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耿橋

就河北地區而言,最主要的交通動脈並非三條貫通南北的驛道,而是永濟渠。

這條開鑿於隋代的運河,在唐初時一度湮廢。唐代花了大力氣疏浚清淤,令其重新恢復生機。

安史之亂前,永濟渠畔的貝州號爲「天下北庫」,圍積了布三百餘萬匹、帛八十餘萬匹、錢三十餘萬緡、糧三十餘萬斛,以給軍需—這些物資,都是從淮南、河南一帶通過運河轉運過來的。

安史之亂後,河北藩鎮割據自立,不尊朝廷號令。但在事關切身利益的事情上,他們還是很賣力氣的。

比如,魏博鎮與忠於朝廷的宣武鎮合作治理黃河,修建水利工程。

魏博、成德、滄景、幽州四鎮也花大力氣疏浚永濟渠,維持其通航作用,以至於到了唐末樑初,劉仁恭與朱全忠的戰爭,所需後勤仍然通過永濟渠輸送。

永濟渠一路向北至獨流口(今天津靜海獨流鎮),與白河、潮河匯合,東流入海—入海口附近就是直沽了。

永濟渠至幽州,仍然有運河,大致是獨流口向西,有拒馬河,途經淤口關、武清縣、安次縣,抵達幽州城東南。

這條運河的河道狀況相當好,且附近水系豐富,河流衆多,有多種選擇可以利用,輻射範圍也非常大。

後唐長興三年,盧龍節度使趙德鈞奏:「新開東南河,自王馬口至淤口,長一百六十五里,闊六十五步,深一丈二尺,以通漕運,舟勝千石,畫圖以獻。」

能夠勝任千石的河道,相當不錯了,中等以下的海船甚至都能駛入。不過大夏朝廷沒嘗試過,這一段採用的仍然是內河船隻運輸。

蕭敵魯等人北上時,搭乘的便是此類船隻了,這會已出了直沽,進入了武清縣南境。

「遼澤亦有如這般水草豐美的地方,可惜多用來放牧牛羊了。」蕭敵魯站在船頭,看着兩岸密密麻麻的桑林和稻田,感嘆道。

後世北京、天津一帶,在唐宋時水資源極其充沛,沼澤氾濫,長滿了鮮嫩多汁的牧草。五代之時,開闢了大量稻田,種植水稻。北宋年間因爲敵我形勢的變化,大部分稻田被重新毀爲沼澤,種上樹木,稻田務管理的面積大爲縮水,已不復當年盛況。

「蕭將軍何必嗟嘆?」丘增祥從船艙裡走了出來,說道:「遼澤已盡入朝廷之手,將來時機成熟,還是可以種稻麥的。」

「也是。」蕭敵魯悚然一驚,知道不該在這種場合懷念契丹,於是補救道:「遼澤合該是朝廷的,渤海也該亡。大氏二百年沒能解決靺鞨,聖人卻把他們訓得服服帖帖,可知差別。」

原本坐在船艙內的靺鞨人、女真人也涌了出來,對着兩岸指指點點。

武清縣總計7200餘戶、36400餘口,多集中在北半部分,南境的人其實不多,畢竟這裡原本是沼澤。但開發了這麼些年,又編戶了不少百姓,武清縣南部也慢慢有起色了,甚至落籍於武清的禁軍老兵也多居住在這一片。

常年的武夫生涯讓他們攢下了豐厚的家產。爲了新家,他們不惜血本,僱傭船隻從遠處拉來木料、磚瓦,然後修建起了一座座氣派的農家宅院。有那小校出身混了個鄉佐、里正的,甚至還想辦法在門前整了兩個石獅子,可謂豪奢。

靺鞨人幾乎看傻了。

他們用樺樹皮搭建房屋,在地下挖洞,冬天冷得嘴脣發青。家裡面養豬的,人、豬之間沒有明顯的界線,臭氣熏天,「乾淨又衛生」。

家裡那破房子,和這些漂亮的房子一比,簡直可以燒掉了。

「你們—」蕭敵魯用半生不熟的靺鞨語說道:「也可以有這樣的房子,也可以過上喝酒吃肉的好日子。」

靺鞨人聽了,面現喜色。

一名矮壯敦實的漢子甚至直接抓住了蕭敵魯的手臂,道:「有什麼辦法?快教我!」

「對你們來說,只有一個辦法。」蕭敵魯輕輕抽出了手臂,道:「爲聖人拼命,建立功勳,得到賞賜。如此賣上幾年命,就什麼都有了。」

「現在賣命不晚吧?」有人問道:「還有機會麼?」

「聖人仁德,不讓你們去暑熱的南方送死。將來徵西域,或可用得着爾等。這也是唯一的機會了,能不能富貴,全看這次。」蕭敵魯適時說道。

「立了功可以不回去麼?」又有人問道。

「當然可以。」蕭敵魯笑道:「你是哪個氏族的?」「禿丹氏。」

「好好打。這年頭,命不值錢,大把人到死都沒賣命的機會。難得有個天子公正無私,不歧視任何人,給大夥公平賣命的機會,那就要好好把握住。」蕭敵魯說道:「看到岸上的果園沒?」

衆人點了點頭。

「那便是一位立功受賞的軍校所有。他原是銀槍軍的,吐蕃人,縱馬馳騁二十年,悍不畏死,攢下大筆家業。」蕭敵魯說道:「現在老了,購地置宅,兒孫滿堂,豈不美哉?那果園,八月之時,有慄、榛、葡萄。九月,胡桃、李子又熟也。家中還有稻田,半由己耕,半給鄰人耕種,收穫之時給些租金即可。這日子,比起你們,又如何?」

衆人沉默不語。但誰都看得出來,他們的眼中透露出了不加掩飾的渴望。

「至於你們喜歡的酒。」蕭敵魯哈哈一笑,讓人拿來一壺濁酒,晃了晃,道:「賞你們了,一人兩口,不許多。」

衆人紛紛道謝,爭搶不休。

「且住!」蕭敵魯臉一落,道:「我知爾等散漫慣了,但入了軍中,便要知道規矩。讓你們怎樣就怎樣,不得逾矩。一個個來,誰搶就沒得喝······」

還在路上蕭敵魯就開始給這些野人講起了規矩。

丘增祥笑眯眯地看着。所有人都是從這一步走來的,這些野人若能守規矩、服從命令,再好好訓練一番,將來西征之時,便可發揮大用。

十一月初四,船隊在安次縣東郭外的耿橋行市暫停。

行市的規模不小,售賣各種物事,大到馬匹、耕牛,小到針頭線腦,應有盡有。「喲,鐵力馬!」有商徒看到給船隻拉縴的挽馬後,大呼道。

「這馬賣不賣?」有人傻乎乎地問道。衆人鬨笑不已。

「這是朝廷的官馬,還問賣不賣。」「鐵力馬,至今沒見流到外邊的。」

「也不盡然。前陣子去河東,聽聞那邊已有鐵力馬售賣了,惜一年才賣了四百匹,供不應求。」「朝廷縱有多餘的,也不敢胡亂賣啊,怕你拿回家給驢配種。」

「哈哈!」又一陣鬨笑傳出。

確實,有人買回鐵力馬後,曾給驢子配種,不知結果如何。衆人看看鐵力馬高大的身形,目光又漸次下移,呃—

不過胡亂配種之事,在前唐之時屢見不鮮。好好的馬都給搞沒了,非常可惜。

大夏天子辦馬政三十年,先後推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新馬種,大部分都是搶手貨,即便大夥都知道這些拿出來賣的其實是馬政的淘汰品。

而有了這一波又一波的洗禮,很多人慢慢有了一個概念:好馬不能隨意與劣馬配種,亂來的結果就是馬種退化,最後與驢騾無異。

鐵力馬這種好東西,也不是你買回家隨便配種能配出來的,要儘可能保持血脈純正。船老大把跳板放好後,蕭敵魯便信步上了岸。

他現在的髮型已經改了,完全看不出契丹人的半點痕跡。今年剛剛有了個兒子取名蕭幹,一出生就決定今後用漢人的方式培養,讀書習武,以期成才

契丹已滅,沒必要傷春悲秋了,今後還得往前看。幾代人過後,誰還會提他們家是契丹出身?

「區區一尺絹,而繡《法華經》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點畫分明,細於毛髮。品題斷句,無有遺闕。」集市入口處,一年輕人手拿白絹,嘖嘖稱奇。

蕭敵魯聽了,微微一笑。此人是南方口音,顯然第一次來北地,被這裡的紡織技術給震住了。

「昔年有詩云」求珠駕滄海,採玉上荊衡。北買党項馬,西擒吐蕃鸚。炎洲布火浣,蜀地錦織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此謂盛唐景象,今之耿橋行市,可恢復了幾分氣象?」前方不遠處,又有人高聲說道。

蕭敵魯暗笑,定是酸丁在聒噪。

「內務府從靺鞨溪湖密佈之地,取來東珠,比之如何?于闐使者居雲居寺數月,顯然是爲朝貢而來,採玉又何須上荊衡?党項馬、吐蕃鸚,有矣!甚至連鐵力馬、海東健鶻這等名品都有了,比之若何?巧奪天工的蜀錦、脂肉凝滑的越婢,有矣!奚僮今日未曾見到,半月前見到一個,眉清目秀,柔順無比,被一粗壯軍漢買回去了,也不知道作甚用。」

聽到最後一句,集市上的商徒、客人盡皆大笑,猥瑣無比。

他們有資格笑。

因爲今上爲天下撫平了百五十年來的創傷,爲華夏子民打出了無與倫比的榮耀。四方奇珍,匯於中原。

四方豪傑,紛至沓來。四方使者,歌功頌德。

蕭敵魯這等曾經的契丹位高權重之輩,而今爲了前途,也不得不絞盡腦汁與粗鄙的野人虛與委蛇。這就是當今大勢。

「其他的確實有了,但火浣布呢?」有人槓道。

「待西征破敵火浣布還不是要多少有多少?」蕭敵魯心中暗曬,隨即轉身,往船隊所在的碼頭走去。

落雁軍中還有一些人不太服氣,認爲上次敗得有些莫名其妙。這幫傻貨,阿保機就算一統契丹、渤海,又能如何?他傾盡全力發下的賞賜,怕是還沒今上隨手賞下的多。

那個繡有七卷《法華經》的白絹,累死契丹所有工匠也弄不出來。

呃,正想到此節,那位年輕人已買下白絹,小心翼翼地收好,轉過身來。「錢衙內?」蕭敵魯訝道。

「蕭將軍?」錢傳瓊也有些驚訝,竟然在此地遇到故人。

他經常來往於洛陽、北平和杭州之間,居於順義望京館時,曾與被軟禁於此的蕭敵魯有過一面之緣。「衙內不是回杭州了麼?」蕭敵魯問道。

「又被家尊派來了。」錢傳瓊有些不自然地說道:「王審知破潮州,殺劉巖。嶺南西道、安南、寧遠軍合力殺入清海軍境內,家尊有些坐不住了,便派我北上面聖。」

「哈哈!餘杭郡王反應倒是快。」蕭敵魯樂不可支,用力拍了拍錢傳瓊的肩膀,道:「正好一起回京,路上暢飲一番,也是快事。」

「求之不得。」錢傳璙笑道。

第九章 長安與洛陽第三十五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四)第1082章 來人與收權第十二章 舊地重遊第四十章 你不能殺我第四十三章 追逃(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三十章 覆滅第十九章 開刀第1301章 被日曆控制的男人第三十三章 思想工作第四十五章 戰第六章 道路與多事第五十六章 攻殺第六十七章 安排第二十一章 削弱第七十三章 收穫第二十九章 時至則行第1115章 處置第十六章 陳宜燊第一章 小日子(一)第1020章 迎駕第三十二章 錢財第1158章 吹一輩子的戰鬥第五章 城建第二十五章 財稅改革第八十九章 部署第四十三章 宣州第1140章 動真格第1029章 不適應第六章 主人第八十五章 破軍第四十四章 芒刺在背第五章 大江第三十九章 駐軍與滑不溜手第六十四章 雙重噩耗第四十一章 邀請第三十六章 奏第1126章 星夜來告第1244章 積極防禦第五十三章 變天第五十六章 將才第四章 李國昌第四十九章 中條山第四十九章 馴馬第975章 突圍第1005章 合作第二十七章 會州(一)第二十四章 善後(三)第八十二章 臨別談話第十一章 幕後與密使第四十章 驚喜第六十三章 勸降與消息第五十八章 過年第四十二章 巡邊(一)第二十三章 我要進來了第十三章 不容易第四十七章 黃鄴(一)(給李延齡盟主加更)第988章 籌劃第八十一章 阿爺要吃魚第十九章 邀請第七十四章 佈告中外之五第十八章 談肯定是要談的第九十三章 熱海第四章 康佛金(給盟主小哲夫加更)第十七章 副將(爲盟主李仁軍加更)第六章 夏、皋第1033章 全是壞消息第二十六章 投靠第八十章 分裂第二十二章 苦盡甘來第五章 奴僕第十五章 北方與錨定物第七十四章 元旦賜宴第1060章 做事第1163章 本錢第六十四章 碼頭第1337章 各個擊破第二十六章 牆頭草與祭祀第五十七章 小作文第十三章 安休休第1261章 詰問第1078章 秉政第八十章 分裂第三十八章 往前一步是深淵第十八章 無可阻擋第二十九章 此知兵者所解發個單章:制度與風氣第二十五章 破敵兵(給盟主李延齡加更)第八十二章 出來吧!第1108章 南望與返回第二十四章 紅利(一)第1282章 他改變了天下第二章 舊部第六十六章 宣州第二十四章 深固根本第1010章 嘗試第三十一章 前奏(爲20210301106472956614盟主加更)第1296章 默契第九十八章 回來第950章 淄州與膠水
第九章 長安與洛陽第三十五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四)第1082章 來人與收權第十二章 舊地重遊第四十章 你不能殺我第四十三章 追逃(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三十章 覆滅第十九章 開刀第1301章 被日曆控制的男人第三十三章 思想工作第四十五章 戰第六章 道路與多事第五十六章 攻殺第六十七章 安排第二十一章 削弱第七十三章 收穫第二十九章 時至則行第1115章 處置第十六章 陳宜燊第一章 小日子(一)第1020章 迎駕第三十二章 錢財第1158章 吹一輩子的戰鬥第五章 城建第二十五章 財稅改革第八十九章 部署第四十三章 宣州第1140章 動真格第1029章 不適應第六章 主人第八十五章 破軍第四十四章 芒刺在背第五章 大江第三十九章 駐軍與滑不溜手第六十四章 雙重噩耗第四十一章 邀請第三十六章 奏第1126章 星夜來告第1244章 積極防禦第五十三章 變天第五十六章 將才第四章 李國昌第四十九章 中條山第四十九章 馴馬第975章 突圍第1005章 合作第二十七章 會州(一)第二十四章 善後(三)第八十二章 臨別談話第十一章 幕後與密使第四十章 驚喜第六十三章 勸降與消息第五十八章 過年第四十二章 巡邊(一)第二十三章 我要進來了第十三章 不容易第四十七章 黃鄴(一)(給李延齡盟主加更)第988章 籌劃第八十一章 阿爺要吃魚第十九章 邀請第七十四章 佈告中外之五第十八章 談肯定是要談的第九十三章 熱海第四章 康佛金(給盟主小哲夫加更)第十七章 副將(爲盟主李仁軍加更)第六章 夏、皋第1033章 全是壞消息第二十六章 投靠第八十章 分裂第二十二章 苦盡甘來第五章 奴僕第十五章 北方與錨定物第七十四章 元旦賜宴第1060章 做事第1163章 本錢第六十四章 碼頭第1337章 各個擊破第二十六章 牆頭草與祭祀第五十七章 小作文第十三章 安休休第1261章 詰問第1078章 秉政第八十章 分裂第三十八章 往前一步是深淵第十八章 無可阻擋第二十九章 此知兵者所解發個單章:制度與風氣第二十五章 破敵兵(給盟主李延齡加更)第八十二章 出來吧!第1108章 南望與返回第二十四章 紅利(一)第1282章 他改變了天下第二章 舊部第六十六章 宣州第二十四章 深固根本第1010章 嘗試第三十一章 前奏(爲20210301106472956614盟主加更)第1296章 默契第九十八章 回來第950章 淄州與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