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銀山

“紀綱。”

“臣在。”

“擡起頭來。”

紀綱擡起頭來,看了一眼坐在不遠處的朱棣,又垂下了眼瞼。

朱棣沒有直接把他下獄,那就說明,他已經原諒了自己以前做的一些小動作。

也說明,太孫讓他來跟朱棣坦白,雖然是冒險,但是同時已經把他從以前的險境中拯救了出來。

現在,他不用在擔心那幫文臣對他不利。

現在,他不用再擔心漢王逼着幫他做事。

現在,他也不用再擔心朱棣拿他來平息民憤。

雖然今天的主動坦白的確是冒險,但是這場冒險絕對值得啊!

紀綱此時的心裡滿是激動,一步跨過,海闊天空,真是萬幸啊!

但是旋即,他又突然想到,太孫怎麼就能確定他沒事?

他是錦衣衛指揮使,現在明確投靠太孫,爲什麼皇上會放過他?

“身爲錦衣衛指揮使,你遊弋兩端,更摻和朕的家事,本該是死罪。不過念你過去也算立下些許功勞,爲漢王做事也是被迫,情有可原。如今太孫既然願意保你,我也就暫時記下你這條命。太孫年幼,心高氣傲,朕也希望他能多經歷一些磨礪,就允你協助太孫籌備外徵事宜。”

“陛下寬宏大量,臣感激不盡,願以這條狗命爲陛下效死,爲太孫效死。只是……何爲外徵?臣愚鈍……”

朱棣這才意識到自己有些心不在焉,把還沒有決定好的事情泄露了出來。

不過此時除了貼身侍衛和太監,也沒有外人在,所以朱棣並沒有太放在心上。“此事你問太孫即知,詳細方略即使朕也知之甚少,一切交給了太孫。記住,此事暫且不要外泄,否則那些腐儒又會以各種仁義來說三道四。”

“臣不敢。”

“起來吧,好歹也是三品大臣,不要動不動就跪……”

紀綱暗自腹誹:不跪,不跪就要砍頭啊!

“朕也知道你的難處,如今朝堂內外都是你的仇家,稍有不慎就是覆家之禍。不過,只要你好好輔佐太孫,朕保你紀家無事。”

“爲陛下效死乃臣之本分,能得陛下掛礙,臣雖死無悔。”

“下去吧,去興慶宮看看太孫有什麼事要讓你辦。”

興慶宮內,因爲現在地球儀在二樓放着,二樓已經成爲了禁區。除了少數幾個人,就只有薛尚宮和四個小宮女才能上樓打掃灰塵。

除了薛尚宮,這四個小宮女也怕是一輩子都沒有機會再出宮門。

爲了方便,朱瞻基現在也搬到了一樓居住。

他的臥室在西房,共四間,中堂是會客場所,東側就變成了辦公的地方。

如今興慶宮可以說是宮城內保護最嚴密的地方,最外層是一百二十九名錦衣衛組成的防衛層,他們沒有進入興慶宮的權力,只能在外圍保護。

然後是內侍省外班太監,一共有六十名,負責溝通內外。

最裡面就是直屬於興慶宮的三百多名太監和一百多宮女,他們一般不得授權,連出入興慶宮的權力都沒有。

宮城由四衛分別把守,而錦衣衛作爲皇帝的親衛,負責看守的是宮城最重要的午門。

作爲錦衣衛的指揮使,紀綱在宮城的前宮還擁有一定的特權,直接被下屬帶到了興慶宮。

皇上讓他加強興慶宮的外圍保護,他一開始還只以爲是皇上寵愛太孫。

但是看到如今嚴密的三層保護,他才意識到,興慶宮肯定有他不知道的秘密。否則的話,這裡的保護不會比謹身殿的保護還要嚴密,那裡可以算是皇帝的御書房啊!

李亮迎了出來,見到紀綱就打了個千笑道:“指揮使大人,太孫殿下知道你要過來,在書房等你呢,請跟我來。”

“李總管請……”

紀綱想着朱瞻基身邊的一些重要位置,如今餘先去寧波市舶司擔任鎮守大使,這個李亮眼看就要飛黃騰達。自己想要跟太孫維護好關係,這個李亮以後也需要好好維護關係。

可惜的是今天一件事連着一件事,沒有準備,回頭再給這個李亮準備一份重禮。

跟着李亮進了門,紀綱發現這裡的屋內都鋪了木地板,除此之外,沒有半點裝飾。

太孫不喜奢華,看來是真的。

繞過了屏風,來到內屋,朱瞻基瘦長的背影就進了紀綱的視線。他站在一張羊皮地圖前面,似乎根本沒有發覺紀綱已經進屋。

紀綱不敢再馬虎,今天在皇上那裡過了這一關,以後他就屬於是太孫的人了。

所以他雙膝跪地,行了一個大禮說道:“臣紀綱見過殿下。”

“免禮。”朱瞻基轉身跟紀綱招了招手說道:“今後指揮使大人無需客套,我這個人從來不在乎虛禮。過來看看這張地圖。”

紀綱起身站在了朱瞻基的側後方,看向了牆上掛着的地圖,端詳了一陣,他纔開口說道:“臣看這似乎是東瀛地圖,卻比我大明繪製的地圖更精細。”

朱瞻基點了點頭說道:“大人對倭寇一事如何看待?”

紀綱一時之間不知道朱瞻基的心意,但是剛纔聽朱棣說了外徵,他就猜到了朱瞻基有可能是想對東瀛用兵。

只是這件事非同小可,一個不慎重,就會導致軒然大波。

因爲高皇帝朱元璋在位之時,就把東瀛列爲不徵之國,現在要是對東瀛動手,那就是違背了高皇帝的法旨。

那些腐儒們,不知道會有多少人站出來說三道四。

而且如今的應天府東瀛人士可不少,國子監就有數百東瀛學生,京師也有數千東瀛各勢力代表。

除了他們之外,還有其他民族的學生以及各國代表。如果沒有一個合適的理由,就對東瀛用兵,只會引起各國的恐懼。

紀綱仔細考慮了一下才說道:“倭寇乃是皮癬之癢,特別是近年來,隨着我大明威名遠揚,倭寇近乎絕跡。殿下……臣以爲,打擊倭寇容易,徵略東瀛艱難。”

朱瞻基笑了起來,回過頭看着紀綱。他雖然只有十六歲,卻比紀綱還要高半個頭。

紀綱看着他跟朱棣近乎一樣的相貌,就連那滿不在乎的眼神,都跟朱棣一個模樣。

“殿下,臣難道說錯了?”

朱瞻基笑了笑說道:“誰說孤要徵略東瀛了?東瀛乃是曾皇祖列入不徵之國的地方,孤當然不會遠征東瀛。只是孤在前些時日查閱大明史,曾看到我大明沿海保守倭寇之亂,所以才留意了此事。”

紀綱有些摸不清朱瞻基的態度,抱拳說道:“臣愚鈍,不明殿下之意。”

朱瞻基讓開了半個身位,讓紀綱上前了一步,說道:“這份地圖,是孤前些時日獲得的,大人請看這個位置……”

紀綱仔細看了看朱瞻基手指的位置,那裡被做了一個三角符號,只是不明明白代表什麼意思。

不過朱瞻基主動說了出來:“此處乃出雲國,如今是京極家族轄地,此地田儀村,山主人是三島清右衛門。根據我得到的消息,這裡有一座銀山,儲量達到一萬萬兩白銀以上的銀山。”

“一萬萬兩!”

紀綱被這個數字嚇了一大跳,完全沒有這個概念。整個大明如今也不知道有沒有這麼多白銀啊!

朱瞻基卻很清楚,石見銀山從十五世紀末期開始大規模開發,到了十六世紀以後,特別是十七世紀,每年出銀四十噸左右。

這就等於每年出銀百萬兩以上,而這座銀山整整開發了四百年,儲量無可估量。

朱瞻基之所以盯上這裡,是因爲這裡是距離大明最近的銀山,而且距離海邊不到十公里,便於開發和運輸。

大明朝缺少白銀,缺少銅,卻好金,沒有這些資源,物資的交換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收稅收的都是實物,發俸祿發的也是實物,光是這一點,就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但是如果有了可以製造貨幣的資源,那麼一切就可以變的簡單起來。

經濟是一個國家穩定的基礎,在如今大明朝政治穩定的基礎上。想要國家的經濟運轉變的高效和快速,首先就是建立穩定的貨幣系統。

官員領個工資都需要幾十個下人趕着大車去拉糧食,去肩扛手拉,回到家裡還要處理各種用不上的東西。

這樣的經濟環境,想要快速發展,只是做夢。

前世有多家銀行的朱瞻基對這一套並不陌生,在這個時代,想要建立貨幣系統,指望印紙幣是不現實的。

像朱元璋那樣搞,只會把經濟搞的一團糟。

有了豐富的貨幣儲備,才能建銀行,有了銀行,然後才能利用防僞印刷技術,建立匯票制度,然後才能逐漸發展紙質貨幣。

在21世紀,銀行的建立都還需要一定比例的黃金儲備,現在就想脫離這些儲備直接搞紙幣,那是找死。

在距離大明這麼近的地方,就有這麼大一座銀山,如果不取,那才傻了呢!

但是如何取,卻是需要策略的。

朱瞻基並沒有想要跟紀綱介紹所有的情況,信息的控制,也是上位者控制下位者的手段。他絕對不會讓除了朱棣和朱高熾之外的所有人,知道所有的情況。

即使是紀綱,也只需要知道他該知道的事情就好了。

(弱弱求一下推薦,收藏)

第一四九章 包圍第一二二章 春闈第一一八章 納吉(還有嗎……)第六十五章 文臣第五十五章 希望第一八六章 娶親第一八六章 娶親第一九零章 父子之爭第五十八章 東洲計劃第二一四章 班師回朝第四十五章 打秋風第五十五章 區別對待第一四五章 計劃第四十二章 文明地搶劫第二十七章 計劃書第二一六章 文化與經濟第一五零章 大移民第一九四章 後院穩定第五十二章 出擊第二十一章 要借題發揮第二十七章 開戰第四十一章 大勝第一二九章 歸天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一四二章 大婚(搖搖搖頭盟主加更5)第六十一章 見面禮第九十一章 專利第六十八章 質問第二十九章 達芬奇的冒險(八千字大章)第一五七章 攪屎棍第七十九章 暫不聲張第四章 蒲家第二十七章 計劃書第一六四章 凱旋第十一章 要下西洋了第八章 傳統與打破第二零六章 火燒大阪第六十一章 又吐血了第一一二章 捱揍第一四一章 拉攏一批(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章 處政第六十五章 文臣第六十六章 制度第五十章 乾淨利落的勝利第六十三章 出海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第二一八章 戰爭暴徒(八千字大章)第二二二章 心態與進京第二章 勳爵第一八一章 一觸即發第四十四章 行軍第二十三章 安排與送行第七十五章 探尋東洲第四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二二五章 下西洋計劃魏徵《諫太宗十思疏》第四十章 無所適從(一萬字大章求訂閱)第一一七章 報復(祝大家新年快樂)第四十七章 出兵休達第一六九章 態度第二章 小露一手第二二一章 銀行與試探第一六二章 變天第一一六章 敵退(祝各位書友除夕快樂)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三十一章 根第六十二章 抓捕第一零八章 一國兩制第一八六章 娶親第八十三章 滅口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十一章 朝議(上)第一零九章 驚訝第一二零章 偶遇(求訂閱)第二十章 誘捕(月票補加更)第七十五章 探尋東洲第八十九章 馬欣第三十章 選擇第十二章 代理人第三十四章 理清脈絡第十八章 暗地聯絡第三十四章 理清脈絡第十九章 厚賞第一七九章 對手第三十八章 有客東來第一零五章 纏腳禁令第六十六章 安排第二十七章 驚喜第八十四章 火車第十二章 藉機第一二一章 紡織引發革命第六十二章 抓捕第一零七章 戰爭的紅利第三章 新生活第一六一章 絕望第六十章 返回北平第三十四章 理清脈絡第七十三章 升職第十九章 名與器
第一四九章 包圍第一二二章 春闈第一一八章 納吉(還有嗎……)第六十五章 文臣第五十五章 希望第一八六章 娶親第一八六章 娶親第一九零章 父子之爭第五十八章 東洲計劃第二一四章 班師回朝第四十五章 打秋風第五十五章 區別對待第一四五章 計劃第四十二章 文明地搶劫第二十七章 計劃書第二一六章 文化與經濟第一五零章 大移民第一九四章 後院穩定第五十二章 出擊第二十一章 要借題發揮第二十七章 開戰第四十一章 大勝第一二九章 歸天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一四二章 大婚(搖搖搖頭盟主加更5)第六十一章 見面禮第九十一章 專利第六十八章 質問第二十九章 達芬奇的冒險(八千字大章)第一五七章 攪屎棍第七十九章 暫不聲張第四章 蒲家第二十七章 計劃書第一六四章 凱旋第十一章 要下西洋了第八章 傳統與打破第二零六章 火燒大阪第六十一章 又吐血了第一一二章 捱揍第一四一章 拉攏一批(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章 處政第六十五章 文臣第六十六章 制度第五十章 乾淨利落的勝利第六十三章 出海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第二一八章 戰爭暴徒(八千字大章)第二二二章 心態與進京第二章 勳爵第一八一章 一觸即發第四十四章 行軍第二十三章 安排與送行第七十五章 探尋東洲第四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二二五章 下西洋計劃魏徵《諫太宗十思疏》第四十章 無所適從(一萬字大章求訂閱)第一一七章 報復(祝大家新年快樂)第四十七章 出兵休達第一六九章 態度第二章 小露一手第二二一章 銀行與試探第一六二章 變天第一一六章 敵退(祝各位書友除夕快樂)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三十一章 根第六十二章 抓捕第一零八章 一國兩制第一八六章 娶親第八十三章 滅口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十一章 朝議(上)第一零九章 驚訝第一二零章 偶遇(求訂閱)第二十章 誘捕(月票補加更)第七十五章 探尋東洲第八十九章 馬欣第三十章 選擇第十二章 代理人第三十四章 理清脈絡第十八章 暗地聯絡第三十四章 理清脈絡第十九章 厚賞第一七九章 對手第三十八章 有客東來第一零五章 纏腳禁令第六十六章 安排第二十七章 驚喜第八十四章 火車第十二章 藉機第一二一章 紡織引發革命第六十二章 抓捕第一零七章 戰爭的紅利第三章 新生活第一六一章 絕望第六十章 返回北平第三十四章 理清脈絡第七十三章 升職第十九章 名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