兵第1104章 蓬萊第四十五章 巡邊(四)第四十九章 中條山第十六章 人口與土地第八章 海上牧場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三十二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一)第四十八章 替死鬼第六十七章 浮樑第十八章 入長安(三)第1275章 公私分離第五十章 南撤第四十一章 休閒(三)第四十八章 報冤將第七章 出征前的日子(一)第九章 遲來的榮譽第1165章 獅子大開口第十五章 議論第三章 生活與提頭賣命第九十章 君何處可之第三十章 真理第二十二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二)第五十三章 擊其尾(爲招牌砂鍋飯盟主加更)第九十二章 出使
喀喇汗王朝來歷第1236章 眼花繚亂第五十七章 要跑第十三章 屈服第三十三章 壓力第二十五章 成算第三十八章 挑釁第四章 調查(四)第十三章 沙陀三部第二十六章 趙折第五十章 果實第五十章 大計第三十章 君欲何爲第1019章 西京第1156章 好消息不斷第四十六章 石頭第三十四章 實相無相第二十二章 善後(一)第十章 燃燒的大寧第1034章 纏鬥第1279章 離京第五章 善後穩定第四章 仙術第三十七章 風向第六十五章 他真會篡位?第1168章 品茗第三十四章 天下(昨日兩盟主,先給熊貓大佬加更)第六十三章 汾水之戰第四十四章 追亡逐北(三)第五十三章 追!第十四章 善後與學生第十六章 突破第1179章 百態第四十一章 刷經驗第1294章 河東虛實第二十八章 稅制改革之四第十五章 議論第四十一章 來了!第三十五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四)第四十四章 巡邊(三)第四十一章 冊封第四十二章 追亡逐北(一)第二十五章 土壤第1117章 討論第二十四章 深固根本第二十七章 汝潁路第1042章 開疆拓土全靠女人第八章 海上牧場第二十四章 善後(三)第五十六章 傲慢第三十三章 合作第1101章 統戰第九章 消耗與消化第四十六章 顧頭不顧腚第五十章 挑撥第三十七章 新安與商州第二十四章 深固根本第1058章 道第二十章 戰宥州(四)第1077章 善後抓捕第四章 團伙第1039章 入徐第七十七章 招慰與安排第四十七章 恩與威第1265章 韓氏談談兵法第十七章 山民第十六章 迂迴第1225章 新土第二十一章 黑雲壓城第三十二章 部署調整第五章 嗢末第四十五章 出巡前夕第1303章 彙報與江西第一章 家人古代的騎兵第1104章 蓬萊第四十五章 巡邊(四)第四十九章 中條山第十六章 人口與土地第八章 海上牧場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三十二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一)第四十八章 替死鬼第六十七章 浮樑第十八章 入長安(三)第1275章 公私分離第五十章 南撤第四十一章 休閒(三)第四十八章 報冤將第七章 出征前的日子(一)第九章 遲來的榮譽第1165章 獅子大開口第十五章 議論第三章 生活與提頭賣命第九十章 君何處可之第三十章 真理第二十二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二)第五十三章 擊其尾(爲招牌砂鍋飯盟主加更)第九十二章 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