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信

看了一眼有些心不在焉的駱思恭,天啓皇帝輕輕笑了笑,也不在猶豫直奔主題道:“愛卿如此面色,看來事情有些眉目了?”

駱思恭輕輕鬆了口氣,這位新皇帝還真是沉得住氣啊!這麼久才問自己,琢磨了一下說辭,駱思恭面色嚴肅的道:“陛下,經過臣連夜徹查,事情有了些眉目。”

天啓皇帝點了點頭,這樣的結果本就在他的預料之中,如果這點事情都辦不好,那麼錦衣衛在歷史上就不可能有那麼大的名聲。沉吟了一下,天啓皇帝面無表情的道:“先從顧慥說起吧!這個人朕比較好奇,居然不惜內閣大學士的職位,爲的不過是搬到一個遼東經略,朕實在想知道這裡面的原因。”

駱思恭也沒有推脫,輕輕的站起身,從懷裡拿出了兩封信,將上面的一封遞給了天啓皇帝,一邊說道:“陛下,這是顧慥準備送出的信,我們錦衣衛的一個校尉在顧慥的府裡做管家,送信的就是這個人。這封信是今天早上送出來的,臣拿到這封信之後,就迫不及待的進宮來了。”

伸手接過駱思恭遞過來的信,天啓皇帝看着依舊密封着的信封,滿意的點了點頭。不愧是錦衣衛的指揮使,知道是什麼事情該怎麼做。

“陳洪,你進來。”天啓皇帝沒有拆開那封信,而是將信封放到了桌子上,對着外面叫了一聲。

隨着開門聲,站在外面的陳洪快步的來到大殿裡,恭敬地站在天啓皇帝面前,道:“陛下,有什麼吩咐?”

“你把這封信打開看看,一會兒說給朕聽。”又將目光看向駱思恭,天啓皇帝接着道:“這封信是送到什麼地方的?送給誰的?”

駱思恭有些詫異,他不知道爲什麼天啓皇帝要將陳洪叫進來,可是這也不是他該問的。見天啓皇帝問自己,駱思恭連忙答道:“回陛下,據錦衣衛校尉張成稟報,這封信是送到南直隸的,送往的是東林書院。至於這封信是送給誰的,張成卻不知道。只是知道將這封信送到東林書院交給外面的管家,至於這個管家是誰,叫什麼名字他都不知道。”

輕輕的點了點頭,送到那裡纔是對的,看來這次的事情和東林黨依舊分不開,這些人還真是不安分。只是天啓皇帝現在也不明白,這些人要做什麼,難道弄倒一個遼東經略,對這些人有什麼好處嗎?更何況爲了這件事情還暴露了很多人,在天啓皇帝的意識裡,沒有人會做賠本的買賣。

東林黨這些人不可能會做這樣的事情,這裡面肯定有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沉吟了半晌,天啓皇帝道:“這個張成很不錯,讓他將這封信送到他應該去的地方。另外派人跟着他,到了南直隸之後,將這裡面的事情給朕摸清楚。”回過頭看了一眼陳洪,天啓皇帝道:“這封信裡面寫什麼?”

“陛下,信裡面沒有提到收信人的身份,從內容上來看,這是一封致歉的信。另外就是顧慥想要回老家了,只是說答應對方的事情已經做到了,再留在京城已經沒什麼必要了。”陳洪將信看了一遍,顯然他也知道天啓皇帝最關心的是什麼!

輕輕的點了點頭,這個結果天啓皇帝早就猜到了,這樣的信件里根本不會有什麼太有用的東西。不過也知道了一些事情,這次的事情卻時和東林黨有些脫不開的關係,也是南直隸的一個人或者是幾個人安排的。雖然還不知道他們的目的是什麼,卻已經鎖定了目標,這就好辦多了。

不過天啓皇帝疑惑的卻是楊淵和東林黨的關係,這位楊淵其實沒有明確的黨派,他究竟是與東林黨有合作,還是他就是一個東林黨呢?如果是合作的話,那麼又是爲了什麼呢?如果說楊淵是爲楊鎬報仇,那麼東林黨的這些人又是爲了什麼呢?

苦笑着搖了搖頭,天啓皇帝此時也有些頭疼,雖然事情有些眉目了,可是卻似乎更復雜了。看了一眼站在一邊的駱思恭,天啓皇帝對陳洪道:“將這封信封好,送去吧!”

“知道了,陛下。”陳洪恭順的施了一禮,沉聲道。

“駱愛卿,還有別的進展嗎?”既然現在想不明白,那所幸就不要想了,等到有別的消息在說吧!

“回陛下,御史馮三元昨天夜裡去了兵部尚書姚宗文的府邸,在姚宗文的府邸出來之後,又去了顧慥的府邸。至於他們說了什麼,陛下恕臣無能,沒能弄到。至於這封信,是兵部尚書姚宗文府邸裡出來的。”恭敬的將手裡的信遞給陳洪,駱思恭將自己知道的全都說了出來。

“陛下,......”陳洪接過信封,便將目光看向了天啓皇帝,見天啓皇帝點頭,便將信拆開了。

半晌,陳洪都沒有說話,臉色也是越來越陰沉。

看着陳洪的樣子,天啓皇帝的臉色也是微變,沉聲道:“上面說的什麼?”

“回陛下,這封信是寫給遼東督師楊淵的,是兵部尚書姚宗文和御史馮三元聯名的。上面說熊廷弼的事情或許事不可違,陛下很可能派人到遼東查察此事,希望他們能夠做好準備。另外姚宗文說,這次的事情他已經被申斥了,所以接下來的事情便不好在參與了。信中還提到,希望楊淵打點一下在京的官員,希望能夠將事情辦成。”陳洪一邊說,一邊看着天啓皇帝的臉色,見天啓皇帝的臉色越來越陰沉,陳洪的聲音也就越來越小。

此時天啓皇帝似乎想到了些什麼,不由靜靜的陷入了沉思,這次的事情發起者是楊淵,這個肯定沒有錯了。至於原因,應該是爲了報仇,有沒有其他的目的就不得而知了。

馮三元和姚宗文參與這件事情,一來是因爲和熊廷弼有仇想要落井下石,第二應該是楊淵打點的關係。天啓皇帝相信,楊淵送給這兩個人的東西肯定不少。馮三元和姚宗文雖然都是東林黨人,可是兩個人的地位卻差很多,姚宗文的兵部尚書可是重要多了。

今天的第三章。

;

第258章 回京城第35章 新皇帝第294章 軍隊來了第163章 打贏了第158章 暮色第47章 進京第632章 冬日來了第634章 前奏曲第637章 誘敵出來第130章 採納第281章 投降吧第38章 選後第445章 食鹽第389章 無奈的抉擇第389章 無奈的抉擇第16章 兩個女人第178章 朝堂上的陰謀二第340章 張柏武之死第212章 人選第580章 朱由菘第502章 血戰第143章 艾菲斯第629章 談判四第330章 新火器第495章 地道第430章 廠衛第236章 凌遲和剝皮第75章 朝議第177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409章 各自的盤算第542章 杭州第449章 回京第370章 一路凱歌第231章 動作第474章 人好多第253章 許顯純的決心第312章 望江詩會第429章 城門第243章 改變第229章 互相依託第310章 天啓皇帝的希望第15章 呂后第206章 早朝詩第609章 開臺第550章 算計第632章 冬日來了第403章 南京第287章 張家口第262章 嚇破膽了第289章 都到了第233章 談生意第366章 事不宜遲第429章 城門第447章 出事了第623章 李棕的決定第207章 登聞鼓第472章 終於到了第241章 叛亂起第499章 意義深遠的勝利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489章 八百里加急第11章 心思第47章 進京第47章 進京第518章 撤軍第547章 京畿地震第591章 聚將鼓第189章 阻力第273章 攻城之戰第517章 對決第371章 廷議第478章 謠言四起第367章 天啓皇帝的新動作第415章 打草驚蛇第153章 陣前對罵第125章 命案第19章 紅丸第562章 駱思恭的佈置第339章 因由第570章 人心第352章 朝議遼東第155章 交戰第568章 箱子中的屍體第519章 完結第535章 海軍第281章 投降吧第603章 遼東的形勢第593章 去皇宮第138章 找人第422章 抉擇第305章 孫承宗回來了第340章 孫傳庭和袁可立第57章 開始了第578章 魏國公的牢騷第144章 皇后第625章 鄭芝龍的會議第484章 原來如此第140章 大婚二第351章 錯綜複雜第451章 駱思恭站起來
第258章 回京城第35章 新皇帝第294章 軍隊來了第163章 打贏了第158章 暮色第47章 進京第632章 冬日來了第634章 前奏曲第637章 誘敵出來第130章 採納第281章 投降吧第38章 選後第445章 食鹽第389章 無奈的抉擇第389章 無奈的抉擇第16章 兩個女人第178章 朝堂上的陰謀二第340章 張柏武之死第212章 人選第580章 朱由菘第502章 血戰第143章 艾菲斯第629章 談判四第330章 新火器第495章 地道第430章 廠衛第236章 凌遲和剝皮第75章 朝議第177章 朝堂上的陰謀第409章 各自的盤算第542章 杭州第449章 回京第370章 一路凱歌第231章 動作第474章 人好多第253章 許顯純的決心第312章 望江詩會第429章 城門第243章 改變第229章 互相依託第310章 天啓皇帝的希望第15章 呂后第206章 早朝詩第609章 開臺第550章 算計第632章 冬日來了第403章 南京第287章 張家口第262章 嚇破膽了第289章 都到了第233章 談生意第366章 事不宜遲第429章 城門第447章 出事了第623章 李棕的決定第207章 登聞鼓第472章 終於到了第241章 叛亂起第499章 意義深遠的勝利第293章 各顯神通第489章 八百里加急第11章 心思第47章 進京第47章 進京第518章 撤軍第547章 京畿地震第591章 聚將鼓第189章 阻力第273章 攻城之戰第517章 對決第371章 廷議第478章 謠言四起第367章 天啓皇帝的新動作第415章 打草驚蛇第153章 陣前對罵第125章 命案第19章 紅丸第562章 駱思恭的佈置第339章 因由第570章 人心第352章 朝議遼東第155章 交戰第568章 箱子中的屍體第519章 完結第535章 海軍第281章 投降吧第603章 遼東的形勢第593章 去皇宮第138章 找人第422章 抉擇第305章 孫承宗回來了第340章 孫傳庭和袁可立第57章 開始了第578章 魏國公的牢騷第144章 皇后第625章 鄭芝龍的會議第484章 原來如此第140章 大婚二第351章 錯綜複雜第451章 駱思恭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