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開始了

天啓元年的大年初一,從各府各道選出來的五千秀女都向着一個地方聚集,那就是京師。此時整個朝廷這件事情成爲了主流,整日鬥來鬥去的各個黨派似乎也達成了某種共識全部偃旗息鼓了。倒是東廠和錦衣衛不是的在大街上跑動,名義上爲天子選後保駕護航。

紫禁城,乾清宮,御書房。

天啓皇帝正面無表情的坐在龍書案的後面,站在他身邊伺候的依舊是李嵐和陳洪。只是除了這二人,還多了一位太監,這位太監乃是東廠的提督太監魏朝。

“皇莊那邊的事情還平穩吧?”將手中拍馬屁的奏摺放下,天啓皇帝揉了揉發澀的眼睛,對下面的魏朝道。

“回陛下,前些日子那一批熟練的工匠已經進入了,這幾日正在進行試製,至於結果怎麼樣奴才就不得而知了。陛下交代收購的東西也都在進行,雖然沒有全部收來也有三分之一了。按照現在的使用速度,已經足夠皇莊那邊用一陣子的了。”魏朝很明白自己應該知道什麼,不應該知道什麼,不應該知道的那就是知道了也不能說。

“嗯,很好,你先給朕好好摸一摸底,南京的守備大營,兵部的將作監有哪些手藝精湛的工匠。尤其是那些世代的軍匠能弄到多少就弄到多少,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讓人起疑。”既然火器廠那邊以經走上了正軌,那麼接下來就是將他們研究出來的東西變爲實物,那麼這些工匠就是必不可少的。

在大明朝,很多軍隊都是朝廷統一發放的器械,但是有一個地方例外那就是南京守備大營。那裡有着在自己獨立的作坊,有着自己的工匠,所以想要挖牆腳,第一個自然就是那裡。這樣見不得人事情,自然還是交給東廠來辦最爲穩妥。

“陛下放心,老奴知道了。”對於東廠的督公來說,這樣的事情自然沒有什麼難度,他也並沒有將事情放在心上。

就這樣新的一年開始了,只是現在沒有人知道,這一年將發生什麼事情。

河南,祥符縣。

張嫣此時正滿臉淚水的站在自己門口,而另一側則是她的父親張國紀,母親張氏。

“嫣兒,此去京城前路艱險,你要處處小心到了京城之後,派人回來送個信。”張氏此時拉着張嫣的手,不段的叮囑着,眼淚也是不斷的滴落。雖然不是張嫣的親生母親,可是二人的關係卻比一般的親母女更加的親近,張氏也是一直將張嫣當作親生女兒看待的。

看到這一幕的祥符縣令李昌茂心裡也有些不好受,事情沒有出乎他的預料,這位張小姐果然沒有讓他失望,很順利的通過了選拔就要進京了。

“孃親放心,女兒不會有什麼事情的,如果沒選上女兒很快就會回來了。”張嫣雖然心裡難過可是卻不得不安慰自己的母親,這個十六歲的小姑娘對自己的前路也是無比的茫然。

沒來得及再說什,那邊已經開始走了,張嫣也沒能在多留一會兒,上了自己的馬車帶着自己的丫鬟小環,上路了。

這段時間整個京城似乎都顯得很熱鬧,隨着各地秀女的進京,皇帝選後的熱潮再一次掀了起來。街頭巷尾,無數的人都在議論這件事情,似乎這件事情佔據了所有人的生活。

可是很多政治嗅覺敏感的人已經覺察出有些不對勁了,雖然朝堂之上還是報喜不報憂,可是這個朝堂之上,似乎醞釀着什麼。

三天後,一份很普通的奏摺放到了天啓皇帝的龍書案上,這份奏摺卻又很是特殊。說他普通,是因爲這份奏摺和其他的奏摺一樣,沒什麼區別。說它特殊,是因爲這份奏摺內閣沒有附屬意見,需要天啓皇帝聖裁。

自從來到這個世界,這樣的事情還是第一次發生,雖然天啓皇帝學過歷史,可是也就是大致的學了一下。對於以前的明朝三大案,雖然有些很瞭解,可是對於很多事情卻並不清楚。

天啓皇帝只記得天啓初年發生了很多事情,就是在這一年,後金崛起,瀋陽丟了,東三省差不多都落到了後金的手裡。從此之後,後金和大明開始長達二十多年的戰爭,大明也徹底進入了滅亡的倒計時。

看了一眼站在下面的內閣大臣劉一璟,天啓皇帝淡淡的道:“這份奏摺是怎麼回事?內閣爲什麼沒有意見?”

“啓稟陛下,這本奏摺是參劾方從哲方大人的,內閣爲了避嫌,所以請陛下親悅。”劉一璟此時也意識到似乎要有事情發生,安靜的朝堂上似乎在醞釀着一場巨大的風暴,而處於風暴中心點就是內閣,或者說是內閣首輔方從哲。

輕輕的點了點頭,看了一眼劉一璟,天啓皇帝道:“你下去吧!奏摺朕會看。”

等到劉一璟走了,天啓皇帝將奏摺遞給了身後的李嵐,雖然現在天啓皇帝已經能看得懂奏摺了,可是這種費力的事情還是很少做。

李嵐也沒有猶豫接過奏摺看了起來,對於李嵐來說,這樣的事情早就習以爲常了。李嵐的存在早就不是一個秘密了,宮裡的人都知道這位嵐姑娘是陛下身邊的近侍。在皇宮裡的地位也就只有司禮監的掌印太監王安能夠相提並論,東廠的提督太監魏朝見到李嵐都要稱一聲嵐姑娘。

對於朝堂上的大臣,李嵐的存在也是他們樂見的,畢竟起到了牽制太監的作用。對於這位嵐姑娘他們也並不得罪,也是恭敬的稱一聲嵐姑娘。所有人都知道,只要皇帝大婚之後,這位藍姑娘最少也是一位貴妃娘娘。

“陛下。”李嵐叫了一聲,見天啓皇帝點頭,接着道:“這本奏摺是禮部尚書孫慎行上的,彈劾的是內閣首輔方從哲。”

“哼,來頭都不小,怪不得內閣遞了上來,原來是壓不住了。一個東林黨的大員彈劾楚黨的領袖,看來他們終於忍不住了。”天啓皇帝冷笑着將撫摸着七星劍的劍柄,示意李嵐繼續。

今天第一章求推薦求收藏

第359章 兵臨城下第166章 誰耍了誰第576章 南京南京第432章 許顯純到了第1章 第一件事第606章 徐光啓和上海第68章 覲見第325章 動手抓吧第620章 臺海三國第498章 吳三桂的野望第547章 京畿地震第556章 君前第511章 拜師第56章 新的一年第193章 兩個人的想法第434章 萬事俱備第36章 早朝第210章 楊嗣昌第340章 孫傳庭和袁可立第189章 阻力第441章 全體總動員第446章 鹽政第330章 新火器第33章 談話第270章 草原春秋第43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578章 魏國公的牢騷第548章 遠見第254章 援軍來了第612章 布萊恩在臺灣第204章 方家第543章 貪腐案第262章 嚇破膽了第598章 魏國公的覺悟第303章 把水攪渾第251章 廣寧第105章 愁第102章 拜訪第466章 雷停雨歇第562章 駱思恭的佈置第604章 定論第466章 雷停雨歇第332章 選將第628章 談判三第240章 真正的計劃第508章 尷尬境地第602章 李旦第47章 進京第299章 鬥心鬥智第154章 開戰了第191章 騎兵第548章 遠見第522章 太子第258章 回京城第271章 攻敵所必救第403章 南京第459章 轉變第262章 嚇破膽了第45章 尋找徐光啓第115章 下雪了第417章 攔路喊冤第591章 聚將鼓第163章 打贏了第592章 抓人第483章 出人預料的混戰第277章 兩軍交鋒第195章 時機第29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532章 武研院第345章 四萬匹軍馬第133章 思考第546章 南直隸巡撫第543章 貪腐案第467張 分歧第550章 算計第316章 父子第271章 攻敵所必救第588章 朕來了第32章 博弈第三白一十一章 去疑心第481章 機不可失第459章 轉變第526章 爭奪第248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101章 王化貞第12章 苦逼集合體第504章 希望第621章 計定出兵第122章 父子謀劃第268章 火焚廣寧城第148章 大兵壓境第165章 幕後第343章 行軍第386章 吳三桂考狀元第326章 清流駱思恭第112章 大朝會完第598章 魏國公的覺悟第116章 首級第84章 熊府第6章 沒人能夠阻擋
第359章 兵臨城下第166章 誰耍了誰第576章 南京南京第432章 許顯純到了第1章 第一件事第606章 徐光啓和上海第68章 覲見第325章 動手抓吧第620章 臺海三國第498章 吳三桂的野望第547章 京畿地震第556章 君前第511章 拜師第56章 新的一年第193章 兩個人的想法第434章 萬事俱備第36章 早朝第210章 楊嗣昌第340章 孫傳庭和袁可立第189章 阻力第441章 全體總動員第446章 鹽政第330章 新火器第33章 談話第270章 草原春秋第43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578章 魏國公的牢騷第548章 遠見第254章 援軍來了第612章 布萊恩在臺灣第204章 方家第543章 貪腐案第262章 嚇破膽了第598章 魏國公的覺悟第303章 把水攪渾第251章 廣寧第105章 愁第102章 拜訪第466章 雷停雨歇第562章 駱思恭的佈置第604章 定論第466章 雷停雨歇第332章 選將第628章 談判三第240章 真正的計劃第508章 尷尬境地第602章 李旦第47章 進京第299章 鬥心鬥智第154章 開戰了第191章 騎兵第548章 遠見第522章 太子第258章 回京城第271章 攻敵所必救第403章 南京第459章 轉變第262章 嚇破膽了第45章 尋找徐光啓第115章 下雪了第417章 攔路喊冤第591章 聚將鼓第163章 打贏了第592章 抓人第483章 出人預料的混戰第277章 兩軍交鋒第195章 時機第296章 駱思恭的準備第532章 武研院第345章 四萬匹軍馬第133章 思考第546章 南直隸巡撫第543章 貪腐案第467張 分歧第550章 算計第316章 父子第271章 攻敵所必救第588章 朕來了第32章 博弈第三白一十一章 去疑心第481章 機不可失第459章 轉變第526章 爭奪第248章 遵化城內的兩種人第101章 王化貞第12章 苦逼集合體第504章 希望第621章 計定出兵第122章 父子謀劃第268章 火焚廣寧城第148章 大兵壓境第165章 幕後第343章 行軍第386章 吳三桂考狀元第326章 清流駱思恭第112章 大朝會完第598章 魏國公的覺悟第116章 首級第84章 熊府第6章 沒人能夠阻擋