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上表

乾寧四年十月初八,邵樹德親自出城,迎接折宗本。

“大王,末將幸不辱命,終克頑賊。”折宗本遠遠下馬,笑道。

“外舅何需如此見外。”邵樹德躬身行了一禮,亦笑道。

“要的,要的。”折宗本滿不在乎地說道:“馬上就是君臣之別了,該有的禮數不能少。”

邵樹德突然感覺到有些不對,這股歪風邪氣要剎住啊。難道現在軍中希望我稱帝的人那麼多了嗎?這可不行,打亂我部署。

折宗本見女婿的臉色不是很好,若有所悟,道:“襄邑那事是我做得不對。裴隨使也傳達過軍令了,不會有下次。”

他說的是殺降之事。

女婿用兵二十年,幾乎沒有殺過降,也沒有屠過城。

這次屠戮一千多降兵,確實很礙眼。別人不會說是折宗本屠的,只會說是女婿的兵屠的,哪怕女婿三令五申不得隨意殺降,但別人不會管。你是最高統帥,後人寫史時只會認爲你粉飾歷史了,推卸責任。

邵樹德也反應了過來,嘆道:“殺俘不祥,只會讓賊人拼死抵抗。”

朱全忠若不殺俘,鄆、兗二鎮的抵抗力度肯定會下降一些。這不是明末,人家會被你屠刀嚇住,事實上根本嚇不住,十幾萬契丹騎兵都能被民團打跑,人家是真會和你幹到底,他們有這種血性和心氣。

另外,就封建時代而言,屠殺也是一種能讓己方道德水平歸零的事情。

曹操屠城多,至今沒有好名聲。

朱元璋的軍隊更是軍紀奇差。

明軍屠東昌、屠懷來、屠高郵,攻破溫州後“五日不封刀”,入臨海縣,屠殺後焚燒全城等等,實在太多了,數不勝數。

“接下來威勝軍先留在汴州休整,然後南下,組建壽州行營。”邵樹德不想岳父太難堪,揭過此話題不談,道:“我不想花費太多精力在楊行密身上,江淮之事,就拜託外舅了。”

“自當從命。”女婿雖然沒有當面指責,但折宗本還是微微有些不高興,不過他很快收拾好了心情,看了眼那些正在操練的軍士,問道:“這便是樑地降兵?我看不怎麼樣嘛。”

自天武八軍設立開始,至今也就兩年半的時間,“不怎麼樣”是正常的。如果入伍前沒接觸過弓箭,這會射箭還射得很菜呢,戰鬥力確實很一般。

“外舅最好期望他們厲害一點。”邵樹德笑道:“接下來攻鄆、兗、青、徐、魏,他們都是要上陣廝殺的。”

“魏博?”折宗本有些遲疑。

他的威勝軍打了不少年,經過一輪輪淬鍊,再加上吞併了不少樑地武夫,戰鬥力已經大爲提升。但若攻魏博,打敗他們或許有可能,但要想佔領,要付出的代價就非常大了。讓他帶三萬多威勝軍去攻魏州,他也沒什麼把握。

“先幹掉鄆、兗二鎮再說。”邵樹德說道:“走吧,進城。”

城內已經恢復秩序。

數十個血淋淋的人頭懸於各條街道顯眼之處,都是這兩日管不住自己,劫掠百姓的軍士,多來自護國軍,少許來自侍衛親軍,天雄軍、鐵騎軍等主力部隊的很少。

連李克用有時候都會裝模作樣約束軍紀,殺一批倒黴鬼,邵樹德只會約束得更嚴格。

邵府很快到了。張惠聽聞折宗本來了,避了開去。同時有些自嘲,她終究不是這裡的女主人。

“宣武軍節度使怎麼安排?”翁婿二人落座後,折宗本問道。

“這事還得外舅出一份力。”邵樹德說道。

折宗本秒懂,看來女婿想親自兼任宣武軍節度使了。

“河西、隴右、涇原、龍劍、金商、河中、陝西、奉天、河陽、奉國、東都、忠武、淮西、鄂嶽、唐鄧隨、山南東道、山南西道十七鎮節度使上表,保舉我爲宣武軍節度使。”邵樹德說道:“也不用藏着掖着了,沒意思,這次就讓袞袞諸公看看,提前有個心理準備。”

對汴梁勢力真正決定性的勝利是許州大戰,但攻下汴州城是標誌性事件。

人總是後知後覺的。許州殲滅十萬朱樑主力,可能有些人還沒反應過來,但汴州的易手已經足以讓天下人側目了。

這可是關東第一大都會,政治意義比洛陽強多了。

“還不如建國呢。”折宗本一拍大腿,道:“老夫年紀大了,若再拖延下去,怕是等不到那一天。”

邵樹德又有些疑惑。

難道現在軍政兩界這麼多人等着加官進爵?剛打下一個汴州,就這麼等不及了?

他突然有些懷疑自己對軍隊的控制力。郭威發動澶州兵變,來了一出黃袍加身,這事做得太不嚴肅了,也有點得國不正的感覺,萬萬不能學他。

“時機未到。”邵樹德搖了搖頭,道:“攻下鄆、兗、青三鎮後,若不花個幾年消化一番,我都覺得不成熟,再議吧。”

眼下汴宋諸州還沒收拾整頓呢,就別扯那些太遠的。

昨日張惠一番話,幫了自己大忙,但還不夠,還需要時間整頓。

朱全忠原本的四大幕僚,敬翔、李振跑了,韋肇出使魏博未歸,估計也不會回來了。裴迪在城中被抓,在張惠的勸說下已經投降,後面他將幫忙制定一份計劃,即如何慢慢更換樑地官員,恢復地方經濟。

不搞這些看似繁瑣的事情,只有軍事征服,那是不徹底的,是草臺班子政權纔會做的事。

“可惜了。”折宗本遺憾地嘆息了一聲。

他想在有生之年,看到女婿稱帝,女兒當皇后,外孫當太子,如此方能安心閉眼。爲此,他甚至願意交出唐鄧隨三州,威勝軍的兵權慢慢交給外孫也未嘗不可。

可惜了!

******

夏王府西閣祭酒李杭親自抵達了曹州。

他現在與朱珍關係混得非常好了,終日飲宴不說,昨晚賞完歌舞,還一同享樂。

而既然是同道中人了,那麼自然沒什麼不可說的。

今日又是一場飲宴,喝至半酣之時,在座的武夫們紛紛醜態畢露,將舞姬掠入懷中,大逞手足之慾。

當然,這都是尋常場面了,自古以來就不少見,衆人早就熟視無睹。

李杭懷中亦坐着一名舞姬,他先與美人調笑了兩句,然後問道:“朱太尉可想好了?”

“唉!”朱珍放下酒樽,揮手趕跑了身邊的侍女,嘆道:“夏王的兵鋒可真是犀利。汴州好一座雄城,不過數日便破。樑王遠遁滑州,更是打算退入魏博,河南的天,變啦!”

其實,朱全忠已經開始渡河前往魏博了。

他在滑州大肆徵兵,將部隊擴充到兩萬餘人。結果白馬之戰,爲天德軍所敗,若非王彥章、韓勍率騎兵衝陣,怕是要經歷慘重失敗。

他對守住滑州不抱任何希望了。這兩天開始在水師的幫助下渡河北上,進入魏博地界聽聞水師索要賞賜,現在也有些不穩了,朱全忠這把真是輸得一乾二淨。

“既如此,何不親赴汴州面見夏王?夏王仁德,定然不會爲難太尉。”李杭笑道。

朱珍遲疑了下,問道:“夏王會如何處置突將、衙內、捧日、捧聖四軍?”

他已經聽聞了龍驤、廣勝、神捷三軍整編的事情,好像經歷了一番巨大的變動,這讓他心中滿是猶疑。

廳內正在玩弄婦人的武夫們聽了,不自覺地停下了手裡的動作。事關他們的切身利益,不得不聽。

“太尉不妨親自去汴州談。”李杭建議道。

“這是夏王的意思?”朱珍問道。

“然也。”李杭毫不遲疑地說道。

擁兵自重談條件,以前邵樹德可能會接受,但這會嘛,不可能了。孤身入汴州吧,運氣不錯的話,或許還能掌軍。

朱珍又有些猶豫。

李杭的大手在舞姬裙內摸索個不停,眼角餘光則暗暗注意着朱珍的一舉一動。

朱珍這廝是個典型的武夫,對地盤、軍隊極爲癡迷,以至於一次次錯過機會。

早早答應夏王的話,這會已是荊南節度使。可現在麼,劉知俊揹他而去,衙內、突將二軍經歷了大清洗,敗於鐵林軍兩次,一次損兵千人,一次損失更多,士氣低落,已是不太願意再戰。

反觀夏王那邊,於中牟大敗朱友裕,又在醋溝擊破朱全忠最後的精銳,趁勝挺進汴州,數日克城。形勢變化如此之快,朱珍已是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再遲疑下去,鐵林軍就要攻殺過來了,怕是要重演朱全忠舊事,將本錢輸得一乾二淨。

“罷了!罷了!”朱珍長嘆一聲,神色悽楚,道:“便去一趟汴州。夏王有天命在身,如之奈何。”

“恭喜太尉。”李杭大笑道。

雖然心情不佳,但朱珍仍然配合着問了一句:“喜從何來?”

“太尉入汴州面見夏王,此等誠心,殿下定然激賞。”李杭說道:“天下多事,似太尉這等良將,大王豈有不用之理?說不得,日後搏個了不得的富貴,也未可知呢。”

朱珍苦笑兩聲。曹州諸軍四萬衆,不知道還能留給他多少。

形勢比人強。而今也只能暫時雌伏,以待天時了。

若邵樹德昏了頭,逼反大將,諸藩鎮羣起而攻之,或還有機會。

不然的話,也就那樣了。

曹州,離我遠去矣!

乾寧四年十月初九,樑軍最後的大將朱珍離開曹州,帶着少許親隨往汴州而去。東部戰場的形勢,陡然一變。

第八十一章 追擊與意識第962章 樞密使第二十六章 重建體系第1223章 生擒第二章 生民第1225章 新土第二十一章 爭執第五十四章 關起門來第三十一章 會州(五)第六十五章 耿橋第八十一章 阿爺要吃魚第二章 林場第五十五章 諸葛爽(存稿灰飛煙滅,爲書友徐宇的大力贊助加更2)第五章 朱瑄第1342章 己之不可勝第六章 人才與北征第四十六章 黃昏第九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三)第1247章 陰鬱第四十二章 緩衝區第1296章 默契第1110章 逃第八十七章 交代與消化第1332章 方略問對第1060章 做事第二十二章 備戰(爲盟主範河兄加更)第四十九章 北線第998章 應對之策第二十九章 祭天大會(一)第990章 擴張方向第五章 地盤與借道第四十五章 規劃與破局第三十六章 新局面第1300章 李天下與陽謀第二十七章 財稅改革之三第1266章 土著與移民第七十九章 面見使者第三十二章 河陽第1147章 收手吧!還在客戶這第二十一章 前哨戰第五十九章 徙流第1011章 上洛第1029章 不適應第二十六章 財稅改革之二第六十八章 榷稅第二十四章 控扼西北第1124章 茫然與決定第十四章 轉移第八十四章 遼東道第四十章 子女與涼州第五十二章 清理棘刺第五十五章 可亡矣第四十九章 班師與說客第五十一章 賊氣已墮第十七章 神速第七十一章 佈告中外之二第一章 前進基地第六十九章 江西的作用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二十八章 當面(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十五章 第一擊第八章 聚散第956章 你不懂第二十八章 草原手藝第1241章 處置手段第十二章 夏州(一)第五十五章 王孫第九章 麟州行(三)第二十九章 問對第二十三章 衝突第三十三章 大軍第七十六章 搏一搏第1271章 郡王第十二章 連舉四烽第四十七章 恩與威第四十六章 石頭第五十三章 對兒雞第十三章 面聖第五十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一)第六十六章 好消息第六章 人才與北征第五十八章 開端第八十章 入京第七十九章 加速第950章 淄州與膠水第七十八章 觀察者第三十一章 年前瑣事第四十章 值得嗎?第十九章 碰撞第十五章 第一擊第八十一章 渡河第980章 軍事政變第十七章 道路第三十六章 會獵第二十五章 財稅改革第六十二章 填河第十二章 遠方來信第五十三章 擊其尾(爲招牌砂鍋飯盟主加更)第966章 更請一分
第八十一章 追擊與意識第962章 樞密使第二十六章 重建體系第1223章 生擒第二章 生民第1225章 新土第二十一章 爭執第五十四章 關起門來第三十一章 會州(五)第六十五章 耿橋第八十一章 阿爺要吃魚第二章 林場第五十五章 諸葛爽(存稿灰飛煙滅,爲書友徐宇的大力贊助加更2)第五章 朱瑄第1342章 己之不可勝第六章 人才與北征第四十六章 黃昏第九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三)第1247章 陰鬱第四十二章 緩衝區第1296章 默契第1110章 逃第八十七章 交代與消化第1332章 方略問對第1060章 做事第二十二章 備戰(爲盟主範河兄加更)第四十九章 北線第998章 應對之策第二十九章 祭天大會(一)第990章 擴張方向第五章 地盤與借道第四十五章 規劃與破局第三十六章 新局面第1300章 李天下與陽謀第二十七章 財稅改革之三第1266章 土著與移民第七十九章 面見使者第三十二章 河陽第1147章 收手吧!還在客戶這第二十一章 前哨戰第五十九章 徙流第1011章 上洛第1029章 不適應第二十六章 財稅改革之二第六十八章 榷稅第二十四章 控扼西北第1124章 茫然與決定第十四章 轉移第八十四章 遼東道第四十章 子女與涼州第五十二章 清理棘刺第五十五章 可亡矣第四十九章 班師與說客第五十一章 賊氣已墮第十七章 神速第七十一章 佈告中外之二第一章 前進基地第六十九章 江西的作用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二十八章 當面(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十五章 第一擊第八章 聚散第956章 你不懂第二十八章 草原手藝第1241章 處置手段第十二章 夏州(一)第五十五章 王孫第九章 麟州行(三)第二十九章 問對第二十三章 衝突第三十三章 大軍第七十六章 搏一搏第1271章 郡王第十二章 連舉四烽第四十七章 恩與威第四十六章 石頭第五十三章 對兒雞第十三章 面聖第五十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一)第六十六章 好消息第六章 人才與北征第五十八章 開端第八十章 入京第七十九章 加速第950章 淄州與膠水第七十八章 觀察者第三十一章 年前瑣事第四十章 值得嗎?第十九章 碰撞第十五章 第一擊第八十一章 渡河第980章 軍事政變第十七章 道路第三十六章 會獵第二十五章 財稅改革第六十二章 填河第十二章 遠方來信第五十三章 擊其尾(爲招牌砂鍋飯盟主加更)第966章 更請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