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0章 逃

第1110章 逃

驛道之上,到處都是氣喘如牛的魏博武夫。

寒冷的天氣,充滿殘雪的道路,以及驚慌失措的心情,一路潰逃下來,體力、精力的消耗是非常可怕的。

但他們不敢停留,夏兵殺起人來毫不手軟,甚至可以說殘忍暴虐。受不受降完全看他們心情,甚至大多數時候根本不受降。這不由得讓人疑惑,難道他們不知道這樣會讓己方傷亡劇增麼?不接受投降的部隊,自然要遭到瘋狂抵抗。

但事實如此,夫復何言!

打不過,就只能跑了。

此地已經過了館陶,有直達魏州的驛道。不是軍士們不想進館陶城躲避,實在是已經破了膽。臨清、永濟二縣相繼淪陷,館陶又能守多久?去那個必死之地,他們還沒這麼心大。還不如逃走,要麼去魏州,要麼乾脆回家算了。

你別說,半路開小差的人是真的多。

都是本鄉本土的人,多年來互相聯姻,親黨膠固,總能找着一二親友,暫避一下,獲得喘息之機,倒也不難。

於是乎,通往魏州驛道上的潰兵越來越少,到了當天晚上,更是一個人影都不見了。而此時,夏軍分出一部監視館陶,大隊人馬繼續南下,往魏州方向挺進——時建極二年二月初四。

消息很快傳進了魏州城內,頓時掀起了軒然大波。

大白天的,各處城門依次關閉,軍士們吵吵嚷嚷,不知道該怎麼辦纔好。

羅紹威看着空蕩蕩的家中,欣慰地笑了。

他已經把家人偷偷送出了城,現在孤身一人,即便死也就死他自己,沒那麼害怕了。

招募的五百親兵還剩三百在城內,死死把守住前後院落,不讓任何人靠近。

司空頲、楊利二人聯袂來訪。

“軍士們吵吵嚷嚷,戰和不定,還得大帥親自出去拿主意。”楊利神色焦急地說道:“如今這個景況,可不能再亂了。夏賊大薄而至,須得儘快壓下騷亂,統一抗敵。如此,大帥身家性命也有保證。”

你不出去拿主意,萬一軍士們推出一個新首領出來,保不齊先拿你羅氏開刀,搶了財貨、女人,分給衆人,激勵士氣。

楊利是真心爲自家主公着想,也是真心爲魏博着想。

“大帥,趙謙滿、史仁遇無能,喪師失地,致情形大惡。如今須得平復衆軍怨氣,不如……”司空頲吞吞吐吐地說道。

“待如何?”羅紹威問道。

“不如奪其家財,遍賞諸軍,以覆軍心士氣。”司空頲咬牙說了出來。

羅紹威即便早有心理準備,也震了一下。

“不可!”楊利瞪了一眼司空頲,斥道:“司空司馬何其短視!史仁遇手握數千兵馬,堅守館陶,並未降敵,汝欲逼反史將軍耶?”

司空頲爭辯道:“史仁遇帳下兵馬不下萬五千衆,糧草充足。前次救不了貝州便已是大罪,處罰不得耶?”

“去歲諸軍皆敗,史將軍算是打得不錯的了。雖未能解圍貝州,然亦未大敗失地。”楊利說道。

“此番大喪師徒,又如何?”司空頲追問道:“有罪不罰,這還打什麼仗?”

楊利不與他多話,朝羅紹威說道:“大帥,這會正是精誠團結的時候,萬勿做那親者痛仇者快之事。否則,悔之晚矣。”

羅紹威頻頻點頭,似乎贊同他的看法。

司空頲見狀,知道不能太過火,頓時也不說話了。

“走吧,去都虞候司。事已至此,須得羣策羣力。”羅紹威長嘆一聲。

通往都虞候司的路上到處是武夫。

有人看到羅紹威,便啐了一口。任何軟弱、無能之輩,都會讓人瞧不起,尤其是河北這鬼地方。

羅紹威繼位以來這一樁樁一件件事,讓人大失所望,雖然未必全是他的責任。

有人定定地看着,神色間似乎有些茫然。很顯然,打了這麼久的仗,他們明白僅僅靠魏博一鎮之力,可能難以迴天了。

當年與朝廷相抗,好歹也是瞅準諸道兵馬之間的積怨,以及對兔死狗烹的恐懼,借力打力。如今夏賊上下一體,領兵大將也不是藩鎮節度使,竟然沒有下嘴的地方,讓人很是惆悵。

有人懶得管羅紹威,自顧自抱着刀槍曬太陽。投降非我願,打又打不過,也就得過且過,寄希望於萬一了——興許晉兵、趙兵就殺過來解圍了呢?

羅紹威將衆人表情盡收眼底,心中漸漸有了數。

經歷此番大敗,魏博武夫的態度似乎分化了啊,沒之前那麼強硬了。

這個時候,他又有些後悔了。

臨清、莘縣兩大集團,足足兩萬人馬,覆滅得是不是太草率了一些?是不是做得有些欠妥?

司空頲也將羅紹威的表情盡收眼底。

這個主公,膽小又衝動,心志還不堅,變來變去沒個定性。這般心志,你玩不起魏博這盤棋啊!

早早解脫,本是正理,可別再左右搖擺了。

不過他也不擔心。一會到了都虞候司,他就又會清醒過來了。

******

都虞候司內氣氛沉默。

諸軍收縮退卻,程公佐、樑懷瑾、尹行方、王元武、陳元瑜等將都在城內。

方纔吵嚷一通,沒吵出個名堂,此時便閉嘴不言了。

衙兵們佈滿院落,交頭接耳,不知道在串聯些什麼。

“我說,諸州失陷,魏城被圍,在過去百五十年裡,也不是沒有過。”突然之間,有衙兵說道:“河東、成德、易定、滄景聯兵二十餘萬,事尚有可爲之處,都垂頭喪氣作甚?”

“別講了,別講了。”有人嫌他煩,怒道:“若統兵的都是無能之輩,如何打贏?”

“說不定有軍將心中怨恨,故意驅使咱們送死呢。”有人陰惻惻地說道:“不然打了這麼多仗,纔有幾場微不足道的小勝,說不過去的。”

“李克用、王鎔到底在做什麼?”有人忍不住說道:“去歲從冀州南下,好不容易拿下幾座城池,結果又被夏人推回去。”

“趙人擅守城,不擅野戰,就那點本事,其實盡力了,怨不得他們。”有人嘆道。

“羅帥來了,都靜靜。”門外有人傳話道。

衆人聽了,也不整隊,齊刷刷地看向大門處。

講究點的,還站起身,略表敬意。

心裡不爽的,穩穩地坐在那裡,動都不動。

羅紹威匆匆步入都虞候司,見衙兵或站或立,沒有過來迎接,也不敢表露出怒容。

“大帥。”對羅紹威最客氣的,反倒是身份地位較高的軍將,王元武等人出了中堂,紛紛過來拜見。

羅紹威嘆了口氣,道:“進去說。”

“就在這說!”有衙兵拿刀劃了劃柱子,大聲道。

得,路上剛升起的一點後悔之意頓時消散於無形,羅紹威心中惱火,面上卻不露聲色,笑道:“也好。”

“諸位,事已至此,沒什麼好隱瞞的了。”羅紹威說道:“莘縣、臨清兩場大敗,損失慘重。而今城內兵不過萬餘,夏賊十萬衆卻步步逼近,該怎麼個打法,我想聽聽諸位意見。”

“收縮吧。”王元武嘆了口氣,道:“把能撤的兵都撤回來,死守待援。”

“城中人不少,不如徵兵吧?”尹行方建議道。

衙兵家人都在城中,熟習武藝的並不少,拉丁入伍的話,守城還是勝任的。

“徵兵可是要錢的,哪來的錢?”陳元瑜問道。

對土團鄉夫可以強徵,甚至不給錢。但魏州城中有八千戶衙兵家屬,另有大量軍校、官員家庭,對他們卻不能用這般手段。

“派捐!”平難都指揮使程公佐說道。

“百姓已經捐過數次了,而今怕是家無餘財。”

“這卻是難了……”

衆人一起嘆氣,割自己的肉,總是很難的。

“囉囉嗦嗦!”有衙兵怒道:“坊市商徒有錢,當官的家裡也有錢,直接上門派捐,難道還敢不給?”

“對,去坊市要錢!”有人附和道。

還有人把目光轉向羅紹威。聽聞他已經還清了貸款,顯然撈了不少,家中應該很有錢吧。

“寺廟僧尼,肥的流油,去化緣可也。”

“李刀奴、趙謙滿兩個蠢貨,自己死了就算了,還連累了咱們四千個兄弟,不搶作甚?”

“可憐我家二郎,跟着趙謙滿去莘縣,生死不知。走,去討個公道。”

草!羅紹威沒想到局面這麼容易失控,嚇出了一身汗。

王元武、尹行方等將也有些慌亂。怎麼三言兩語,自家就要倒大黴了?

他倆都有些後悔,早知道官不要了,舉家出逃也比留在魏州強啊。

昔年樂從訓兵臨城下,魏州一日內換了三個節度使,這幫衙兵什麼事做不出來?

“走,去討錢!要咱們賣命,無錢可乎?”

“害死那麼多人,該拿錢出來平憤了。”

“同去,同去!”

衆人嚷嚷道,頃刻間便走了一大半,串聯去了。

“諸位,請聽我一言,精誠團結……”陳元瑜急得衝了過去,阻止道。

他剛把家人搬來魏州,數百車財貨,又有嬌妻美眷,如何能讓這幫粗坯滋擾?

“去你媽的!”一兵抽出橫刀砍下。

陳元瑜不防對面直接動手,毫無準備之下,撲倒在地,慘呼不已。

羅紹威嚇得說不出話,身軀也不自覺地顫抖起來。

尹行方、王元武等人以目示意,都明白了對方眼神中的意味:這鬼地方不能留了,快逃!

第1235章 奴部第十二章 舊事第四章 兵諫第四十四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一)第1117章 討論第九章 消耗與消化第七章 親朋第1117章 討論第七十一章 集結第962章 樞密使第二十八章 會州(二)(給青衣熊貓大佬加更)第十二章 拓跋與野利第三十章 西行第三十三章 動盪第六十三章 威望與風潮第1229章 轟然倒地第二十四章 苟延殘喘第五十四章 坐寇第962章 樞密使第七十三章 扶溝第1143章 遼陽與建安第七十九章 條件第三十章 微操大師崔季康第七十章 勾當軍國第三十一章 前奏(爲20210301106472956614盟主加更)第1094章 大典(月票加更2)第三十章 南北突破第十一章 政宣與虧心事第968章 虞鄉第六十六章 好消息第六十一章 接見第1060章 做事第三十章 君欲何爲第988章 籌劃第六十二章 休養生息與整頓第十一章 招討使第七章 三北第三十一章 賺頭第五十八章 提前行動第四十五章 不朽第七十五章 倉皇第三章 演員就位發個單章:制度與風氣第五十章 書稿第九十三章 一路向北第十一章 京師(二)第1161章 挺進雲州第四十一章 爭先恐後第1137章 于越第三十二章 收尾第970章 試探第996章 掃潢金國如何防禦蒙古騎兵入境敵後騷擾第1107章 參詳第五十五章 北歸(二)(爲盟主當世韓白加更)第二十七章 汝潁路第八章 投鞭斷流第四章 根基第二十五章 父子第三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二十三章 會李第三十章 真理第七十三章 扶溝第1322章 鎮州陷落第1129章 撤退與計劃唐境通往回鶻牙帳三條道路第四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八十三章 名器第二十章 戰宥州(四)第八十九章 接力第九十四章 一躍四十年第1213章 土崩瓦解第八章 紛至沓來第七章 出征前的日子(一)第1091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十章 安排與路線第十八章 亡國之臣第1233章 臨朔宮第1195章 耐心第二章 行人與宮殿第十九章 邀請第1136章 渤海君臣第七十二章 佈告中外之三第1279章 離京第二十三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三)第九十三章 一路向北第七章 時機與春社第七十五章 盤算第1011章 上洛第七十二章 做賬第五十五章 糧船第三十一章 遍地烽火第三十六章 新家第二章 舊部第十五章 鄜坊驛路好馬來(含淚爲青衣熊貓盟主加更)第十八章 代理人第十一章 目標是什麼第1265章 韓氏第三十六章 新局面第九十四章 一躍四十年
第1235章 奴部第十二章 舊事第四章 兵諫第四十四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一)第1117章 討論第九章 消耗與消化第七章 親朋第1117章 討論第七十一章 集結第962章 樞密使第二十八章 會州(二)(給青衣熊貓大佬加更)第十二章 拓跋與野利第三十章 西行第三十三章 動盪第六十三章 威望與風潮第1229章 轟然倒地第二十四章 苟延殘喘第五十四章 坐寇第962章 樞密使第七十三章 扶溝第1143章 遼陽與建安第七十九章 條件第三十章 微操大師崔季康第七十章 勾當軍國第三十一章 前奏(爲20210301106472956614盟主加更)第1094章 大典(月票加更2)第三十章 南北突破第十一章 政宣與虧心事第968章 虞鄉第六十六章 好消息第六十一章 接見第1060章 做事第三十章 君欲何爲第988章 籌劃第六十二章 休養生息與整頓第十一章 招討使第七章 三北第三十一章 賺頭第五十八章 提前行動第四十五章 不朽第七十五章 倉皇第三章 演員就位發個單章:制度與風氣第五十章 書稿第九十三章 一路向北第十一章 京師(二)第1161章 挺進雲州第四十一章 爭先恐後第1137章 于越第三十二章 收尾第970章 試探第996章 掃潢金國如何防禦蒙古騎兵入境敵後騷擾第1107章 參詳第五十五章 北歸(二)(爲盟主當世韓白加更)第二十七章 汝潁路第八章 投鞭斷流第四章 根基第二十五章 父子第三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二十三章 會李第三十章 真理第七十三章 扶溝第1322章 鎮州陷落第1129章 撤退與計劃唐境通往回鶻牙帳三條道路第四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八十三章 名器第二十章 戰宥州(四)第八十九章 接力第九十四章 一躍四十年第1213章 土崩瓦解第八章 紛至沓來第七章 出征前的日子(一)第1091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十章 安排與路線第十八章 亡國之臣第1233章 臨朔宮第1195章 耐心第二章 行人與宮殿第十九章 邀請第1136章 渤海君臣第七十二章 佈告中外之三第1279章 離京第二十三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三)第九十三章 一路向北第七章 時機與春社第七十五章 盤算第1011章 上洛第七十二章 做賬第五十五章 糧船第三十一章 遍地烽火第三十六章 新家第二章 舊部第十五章 鄜坊驛路好馬來(含淚爲青衣熊貓盟主加更)第十八章 代理人第十一章 目標是什麼第1265章 韓氏第三十六章 新局面第九十四章 一躍四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