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石頭

崇山峻嶺之中,松濤陣陣。

不知道生長了多少年的參天巨木拔地而起,撐起了頭頂蔚藍色的天空。

大樹之間有許多低矮灌木、草叢,飛鳥走獸潛伏於中,乍一遇人,驚飛遠躥。

只有常年遊走在山林間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其間的壯美與——危險。

“啊——”痛苦到極致的慘叫聲剛一發出,就被打斷了,殘忍的對手沒有給他發出第二聲的機會,迅速果斷地結束了他的生命。

怎麼小心謹慎都不爲過!

曾經刺探過敵軍重要情報,襲殺、俘虜過多名敵軍斥候的精銳勇士,也稀裡糊塗死在了山林河谷間。斥候,大概是更新換代率最高的兵種了,沒人能保證自己下一次出任務時還能活着回來,沒人!

匆匆掩埋敵方斥候屍體後,一行數人晝伏夜出,小心翼翼地靠近太谷關,仔細觀察。

關城位於太谷谷口,兩邊都是陡絕高山。後漢末年,孫堅曾駐兵於此。

山上可過兵,但與魯陽關、霍邑類似,只能過小股人馬,且沒法通馬車,甚至連騾馬過境都費勁,摔死摔傷不計其數。

古代關城選址,一般而言都十分講究。縱使繞道關後,去個一兩千人,盔甲都沒攜帶幾具,食物可能只夠吃幾天,遠行疲憊,身處敵境,驚慌焦慮,這種情況下打仗是很難贏的。

這種冒險,一般而言就是出其不意,指望敵人驚慌。如果敵人不驚慌,沉着應戰,那慌的就是你,全軍覆沒的概率很大。

斥候在關城旁邊潛伏了多日,觀察到城內大概有三千多兵。多出的這些人,應該是從後方調來的鄉勇,在長直軍精銳的組織下,進行守城作戰,倒是非常適合。

山谷中的驛道上,還有馬車在持續不斷地運輸物資。天剛下了雨,道路泥濘,運輸起來非常吃力。看馬車吃重的樣子,多半運的是器械之類的物資。運糧的車也不少,一袋袋摞在車廂內,上面蓋着雨布,艱難前行。

這是鐵了心堵住這個谷口呢。

觀察得差不多了後,斥候換了個地方,部分人離開,返回洛陽稟報。

行營都虞候盧懷忠尚未抵達,因此情報直接報到李唐賓這裡。李唐賓隨意聽取着,他不是很在意,反正攻太谷關也是假打而已。

今時不同往日了。當年在崤函穀道與樑人對耗,你想迂迴後方都沒什麼好辦法,只能沿路硬啃。但夏王搞了一出戰略層面的大迂迴,即攻佔河陽,一下子改變了整個戰局。如今樑人處處是破綻,太谷關的守軍既然想死守,那就要做好成爲甕中之鱉的準備。

霍存部那幾千人,可是想走也走不掉呢。

“傳令,徵調洛陽土團鄉夫五千人,交由馬嗣勳統帶,與其本部一起,往攻太谷關。”

“傳令,順義軍出動,與馬嗣勳部交替攻打太谷關。”

“給東都幕府行文,春播已畢,徵調夫子轉運糧草。”

“催一催陝州,加速轉運糧草、器械。若耽誤了大王的攻勢,可吃罪得起?”

說罷,又頓了一下,道:“最後一道命令修飾下措辭語氣。”

幕僚會意。陝西節度使任遇吉是夏王的元從老人,兩個節度副使孫霸、黃滔也很有來頭,跟他們說話還是要客氣點,免得無意中得罪了人,自尋煩惱。

命令下達之後,馬嗣勳立刻整軍出發。段凝作爲糧料使,也會押運第一批物資南下,後面他將在洛陽、太谷之間來回,督促轉運。

馬嗣勳臉色晦暗,看着段凝欲言又止。

“馬將軍,但遵令而行,勿要多想。”段凝知道他在想什麼,勸道:“徐懷玉去當丹州刺史了,這個安排你覺得如何?”

“還不錯。”馬嗣勳不得不承認。

丹州在國朝盛時爲上州,後來有所降低。夏王府接管之後,將其定爲中州,刺史年俸八百多緡,有州中提供的大宅子,還能撈一些其他好處,也有地位,可以說是不錯的富貴了。

“將軍手下這兩千兵,在此局面之下,可能有什麼作爲?”段凝又問道。

馬嗣勳遲疑了一下,嘆道:“我本濠州逃人,在汴州是客將,在夏州也是客將,想做一番事業,難上加難。罷,罷了!”

說完,馬嗣勳對段凝行了個大禮,誠懇道:“有些事情,其實心中清楚,但總有些不甘心。聽君一席話,茅塞頓開。”

“今日,我也要爲前程拼殺了。”馬嗣勳大笑道:“走也。”

大軍南行,於三月二十一日抵達了太谷關外,隨即紮營、伐木、打製器械。

一天後,順義軍七千衆也開來了。

三天後,段凝帶着數千土團鄉夫押運糧草而至。

二十五日,馬嗣勳揀選精銳,交由長子帶着,對太谷關發起了第一次試探性進攻。

消息很快傳到了汝州和登封。

“夏賊爲何攻太谷?”登封縣內,趙霖首先提出了疑問。

“這有什麼難猜的?”朱漢賓說道:“出太谷後,至潁陽縣,道分兩路,東行七十里至登封,接轘轅道,東南行五十餘里至汝州理所樑縣,接伊闕道。夏賊是想佔潁陽,接應大軍前出,接下來或南下或北上,行動自如。”

“胡說!汝州到潁陽,山勢連綿不絕,想過去可不容易。”趙霖說道:“定是要攻登封。”

朱漢賓斜了趙霖一眼,打趣道:“若攻登封,接下來可要去許州鬧騰了。”

趙霖臉色很不好看。

“都住口!”張歸厚聽不下去了。

趙霖、朱漢賓頓時閉嘴。

“太谷關來報,有賊人翻山越嶺,至潁陽縣劫掠。潁陽兵少,只能嬰城自守,若想驅逐賊人,還得咱們這邊想辦法。”張歸厚起身道:“我欲帶廳子馬直往潁陽走一趟,速戰速決,消滅這股賊軍。你等謹守登封,勿要讓賊人攻佔了。只要登封不失,賊軍大隊就沒法過。便是過了,亦可截斷其歸路。”

“遵命。”二人齊聲應道。

……

夏軍針對河陽南城的攻勢又陡然密集了起來。

鐵林軍一部在城北渡口與賊兵鏖戰,旬日之間,已殺賊兵數百,陣地穩如泰山。

在邵樹德的命令下,鐵林軍還出動主力,從南側對河陽發起了猛攻。

慘烈的攻城戰下,部隊精神面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變。上萬新兵褪去了一點青澀,體會到了殺戮場的殘酷。因爲戰事較少有些懈怠的老兵也打起了精神,慢慢找回了一點當年的感覺,手底非常麻利。

軍隊,還是要經常上陣廝殺,不然戰鬥力很難長期維持不下降。

浮橋已經修建完畢。在火船、強弩、砲車、長杆、鐵鏈五道封鎖線下,樑人水師始終無法靠近。

他們又不敢拼着重大損失硬來,時間一長,中潬城的孟州州兵越打越有信心,士氣高昂。

與他們相對的是河陽南城的樑軍,在目睹了水師三次靠近失敗後,士氣愈發低落,以至於在夜間有人偷偷越城而出,投降夏軍。

符存審敏銳感覺到了敵我士氣此消彼長的變化,果斷放慢了攻勢,轉而攻心勸降。

“樑軍弟兄們,你們也看到,水師走啦,沒人會來救你們。”

“還守個什麼勁?守到端午沒人來救,守到重陽也沒人來救。你們算算存糧,能堅持到重陽節嗎?”

“箭矢用得差不多了吧?傷兵可有傷藥?多久沒領賞賜了?”

“夏王仁德寬厚。新安徐懷玉降了,得州郡之位。降兵精壯者,亦可入軍,大夥提頭賣命,給誰拼殺不行啊?”

“保命要緊,命沒了,什麼都沒了。”

大嗓門的騎兵在外圍齊聲高呼,惹得城內人心紛亂。霍存大怒之下,登上城樓,連發三箭,射死兩人,這才令他們一鬨而散。

當天夜間,霍彥威親自巡夜,抓了數十名欲縋城而下者,盡數斬首,懸于軍營門外,震懾諸軍。

白天,又驅了一波百姓出城,強攻夏軍塹壕,結果顯而易見,千餘人死傷殆盡。

邵樹德收到消息時有些惱火。

這霍存當真是又臭又硬,都這個地步了,你怎麼還不降?

“城內還有多少兵?”他找來了負責這方面的趙光逢,問道。

“據守軍所言,應不到四千步騎了。”趙光逢答道。

七八千兵馬,倉城損失了部分,攻城北渡口損失了一部分,守城損失了一部分,出城襲殺損失了一部分,四千人這個數字應該差不多。

這廝,在河陽擋了自己快三個月了,真是茅坑裡的石頭。

邵樹德又想了想,符存審的方略沒有大問題。這個時候繼續猛攻,只會讓守軍沒心思多想,在外部壓力下拼死一戰。但若稍稍放鬆一下,以勸降爲主,他們內部就可能生出變亂。

這與一般的圍城戰不同,因爲誰都知道,夏軍沒有任何解圍而去的可能,周圍一大片地域已經被夏軍佔了下來,地方官員已經到位,從城上遠遠望去,河陽縣的百姓甚至都在春耕了,這像是要走的樣子嗎?

賞格早就宣佈出去了,下面就看樑軍什麼時候忍不下去,取了霍存父子的腦袋。呃,如果是霍彥威取了霍存的腦袋,那就喜感了。

“黑矟軍的組建,伱有什麼看法?”略過河陽南城不談,邵樹德又問起了另外一件事。

黑矟軍,目前已經募集到了五千餘人,其中三千多爲長直軍俘虜,另有一千訓練成績出色的續備軍新兵,上千新募的邊疆好手。等下一批降兵送達靈州後,還會繼續擇精壯補入,新兵、蕃人也會貢獻一些,打散後重編,粗粗整訓後,拉到草原上與賊人廝殺。

“沒有意見。”趙光逢說道:“關北之地,不怕他們鬧事。打散重編後,也鬧不起來。待發下幾回賞賜後,更沒人有鬧的心思了。樑兵,本就有許多秦宗權降人,改換門庭而已。”

邵樹德點了點頭,道:“史仁遇有什麼說法沒?”

“史仁遇看起來義正辭嚴,不願相投,但他禮送使者回來,並未加害,可見也不是什麼絕對忠心之輩。”趙光逢道:“最近甚至還約束部伍,不與我軍發生衝突,大王可知其人矣。”

“不錯。”邵樹德笑道:“魏博從上到下,都是滑頭,都是反覆無常之輩,都不可信任。不過還是要繼續遣使,胡攪蠻纏,將借道的事情鬧大一些,最好沸沸揚揚,讓所有人都知道。”

“遵命。”趙光逢應道。

當天夜間,使者又悄然離開孟州,向東而去。與此同時,河陽南城之內,也發生了一件看似偶然又十分必然的事情,掀起了軒然大波。

第七十一章 湖南行之二第1053章 投降第二十一章 退兵第九十四章 東去第八十九章 接力第二十章 神兵天降第一百零二章 後記告哀使第1178章 外來戶第四十四章 家宴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三十一章 遍地烽火第十九章 感悟與送行第二十二章 人心第三十一章 遍地烽火第六十二章 填河第1336章 駐馬相看遼水傍第1281章 皇莊第十九章 開刀第1141章 無處下口第十一章 移民第十二章 澠池第1118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三十八章 無家與暗流第三十五章 破賊第七十三章 契丹興廢(給盟主無言以度加更)第六章 後路無憂矣第二十六章 不動如山第八章 招撫第五十八章 能給什麼?第二章 入長安(二)階段總結兼感謝第九章 局勢第五十章 外重內輕第1008章 共贏第二十九章 此知兵者所解第九章 轉變又被審覈了第十六章 陳宜燊第七十八章 越過戈壁南下第二十四章 不要體面第1231章 郎朗乾坤第三十六章 潁州第十八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三)第三十三章 名利第十八章 金城(一)第四十七章 自爆第二十二章 舊地第六十八章 混亂的棋局(月票加更1/3)第二十三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三)第四十六章 顧頭不顧腚第一章 寺與路(月票加更3/3)第十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四)第三十六章 新局面第1174章 工徒與刑徒第十四章 全忠第三章 運輸(給盟主老李加更)第1225章 新土第1077章 善後抓捕第二十六章 重建體系第十章 殘局第十六章 人口與土地高昌回鶻世系第五十四章 想法關內、河東之間渡口第三十一章 星宿海第四十二章 對此欣登歲第二十章 河清第四十三章 李朱第二十章 朝貢道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十五章 天降第1246章 鈍刀子割肉第十五章 保守到極致第1062章 雕蟲小技第十九章 西行第六章 亮相第四十二章 巡邊(一)第七章 大張旗鼓第二十七章 杜、莊第十五章 天降第十六章 落門川與鳥鼠山第十二章 拓跋與野利第二十二章 行禮第五十三章 擊其尾(爲招牌砂鍋飯盟主加更)第1314章 收服第二十三章 諸葛、韋第三十章 祭天大會(二)第六章 修武還是解釋一下吧。第977章 追襲第1210章 軍心浮動第1273章 向前看第1209章 皆吾赤子第五十四章 要安定第八十七章 交代與消化第1005章 合作第四十一章 “我不把精力放在軍事上”第二十七章 時代第八十四章 慕闍第十七章 石橋
第七十一章 湖南行之二第1053章 投降第二十一章 退兵第九十四章 東去第八十九章 接力第二十章 神兵天降第一百零二章 後記告哀使第1178章 外來戶第四十四章 家宴第三章 內外諸軍第三十一章 遍地烽火第十九章 感悟與送行第二十二章 人心第三十一章 遍地烽火第六十二章 填河第1336章 駐馬相看遼水傍第1281章 皇莊第十九章 開刀第1141章 無處下口第十一章 移民第十二章 澠池第1118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三十八章 無家與暗流第三十五章 破賊第七十三章 契丹興廢(給盟主無言以度加更)第六章 後路無憂矣第二十六章 不動如山第八章 招撫第五十八章 能給什麼?第二章 入長安(二)階段總結兼感謝第九章 局勢第五十章 外重內輕第1008章 共贏第二十九章 此知兵者所解第九章 轉變又被審覈了第十六章 陳宜燊第七十八章 越過戈壁南下第二十四章 不要體面第1231章 郎朗乾坤第三十六章 潁州第十八章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三)第三十三章 名利第十八章 金城(一)第四十七章 自爆第二十二章 舊地第六十八章 混亂的棋局(月票加更1/3)第二十三章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三)第四十六章 顧頭不顧腚第一章 寺與路(月票加更3/3)第十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四)第三十六章 新局面第1174章 工徒與刑徒第十四章 全忠第三章 運輸(給盟主老李加更)第1225章 新土第1077章 善後抓捕第二十六章 重建體系第十章 殘局第十六章 人口與土地高昌回鶻世系第五十四章 想法關內、河東之間渡口第三十一章 星宿海第四十二章 對此欣登歲第二十章 河清第四十三章 李朱第二十章 朝貢道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十五章 天降第1246章 鈍刀子割肉第十五章 保守到極致第1062章 雕蟲小技第十九章 西行第六章 亮相第四十二章 巡邊(一)第七章 大張旗鼓第二十七章 杜、莊第十五章 天降第十六章 落門川與鳥鼠山第十二章 拓跋與野利第二十二章 行禮第五十三章 擊其尾(爲招牌砂鍋飯盟主加更)第1314章 收服第二十三章 諸葛、韋第三十章 祭天大會(二)第六章 修武還是解釋一下吧。第977章 追襲第1210章 軍心浮動第1273章 向前看第1209章 皆吾赤子第五十四章 要安定第八十七章 交代與消化第1005章 合作第四十一章 “我不把精力放在軍事上”第二十七章 時代第八十四章 慕闍第十七章 石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