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宕起伏的劇情,震撼人心的配樂,凌厲多變的剪輯,以及幾位演員出色的表演,艾瑞克·威廉姆斯繼《小鬼當家》的嬉鬧和《風月俏佳人》的溫馨之後,爲我們帶來了一出風格迥異的黑色交響樂。”
“從開場神秘的吟唱到片尾的悲壯交響,《暗戰》華麗的配樂貫穿整部電影,但卻絲毫沒有讓人感覺到喧鬧,緊湊的劇情張力十足,沒有絲毫的冗餘鏡頭,兩個小時的視覺盛宴反而讓人產生一種內心的平靜。”
“性和鮮血一向是電影中最能激發觀衆腎上腺素的兩種元素,但很多電影爲了譁衆取寵,總是爲了性而性,爲了鮮血而鮮血,但《暗戰》中鮮血的運用卻絲毫沒有刻意感。觀影過程中,每次出現湯姆·克魯斯咳血的鏡頭,我都能聽到周圍女影迷們心碎的驚呼,但這驚呼聲中卻夾雜瞭如同高丨潮般的興奮。一個英俊溫柔而又亦正亦邪的神秘男子已經讓大部分女人一見傾心,艾瑞克·威廉姆斯依舊不滿足,又爲主角附加了刺激性十足的吐血屬性,我敢確定,克魯斯塑造的安迪這個角色,將來肯定會引起很多電影人的爭相模仿。”
“兩位主角的精彩表演絲毫沒有掩蓋住幾位配角的光芒,喬·佩西挑眉撇嘴搖頭晃腦間盡是喜感,而經過幾年沉寂的波姬·小絲再次出現,則更加讓人眼前一亮,或許是因爲女郎在普林斯頓大學數年沉澱的緣故,波姬·小絲的演技已經不再浮於表面,多了幾分深刻和內斂。雖然只是短短數分鐘的出場,卻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影響,相信這一次,即使波姬·小絲拿不到正面的表演獎項,但金酸梅評委肯定不會再將女郎作爲考慮對象,我很期待波姬·小絲將來在其他電影中是的表現。”
第二天早上,伴隨着紙張翻動的輕微嘩啦聲,艾瑞克坐在餐廳的椅子上專注地讀着今天報紙上新鮮出爐的各色影評。而妮可則來來去去地忙碌着,不時將做好的早餐端上餐桌。
很快,滿臉睏意的德魯穿着拖鞋吧嗒吧嗒地飄進了餐廳,拉開椅子在餐桌旁坐下,一手支起下巴,眯着眼睛看着艾瑞克翻閱報紙。
“怎麼不多睡會兒?”艾瑞克頭也不擡地問道。
“餓了,”德魯說着,拉過放在餐桌中央的小筐伸手就要抓麪包圈,卻被艾瑞克捲起的報紙打了一下:“刷牙了沒?”
“吃完再刷?”丫頭眨巴着眼睛扮可憐。
“刷完再吃,”艾瑞克瞪了女孩一眼,沒有縱容的意思,揮了揮手中的報紙,隨時準備再次打下來。
“好吧好吧,真是的,跟個古板的老頭子似的,”德魯軟綿綿地站起身,又飄了出去,昨天晚上派對上玩兒的有些瘋,再加上沒吃多少東西,因此女孩此時看起來很萎靡。
妮可站在廚臺前聽着兩個人的交談,心底微微有些羨慕,雖然兩人並沒有什麼親密的言語和舉動,但這種平平淡淡交談卻更讓人感覺到只屬於親人之間的溫馨。相比起來,雖然艾瑞克一直對她很客氣,卻始終沒有把她當自己人看待。女郎不是沒有在這方面做過努力,但收效不大。
將煮好的燕麥粥端進餐廳,女郎開始爲幾個人分着早餐,但一碗麥片粥輕輕放到艾瑞克面前,不經意地擡頭,卻看到艾瑞克對着一份報紙微微皺眉。
“怎麼了?”女郎坐了下來,輕聲問道。、
艾瑞克輕輕搖了搖頭:“沒什麼,只是一篇影評。”
妮可看了一眼艾瑞克手中那份報紙名字,輕聲開口道:“是有人批評《暗戰》?”
“嗯,”艾瑞克點了下頭,道:“感覺莫名其妙,這人好像是專門針對我一樣,我可不記得招惹過這個人啊。”艾瑞克說着,目光向下移去,希望能找到一些作者的資料,一些報紙如果向比較著名的影評人約稿的話,經常會在文章後面附上影評人的資料,以達到讓讀者覺得這人很有權威感覺。
“原來是《首映》雜誌的專職影評人,還是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系畢業的,”艾瑞克小聲說着,旁邊的妮可聽到《首映》的名字,心裡跳了一下:“艾瑞克,我可以看一下嗎?”
艾瑞克將報紙遞了過來,女郎瞥了一樣作者的名字,頓時有些心虛,上面赫然寫着喬治·諾森。
“……經不起推敲的故事情節,故弄玄虛的喧囂配樂以及多次重複的無意義鏡頭,胡亂地拼湊出了一部長達兩個小時的電影,我感覺這種電影簡直是在浪費觀影人的時間和金錢……”
女郎只是匆匆瞥了其中一段,就連忙將報紙還了回去,眼神微微閃爍,她明白這篇文章肯定是因爲自己而產生的,因爲喬治·諾森原本可是對艾瑞克持讚揚態度的,或許是因爲昨晚偶然的巧合,讓對方感覺到了難堪,纔會發生這種事情。
要是對方搭訕的時候自己就明確拒絕,或許就不會出現這種事情了。
妮可這麼想着,有些更加心虛了,小心翼翼地問道:“艾瑞克,這篇影評不會對票房產生影響吧?”
“不會,”艾瑞克道:“大部分影評都對這部電影保持稱讚態度的,偶爾跳出一兩篇批評的文章也沒什麼,只要大方向的口碑不出問題就好。”
“哦,”妮可輕輕鬆了一口氣。
艾瑞克仔細打量了一下女郎的表情:“妮可,你好像有什麼心事?”
“不,沒有,”妮可連忙搖頭否認。
艾瑞克也沒有追問下去,匆匆將剩餘幾分報紙翻完,開始吃起了早餐。
但喬治·諾森似乎並沒有打算髮表一篇批判的影評就善罷甘休,第二天,第三天,幾份報紙上再次出現對方的評論文章,而且言辭一篇比一篇激烈。
最後對方甚至開始質疑電影是不是艾瑞克拍攝的。
喬治·諾森先是列舉了艾瑞克前幾部電影的一些似是而非的共同點,畢竟《重返十七歲》、《小鬼當家》和《風月俏佳人》風格都很暖心,然後話鋒一轉,將《小鬼當家》等幾部電影與黑色冷峻風格的《暗戰》做了詳細的對比,最後,給了讀者一種《暗戰》與前幾部電影完全沒有任何關係的感覺。
接下來,喬治·諾森又開始點評那些電影大師很多電影中都存在的相似的東西,自始至終都在向觀衆灌輸一個觀點,那就是如果幾部電影是一個人拍攝的,哪怕是那些風格多變的電影大師,作品之中也能找到不少共同之處。
但《暗戰》卻沒有,因此喬治·諾森大膽地暗示這部電影其實並不是艾瑞克親自拍攝的,而是哥倫比亞找的槍手。這完全是一部打着艾瑞克·威廉姆斯天才導演名義的撈錢之作,影迷們被愚弄了。
看到這篇文章的艾瑞克無奈地直搖頭,深刻體會到流丨氓不可怕,就怕流丨氓有文化的至理名言。因爲這篇文章分析的太詳細了,專業水準之高讓艾瑞克望塵莫及,不愧是常青藤盟校出來的高材生,連艾瑞克自己都不得不承認,對方分析的非常有道理。
因爲刊登喬治·諾森文章的報紙的影響力還不錯,因此《暗戰》的‘槍手’觀點竟然在公衆當中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暑期檔的票房廝殺非常激烈,一旦有打擊競爭對手的機會,其他電影公司肯定會很願意推波助瀾一下,於是,短短几天時間,媒體間的質疑聲漸漸多了起來,哥倫比亞也不得不對此事重視起來,緊急聯繫艾瑞克商量對策。
“或許,我們可以起訴那位名叫喬治·諾森的影評人誹謗,”會議室裡,一位高管這麼說道。
法務部管理搖頭反駁道:“這種方法我們已經考慮過了,很難行得通,聯邦法院甚至都不會受理我們的起訴請求。喬治·諾森實在是太精明瞭,他的文章更像是一篇專業論文,自始至終都沒有明確表示《暗戰》並非艾瑞克拍攝的,他一直是在暗示,而且這種暗示還非常有說服力,說實話,如果不是當初我剛好見過一次電影的拍攝過程,我都忍不住要相信這種觀點了。”
“現在,最重要的是要做出澄清,我們不能任由這種觀點繼續發酵下去。”
“這件事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並不容易,你說,我們怎麼給艾瑞克澄清呢,難道讓電視臺現場直播艾瑞克拍攝一段嗎?我們也找過一些當初拍攝過程中的新聞照片,但很遺憾,克魯斯、漢克斯甚至波姬·小絲的照片倒是有很多,艾瑞克的照片卻少的可憐,拿出來根本沒有多少說服力。”
正當衆人有些愁眉不展地時候,因爲被一些事情耽擱而遲到了的艾瑞克推門走進了會議室,懷裡還抱着一個紙箱。
“抱歉,各位,因爲要準備這些東西,耽擱了一下。”艾瑞克歉意地向衆人說了一句,找了個位置坐下。
衆人不由自主地將目光投向艾瑞克放在會議桌上的小箱子。
艾瑞克注意到衆人疑惑的目光,主動解釋道:“哦,這是一些錄像帶,是德魯那個小丫頭幾次跑去片場探班,擺弄着攝像機拍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