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叛亂起

將由熊文燦督師山東的策略定下來之後,所有人都將目光集中到了天啓皇帝的身上。畢竟山東距離京師不遠,現在叛軍已經有兩三萬人了,如果在繼續發展下去,很可能會威脅到京師的。

“陛下,臣有本奏!”大殿裡雖然陷入了安靜,可是不久便有一個人站了出來,正是戶部尚書吳亮嗣。

大殿裡的人目光再次集中,在這個時候只要有人說話,就會成爲衆人關注的焦點。

天啓皇帝面無表情的點了點頭,淡然的說道:“愛卿有什麼話就說吧!”實際上天啓皇帝對於這次的叛亂,並沒有放在心上,畢竟明末的叛亂衆多,這次確實算不上什麼大事情。真正的歷史上很短的時間內就平定了,甚至還沒有奢崇明和安邦彥的反叛來的厲害。

“陛下,現在已經是五月了,大部分的地區的春耕都已經結束了,接下里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防汛了。這次叛亂的是山東,兩淮之地是黃河決口的重災區,每年都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有兩個月,黃河的汛期就要到了,如果不能再兩個月內平定叛亂,一旦黃河決口,事情恐怕會難以收拾。”對着天啓皇帝是施了一禮,吳亮嗣恭敬的說道。

聽了吳亮嗣的話,大殿裡面的人再一次面面相覷,沒有人會說吳亮嗣杞人憂天,一旦黃河真的決口,會產生什麼後果誰也不敢說。黃河決口,百姓受災,災民流離失所,叛軍就找到了兵員。

天啓皇帝也是微微一愣,不過他明白。現在的黃河入海口距離叛亂的地方還有些遠。可是如果叛軍向南打,可就是兩淮了,不用等到汛期現在掘開黃河的大堤,也會使兩淮大亂。

山東自古民風彪悍,唐朝時有瓦崗山起義。宋代有水泊梁山,一直就沒有安定過。如果真的是吳亮嗣說的那樣,那事情真的就麻煩了。沉思了一下,天啓皇帝對身邊的王承恩道:“着內閣傳旨,加封魏國公爲平叛大都督,從南京發兵。進擊山東叛軍。此次進軍,應由徐州府方向進入,不得有誤!”

無論這個猜想會不會成爲現實,天啓皇帝都不能他成爲現實,一旦黃河決口,兩淮被淹。那就是大事情。要知道兩淮一直都是大明朝的命脈,那裡是全國的鹽產地,一旦那裡出了問題那纔是大問題。況且天啓皇帝心裡有另外一個擔心,一旦叛軍攻入兩淮,那裡可全都是鹽商,都是有錢人。如果搶了這些人,那叛軍可就有了壯大自己的錢財了。在天啓皇帝心裡。那可是自己的錢,誰也不能動!

“是,陛下!”王承恩恭敬的答道。

內閣大學士此時也都在在場,對於天啓皇帝的決策也沒有什麼異議。畢竟魏國公鎮守南京,兵精糧足,這個時候不出力還要什麼時候出力啊!

回想了一下山東的地形,天啓皇帝又接着說道:“傳旨孫承宗,讓其整頓薊州人馬,向南出兵鎮壓叛亂。但有反抗者,格殺勿論!”

大殿裡的人都聽着天啓皇帝在傳旨。沒有一個人說話,其實也沒有人太將這個當回事。有南北兩路大軍夾擊,一個是大名鼎鼎的孫承宗,另一個是世代功勳的魏國公,這股叛軍蹦達不了幾天。

站在下邊的熊文燦卻鬆了一口氣。有了這兩路人馬,自然是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所不定自己這邊還沒有動作,那邊就已經將叛亂平息了。

“陛下,錦衣衛都指揮使駱思恭求見!”外面站崗的錦衣衛忽然走了進來,對着天啓皇帝施了一禮之後,大聲的說道。

聽到駱思恭的名字,天啓皇帝就是一愣,這個人不是剛走了,怎麼又回來了?不過天啓皇帝可不認爲駱思恭會無理取鬧,這個在幹什麼駱思恭是知道的,既然這個時候來,恐怕就是有大事情了。

“讓他進來吧!”想了想,天啓皇帝還是決定問一問,面無表情的說道。

時間不長,外面就響起了腳步聲,駱思恭快步的走了進來,撩起衣服跪倒在地,大聲的說道:“臣錦衣衛都指揮使駱思恭,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看到駱思恭的時候,天啓皇帝就有一種不好的預感,因爲駱思恭的表情實在是太難看了。沒有過多的耽擱,天啓皇帝沉聲道:“愛卿免禮平身,不知道這次愛卿來有什麼事情?”

“陛下,這是錦衣衛同知許顯純的密摺,請皇上過目!”駱思恭也不拖沓,從懷裡拿出一份奏摺,大聲的對天啓皇帝說道。

天啓皇帝緩緩的點了點頭,王承恩便快步的下去將奏摺拿了過來。接過王承恩遞過來的奏摺,天啓皇帝慢慢的展開,下面的人就發現天啓皇帝的臉色越來越難看。

狠狠的一拍桌子,天啓皇帝將奏摺遞給了王承恩,聲音低沉的說道:“念!”

看到天啓皇帝的臉色,大臣們就知道肯定不是什麼好事情,看到天啓皇帝拍桌子,大臣們就知道糟了,有大事情發生了。

“臣錦衣衛同知許顯純拜上,自從受皇命以來,臣雖殫精竭慮,日以繼夜,奈何賊寇太過狡猾,臣有負聖恩,請陛下責罰。現在山東地面叛亂驟起,臣將所得消息奏於陛下。山東叛亂,源自白蓮教之分支聞香門,其門主徐鴻儒,包藏禍心已久,鼓動百姓,反叛朝廷!現山東出現多股叛賊,徐鴻儒帶領叛軍攻陷了鄆城和鉅野。其他聞香門反賊在得到徐鴻儒的命令後,也分別進行了叛亂。此時藤縣﹑鄒縣﹑豐縣等縣城已經全部落入叛賊之手。臣所慮者卻非山東一地,臣聽聞漕運要道夏鎮已經落入叛賊之手,漕運不通,漕糧不繼,京城百姓將無以果腹。我邊關將士糧草缺乏恐生大變,臣請陛下近快發兵,平定叛亂。另據錦衣衛暗探密報,徐鴻儒已經帶着人去會合其餘幾路叛軍,他們的下一個目標是兗州﹑曲阜﹑郯城等地,希望陛下早做準備。”王承恩接過奏摺之後,大聲的讀了起來,只是念道最後王承恩的聲音都在顫抖。

“並非官逼民反,並非天災無糧,這些人居然叛亂,爲了什麼?居然也會有人跟着造反,這次平叛,以剿滅爲主,但凡造反者,殺!”天啓皇帝最後一個字是大喊出來的,把下面大臣都下來一跳。

不過大臣們心裡有數,這白蓮教是頑疾了,又不是第一次了,不過這次的動靜有點大。至於天啓皇帝平叛以剿滅爲主的策略,這些人卻不覺得有什麼。畢竟這裡面沒有腐儒,天啓皇帝甚至連都察院的左都御史楊鶴都沒有找來,這些人自然不會站出來反對。

看了一眼王承恩,天啓皇帝沉着臉說道:“剛剛傳給魏國公聖旨,留中不發。”

下面的大臣也沒有人說話,魏國公的人馬是爲了防止叛軍南下的,現在看來根本沒這個必要了。叛軍截止了運河,堵住了漕運,然後一路向北而來,意圖很明顯。攻佔山東之後,便是河南,然後就可以進逼京師了。不過大殿裡的這些大臣卻有些啼笑皆非的感覺,這些叛賊真是想做皇上想瘋了。

“熊愛卿,山東之事頗爲嚴重,孫承宗爲薊遼總督,不適合督師山東。你這幾日就出發吧!朕給你一萬京營人馬,會合山東總兵楊肇基肅清漕運兩岸的叛匪,對山東的叛軍進行剿滅!”看着熊廷弼,天啓皇帝頗爲認真的說道。

“臣,領旨。”熊文燦連忙站了出來,事已至此多說無益,況且熊文燦也沒將叛軍放在眼裡。他不是沒有經過戰陣的文官,曾經指揮人馬打過倭寇,甚至親手殺過人。對於這樣的叛亂,熊文燦並沒有太放在心上。一時叛亂而已,有薊州的孫承宗兵馬,又有自己帶去的一萬經營人馬,還有山東總兵楊肇基的人馬,平叛自然是沒得說。

緩緩的點了點頭,天啓皇帝淡然的說道:“哪位愛卿還有話說?沒有的話就散了吧!”

衆人在對天啓皇帝施了一禮之後,全都退了出去,等到所有人都走了,天啓皇帝輕輕的嘆了口氣。看了一眼身後的王承恩,天啓皇帝無力的說道:“讓劉昭儀過來,朕的身體不怎麼舒服,他讓給朕按一按!”

“陛下,不如臣去傳太醫吧!讓他們來給陛下看看!”王承恩看出天啓皇帝似乎真的有些不對勁,不由小聲的說道。

“不用了,沒什麼大不了的,就是批奏摺累的。對了,張皇后和嵐貴妃那裡沒什麼事情吧?”說道太醫,天啓皇帝就想起了自己的兩個女人,沉聲問道。

見天啓皇帝問起後宮的事情,王承恩的表情立刻就變得不一樣,一臉笑容的說道:“回皇上,皇后娘娘那裡,太醫走動的聽頻繁,不過都是送保胎藥的。貴妃娘娘那裡也沒什麼事情,宮裡的老宮女都在一邊伺候着,不會有什麼的。”

緩緩的點了點頭,沒事情就好,不知道爲什麼天啓皇帝總有一種不好的預感,似乎有什麼事情要發生。(未完待續。。。)

第144章 皇后第404章 春風十里揚州路第470章 草長鷹飛第146章 準備第153章 陣前對罵第614章 開考第393章 戰後第628章 談判三第323章 出城第542章 杭州第267章 戚金的決定第119章 震動第637章 誘敵出來第109章 大朝會四第243章 改變第425章 秦淮河第368章 心思第387章 武舉殿試第483章 出人預料的混戰第519章 完結第490章 出兵禦敵第425章 秦淮河第198章 引蛇出洞第555章 方世鴻第559章 溪雲初起日沉閣第60章 改弦更張第270章 草原春秋第629章 談判四第255章 出乎預料的戰鬥力第345章 四萬匹軍馬第174章 最根本的問題第11章 心思第351章 錯綜複雜第307章 真在這裡第176章 歡喜禪第510章 駱思恭和魏朝第254章 援軍來了第320章 一樣的夜晚第225章 不靠譜的記憶第229章 互相依託第569章 雨夜殺機第317章 三方準備第504章 希望第103章 老狐狸第582章 鄭一官第71章 燧發槍第589章 日出第441章 全體總動員第515章 三方準備第47章 進京第82章 信第345章 四萬匹軍馬第305章 孫承宗回來了第166章 誰耍了誰第163章 打贏了第135章 局勢二第304章 龍昌號的野心第159章 喝酒第496章 兩軍對壘第279章 騎兵會戰第341章 孫承宗赴遼第130章 採納第102章 拜訪第374章 有人請皇上吃飯第246章 派兵第488章 突入第563章 準備動手第426章 交易第567章 殺人第14章 愚蠢的女人第23章 鬥法第74章 體檢第45章 尋找徐光啓第611章 計劃和謀劃第461章 出城第155章 交戰第160章 人手第449章 回京第636章 開戰第526章 爭奪第423章 賬冊第413章 有人要抓皇上第39章 聞風而動第339章 救災和平叛第188章 審問第287章 張家口第43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210章 楊嗣昌第43章 吏部第612章 布萊恩在臺灣第240章 真正的計劃第382章 校場點兵第579章 佈置密探第195章 時機第499章 意義深遠的勝利第403章 南京第599章 南京早朝第71章 燧發槍第350章 一份奏摺第81章 出發
第144章 皇后第404章 春風十里揚州路第470章 草長鷹飛第146章 準備第153章 陣前對罵第614章 開考第393章 戰後第628章 談判三第323章 出城第542章 杭州第267章 戚金的決定第119章 震動第637章 誘敵出來第109章 大朝會四第243章 改變第425章 秦淮河第368章 心思第387章 武舉殿試第483章 出人預料的混戰第519章 完結第490章 出兵禦敵第425章 秦淮河第198章 引蛇出洞第555章 方世鴻第559章 溪雲初起日沉閣第60章 改弦更張第270章 草原春秋第629章 談判四第255章 出乎預料的戰鬥力第345章 四萬匹軍馬第174章 最根本的問題第11章 心思第351章 錯綜複雜第307章 真在這裡第176章 歡喜禪第510章 駱思恭和魏朝第254章 援軍來了第320章 一樣的夜晚第225章 不靠譜的記憶第229章 互相依託第569章 雨夜殺機第317章 三方準備第504章 希望第103章 老狐狸第582章 鄭一官第71章 燧發槍第589章 日出第441章 全體總動員第515章 三方準備第47章 進京第82章 信第345章 四萬匹軍馬第305章 孫承宗回來了第166章 誰耍了誰第163章 打贏了第135章 局勢二第304章 龍昌號的野心第159章 喝酒第496章 兩軍對壘第279章 騎兵會戰第341章 孫承宗赴遼第130章 採納第102章 拜訪第374章 有人請皇上吃飯第246章 派兵第488章 突入第563章 準備動手第426章 交易第567章 殺人第14章 愚蠢的女人第23章 鬥法第74章 體檢第45章 尋找徐光啓第611章 計劃和謀劃第461章 出城第155章 交戰第160章 人手第449章 回京第636章 開戰第526章 爭奪第423章 賬冊第413章 有人要抓皇上第39章 聞風而動第339章 救災和平叛第188章 審問第287章 張家口第43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210章 楊嗣昌第43章 吏部第612章 布萊恩在臺灣第240章 真正的計劃第382章 校場點兵第579章 佈置密探第195章 時機第499章 意義深遠的勝利第403章 南京第599章 南京早朝第71章 燧發槍第350章 一份奏摺第81章 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