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專利

朱瞻基笑着點了點頭說道:“原本打磨甚是不易,不過現在有了這臺機牀,就變的容易了許多。此物乃是馬所副所制,且聽他解說。”

馬致才激動地話都有些說不好了,跟衆人拱了拱手說道:“在下能製出此物,也是多虧了殿下指點,沒有殿下的奇思妙想,在下也想不到這裡來。”

宋禮捋着自己的鬍鬚笑道:“不曾想我工部還有如此大才,卻讓殿下撿了便宜。”

朱瞻基哈哈笑道:“馬所副依舊隸屬工部,宋尚書此言差矣。何況,同是爲了大明效力,倒也無需計較屬於哪個部門,只要工部需要,馬所副隨時可回工部效力。”

華人這樣說,但是沒有人敢真的搶太孫所重視的人,衆人紛紛誇讚這朱瞻基慧眼識人才,又客套了好一會兒,纔來看馬致才爲衆人表演打磨。

讓一個身強力壯的侍衛蹬動了腳踏,機牀一端的夾具就迅速轉到了起來,另一端的夾具夾緊了一塊磨石,從中間的圓孔伸了進去。

馬致才調整好了角度,就輕輕扳動擺杆,磨石在鐵環上面磨出了火花,並且發出了刺耳的摩擦聲,但是肉眼可見地發現鋼環被磨出了一個凹槽。

至於內環的凹槽就更加簡單,只需要換一個從裡面夾緊的夾具,從外面就直接磨出了一個凹槽。

不過因爲磨石損耗的很快,所以需要馬致才隨時調整角度,這就需要豐富的經驗的。

不管怎麼說,這也要比一個人拿銼刀來銼,要快的多,而且還能直接成型。

現在最麻煩的還是鋼珠的打磨,這個實在沒有好的工藝來解決。

如今的鋼珠,大多數時候是把融化的鐵水或者鋼水,用水排吹到空中然後掉進水裡直接凝固,這樣就能形成一個個大小不一的鐵珠,然後再打磨,淬火。

水排就是古代的自動鼓風機,利用水力來自動壓縮空氣,將空氣送進冶鐵爐,增加爐溫,融化鐵水。

朱瞻基以前從來不知道這種工具,還是來到明朝以後,才知道原來在西漢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如此先進的鼓風機。

不過這種方式製造出來的鐵珠大小不一,很難挑選出適用的鋼珠。

所以,還有另外的方式,一種是澆模,就是用泥範做成圓形,然後把鐵水澆進去。另一種是用線材截斷,一點點的打磨,這都需要耗費無數的時間和人力。

看完了馬致才的展示,又親眼見識了用兩個人,一個人拉,一個人推就能拉動三十石的牛車,他們對軸承的作用就再也沒有了一點懷疑。

吳中看着這臺機牀問道:“殿下可否允許工部防制此機牀,繼而推廣天下?”

朱瞻基點了點頭說道:“當然可以,不過我有一個條件。”

“殿下請明示。”

“工部每製作一臺這樣的機牀,就必須要給我的機械研究院繳納機牀造價百五的專利費。”

一臺機牀的造價的成本大約在五十兩銀子,主要的成本就在於鋼鐵的成本和齒輪的打磨。朱瞻基開口要百分之五的專利費,等於只有二兩半銀子。這點銀子對他來說可有可無,但是這個制度,他想要從現在就建立起來。

衆人紛紛都傻眼了,看着朱瞻基說不出話來。這些錢雖然不多,但是沒道理他們爲大明做事,也相當於給朱家做事,還要給朱瞻基錢啊。

而且,朱瞻基提出了一個專利費,也讓所有人都聽不明白。

宋禮輕聲問道:“殿下,何爲專利費?”

朱瞻基笑道:“此處不是交談之所,我們不如移駕到學堂,讓我請諸位邊喝茶,邊解釋。”

他這樣說,衆人當然沒有意見,被朱瞻基帶進了一間空置的課堂。

那些沒課的幼軍,包括馬致德,也都聚到了課堂外面,想要聽聽朱瞻基這個太孫會跟諸位大人說些什麼。

馬迪這個時候是最心急的,要不是母親和妹妹都在身邊,他恐怕第一個就跑過去了。

可是現在他的衣襟被妹妹拉着,他又最心疼這個妹妹,不忍丟下她不管。

“好妹妹,殿下難得授課,每次授課都能讓我醍醐灌頂。何況今日還有這麼多大人在,就讓我去聽聽他們在說什麼。”

“那哥哥聽了回來也要說給我聽……”

“一定,一定,我還要跟你說好多太孫的事,你以後可是要成爲太孫嬪妃的貴人呢!”

馬欣不好意思了,回身跟母親撒嬌。“娘,哥哥笑話我……”

馬伕人嘆了口氣說道:“以後你也要有規矩一點,進了皇家,做什麼事都不能由着性子來啊!”

一個課堂可以容納四十人,今日來此的工部官員不到二十個,他們佔據了前排的位置,後面還空了一半。

有幾個大膽的幼軍溜進了課堂,看坐在講臺前的朱瞻基不管,不一會就擠滿了後面的位置。

不過他們也知道輕重,每個人都站着,沒有一個敢坐下來。

等內侍給他們都上了熱茶,朱瞻基也端起面前的杯子喝了一口才開口說道:“今日與諸位國之重臣共聚一堂,只有一個問題我想與諸位大人討論一番。那就是我中華泱泱數千年,爲何除了春秋時期,出現了各種新的發明,此後一千多年,卻每況愈下,這一千多年,我們對工具的利用,爲何進步的如此緩慢,甚至還有倒退?在秦皇時期,他們就已經能用新技術建造了秦直道,但是到了今天,我們卻建不出來?

人之所以區別於動物,牲畜,就是因爲我們懂禮儀,知廉恥,同時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我們會利用工具。在三皇五帝時期,人類就已經學會了鍛造,但是直到今日,我們依舊在利用數千年前的技術。固然,利用的方法在進步,但是在本質上,卻沒有大的改變。是什麼造成了這樣的結果呢?”

衆人知道這知道朱瞻基的引子,所以每個人都露出了深思的表情,卻沒有人回答。

朱瞻基又說道:“從秦皇之前,我們學會了鍛造金銀,鍛造銅器,學會了打造鐵器。可是這一千多年來,我們真的在進步嗎?爲什麼一千五百年前,李冰就能建起了都江堰,但是到了今日,黃河,淮河水患依舊肆虐橫行?”

“從文字到學說,我們現在學的還是那個時代的,難道這一千五百年的人,就比古人愚蠢?不,我從來都沒有這樣認爲,每一個後來的人,都相當於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可是到底是什麼造成了這一切呢?”

朱瞻基深吸了一口氣,調整了一下氣息又說道:“自小學文,我就喜歡在經籍庫閱覽衆書,皇祖父編輯永樂大典,我更是愛不釋手。看到那些書,我總是欽佩古人的智慧,也對現在的一潭死水的發展產生了懷疑。我想要改變這一切,就必須要找到一個答案。今日,與諸位同聚一堂,我只願能將我的一些淺見說出來,也望諸位能不怪小子才疏學淺,貽笑大方,請諸位雅正。”

年紀最大的宋禮站起身來長揖說道:“學而不思則罔,殿下能有如此求真之心,實乃大明之福,天下之福。”

朱瞻基還了揖禮說道:“宋尚書過譽,小子頑劣,自去歲就不曾聽過經筵。”

宋禮笑道:“太孫殿下尚未出閣,這經筵不參加倒也無妨。善思則敏行,殿下能有一顆求知之心,已經足夠了。”

這倒不是完全的奉承,因爲宋禮雖然聽到一些傳言,說太孫肖祖不肖父,不喜儒學。

但是不管是胡廣還是解縉,對太孫的評價一直很高,不管什麼時候,都沒有說過太孫半點不好。

如果太孫真是不喜儒學,恐怕這兩位早就不依了。

今日來拜見太孫,固然是遵守皇上的旨意,配合太孫的計劃,但是他也的確是有試探之心。

但是沒有想到,一開始,太孫就給了他們一個這麼大的驚嚇。

能縱古論今,這可不是一般的學子能做到的。若不能厚積薄發,必然會在他們面前出醜。

但是太孫的一番開場白,雖然的確白了一些,但是詞義表達完整,意思明確,加上話題引人深思,這就不是一般的學子能做到的了。

他看了看諸位同僚,他們也都面帶喜色,聽着他們的對話。見無人想要說話,宋禮這才又說道:“由專利一詞釋義,竟然惹出太孫如此感慨,請恕老臣怠慢,請讓人拿來紙筆,老臣也好安排下屬將太孫的話記下來。”

朱瞻基自無不可,使了一個眼色,李亮就立刻安排了幾位內監拿來了紙筆。除了給他們準備了四套筆墨紙硯。這邊也有四個配合習慣的內監準備記下朱瞻基的話。

等他們將剛纔的話記了下來,朱瞻基這才又說道:“既然諸位好奇,我也就先解釋一下。所謂專利,單純從字義理解,就是專有的權利和利益。想要解釋清楚這個,還需要從我剛纔的話題來完整理解,所以這個我會放到最後來闡釋。先來說說我對剛纔所提問題的一些淺見。”

第一五九章 心機第六十六章 制度第六十八章 質問第五十章 交戰第二十八章 格物學第三十四章 出征第一九三章 頒旨第五十七章 軟禁(Libra~汐牧羊人盟主加更)第一七四章 特使第六十二章 抓捕第六十四章 朝議第六十八章 質問第四十一章 緊迫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二十一章 各有打算第一六二章 變天第八章 習武第一九四章 後院穩定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十六章 兼愛天下第四十七章 繞行第四十章 天道第二二五章 下西洋計劃第一二六章 第三支使團(求訂閱)第十七章 文明與愚昧第一三九章 東南不同第二三六章 太孫下西洋第二二七章 家法第一二六章 第三支使團(求訂閱)第五十二章 開始貿易第十二章 第一次下西洋第二一一章 意料之內的結果第七十六章 坦白第十四章 爵位第五十一章 大明來了第六十四章 喜好第二十二章 地球儀第五十九章 代理人第八十七章 改變(一萬二更新)第二二四章 實力與裝比第二二七章 家法第五十三章 風暴第十九章 名與器第五十六章 各方反應第四十八章 備戰第一四四章 疫情第四十九章 迎敵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八十一章 紛擾(八千字大章求訂閱)第二十四章 震撼第五十章 老人第五十七章 撥動歷史第二二零章 新氣象第一一八章 局勢第十六章 娘娘歸來第七十五章 任務第七十四章 相見第二章 小露一手第七十八章 新型炸藥第八章 控制手段 解開心結第二十七章 開戰第三十七章 戰爭的意義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一章 四權分立第一二六章 第三支使團(求訂閱)第二一零章 活捉與貿易第三十二章 金礦與中繼點第五十七章 耀武揚威第一七五章 傳聞第一四七章 交心第四十九章 風暴第五十七章 軟禁(Libra~汐牧羊人盟主加更)第五十三章 敗逃(求推薦)第五章 天才第二二零章 新氣象第五十一章 絕不後退第一六四章 凱旋第五十九章 代理人第二一一章 意料之內的結果第八十三章 滅口第五十五章 利益第五十五章 利益第一零五章 盟友第四十四章 壓力第三十五章 接觸土人(八千字大章)第三十九章 銘記歷史第三十三章 兩種待遇第六十六章 安排第四十七章 引以爲戒第一二零章 震動第一八九章 出現第一七二章 達成第十六章 人心不定(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一六零章 對馬島第七章 呂宋第二十一章 要借題發揮第三十章 心態第十章 林家
第一五九章 心機第六十六章 制度第六十八章 質問第五十章 交戰第二十八章 格物學第三十四章 出征第一九三章 頒旨第五十七章 軟禁(Libra~汐牧羊人盟主加更)第一七四章 特使第六十二章 抓捕第六十四章 朝議第六十八章 質問第四十一章 緊迫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二十一章 各有打算第一六二章 變天第八章 習武第一九四章 後院穩定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十六章 兼愛天下第四十七章 繞行第四十章 天道第二二五章 下西洋計劃第一二六章 第三支使團(求訂閱)第十七章 文明與愚昧第一三九章 東南不同第二三六章 太孫下西洋第二二七章 家法第一二六章 第三支使團(求訂閱)第五十二章 開始貿易第十二章 第一次下西洋第二一一章 意料之內的結果第七十六章 坦白第十四章 爵位第五十一章 大明來了第六十四章 喜好第二十二章 地球儀第五十九章 代理人第八十七章 改變(一萬二更新)第二二四章 實力與裝比第二二七章 家法第五十三章 風暴第十九章 名與器第五十六章 各方反應第四十八章 備戰第一四四章 疫情第四十九章 迎敵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八十一章 紛擾(八千字大章求訂閱)第二十四章 震撼第五十章 老人第五十七章 撥動歷史第二二零章 新氣象第一一八章 局勢第十六章 娘娘歸來第七十五章 任務第七十四章 相見第二章 小露一手第七十八章 新型炸藥第八章 控制手段 解開心結第二十七章 開戰第三十七章 戰爭的意義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一章 四權分立第一二六章 第三支使團(求訂閱)第二一零章 活捉與貿易第三十二章 金礦與中繼點第五十七章 耀武揚威第一七五章 傳聞第一四七章 交心第四十九章 風暴第五十七章 軟禁(Libra~汐牧羊人盟主加更)第五十三章 敗逃(求推薦)第五章 天才第二二零章 新氣象第五十一章 絕不後退第一六四章 凱旋第五十九章 代理人第二一一章 意料之內的結果第八十三章 滅口第五十五章 利益第五十五章 利益第一零五章 盟友第四十四章 壓力第三十五章 接觸土人(八千字大章)第三十九章 銘記歷史第三十三章 兩種待遇第六十六章 安排第四十七章 引以爲戒第一二零章 震動第一八九章 出現第一七二章 達成第十六章 人心不定(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一六零章 對馬島第七章 呂宋第二十一章 要借題發揮第三十章 心態第十章 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