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王孫

九月下旬以來,遠近蕃部首領陸陸續續前來。

邵樹德看了看大臣們奉上的首領名單,頓覺慘不忍睹,於是要求他們加上吐蕃語原文。

什麼“燒阿竹多”、“渾家沙鉢”、“退渾營田”、“慶子沙彌”等等,看把你們能的,翻譯時還追求信達雅哩!

看了吐蕃語原文後,邵樹德大概明白了。

渾家沙鉢、退渾營田二人,很明顯是吐谷渾部落頭人,只不過他們長期生活在河隴一帶,與吐蕃風俗、外貌日漸相似,官員們懶得區分罷了。

“這個渾家沙鉢……”邵樹德一張口就是大臣們翻譯的名字,只聽他說道:“來自海西?前唐時吐谷渾牧地?”

秘書郎崔邈博古通今,聞言立刻說道:“唐貞觀中,此地爲吐谷渾國境,臣服唐廷。高宗龍朔年間,爲吐蕃攻滅,置臘城德論(節度使)。宣宗朝後,與于闐一樣,陸續擺脫吐蕃控制。國朝以來,因陛下遷移關北党項至青海,諸部剽掠甚勤,青海吐谷渾不堪其擾,一部向西遠走,爲海西吐谷渾所並。”

“原來如此。”邵樹德點了點頭,道:“此人自言統領十萬帳,有幾分可能?”

“陛下,十萬帳絕對是大言吹噓,十萬口還有幾分可能。”楊爚說道。

“十萬口多半也是號稱,最多七八萬口。朕估摸着,他們號十萬口,動身之前,想壯壯聲勢,把十萬口改成十萬帳,哈哈,小伎倆了。”邵樹德說道。

在這方面,他已經有經驗了。

熱海突厥原本對外號稱“二十萬帳”,但後來粗粗一查,最多五萬帳、二十萬口。所以,在他面前玩文字遊戲沒用,海西那地方何德何能養十萬帳、四五十萬人?

“還有通頰部落的燒阿竹多,看他們的意思,想整體北歸?”邵樹德又問道。

通頰人嚴格來說是一個雜糅的部落。

通頰在吐蕃時代,是一種役職,主要在軍中擔任斥候。最初成立於青唐一帶,後來隨着吐蕃的戰線進退,不斷遷徙。宣宗收復河湟前,他們還在河西出現過——即便到現在,涼州、沙州一帶,還有通頰人部落存在。

但這個部落內部並不止一種民族。在唐代,吐蕃軍中曾有過粟特通頰的記錄,只不過因爲吐蕃把所有斥候編在一個部落裡,集中管理,這才讓他們以通頰部落的面目示人罷了。

大夏收取青海一帶後,附近的通頰部落不斷南退,最近已活動於後世果洛一帶,日子過得似乎不怎麼好,故有投誠之意。

說到底,還是吐蕃勢衰,不成氣候了。

唐宣宗那會,大唐自己都混成什麼模樣了,結果還是有大批吐蕃部落歸降。後面又有于闐等附庸國擺脫控制之事,但吐蕃卻無法征討,可見四分五裂的他們更願意在內部撕逼,沒有能力把精力投向外邊了。

值此之際,有點想法的部落另尋新主,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然的話,等着被大夏的党項走狗部落剽掠麼?

“陛下,河西已有部分通頰人散居。燒阿竹多請求北歸,似無必要。”楊爚說道。

“渾家沙鉢、退渾營田二人立國稱制沒有?”邵樹德問道。

“沒有。”

“既未立國——”邵樹德看了一眼站在廳內一角的鐵哥和他的弟弟延孫,道:“置海西都督府、海西州(州境大致爲後世青海海西州)。渾家沙鉢賜名‘邵忠臣’,爲海西都督;退渾營田賜名‘邵國貞’,爲海西州刺史,令其謹守疆界,世爲大夏藩屬。”

“遵旨。”這是北衙羈縻管理的又一區域,楊爚立刻應下。

“至於燒阿竹多所求之事,明日再議。”說這話時,邵樹德又看了鐵哥、延孫二人。

他們是吐蕃最後一任贊普的直系後裔。

這些時日,邵樹德算是瞭解了他們曲折的身世。

朗達瑪被僧人刺殺後,貴族們分爲兩派,分別擁立皇子云丹(非朗達瑪親生,乃正妃綝氏之侄)、俄鬆(朗達瑪遺腹子)爭位,大打出手。

這一打就是23年。

他們還沒打明白呢,老百姓已經受不了了,大規模的農奴起義接二連三爆發。

起義軍一度聲勢浩大,攻下山南瓊結,發掘歷代贊普陵寢,取出陪葬物品瓜分……

在大約二十年前,因實力相對較弱,俄鬆連連失地,被迫逃亡後藏。

建極五年(905),俄鬆去世,兒子貝克贊繼位,以仲巴拉孜爲都。

他有兩個兒子,長子扎西孜巴白,次子吉德尼瑪袞。

不知道什麼原因,扎西孜巴白的兩個兒子維德、吉德突然出逃,先至北邊的仲雲國。然後待不住,又跑路到了高昌,這才安頓下來。

維德就是鐵哥,今年23歲;藏名吉德的三子在高昌叫延孫,今年17歲。

這兩個人是有價值的,邵樹德很清楚。

青藏高原上的吐蕃部落,未必願意聽大夏的,但贊普後人,還是很有號召力的,他們能做到朝廷無法做到的事情,尤其是在有人支持的情況下。

而當邵樹德注意力投注在他們身上的時候,二人幾乎同時擡起頭來,目光炙熱,欲語還休。

邵樹德還未下定決心,並且不傾向於插手高原事務,於是沒有給他們任何迴應,直接出了大廳。

二人失望地收回了目光,隨後又警惕地看了對方一眼。

******

九月三十,抵達青唐的首領是越來越多了,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有兩批人。

第一批自然是已得到冊封、賜名的那幾位了。

大福仲雲王邵獻忠(對兒雞)昂首挺胸,得意非凡。

身後跟着九位宰相中的四人,以及太師、太傅、大將軍等官員。很難想象一個三萬人口的城邦國家,居然設了這麼多官。

今日聖人在城外的草原上賜宴。

邵獻忠入座之後,很快發現了坐在旁邊的鐵哥(維德)、延孫(吉德)二人,直接嚇了一大跳。

“兩位王子……”邵獻忠的臉色有點尷尬,只聽他說道:“上次的事情,實在不怪我啊。有人要拿你們,我也頂不住。”

鐵哥、延孫二人臉色一黑。

他們的父親扎西孜巴白雖然是長子,但卻是次妃所生。叔父吉德尼瑪袞則是正妃所出,是正兒八經的繼承人,與父親的關係十分緊張,甚至屢有不可言之事發生。

也正是因爲這種情況,他倆才匆忙出逃,只留長兄白德在父親身邊幫忙。

本來想着,等風頭一過就回去,結果被佔據高昌的夏人給抓了,真真是欲哭無淚。

“算了,也沒甚大事。”鐵哥年紀大,相對老成,很快盤算出了利益得失,說道:“仲巴拉孜那邊,唉!以後可能還有仰仗仲雲王的地方。”

邵獻忠嘴上謙虛了兩句,但心中瞭然。

貝克讚的日子不好過,他是知道的。

席捲整個吐蕃的農奴起義並未完全結束。

雖然一些起義領袖轉化成了新貴族,割據一方,但還有很多部隊在四處流竄。

比如當年因爲被驅使到山頂開鑿水渠,而喊出“砍山頭難,砍人頭易”,憤而造反的那股奴隸兵,已經有往仲巴拉孜方向前進的勢頭,巴克贊能不能頂住,還很難說呢。

如果巴克贊在農奴義軍、邏些的雲丹後人赤德袞年的夾擊下,最終敗亡的話,他也一點不意外。

鐵哥、延孫兄弟逃到外邊來,真不一定是什麼壞事。

不過,最好的辦法還是回到吐蕃東部。

雲丹的子孫並未控制那裡,起義軍也遠遠離開了,如今控制那片區域的多是原吐蕃的地方官、貴族。

老實說,達磨贊普的兩個兒子中,地方官員、貴族到底更傾向誰,很明顯是俄鬆了。

贊普遇刺前,次妃懷孕,正妃大怒,直接從兄長那裡抱了一個孩子過來,說她也生了,這不是兒戲麼?

更有甚者,很多貴族傳言正妃抱來的其實是乞丐之子,這就更離譜了。

大家都有自己的判斷。雖然正妃母家勢大,兄長又是宰相,很多人昧着良心支持雲丹,但云丹真不是達磨贊普的骨血,這個事實要承認。

“我說——”邵獻忠吃了一口菜,瞄了眼正與前來參拜的酋豪們說笑的聖人,低聲道:“你倆要想成事,還得着落在大夏聖人身上。”

“有什麼辦法麼?”鐵哥眼睛一亮,亦壓低聲音道。

延孫也看了過來,呼吸微微有些急促。

“說服聖人,派兵護送你們回去。”邵獻忠說道:“回去之後,就看你們的本事了。能不能說服那些官員、貴族支持你,是你們能不能成事的關鍵。”

鐵哥默默思考,神色變幻不定。

延孫則下意識嚥了口唾沫。

“大夏聖人會同意麼?”鐵哥問道。

“那要看你們有沒有價值了。”邵獻忠笑了笑,道:“聖人征討西域,高昌、喀喇沙次第陷落。不怕你們笑,我聽聞後,直接嚇破了膽。還好,現在上岸了,哈哈。”

鐵哥、延孫對視了一眼,又很快挪開了視線。

鐵哥知道,弟弟也有這方面的野心,這讓他不是很舒服。不過他倒沒有太過擔心,因爲弟弟年紀小,才十七歲,這是他最大的劣勢。

如果大夏聖人只支持一個人回去的話,多半會選他,而不是弟弟。

想到此處,心下愈發安定。

亥時二刻,酒宴終於散去了。鐵哥昏昏沉沉地回到了自己的帳篷,心中仍在想着方纔邵獻忠的話。

不一會兒,卻聽隔壁的帳篷內傳來了動靜:弟弟延孫低沉的斥責聲,以及弟婦蔡邦氏隱隱的哭聲。

他有些奇怪。

很快,斥責聲、哭聲都停了。

沒過多久,悉悉索索的聲音傳出,還有特意壓輕的腳步聲。

鐵哥不顧妻兒驚詫的目光,悄悄挪到帳篷口,掀開一條縫,卻見弟弟生拉硬拽着弟婦的手,消失在了黑暗中。

第十四章 中陵水之戰(一)第六十三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二十三章 廣成澤第六十章 登高第七十九章 加速第1110章 逃第二十章 樑泉縣第十八章 耐心第八十七章 稅務監的一天第二十三章 祭拜與會見第四十三章 巡邊(二)第十七章 山民第三十五章 扎西德第二十九章 此知兵者所解第八章 蕃兵第六十一章 談條件第十三章 消息第十四章 全忠第三十八章 豪賭第十四章 交談第三章 勾連第十八章 代理人第四十七章 黃鄴(一)(給李延齡盟主加更)第十一章 幸東都第1032章 對進第三十一章 體系與上黨第994章 追索第五十七章 南下第1159章 爭吵第三章 生活與提頭賣命第十四章 攻於此第三章 生意人第八十九章 廢藩置縣第985章 桑乾鎮第四十五章 不約而同第十章 考功第八章 出征前的日子(二)第二十八章 草原手藝第十七章 督戰第六十三章 通貨第七十一章 集結第十章 謀劃第三十一章 星宿海第九十八章 回來第四十章 大魚第1124章 茫然與決定第1021章 牢籠第四十章 子女與涼州第三十六章 奏第七十七 枯燥的行軍第六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五十章 大計第1296章 默契第五十四章 駐防與海盜第二十九章 羅氏父子第四十三章 紈絝子弟第六十二章 車第九十章 殷鑑第三十九章 據點第1142章 遼陽第1256章 我還沒用力呢第1076章 罪人第三十一章 第三發第七十章 折騰與冒險第十八章 無可阻擋第1306章 大巫第1117章 討論第六十章 落幕隨便侃侃簡單談談弓箭、鐵甲第1325章 誘惑第七十四章 百年佈局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966章 更請一分第五十章 又是交易的藝術唐五代稱呼問題第三十章 真理第九章 荒蕪第1098章 收穫與東巡第四十八章 黃鄴(二)(青衣熊貓又一個盟主,跪了)第四十七章 遺留問題之二第八十二章 增資擴股第三十章 憂慮第1326章 前置準備第1125章 沒有退路第九十章 帶走他第1170章 康福第六十章 變化第十七章 請你移鎮第四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七十五章 佈告中外之六第十三章 屈服第九十章 君何處可之第五十二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948章 壓力第十六章 突破第三十三章 真·兄友弟恭第960章 火熱第973章 加速第四十五章 智取
第十四章 中陵水之戰(一)第六十三章 一頓操作猛如虎第二十三章 廣成澤第六十章 登高第七十九章 加速第1110章 逃第二十章 樑泉縣第十八章 耐心第八十七章 稅務監的一天第二十三章 祭拜與會見第四十三章 巡邊(二)第十七章 山民第三十五章 扎西德第二十九章 此知兵者所解第八章 蕃兵第六十一章 談條件第十三章 消息第十四章 全忠第三十八章 豪賭第十四章 交談第三章 勾連第十八章 代理人第四十七章 黃鄴(一)(給李延齡盟主加更)第十一章 幸東都第1032章 對進第三十一章 體系與上黨第994章 追索第五十七章 南下第1159章 爭吵第三章 生活與提頭賣命第十四章 攻於此第三章 生意人第八十九章 廢藩置縣第985章 桑乾鎮第四十五章 不約而同第十章 考功第八章 出征前的日子(二)第二十八章 草原手藝第十七章 督戰第六十三章 通貨第七十一章 集結第十章 謀劃第三十一章 星宿海第九十八章 回來第四十章 大魚第1124章 茫然與決定第1021章 牢籠第四十章 子女與涼州第三十六章 奏第七十七 枯燥的行軍第六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五十章 大計第1296章 默契第五十四章 駐防與海盜第二十九章 羅氏父子第四十三章 紈絝子弟第六十二章 車第九十章 殷鑑第三十九章 據點第1142章 遼陽第1256章 我還沒用力呢第1076章 罪人第三十一章 第三發第七十章 折騰與冒險第十八章 無可阻擋第1306章 大巫第1117章 討論第六十章 落幕隨便侃侃簡單談談弓箭、鐵甲第1325章 誘惑第七十四章 百年佈局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966章 更請一分第五十章 又是交易的藝術唐五代稱呼問題第三十章 真理第九章 荒蕪第1098章 收穫與東巡第四十八章 黃鄴(二)(青衣熊貓又一個盟主,跪了)第四十七章 遺留問題之二第八十二章 增資擴股第三十章 憂慮第1326章 前置準備第1125章 沒有退路第九十章 帶走他第1170章 康福第六十章 變化第十七章 請你移鎮第四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七十五章 佈告中外之六第十三章 屈服第九十章 君何處可之第五十二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948章 壓力第十六章 突破第三十三章 真·兄友弟恭第960章 火熱第973章 加速第四十五章 智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