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採納

時間的事情似乎很難預料,沒有人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情,張國紀這一生也沒有想到,自己會有做國丈的一天。自從昨天來到京城,張國紀一家人就被安排住下了,宅子倒是不小,寬敞明亮。女兒張嫣也回來了,在家裡準備大婚,這讓張國紀非常的高興。

天啓初年,二月初一。

這一天天啓皇帝起的很早,因爲幾天要舉行一個很重要的儀式,就是採納。天啓皇帝的婚姻是遵循祖制的,不過這婚禮的儀式卻沒什麼定製,如果是有太子妃的太子登基做了皇帝,那不過是舉行了一個封后大典,那就比這個皇帝大婚簡單的多了。

天啓皇帝不是明朝第一個經歷大婚的人,第一個是明英宗朱祁鎮,現在到了天啓皇帝也就遵循着那個時候的規矩。

雖然還不知道接下的儀式是什麼,不過天啓皇帝已經頭疼不已了,那天的冠禮已經讓自己疲累非常了,好不容易緩過來了些,這次還要來一次更大規模的,還不知道累成什麼樣呢!

看着忙裡忙外的太假,天啓皇帝心裡有些煩悶,這些人忙的沒有別的,不過是天啓皇帝的穿着。

“太后駕到!”天啓皇帝剛要呵斥這些人,外邊已經響起了太監的呼喊聲。

隨着腳步聲,皇太后在一羣太監宮女的簇擁下走了進來,看到天啓皇帝的模樣,皇太后笑着道:“陛下真的長大了,這模樣是越來越英俊了!”

“是啊!皇兄真是一表人才,真龍天子。”一邊的朱婉君趕忙道,臉上也掛着討好的笑容,自從上次的事情之後,朱婉君就躲着天啓皇帝。這是兄妹二人第一次見面,朱婉君滿臉都是獻媚的表情,大眼睛眨呀眨的!

看着妹妹的樣子,天啓皇帝也沒辦法生氣,對着一邊的皇太后道:“孩兒參見母后!”

“今天是皇兒的大日子,母后自然要來看看!”說着將目光看向了一邊的陳洪,淡淡的問道:“都準備好了嗎?”

“會皇太后,都準備好了!”陳洪笑着答道,天啓皇帝大婚對他來說也是一件喜事。

緩緩的點了點頭,皇太后緩步的來到天啓皇帝的身邊,欣慰的對天啓皇帝道:“去吧!總要長大的!”

皇帝採納儀式舉辦的地方是乾清宮,跟隨着一大羣太監宮女,天啓皇帝緩緩的走向乾清宮。此時的乾清宮的門口已經站滿了人,基本在京城能來的全來了。對於這些大臣來說,皇帝大婚也是稀奇的事情,有的甚至是三朝老臣,可是卻還是第一次見。

此時這些大臣全都站在乾清宮的門口,文武分列兩側,完全沒有上朝時的嚴肅,每個人臉上都掛着笑容,大家都在互相的聊天。

沒有理會這些大臣,天啓皇帝快步的走進了乾清宮,這個時候的乾清宮和每天已經不一樣了。在乾清宮的大殿裡,擺放着一張桌子,左側擺放着節,右側則擺放這詔書。桌子的時候,則是一大堆禮物,按照皇家的禮制採辦的禮物。在大殿的兩側,擺放着女樂,隨着天啓皇帝的腳步,開始演奏。

將目光看向身後的陳洪,天啓皇帝自己是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就像上次的冠禮一樣,天啓皇帝還是要接受陳洪的指揮!

“陛下,請登位!”陳洪見天啓皇帝看着自己,連忙小聲的在天啓皇帝的耳邊道,這可不能出一點紕漏,不然自己就是其罪當誅了!

緩緩的點了點頭,輕輕的撩起自己的龍袍,天啓皇帝緩步的走到了龍椅上,一絲不苟的坐好。

“宣”,見天啓皇帝做好了,陳洪輕輕的甩了甩手中的拂塵,大聲的道。在陳洪的這聲之後,大殿外也響起了喊聲,開始還是一兩個人,到後來就是宮中的錦衣衛了。聲音很大,似乎地面都在顫抖一樣。

在喊聲過後,早已等候在外面的文武百官緩步的走進乾清宮,宮內的女樂也響了起來。等到所有人都進來了,這些大臣一起跪在地上,三呼萬歲!

輕輕的揮了揮手,天啓皇帝淡淡的道:“衆位愛卿平身!”

接下來天啓皇帝又將目光投向了陳洪,可是這次陳洪卻沒有說話,緩步的來到了大殿的桌子前面。輕輕的拿起桌子上的詔書,緩緩的打開。還沒等陳洪開念,這些大臣再一次跪了下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登基以來,上順天意,下應民心。今以冠禮,自當遵循祖制,迎娶皇后,以安**。查河南張氏之女,賢良淑德,容顏端莊,可謂帝后。今特旨加封內閣大學士劉一璟爲正使,禮部尚書孫如遊爲副使,前往張府,行採納之禮,欽此!”陳洪的聲音不大,可是卻在大殿裡迴響着。

聽着這詔書,天啓皇帝有一陣恍惚,自己這也是要結婚了。不過讓他疑惑的是,這詔書自己怎麼沒看過,這不是假傳聖旨嗎?誰這麼大膽子?天啓皇帝並不知道,每一位皇帝的大婚詔書都是一樣的,因爲是定製,司禮監直接加印可以了。

“臣,劉一璟。”

“臣,孫如遊。”

“領旨謝恩!”也不知道是不是事先排演好的,這兩個人的表情都是一樣的,說話也是無比的整齊。

在陳洪的指導下,天啓皇帝將使臣的節交給了劉一璟,在衆人的呼喊聲中離開了乾清宮。

“這就完了?沒朕的事情了嗎?”擦擦額頭上的汗水,天啓皇帝疑惑的問道。這個過程雖然也很繁瑣,可是和自己想象中的差遠了。

“回陛下,這是六禮之中的第一禮,今天已經完了。”看到天啓皇帝樂呵呵的樣子,陳洪忍不住潑點冷水,這勞累的日子在後面呢!

天啓皇帝回宮了,文武大臣也散了,可是有一部分人卻還得留下來。那就是正使劉一璟和副使孫如油,兩個人帶着禮部的官員,宮中的太監宮女,帶着一應的禮物,去給皇帝行採納之禮。

開路的是一對錦衣衛,以銅鑼開道。一路上正使持節,副使捧問名詔書;儀仗隊、鼓樂隊在前開路,送禮官員跟在二使屁股後頭,乾清宮出發,吹吹打打、浩浩蕩蕩地奔向張府。

今天的最後一章,加更哦!

;

第235章 徐家集第457章 居然能吃第361章 兩萬對十萬第531章 步伐第566章 崔福第282章 山東和遼東第223章 準備第519章 完結第323章 出城第193章 兩個人的想法第59章 接着密謀第554章 國武監和國子監第205章 龍昌第316章 父子第125章 命案第264章 聖旨來了第484章 原來如此第373章 袁崇煥進京第362章 勢如破竹第518章 撤軍第289章 都到了第481章 機不可失第267章 戚金的決定第100章 葉志高第599章 南京早朝第284章 皇太極跑哪裡去了第571章 出大事了第75章 朝議第44章 徐光啓第421章 見面第587章 打算第343章 行軍第234章 商號佈局第267章 戚金的決定第281章 投降吧第141章 大婚三第235章 徐家集第2章 提上褲子第348章 援軍第353章 改制第210章 楊嗣昌第169章 高宏第412章 躊躇第421章 見面第207章 登聞鼓第467張 分歧第192章 後顧之憂第78章 博弈第152章 文武失和第377章 準備出征第169章 高宏第37章 準備第203章 到了第三白一十一章 去疑心第412章 躊躇第97章 抵京第385章 御前第598章 魏國公的覺悟第317章 三方準備第392章 血戰赤水第69章 京營第493章 兵發鐵嶺第637章 誘敵出來第87章 遼東行第597章 九邊第314章 古人談戀愛第86章 策論第400章 關係第381章 遼東改制第315章 盧象升第4章 原來如此第55章 無憂無慮第24章 序幕第150章 準備第491章 圍城第369章 氣勢如虹第128章 殺人第158章 暮色第216章 瀋陽前衛第209章 內閣大學士第58章 密謀第239章 分兵第292章 河道總督第82章 信第464章 雨夜追蹤第340章 孫傳庭和袁可立第467張 分歧第295章 明火執杖第182章 勾心鬥角第368章 心思第269章 努爾哈赤的野心第528章 逝去第216章 瀋陽前衛第628章 談判三第626章 談判第130章 採納第377章 準備出征第7章 君前第505章 迷局第319章 不一樣的十五
第235章 徐家集第457章 居然能吃第361章 兩萬對十萬第531章 步伐第566章 崔福第282章 山東和遼東第223章 準備第519章 完結第323章 出城第193章 兩個人的想法第59章 接着密謀第554章 國武監和國子監第205章 龍昌第316章 父子第125章 命案第264章 聖旨來了第484章 原來如此第373章 袁崇煥進京第362章 勢如破竹第518章 撤軍第289章 都到了第481章 機不可失第267章 戚金的決定第100章 葉志高第599章 南京早朝第284章 皇太極跑哪裡去了第571章 出大事了第75章 朝議第44章 徐光啓第421章 見面第587章 打算第343章 行軍第234章 商號佈局第267章 戚金的決定第281章 投降吧第141章 大婚三第235章 徐家集第2章 提上褲子第348章 援軍第353章 改制第210章 楊嗣昌第169章 高宏第412章 躊躇第421章 見面第207章 登聞鼓第467張 分歧第192章 後顧之憂第78章 博弈第152章 文武失和第377章 準備出征第169章 高宏第37章 準備第203章 到了第三白一十一章 去疑心第412章 躊躇第97章 抵京第385章 御前第598章 魏國公的覺悟第317章 三方準備第392章 血戰赤水第69章 京營第493章 兵發鐵嶺第637章 誘敵出來第87章 遼東行第597章 九邊第314章 古人談戀愛第86章 策論第400章 關係第381章 遼東改制第315章 盧象升第4章 原來如此第55章 無憂無慮第24章 序幕第150章 準備第491章 圍城第369章 氣勢如虹第128章 殺人第158章 暮色第216章 瀋陽前衛第209章 內閣大學士第58章 密謀第239章 分兵第292章 河道總督第82章 信第464章 雨夜追蹤第340章 孫傳庭和袁可立第467張 分歧第295章 明火執杖第182章 勾心鬥角第368章 心思第269章 努爾哈赤的野心第528章 逝去第216章 瀋陽前衛第628章 談判三第626章 談判第130章 採納第377章 準備出征第7章 君前第505章 迷局第319章 不一樣的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