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4章 大侄們的新工作

李嗣恩剛剛得到新的任命:滑州刺史。相識的人都向他恭喜,這可是「大官」!李嗣恩則強顏歡笑。

好事嗎?看起來是的,滑州戶口殷實、商旅繁盛,乃河南道轄下的上州,刺史是從三品,絕對的***。在這裡當刺史,不但俸祿多,各種灰色收入也很可觀—爲什麼都想去富裕地方當官,原因便在於此。

但比起李存孝,還是差遠了。

李存孝是耀州刺史,同樣是上州,但他封爵金鄉縣侯,食封1500戶。此番征伐河北,連立功勳,又加二百戶食邑。

此外,聖人還把洛陽擇善坊的一套新宅賜給了李存孝。那是在前唐同平章事、譙縣子婁師德宅的舊址上新建的,規格不低。

反觀他自己,舉幽州而降,只得了個魯城縣伯的爵位,食封千戶。宅子在溫柔坊,前唐博州刺史韋師的府邸。

爵位、府邸都差了一截,甚至就連財貨也差了不少—李存孝得到了很多南邊送來的珍奇財寶,質量上差太多了。

當然他也知道,李存孝是舉三州之地主動來降,與他兵臨城下才降有本質的差別。

若非叔父垂憐,幽州本身的地位也很高,他連滑州刺史都得不到。但他對比的是樑懷瑾,此人舉魏州而降,爵封縣公,食封2000戶,甚至比李存孝的待遇還要好。

雖說人家此時在青唐戍邊,整治吐蕃和魏博移民,天天被人唾罵,聽聞博州老家的祖墳都讓人破壞了,但—我也可以啊!祖墳啥的,你隨意破壞,我代表祖宗不在乎這些,因爲我家就沒這玩意。

唉!李嗣恩輕嘆口氣,他已經沒兵了,即將去滑州上任,以後就是脫了毛的鳳凰,啥也別提了。希望哪天叔父還能想起自己能帶兵打仗,再給個立功的機會吧。

天色又陰了下來,李嗣恩騎上馬,帶着數名親隨,最後看了一眼幽州城。

「哈哈!可汗打下了幽州,山後諸軍潰散的潰散,投降的投降,與濡源、仙遊宮連成一片,多好!」

「仙遊宮盼可汗巡幸久矣,開過年來,也該去看看了吧?」

「早該去看了,然後征伐契丹,把那羣賊人幹挺,早看他們不順眼了,去歲殺了咱們那麼多人。」

「以後草原就是無上可汗的!」

驛道之上,響起了一陣爽朗的笑聲,間或夾雜着高亢的嗓門。說話之人裘服辮髮,絲毫不避忌旁人,一聽就是粗豪的草原牧人。

果然,李嗣恩把目光轉過去,卻見整整數百騎馳奔而來。領頭之人鬚髮皆白,但精神矍鑠,顧盼自雄。其他人緊跟在他身後,保持着恭敬,看來是以此人爲首了。

「拓跋金!」李嗣恩認識這人,以前還交過手。

幽州還在晉王手裡的時候,各軍在山後地區與夏人的衝突可不少,拓跋金經常率部南下濡源,援助奚王去諸,大家是「老相識」了。

「咦,這不是李軍使麼?」拓跋金勒住馬兒,眯着眼看了一會,笑問道。拓跋金沒說出後面的話,但李嗣恩自己都能腦補出來:你也降了啊?

「拓跋宮監,好久不見。」考慮到要處好同僚關係,李嗣恩硬着頭皮打了個招呼。

拓跋金是仙遊宮宮監,管理三個萬戶、三十二個千戶。

這些權力其實沒什麼,管着的也就中原一個縣的人口,但誰讓人家是天子家奴呢?李嗣恩沒必要得罪他。

拓跋金看了看李嗣恩的妝束,說道:「看來李將軍是高升了啊。」他是聖人的義侄,又有獻城之功,升個官倒是很尋常。

「正往前往白馬赴任。」李嗣恩回道:「拓跋宮監風塵僕僕,想必是來面聖的?」

「聖人克復幽州,豈能不來恭賀?」拓跋金沒有正面回答,轉

而說道:「滑州是個好地方啊,中原腹心之地,可比草原強多了,李將軍有福矣。」

說真的,聖人曾經許諾過,四宮宮監、萬戶、千戶是可以入朝爲官的。兢兢業業幫聖人管理部落,帶兵打仗,拓跋金也想進步,雖然他的年紀已經相當不小了。

「都是聖人恩遇。」李嗣恩笑了笑。

「李將軍既忙,我便告辭了。」拓跋金在馬上拱了拱手,道。「拓跋宮監自便。」李嗣恩回禮。

百餘騎次第離開,朝館驛而去。

李嗣恩注視着他們離去的身影,若有所思。

拓跋金前來幽州,顯然是接到面聖的旨意了。而跟在他身後的百餘人,多半是仙遊宮的萬戶、千戶或出名的勇士。

聖人這是要做什麼?他有些不太明白。

「走吧!」想不明白就不想了,李嗣恩揮了揮手,招呼親隨們上路。

而就在他剛要離開的時候,又有數十騎馳過驛道,往館驛方向而去。看他們的髮飾,多爲髡髮,不是契丹便是奚人。再考慮到燕北草場的分配情況,很明顯是奚王去諸的人了,甚至他本人就在其中。

李嗣恩不想多看,帶着從人一溜煙閃了。

******

李存孝也在收拾行裝,準備離開。

去年投降之時,聖人許他耀州刺史,說打完仗後赴任。如今幽州克復,按他的理解,仗應該打完了吧?可惜,聖人說還沒打完,於是他還不能赴任,只能繼續遙領。

好在耀州上下比較識趣,專門派了州長史過來,向他彙報州內情況。李存孝聽得昏昏欲睡,會面結束前,長史專門拿出了一迭銀元票,悄悄塞給李存孝,說這是去年全州上下給使君的孝敬。

這還像點樣!李存孝將這迭只能在長安坊市內流通的銀元票收起,態度也和藹了許多,隨後便將長史打發走了,並囑咐他好(盡)好(快)幹(打)活(錢)。

清夷軍現在有五千步騎,留守新毅嬀的三千多人據聞將就地轉爲州兵—朝廷剛剛下旨,正式罷廢毅州,文德縣併入新州,其實只有新、嬀二州了。

留守的多爲老弱殘兵,李存孝也不在乎了,愛咋樣就咋樣吧。他剛剛接到命令,擔任臨渝關鎮遏兵馬使,接替留守臨渝關的兩千龍武軍。

龍武軍則向馬城一帶集結,歸德軍前往平州,淮海道州兵開往石城縣。

這是昨日軍議上幽州行營都指揮使葛從周公開宣佈的—齊州行營剛剛罷廢,幽州行營迅速組建了起來,基本還是原班人馬。

歸德、龍武、清夷三軍外加淮海道州兵,有一萬四五千人,統歸行營都指揮副使、營平鎮使、趙王邵嗣武節制。

老實說,李存孝對邵嗣武頭上這個「鎮使」的頭銜還是很好奇的。但葛從周只是讓各部次第開拔,部署到位,並沒說太多。

開完會回來,李存孝與幕僚們商議了一下,大家一致認爲可能要攻伐契丹了,各部在完成戰前集結,興許開過年來就要動手。

但李存孝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單純從軍事角度分析,這個部署就很耐人尋味,完全像是在堵截、鎮壓,對象是誰呢?

他心裡有點數,但還是有一點想不通。不過有位幕僚無意中提出的一件事,打開了他的思路。

幕僚說,他聽聞朝廷有意將龍武、歸德二軍全體轉化爲府兵—這不是秘密,至少已經進行一年多了,且歸德軍至少有一半人當上了府兵,龍武軍較少,大概只有兩三成的樣子,大部分人還是想繼續當募兵。

但朝廷這些年一直在想辦法減少募兵得數量。

之前有將各路非嫡系禁軍特意消耗之事,後來禁軍吸收一部分、州軍吸收一部分、年老退走一

部分,但剩下的仍然很多,不得不廣置府兵、鎮兵。

按照目前打聽到的消息,陰山一帶的豐、勝二州府兵爲數不少,主力是忠武軍罷廢后的剩餘人馬。安東府的府兵來源則是龍武、歸德二軍,目前大概有八千多人。

此外還有陰山鎮軍、青唐鎮軍這類募兵,其實也是各路降軍組建的,比如青唐第一鎮就來自魏博,鎮統制是降將樑懷瑾。

而府兵,或者說軍戶是需要部曲的。據龍武軍的人說,新城、撫順那邊送了幾千戶渤海百姓至安東府諸縣,大部分都分配給府兵當部曲了。這件事一出,願意當府兵的人激增,但部曲卻已經分完了.

幕僚斷言,朝廷可能想抓更多的奴隸,作爲支付給志願成爲府兵的軍士的「賞賜」。

李存孝覺得這個判斷太他孃的有道理了!龍武、歸德二軍有兩萬人,起碼還缺好幾萬部曲,朝廷真有可能在幽州想辦法。

他爲自己窺破了朝廷的真意而暗自高興,不成想有幕僚走漏了風聲,部分清夷軍的士卒知道了,然後離譜的事情發生了:居然有人想當府兵。

李存孝對此很是無語。他沒想到嬀州、涿州出來的苦哈哈們,對奴婢和土地那麼渴望。

他早該料到這點的,因爲清夷軍的賞賜並不多,又久居邊塞苦寒之地,小日子本來就與中原軍士存在不小的差距。對他們而言,當上府兵其實是提高了生活水平。

這事情弄得!李存孝突然感覺,自己好不容易聚攏起來的部衆,有土崩瓦解的趨勢。

下一章

第四章 根基第1308章 文明第五十七章 小作文第一章 遭遇戰第四章 調查(四)第二十三章 人類的戰爭啊!第1160章 風一般的男子第四十三章 騎牆第1056章 態度第七十章 處置(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三十六章 潁州第六十二章 西域商社第1005章 合作第1004章 國相第二十一章 甘州第十五章 議論第1142章 遼陽第四十六章 上表第五十章 又是交易的藝術第三十七章 壽、申第七十一章 貪婪第四十二章 巡邊(一)第1172章 商行第十三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一)第三十七章 何處可之?第三十四章 李楊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二十一章 削弱第一章 機會之地第四十章 休閒(二)第三十二章 關鍵第1297章 巡視第七十九章 迷霧與扶溝第三十四章 戰略企圖第二章 孔子化身第1283章 魏州城外第二十九章 首尾第五十一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二)第十八章 談肯定是要談的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第九章 遲來的榮譽第七十八章 越過戈壁南下第十四章 心急第四十五章 戰第980章 軍事政變第1063章 狠辣第二十章 遺產第二十二章 處境第三十五章 你來我往第二十七章 財稅改革之三第三十一章 天降偉人第1025章 徵行第1265章 韓氏第四十一章 爭先恐後第二十九章 替死鬼第三十三章 盤點家底第十二章 連舉四烽第二章 兄友弟恭第五十六章 北歸(三)第1094章 大典(月票加更2)第二十四章 不要體面第945章 恐慌第十四章 築城第二十四章 苟延殘喘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四十一章 拓跋第1160章 風一般的男子第九十七章 安北第一章 寺與路(月票加更3/3)第二十一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一)第四十二章 主帥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第二十八章 斫柱第八十七章 稅務監的一天第十四章 出征(上三江了,感謝編輯,今日加更一章)第六十七章 衝突第五章 奴僕第十九章 造物主的恩典第七十四章 大破第一章 紅利第十七章 勸說第1048章 一天第589章 新操作第二十七章 我同意了第1320章 南下與僧侶第三十五章 你來我往第三十五章 撕扯第二十三章 死地第三十二章 結交第四十一章 刷經驗第三十四章 戰略企圖第二十六章 死結第三章 生意人第二十七章 我同意了第八十四章 一線之機第四十章 拉攏第三十九章 休閒(一)第二十二章 紮根第1271章 郡王第三十九章 玩玩
第四章 根基第1308章 文明第五十七章 小作文第一章 遭遇戰第四章 調查(四)第二十三章 人類的戰爭啊!第1160章 風一般的男子第四十三章 騎牆第1056章 態度第七十章 處置(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三十六章 潁州第六十二章 西域商社第1005章 合作第1004章 國相第二十一章 甘州第十五章 議論第1142章 遼陽第四十六章 上表第五十章 又是交易的藝術第三十七章 壽、申第七十一章 貪婪第四十二章 巡邊(一)第1172章 商行第十三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一)第三十七章 何處可之?第三十四章 李楊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二十一章 削弱第一章 機會之地第四十章 休閒(二)第三十二章 關鍵第1297章 巡視第七十九章 迷霧與扶溝第三十四章 戰略企圖第二章 孔子化身第1283章 魏州城外第二十九章 首尾第五十一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二)第十八章 談肯定是要談的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第九章 遲來的榮譽第七十八章 越過戈壁南下第十四章 心急第四十五章 戰第980章 軍事政變第1063章 狠辣第二十章 遺產第二十二章 處境第三十五章 你來我往第二十七章 財稅改革之三第三十一章 天降偉人第1025章 徵行第1265章 韓氏第四十一章 爭先恐後第二十九章 替死鬼第三十三章 盤點家底第十二章 連舉四烽第二章 兄友弟恭第五十六章 北歸(三)第1094章 大典(月票加更2)第二十四章 不要體面第945章 恐慌第十四章 築城第二十四章 苟延殘喘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四十一章 拓跋第1160章 風一般的男子第九十七章 安北第一章 寺與路(月票加更3/3)第二十一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一)第四十二章 主帥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第二十八章 斫柱第八十七章 稅務監的一天第十四章 出征(上三江了,感謝編輯,今日加更一章)第六十七章 衝突第五章 奴僕第十九章 造物主的恩典第七十四章 大破第一章 紅利第十七章 勸說第1048章 一天第589章 新操作第二十七章 我同意了第1320章 南下與僧侶第三十五章 你來我往第三十五章 撕扯第二十三章 死地第三十二章 結交第四十一章 刷經驗第三十四章 戰略企圖第二十六章 死結第三章 生意人第二十七章 我同意了第八十四章 一線之機第四十章 拉攏第三十九章 休閒(一)第二十二章 紮根第1271章 郡王第三十九章 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