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觀察者

整個十一月,這個偌大的帝國都在“平平無奇”中度過。也是在此時,西邊的消息陸陸續續傳了回來,讓正在採風的塔姆心情很是複雜。

十一月初五,他應邀在第二天訪問內務府商業署令李珣的宅邸,於是出門買些禮物。

李珣這個人,他已經瞭解了。波斯人,其家族三百年間一直在兩邊跑做買賣,並未與家鄉斷絕聯繫,只不過在最近一兩代人內,他們已經漸漸“唐化”了,寫得一手出色的唐國詩歌,看待事物、思考問題的方式明顯也是唐人的習慣。

在十二年前,李珣被紹伊汗任命爲內務府——一個皇室內勤機構——錄事,一個最低級的小官。

十二年後,他已經升任內務府商業機構的負責人。最大的幫助或許來自他的妹妹,今年十六歲,一個純正的波斯美人,在紹伊汗訪問李家府邸時獻舞,後來汗被迫在那裡過夜。幾個月後,他妹妹的肚子大了起來,李珣被連升數級,成爲內務府的主要官員之一。

在長安西市的時候,塔姆爲選擇哪些禮物而感到煩惱。

“如果你想買藥材,我不建議那麼做。”來自巴格達的商人滿速爾說道:“夏人非常健康,很少生病。”

“爲什麼這麼說?”

“我之前在廣州,從波斯、大食過來的商人,一年之中,十個死五個。但廣州的中國人卻不這樣,他們很健康。”

塔姆無語。有沒有一種可能,中國人更適應廣州的環境呢?

“我聽聞在廣陵的波斯人,一年之中,十個人最多死三個。”塔姆說道。

滿速爾點了點頭,道:“去海州、登州的大食人,最多死一兩個。但中國人看樣子還是更健康一些,他們不會死這麼多人。你看他們的身材多高大,面色多紅潤。”

塔姆放棄繼續談論這件事了。

這麼遼闊的國土,聽聞才四千萬人,且物產豐富。粗粗算一下就知道了,每個人能分到多少糧食、肉類、蛋奶,能不高大嗎?

“你建議我買什麼?”塔姆問道。

“買點香藥吧。”滿速爾做了個手勢,幾個大食夥計搬來了一堆香藥。

在唐人的語境中,“香”和“香料”是兩個概念,前者往往和藥聯繫在一起,後者則與飲食密不可分。

“這是沉香,夏人在祭祀時經常用到。哦,上廁所時也用,遮掩臭味。”滿速爾指着第一份香藥,說道。

史載石崇上廁所時,往往有十幾個穿着華麗衣服的美貌婢女整齊列在旁邊,煎粉、薰香,用的主要就是沉香。

是不是很變態?時人也覺得變態,去石崇家做客的人往往“多羞不能如廁”——任誰被十幾個衣着華麗的美女盯着,也不好意思拉屎撒尿啊。

“龍腦香(樟腦),唐代就十分流行,主要是入藥。還有僧侶拿來漱口,治療口臭。在夏國,則有了一個奇特的用法,皇帝陛下讓人將龍腦香置於衣櫥之中,據說可以去除蟲豸。”

“檀香、藿香、丁香、艾納香、甲香、降真香、詹糖香……”

“夠了。”塔姆囊中羞澀,沒有那麼多錢,於是只買了一小份沉香、龍腦香。

付完錢後,他並沒有離開,轉而問道:“你來夏國這麼多年,對這個國家有什麼看法?”

滿速爾想了想後,說道:“夏人長得十分高大,健康強壯。”

塔姆點頭示意他在聽。

事實上,滿速爾的這個說法與《蘇萊曼遊記》裡的說法很相似——那本書寫於66年前。

蘇萊曼是一位商人,去過中國和印度。他仔細觀察後,認爲中國人比印度人健康,也比他們好看得多。

最令蘇萊曼感到驚訝的是,在中國見到的多爲高個子。“高大”這個詞在書中出現了很多次,他認爲唐人比阿拉伯人、波斯人的身材更爲高大、強壯。這一點也是符合波斯國中記載的,一百多年前的怛羅斯之戰,他們就對唐國士兵高大的身材感到驚訝。

“他們長得很漂亮,皮膚白裡透紅,沒有比他們頭髮更黑的了。夏國女人讓她們的頭髮任意飄動,如果你有機會去平康里見識一下的話——”滿速爾繼續說道。

塔姆心中一動。

寫作是需要聯繫實際的,窩在家裡能寫出什麼東西?他盤算了下兜裡的錢,決定找機會去平康里瞭解夏國風俗——他是出於嚴肅的態度考慮這件事情,雖然這違反了基本的教義。

“在這個國度裡,有供人享樂的一切。有美麗的森林、廣闊的草原、奔流不息的大河,很多土地都被耕種了。他們非常愛享樂,每逢節日,所有人都不工作了,到處都在狂歡。官員、貴族甚至會與農奴一起跳舞。”

“這與波斯有點像。”塔姆說道。

“這個國家盛產麪粉、大米和小米。”滿速爾說道:“王公貴族吃上等的好麪包,普通人吃粟米飯。人們用米造醋、釀酒、製糖。”

“糧食產量高嗎?”塔姆問道。

“坦率地說,很高。在大食,只有敘利亞、巴格達等少數地方的小麥產量能達到他們的水平。”

塔姆又點了點頭。

敘利亞、巴格達是大食帝國最精華的地區之一,人口密集、商業繁榮,農田打理得很不錯,產量很高。拿這兩個地方來對比,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這個國家有三百多個府城,或許有四百個,我不太確定。”滿速爾說道:“每個府城都有官員,並有其他城市隸屬於它。城市中居住着大量人口,還有訓練有素的軍隊。”

“四百個?”塔姆有些吃驚:“多大的城市?”

“我去過廣州、揚州、汴州、洛陽和長安,我只能告訴你,每座城市都很大,不比長安小多少。”其實,滿速爾也不是很確定,但就他去過的這五座城市而言,確實很繁榮,讓他產生了其他城市也這麼大的錯覺。

“四百個長安?不可能。”塔姆搖了搖頭,道:“看看這座城市,每天清晨,皇室總管、奴婢,將軍的僕役,或騎馬、或步行前去採購主人所需要的物品。在其他城市,有這麼多貴族嗎?”

“我不知道。”滿速爾也有些懵,只能搖頭。

“他們的年收入多少?”塔姆又問道。

滿速爾呆了,這是他能知道的事情?不過他胡謅了一個數字:“據一位相熟的宦官所言,大約十億迪爾汗。”

塔姆懷疑地看了他一眼。

以他的家鄉拔汗那爲例,首府拔汗那的年收入28萬迪爾汗,第一大城市俱戰提的年收入是10萬迪爾汗。

沙什(塔什干)因爲有銀礦,年收入達到60萬7100迪爾汗。

首都布哈拉的年收入是118萬9200迪爾汗。

整個國家的收入是5000萬迪爾汗——一阿拉伯第納爾金幣約合4.25克,一阿拉伯迪爾汗銀幣約合2.97克,一波斯迪爾汗約合3.73克。

如果夏國的年財政收入達到十億迪爾汗,那這仗真不用打了,投降算了。

“據我所知,夏國的財政收入並不以金銀幣計算。”塔姆說道。

大食、波斯是貨幣金銀化的社會,夏國也是如此嗎?據他觀察,顯然不是的。那麼,這個“十億”很可能是在胡說。

滿速爾被他說得有點掛不住,於是揮了揮手,道:“我敢以我的信仰發誓,這一切都是真的。你走吧,我不會再和你交談了。”

塔姆禮貌地致歉,然後離開了,很快回到了他們居住的館驛。

攤開紙筆後,他又開始寫道——

“……紹伊汗統治的國家是一個美麗的、令人神往的地方。人們身材高大,健康漂亮,對於外國人有很強的吸引力。下面與本書無關,但特別註明一下:在夏國旅行,需要兩個證明,一個是城市官員開具的,上面寫明瞭旅行者及隨行人員的姓名、年齡、所屬宗教;另外一份由哨所官員出具,上面寫明瞭攜帶的財物、貨物種類、數量,每過一個哨所,都會有人檢查。”

“……這個國家十分穩定。當三十多年前黃巢屠戮居住在廣州的十二萬名造物主信徒、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火教徒時,造物主——讓我們讚美聖明的崇高——完全收回了對他們的庇佑,整個國家陷入混亂。但他們恢復了過來,胡大之鞭完全整合了這個國家,現在已經牢不可破,十分穩定,各國商人開始再度聚集。”

“……紹伊汗繼承了唐帝國的軍隊制度。在兩百年前,他們的士兵和我們一樣,要花錢打仗,但現在士兵的開銷由政府統一支付。換句話說,他們是職業士兵,更加專注于軍事。據調查,這個國家大概有一百萬以上的職業士兵。這個數量是十分可怕的,職業士兵可以跨越千山萬水,可以全天候戰鬥,而不用擔心家裡的生計。”

腳步聲在外間響起。

塔姆像做賊一樣收起書稿,然後又把整理出來的一份報告放在桌上。

馬哈木敲門進來了,很快看到了桌上的報告。

他拿了起來,仔細閱讀。讀完之後,臉上一片迷茫之色。

“我想——”塔姆組織了一下語句,說道:“我們應該好好商討下接下來談判的細節。”

“沒時間了。”馬哈木說道。

塔姆愕然。

“夏國皇帝召見,現在就要去。”馬哈木說道。

第六十二章 探探口風第六十二章 淮南行之三第二十八章 鄧州第943章 不死心第三十三章 來了第二十一章 黑雲壓城第五章 調兵與內情第五十章 又是交易的藝術第二十五章 軍屯第二十三章 入衛第十二章 功莫大焉第六十七章 西樓?北樓?第四十一章 鹹服第三十七章 何處可之?第八十一章 新秩序第二十九章 你不要作死第四十八章 遺留問題之三第十七章 推戴第三十五章 定局第三十七章 大塢第十一章 幸東都第七章 驛站之夜第三十五章 “百姓”第1227章 內情第十二章 恩德第六十五章 安頓與練手第六十四章 恢復第五十九章 樹倒猢猻散第三十二章 正月第十六章 朱玫的決定第三十八章 新工作第十一章 使者第四十二章 搶回了數年時間第八十七章 交代與消化第四十三章 李朱第三十五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四)第四十九章 中條山第七十七章 招慰與安排第1215章 動身北上唐五代稱呼問題第五章 定策第五十八章 一路向北第十四章 味道第三十三章 平亂?第1086章 財賦整理第三十五章 折家軍第1318章 入晉陽第十四章 轉移第1228章 二環第1086章 財賦整理第1223章 生擒第六十八章 人心向背第四十三章 縊第十五章 第一擊第三十四章 洛陽行營第1040章 徐州與洛陽高昌回鶻世系第七十三章 見解第二十九章 第一發第1023章 落實第1132章 大棋局第四十一章 風雨夜襲第1005章 合作第一章 機會第二十七章 搶時間第八十章 分裂第三十五章 漢界胡鄉第1300章 李天下與陽謀第二十七章 財稅改革之三第一章 二月第四十七章 黃鄴(一)(給李延齡盟主加更)第三十三章 無根之萍第1012章 價碼與擁護第三十七章 出版第1342章 己之不可勝第966章 更請一分第965章 恩威並施第十三章 面聖第1220章 到幽州過年第八十三章 追憶第八十四章 選才第1284章 好物第二十二章 散盡家財第二十五章 陽城第四章 糖與木材第十四章 議第二十一章 防禦體系第1139章 拉扯與頭功第十八章 金城(一)第六章 收拾整頓(二)第六十九章 前戲(月票加更2)第七十七章 齊州第四十章 值得嗎?第十六章 陳宜燊第八章 抉擇第五十一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二)第1323章 餘波第十九章 碰撞第二十七章 工匠與河中
第六十二章 探探口風第六十二章 淮南行之三第二十八章 鄧州第943章 不死心第三十三章 來了第二十一章 黑雲壓城第五章 調兵與內情第五十章 又是交易的藝術第二十五章 軍屯第二十三章 入衛第十二章 功莫大焉第六十七章 西樓?北樓?第四十一章 鹹服第三十七章 何處可之?第八十一章 新秩序第二十九章 你不要作死第四十八章 遺留問題之三第十七章 推戴第三十五章 定局第三十七章 大塢第十一章 幸東都第七章 驛站之夜第三十五章 “百姓”第1227章 內情第十二章 恩德第六十五章 安頓與練手第六十四章 恢復第五十九章 樹倒猢猻散第三十二章 正月第十六章 朱玫的決定第三十八章 新工作第十一章 使者第四十二章 搶回了數年時間第八十七章 交代與消化第四十三章 李朱第三十五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四)第四十九章 中條山第七十七章 招慰與安排第1215章 動身北上唐五代稱呼問題第五章 定策第五十八章 一路向北第十四章 味道第三十三章 平亂?第1086章 財賦整理第三十五章 折家軍第1318章 入晉陽第十四章 轉移第1228章 二環第1086章 財賦整理第1223章 生擒第六十八章 人心向背第四十三章 縊第十五章 第一擊第三十四章 洛陽行營第1040章 徐州與洛陽高昌回鶻世系第七十三章 見解第二十九章 第一發第1023章 落實第1132章 大棋局第四十一章 風雨夜襲第1005章 合作第一章 機會第二十七章 搶時間第八十章 分裂第三十五章 漢界胡鄉第1300章 李天下與陽謀第二十七章 財稅改革之三第一章 二月第四十七章 黃鄴(一)(給李延齡盟主加更)第三十三章 無根之萍第1012章 價碼與擁護第三十七章 出版第1342章 己之不可勝第966章 更請一分第965章 恩威並施第十三章 面聖第1220章 到幽州過年第八十三章 追憶第八十四章 選才第1284章 好物第二十二章 散盡家財第二十五章 陽城第四章 糖與木材第十四章 議第二十一章 防禦體系第1139章 拉扯與頭功第十八章 金城(一)第六章 收拾整頓(二)第六十九章 前戲(月票加更2)第七十七章 齊州第四十章 值得嗎?第十六章 陳宜燊第八章 抉擇第五十一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二)第1323章 餘波第十九章 碰撞第二十七章 工匠與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