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江西的作用

鄱陽湖在唐代叫做彭蠡湖。

彭者大也,蠡者,瓠瓢也,意思是鄱陽湖就像大瓢一樣。

但這個其實是古彭蠡的形狀。

現在的彭蠡湖,面積已經大爲縮小,很多湖面要麼變成陸地,要麼變成了長江的一部分,地理變化太大了。

唐代有關鄱陽湖的詩很多,有讚美的,但貶謫詩似乎更多……

比如“更向鄱陽湖上去,青衫憔悴淚交流”。

至於被貶專業戶劉長卿——這位天寶年間的進士,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和貶謫有關——更是少不了與鄱陽湖有關的貶謫詩。

邵樹德泛舟湖上時,卻是心曠神怡,悠然自得。

其時南風勁起,碧波盪漾,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沙渚之上,鳥鷗雲集,遮天蔽日。

又有奇峰突出,晚霞映照之下,美不勝收。

閒適、淡然、寧靜,這地方確實能讓人心胸開闊,再無爭強好勝之心。

不過,再優美的風景,又怎麼可能改造得了邵樹德這種利慾薰心的老武夫。在安逸地欣賞了一番美景後,他在座船上置酒,召見了奉命前來的江西道轉運使翁承贊,專門聽他彙報江西經濟情況——其實主要就是富庶的鄱陽湖一帶。

翁承贊其實將要離任了,前往揚州擔任淮南道巡撫使。

對他而言,這是苦求多年後實現的夢想,非常不容易——他沒有派系,又是閩人,在官場之上無依無靠,每走一步都十分艱難。

當然,就能力而言,他還是不錯的。

唐末考中進士,得第三名,被選爲探花使,從京兆府司錄參軍事(正七品上)做起,今年已是沉浮官場的第二十八年,本身也六十五歲了,洞悉世情,精於實務,算是一個實幹派。

彙報之時,各項事務娓娓道來,詳略得當,直擊重點,效果極佳。

邵樹德聽完,對鄱陽湖一帶的情況瞭解得更深了。

鄱陽湖北爲江州,東有饒州,西達洪州。

在這三處地方中,西側的洪州是毫無疑問的核心:“鍾陵奧區,楚澤全壤,控帶七郡,襟連五湖,人推徵賦之饒,俗擅魚鹽之利……”

大夏朝治下的洪州,如今有六萬一千餘戶、二十八萬餘口,雖不比前唐盛時,離得卻也不遠了。

唐德宗貞元年間,關中缺糧,令取湖南、江西米十五萬石至長安。

唐憲宗時,又取江西、鄂嶽、湖南米三十萬石賑濟他處。

自安史之亂後,唐廷屢次取用鄂嶽、湖南、江西糧食,要麼“賑濟災害”,要麼以救“長安饑饉”,少則三五十萬石,多則百餘萬石——沒辦法,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唐廷也只能調用各觀察使轄區的資財,節度使轄區就比較麻煩了。

江西米之中,洪州七縣是大頭。而這,或許也是唐夏兩朝江西理所設於洪州南昌縣的主要原因——除了南昌,其他地方是真比不了。

北邊的江州稍差一些。一個原因是地域面積較小,不如洪州大,第二個原因是濱江靠湖,開發起來困難,唐代大力開發之下,所築堤壩仍然比較有限,至今只有一萬多戶。

濱江靠湖,固然易受水災侵害,但同時也非常便於水上運輸,能從商業上找補回一部分收益。

如果今天不是邵樹德泛舟鄱陽湖上的話,這會定然會有大量船隻南來北往,要麼從江州出發,要麼前往江州,非常繁忙——嗯,水匪們也會很忙,但他們最近倒了血黴,洪、江、饒三州傾力會剿,甚至還從袁州、撫州以及江北的蘄州、舒州借調兵馬,將他們殺了個人仰馬翻,很多藏身多年的“大哥”級人物直到身死,都不明白狗官們到底發了什麼瘋。

以浮樑茶市爲例,北方商人一般先至潯陽,然後過鄱陽湖,溯昌江至浮樑,購茶而歸。

鄱陽湖,其實真的是一條黃金水道,且有越來越繁忙的趨勢。

鄱陽湖以東的饒州,其實農業條件也還可以,但當地經濟並不純粹依靠農業。

浮樑、樂平以及歙州婺源縣,是江西道產茶最多的三個縣。

當地還有發達的礦冶開採、冶煉,以及依託金屬礦藏而發展起來的手工業。

得天獨厚的農業條件,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及便利的交通條件,三大優勢集於一身,實力非常強勁了——當然,無論怎麼折騰,還是撼動不了洪州的政治中心地位。

邵樹德與翁承讚的君臣問對持續至深夜方止。

臨了之時,他問道:“翁卿覺得江西最大的作用是什麼?”

“陛下其實已經在做了,不是麼?”翁承贊笑道。

邵樹德亦笑:“有了江西,確實可以做很多事,這是前唐的功勞。”

“其實不然。”翁承贊搖了搖頭,道:“前唐並未開發完整個江西。及至唐末,仍然在往虔州貶謫官員。大夏開國之後,虔州多了大量關西、河北、河南移民,二十年下來,沼澤變良田,天塹變通途,荒野炊煙裊裊,閭里人聲鼎沸,此皆陛下之功也。”

又是個馬屁精。邵樹德哈哈大笑,道:“誠然,朕也出了力,但也只是把虔州歸於王化罷了。”

“虔州之重,甚至過於洪州。”翁承贊又道。

還來?邵樹德有點吃不消,一個老頭拍馬屁也拍得這麼厲害,到底有多想進步啊?

“爲何這麼說?”他問道。

“有了虔州,便可溝通嶺南、漳潮,將天威佈於邊鄙之地。”翁承贊一臉肅然道。

邵樹德啞然失笑。拍馬屁好像也拍得有理有據!

虔州大致位於後世的贛州一帶,確實扼守着通往嶺南的交通要道。

歷史上楊吳政權攻取江西,爲防備南漢,於虔州置百勝軍節度使,廬州人王綰領之。

夏朝對虔州的開發確實有相當成果了,算是把唐朝未竟的事業向前推了一大步。如今當地田畝、人口大增,驛道整修得漂漂亮亮,採礦事業蓬勃發展,瑞金監日進斗金……

誠如翁承贊所說,虔州發展好了,對朝廷深入控制嶺南是有好處的,甚至可以說是關鍵。

另外,最近虔州西南方的韶州也發現了金礦、銀礦和銅礦,朝廷正打算從北方諸道遷移三千戶百姓南下,定居韶州,做一期開發——其實,就嶺南東道而言,韶州已經是僅次於廣州的第二好的地方,目前有十餘萬編戶人口,開礦的基礎相當不錯了。

“還是說說江西吧。”邵樹德將岔遠了的話題重新拉了回來。

“陛下,臣在江西多年,亦曾奉詔去湖廣督辦糧草。以臣觀之,湖廣十分凋敝。在天寶年間舊江南道中,戶口也就比福建諸州多一些。有了江西,往湖廣移民纔有可爲之處。”翁承贊說道。

唐代最開始的時候,江南人口較少,經濟落後,故江南道的地域範圍十分廣闊。安史之亂後,逐漸劃分爲浙東、浙西、福建、江西、鄂嶽、湖南六個藩鎮。到了夏朝,演變爲江東、江西、福建、湖廣四道——人口、經濟漸漸上來了,故予以拆分。

在大江南道中,福建毫無疑問是墊底的,但湖南、鄂嶽又能強到哪去呢?整個江南道的人口、經濟,大抵是自東向西,逐步衰減。

所以,要開發湖廣,非得有江西做後盾不可,這就是翁承贊心中江西的最大作用。

在這件事上,邵樹德其實也是贊成他的看法的。

江西的位置委實太過重要了,溝通南北,控扼東西,有容納大量人口的潛力,有相對強勁的經濟基礎。有它在,很多事就好辦了。

“翁卿有如此才具,社稷之福也。”邵樹德站起身,笑道:“至淮南後,當續立新功。”

******

鄱陽湖上的風景沒有欣賞幾日,六月十五,邵樹德越過鄱陽湖,花數日時間抵達南昌。

在這個時候,他收到了一個令他喜出望外的消息。

廣州刺史奏:鴻臚寺典客令張永乘船歸國。

消息有點意外,也有點突然,但絕對讓人高興。

興奮之餘,邵樹德算了算時間,差不多五年了。

這個年代,出使遠方可真他孃的不容易!途中各種危險、意外,全須全尾回來幾乎不可能,一走十幾年的情況都不鮮見——李守信使團就至今沒有消息,也不知道他們抵達了君士坦丁堡沒有。

再說回走海路的這個使團。

之前東巡淮海道的時候,邵樹德曾收到過一些不太確切的消息,得知使團還在大食,稍稍放下了心,但對他們能否順利歸國抱懷疑態度——去程都這麼艱難了,回程能簡單嗎?

如今看來,所有磨難都在上半程裡消耗掉了,下半程較爲順利,最終抵達了廣州。

仔細詢問了一番情況後,他本想讓使團剩餘成員駕船北返,隨即又改了主意,令嶺東道派州兵護送使團剩餘成員、貨物,走陸路前往嶽州——好不容易歸國了,若在大夏近海沉船,豈不冤枉?

嶽州是邵樹德的下一站。

江西情況已明,方略已定,該耀武揚威的地方也都宣示過了,他不打算停留過久。在洪州召見官員、士紳之後,他就準備西行,前往湖廣道巡視。嶽州作爲溝通湖南、湖北的重鎮,首當其衝,是必到的地方。

第962章 樞密使第四十八章 解鬥第三十章 末路第四十五章 行賞第三十六章 李劭第1010章 嘗試第七十五章 武昌第八章 麟州行(二)第八章 出征前的日子(二)第二十一章 爭執第1334章 說動(給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三十五章 漢界胡鄉第三章 生意人第五十二章 春種秋收第十八章 亡國之臣第1010章 嘗試第七十八章 動搖第1043章 各鎮第三十一章 第三發第四十五章 規劃與破局第十二章 新徵程第三十一章 風貌第三十五章 鐵騎軍第七十一章 佈告中外之二第五十二章 京中第八十六章 怎麼打?第三十二章 崔洪第十八章 繁瑣的整編第八十四章 致治第1231章 郎朗乾坤第十九章 入長安(四)第三十章 歸程之鳳翔第十五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三)第十九章 唐倉鎮第四十五章 巡邊(四)第五十二章 漫漫撤退路第二章 太子與調整第八十一章 追擊與意識第三十八章 埋伏第六十七章 階下囚第三十七章 大塢第八十二章 臨別談話第五十五章 北歸(二)(爲盟主當世韓白加更)第591章 莎城第十九章 開刀第二十二章 新年第三十八章 南下第十六章 機會來了第二十八章 引誘(爲盟主無可耐克加更)第四章 糖與木材第1248章 分裂第585章 諸葛第三十六章 李劭第六章 父老(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五十六章 戰略與戰術喀喇汗王朝來歷第三十三章 遊刃有餘第1011章 上洛第三十三章 出征第九章 遲來的榮譽第三十二章 堅定第六十二章 填河第四十四章 民心和軍心第1302章 接見第二十二章 鏖戰第1077章 善後抓捕第十六章 諾真水第二章 包圍網第八章 投鞭斷流第十章 京師(一)第1126章 星夜來告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八十五章 府兵與黑土地第1005章 合作第二十章 硤石第八十五章 府兵與黑土地第四十二章 名正言順第二十二章 華嶽寺第九十一章 重圍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十四章 味道第五十六章 肅清第四十二章 大膽!第二十章 氣急敗壞第八十章 回家第二十八章 會州(二)(給青衣熊貓大佬加更)第三章 生意人第948章 壓力第十二章 來都來了第四十六章 東萊第四章 掙扎第三章 生意人第1205章 意外之喜第九十四章 東去第七十九章 加速第二十一章 甘州第1126章 星夜來告第946章 大失所望第七十八章 分割第四十三章 戰爭機器
第962章 樞密使第四十八章 解鬥第三十章 末路第四十五章 行賞第三十六章 李劭第1010章 嘗試第七十五章 武昌第八章 麟州行(二)第八章 出征前的日子(二)第二十一章 爭執第1334章 說動(給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三十五章 漢界胡鄉第三章 生意人第五十二章 春種秋收第十八章 亡國之臣第1010章 嘗試第七十八章 動搖第1043章 各鎮第三十一章 第三發第四十五章 規劃與破局第十二章 新徵程第三十一章 風貌第三十五章 鐵騎軍第七十一章 佈告中外之二第五十二章 京中第八十六章 怎麼打?第三十二章 崔洪第十八章 繁瑣的整編第八十四章 致治第1231章 郎朗乾坤第十九章 入長安(四)第三十章 歸程之鳳翔第十五章 興師已定雲霄志(三)第十九章 唐倉鎮第四十五章 巡邊(四)第五十二章 漫漫撤退路第二章 太子與調整第八十一章 追擊與意識第三十八章 埋伏第六十七章 階下囚第三十七章 大塢第八十二章 臨別談話第五十五章 北歸(二)(爲盟主當世韓白加更)第591章 莎城第十九章 開刀第二十二章 新年第三十八章 南下第十六章 機會來了第二十八章 引誘(爲盟主無可耐克加更)第四章 糖與木材第1248章 分裂第585章 諸葛第三十六章 李劭第六章 父老(給盟主李仁軍加更)第五十六章 戰略與戰術喀喇汗王朝來歷第三十三章 遊刃有餘第1011章 上洛第三十三章 出征第九章 遲來的榮譽第三十二章 堅定第六十二章 填河第四十四章 民心和軍心第1302章 接見第二十二章 鏖戰第1077章 善後抓捕第十六章 諾真水第二章 包圍網第八章 投鞭斷流第十章 京師(一)第1126章 星夜來告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八十五章 府兵與黑土地第1005章 合作第二十章 硤石第八十五章 府兵與黑土地第四十二章 名正言順第二十二章 華嶽寺第九十一章 重圍第七十九章 請斬朱瑄!第十四章 味道第五十六章 肅清第四十二章 大膽!第二十章 氣急敗壞第八十章 回家第二十八章 會州(二)(給青衣熊貓大佬加更)第三章 生意人第948章 壓力第十二章 來都來了第四十六章 東萊第四章 掙扎第三章 生意人第1205章 意外之喜第九十四章 東去第七十九章 加速第二十一章 甘州第1126章 星夜來告第946章 大失所望第七十八章 分割第四十三章 戰爭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